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5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5集)

黄柏霖老师讲于2020年05月14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六十一,“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二百八十六页,我们看经文: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发明)富豪穷困。各有因缘。虽其所以致此者。皆由宿生自己之故。然就现在境遇。则苦乐天渊矣。人处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兢(jīng)兢自持。每事哀怜穷困。方增自己之福。若因其可欺。从而屈抑之。驱使之。凌虐之。或以巧计笼络之。或以重息盘折之。则此中不可问矣。况赀(zī)财田产。反复去来。今日荒烟蔓(màn)草。即当年之舞榭歌楼。安在富豪之不转为穷困乎。则何如早存厚道之为愈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所以”,这个是一个连接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来探讨它的因。富豪穷困是果报,因就是“宿生自己之故”,财布施就是今世富豪之因,前世悭(qiān)贪就是今世穷困之因,是各有因缘。“虽其所以”这个“所以”就是连接词,表示有因果关系。

“兢兢自持”,“兢兢”就是小心谨慎的意思。《诗经·小雅·小旻(mín)》:“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常常用来表达戒慎恐惧,常用这一句《诗经》上的经文,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传》:“兢兢”就是戒也,就是提高警戒。“持”,“自持”的“持”,就是保守、保持。“自持”就是自我克制和把持。那么“兢兢自持”就是,小心谨慎地以德自持。

“屈抑”就是枉屈、冤枉、委屈或是压抑的意思,叫“屈抑”。

“笼络”,“笼”跟“络”,都是羁绊(jī bàn),就是把动物关起来的那一种器具,羁绊就是把动物关起来那一种,像铁笼。这个就是“笼络”。引申为以权术和手段统御他人。

“盘折”,“盘”就是经过合法手续,索取一定报酬而办理或协商转交权利、所有权、财产等,这个叫“盘”。“折”就是对换、抵作。“盘折”就是转让。

“不可问”,“问”就是向人请教、追究。连贯上文就是指,若做这些恶事,不必再去向人请教或探究是否会有报应,其结果一定会得到恶报的。这个叫“不可问”,不用问了,这个意思。

“舞榭歌楼”,这个“榭”就是建筑在台上的房屋。这个叫做“榭”,或者凉亭。“舞榭歌楼”是指寻欢作乐的场所。像现在很多,在我们国内,有很多古代的,像清朝的建筑,民国初年的建筑,现在被一些做生意的企业家租赁(lìn)下来,或是收购下来,经过改造以后,就是这些达官贵人、富贵子弟在那边跳舞、唱歌、饮酒作乐,那一种场合,就叫“舞榭歌楼”。现在就变成曲终人散,就变成这里讲的,“荒烟蔓草”了,都没有人整理了,变成一个废弃之地了,“荒烟蔓草”。

这事现在很多,我们台湾早期有一位香蕉大王,那个也是富可敌国,娶了好几个妻妾,家财万贯。当时香蕉都卖到国外去,卖到日本去,就是从中致富。后来曾几何时,家道中落,开始没落了。后来听说台湾的这位水果大王,死后子孙争产,妻妾都离他而去。因为妻妾很多,那当然子孙就很多了,就相互争产,对簿公堂。因为分配财产不公,老父这个棺木,就不入土为安,放在我们台北市近郊的草山,就是阳明山,那边有很多富贵人家的豪宅、别墅。现在听说那个棺木还放在他过去的这个豪宅里面,在那边凄凉。就是这里讲的,今日的荒烟蔓草,即当年的舞榭歌楼,不胜唏嘘。

那“愈”呢?“愈”就是较好、胜过。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富豪穷困,各有因缘。虽然这种不同现象,是自己前世造成的,但就现时来说,苦乐感受毕竟相差天渊啊,天渊之别啊。人在富贵的时候,应该常常存有忠厚的心和居安思危的想法,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经常怜悯救济穷困,才会增加自己今后的福报。如果因为贫弱可欺,就趁机压迫他,指挥他,侮辱他,以及巧计笼络他,以重息盘折剥削他,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何况财产都是身外之物,忽得忽失,今天的荒野草地,就是当年的舞榭歌台,富贵怎么不会转为穷困呢?为什么不早存厚道的想法,使自己有一条后路呢?

这一段其实有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人处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兢兢自持,每事哀怜穷困,方增自己之福。”每一个富豪之人都是想,我们后一段就会探讨,都想永久占据富豪的这个情境,都想要富过三代。但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子孙也是要透过教育。所以这个地方你教他说,“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除了他善根深厚以外,也是要透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从小做扎根的教育,他才有办法处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没有德行的教育是没有办法,除非他本身善根深厚,菩萨乘愿再来,他才会有“危惧之想,兢兢自持”,而且“每事哀怜穷困”,累积自己的福报,“方增自己之福”,这是要透过教育的。我们看到,国家领导人打贪,端肃官箴(zhēn),对这些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动辄(zhé)他的家产都是几十亿,数以亿计,甚至整个房屋之内,他的这个屋宅之内,全部都装满了黄金。这是要透过教育的。

我们现在就要探讨,老和尚开示的,治世在人不在法,在人所以要教育。你法律规定再严,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贪官污吏。

我们现在来举清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富豪人物,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七五〇年到一七九九年,其实他的寿命也不长。他本名叫善保,他是满洲人,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人物。应该不能说政治家。他贪污怎么可以说是政治家呢?政客还比较恰当。他是内务府皇商。官拜正一品,文华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兼领军机大臣。这个就不得了,这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军机大臣有点像国安局局长,负责国安部门的,军事政务的。总管内务府大臣。乾隆晚期到嘉庆初年权倾天下。

和珅是清朝历史上的豪商,是这里讲的富豪之人,也是历史上最贪婪(lán)的官员。按照当时年代,他所拥有的财产,市值来计算的话,他是富可敌国。和珅善于打交道,在清朝外交事务担任重要职务,连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戛尔尼,都对和珅的外交手法十分赞赏。和珅刚开始当官的时候,精明强干,为政清廉,他清廉,为政清廉,透过李侍尧(yáo)案巩固自己的地位。经历和成就丰富,乾隆皇帝对他宠信有加,并将他的幺(yāo)女,就是最小的女儿,十公主,嫁给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随着权力的增长,他的私欲日益膨胀,是权力使人腐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以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家。设大小银号,像现在银行,银号就是票号,清朝那时候的银号就是现在讲的银行,开多少家?三百多间,等于三百家银行,国库通私库。并且跟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时候是鸦片、卖烟的,还有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成为后世口中的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恐怕现在贪官污吏看到和珅都望尘莫及。乾隆皇帝算英明,也有糊涂一时。和珅同时也是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是处一个刚才讲的,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超越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也是世界富有人家。但是下场非常凄惨,家产全部充公,身败名裂,历史留这个臭名,遗臭万年。这就是可以百分之百说,叫做遗臭万年。

所以治世在人不在法。现在都是讲求什么制度。这制度是法律,治得再严格,还是有贪官污吏。所以是在人,要透过教育,就是因果教育。

制度,那个法律,那是活的,那个东西,我们中国古人讲得好,那个东西不能独立,就是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法律,有智慧的人去运用,它这个法律变成善法。所以好人来制法,圣贤君子,这个法好,它就通行无阻。不得其人,社会就动乱,就废了,法是假的。制法的人他不遵守那个法,有什么用处呢?现在比比皆是,他也订得很好,冠冕堂皇的法律,他不执行,有什么用处呢?

所以宪法订得再好,贪污犯罪一样风行。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他重视人,不是说人治,而是说人的教育,品德教育,他不重视法。法虽然是治国之端,国家的宪法是大法,治国之端;人是法之原,那个法起不起作用,根源在人。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把教育摆第一个,这是在尧的时候,应该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尧舜那个时候,正式国家设官员,叫司徒,他是管教育的,后来叫礼部。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就是要教你做好人。好人才能够办好事,法律简单一点都没有关系,他能做出好事;如果不是好人,法律订得再严密,一样干坏事。所以你看老和尚多有智慧啊。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以人为本,这个人是圣贤君子,以这个标准。所以中国政治是什么政治?贤人政治,圣贤政治,都是菩萨示现的。中国的领导是圣贤领导,中国的社会是圣贤社会,中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这样就对了。你不读古书不知道,读古书才晓得。中国传统文化有救,全世界就有救;中国传统文化灭亡,这个世界就末日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错。为什么?好人没有了,这个世界就毁灭了。

所以我们今天读经,看到这些经文,无限的感慨。怎样尽心尽力帮助呢?老和尚说,想了半年《群书治要》(《弟子规》的教育,《了凡四训》《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这些教育都很重要。)有了,居然有了,我们中国就有救,这个世界还不会走向末日,为什么?因为这些传统文化教育,有圣贤在推动。所以我们要全心全力把它发扬光大,要把它送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政府,我们都要送去。老和尚说,我们要想办法来解释,要找一些老师,这些老师都是菩萨,让他们来讲解这些中国圣贤的经典。讲解之后,再透过网路以及电视向全世界来传播,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读到这个善书,让全世界的人都认真去学习华文。这个就是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现在西方人都误解了,他以为中国是要武力统治全世界,不是,是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共同学习的圣贤经典,这个叫做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真正的面貌,现在的人都误解了。我相信如果用这样的话,每一个人都欢迎。为什么?让全世界都变得,很多地方都有好人,那这样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

那么现在因为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造就了非常多的我们所谓的世界富豪,每年都有评比,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富豪,比例上升最多,最快。但是这里讲的,如何保持,处在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兢兢自持呢?“每事哀怜穷困”,就悲悯这些穷困人家,来救济,来培植自己的福德。我们就要讲,如何保持富贵,是人人想要的,智慧在老祖宗及大乘佛法。

我们近代,民国三十几年的时候,有一位大菩萨叫聂云台先生,他发表了中国人“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聂云台说,富豪要跳出“富不过三代”的方法只有两个,第一,勇于散财,也就是布施,乐于慈善,救世济民,就这里讲的“哀怜穷困”;第二,鼓励子弟读书,尤其是要读圣贤书。以学术服务社会,以扎根教育来传承绵延家风。

那么这一篇中国人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是选自聂云台的《保富法》。我早期也推动了《保富法》这本善书的流通。聂云台本名叫聂其杰,字云台,法名慧杰,中国的企业家。他的父亲叫聂缉槼(guī),历任上海道台,就有点像现在上海市长,安徽巡抚、浙江巡抚。他的母亲曾纪芬,就是曾国藩的女儿。聂云台几度想出家,因他母亲年迈而放弃,在家修行,成为当时民国佛教界的大居士。他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三年撰写了佛教小册《保富法》,劝人散财布施,在《申报》上连载。《申报》就是当时上海的一家报纸。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聂云台住在上海五十几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家的,有二十年、三十年就败家的,有四十年、五十年败完了的。聂云台说,他记得与他的父亲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是煊(xuān)赫一时的,现在都已经多数凋零了,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大约算来,四十年到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产没有全部败坏,子孙能读书的、务正业的、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难得一二家。

不单是上海这样,在他的家乡湖南,也是一样。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代的富贵人,封爵(jué)的有六七家,做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镇大人的有五六十家,到现在也多数萧条了。仅剩下财产不多的几户文官家庭,后人还较好。他是指曾国藩、左宗棠他们那几位读书人,还有一点德行的。尤其是曾国藩先生,他们后代子弟都不错。

所以聂云台先生提了两个重点,第一个,不为子孙积钱,子孙反而优秀;第二点,全不顾己,子孙发达。

第一点,不为子孙积钱,子孙反而优秀。他说他们家跟晚清中兴时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有湘军跟淮军嘛,湘军就是曾国藩。他说,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他说,他略有所知。至于安徽的文武各大家,以前富有丰厚的,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但是今天都已经凋零败落了,不堪回首。前后不过几十年而已,传下来才到第三代,都已经浮云散尽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多优秀显达。

最明显,就是曾文正公,就是曾国藩先生,他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二万两银子。除了乡间老屋以外,在省中没有建造一间房子,也没有买过一亩田地。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千两,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的,也就可以称为富家了。

然而曾文正公特别谕(yù)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也就不准买两淮盐票。在他逝世之后,他的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这是很难得的,这清廉世家。若是当时化一些字号,就是说成立一些公司,或是化名,领一百张、二百张盐票,那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规定照章领票的,表面上不违法。借着这个政权、地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良心,然而君子却是不肯做。这件事情,当时聂云台的母亲,就是曾国藩的女儿知道得很详细,而外面的人却很少知道的。

《中庸》里面讲,“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曾文正公曾经对僚(liáo)属宣誓,“不拿军中一钱寄回家”,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不能违背这个誓言;这跟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先生是同样的风格。当时的将领僚属多数很廉洁。所以我们常讲说,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武官也不能拿钱,也不能贪财,武官贪财就不能保家卫国。所以当时曾国藩先生的这一种家风以及治军的严格,在民间无形中产生了很多的教化作用,他的部属为官者多数躬行廉洁,暗中为民众造福。如果自己贪财,部下、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老百姓就会受害不浅。

曾国藩先生地位高,权力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二万两银子。除了乡间老屋以外,在省中没有买一间房子,也没有买过一亩田地。

这是首先第一点,就是不为子孙积钱,子孙反而优秀。

第二点,全不顾己,子孙发达。

《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慈悲的人是以功德法财来成就他的法身慧命,来成就他的智慧;不慈悲的人,愚昧的人,是以这个业报身去聚财,去敛财,去贪取非分之财,这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富贵人家就不仁慈。但这也不见得,要透过教育就有办法。“为仁不富”,大善人,他是不会去贪婪世间的财富。因为贪财跟不贪财,关系着别人的利益跟幸福,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这句话很好啊。

世间人都以为钱积得越多,房地产买得越来越多,田地房产越来越多,才能够让子孙有饭吃,得到幸福,所以拼命的想发财。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不积些钱,恐怕子孙都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来看,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反而发达。

他举几个例子。元朝的耶律文正公,他是元太祖、元世祖的军师,军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的。就是我们讲的,很有名的一个大善人。他也是元太祖非常得力的一个宰相军师。他叫耶律楚材,在《感应篇》里面也有,在因果故事里面也有提过他的名字,唐湘清居士编的那个《因果报应录》,里面就有耶律楚材的故事。借由他的地位、他的权力,他救了无数的百姓。因为元太祖很好杀,但是耶律楚材很会劝化。所以我们刚才讲说,制度再好都没有用,要有好人,要透过教育,人要透过教育的,你看,元太祖也要透过教育,他是好杀。所以耶律文正公算是菩萨示现的,他劝元太祖不要屠杀。他身为宰相,他本身生活过得很俭朴,布衣蔬食,生活俭朴。而且他本身是一个学佛的,他大佛学家。应该是什么?菩萨了,不应该说大佛学家,大佛学家只会懂得佛法知识,他应该是说一位大菩萨。利他的心非常强烈,而且生性淡薄。

在攻破燕京的时候,诸位将领都到府库里面搜取财宝,只有耶律楚材吩咐库存的大黄数十担,它是一种药,他要这些大黄数十担,送到他营中来。其他他不要,他不取这些财宝。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利用大黄治疗了瘟疫的疾病,获得了很大的效果,救了很多的人。他没有积蓄财富,但是他的子孙,数代做了宰相的有十三人之多,做宰相的有十三人之多啊。这也是一个不肯积蓄私钱,而子孙反而富贵发达的证据。

再来清朝的林则徐先生,这非常有名的林文忠公。我到福州去,他们还特别请我去参观林则徐的纪念馆。他是反对英国侵略以致于引发鸦片战争的伟人。他想发财,当时弄个几百万是很容易的事情。他认为鸦片贻(yí)害世人非常严重,所以他不怕用激烈手段烧毁了鸦片两万箱。后来,英国人攻广东,一年攻不下,以后攻陷了宁波、镇江。清朝不得已,将林文忠公,就是林则徐,革职充军,向英国人谢罪谈和。林则徐死了以后,他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都是书香不断,曾孙辈的尚有进士、举人,到现在民国时代还显达的。聂云台先生写的这篇文章,他说数年前,故世,就是过世的,这位当时的最高法院院长林翔,就是林则徐的后代,是其中一人,而且道德非常的崇高。这又是一个不肯发财,而子孙反而荣华发达的证据。

再看看林则徐同一个时代的,发大财的人,聂云台先生举的广东伍氏集团、潘氏集团、孔氏集团,这三大家是当时广东的大户人家,他们都是卖鸦片起家的,都是靠鸦片场子里面发大财至数百千万银两的。他们收买搜刮的全中国最有名的书画,还有这些在海内外很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盖有伍氏、潘氏、孔氏家的图章,也就是表明这个物件、这个物品曾经在这三家收藏过,可见他们的豪富。但是几十年之后,这些珍贵的物品,又已经流落到别家去了。我们常讲的,《感应篇》里面讲,来得不明,去得正好。台湾话讲,失德财冤枉了。就这个例子。

这个伍氏、潘氏、孔氏家里,楠木的房子,那个时候是很珍贵的楠木的房屋就被拆掉了,到别家作妆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闻达的也没有。如果有闻达的话,除非他们是菩萨示现在他们家,可惜没有,一个闻达的都没有。这三家的主人,算是精明能干,才会发这样的大财。而当时的林则徐先生,有财却不肯发,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职查办,算是太笨了吧。然而数十年之后,看看他们的子孙,就知道林则徐先生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是最愚笨的人。

宋朝的范文正公,这个我们提过,他做穷秀才的时候,他念念就是为了救济世人。做了宰相,把全部的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他购买了苏州南园作为自己的家宅,后来地理风水师说,这个房子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个房子既然这么显发富贵,不如当学堂,让全苏州人的子弟在此受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兴发显贵,这样就更好了。就把这个南园捐出来了,作为学堂。结果,他自己四个儿子统统发达显贵,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的楷模。

他的儿子曾经请求他在京城里面买一所花园宅第,他的儿子跟范仲淹请求了,以便退休以后可以颐养天年,可以老来娱乐。范仲淹怎么说呢?范仲淹说,京中各大官家中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够常常去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去游呢?他的意思是说,京中那些大官家里都有很多园林了,那我如果到京城去,我到他们家去走一走、玩一玩就好了,他们主人也没有时间来游园,那我去替他们游,谁还会不准我去游呢?因为他是当时的宰相啊。何必要自己有个花园才能享乐呢?你看范仲淹就是有智慧啊,放下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自私自利,成就一代的圣贤。

范文正公几位公子,平常在家里都穿着布素衣服。范文正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他家用节俭,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照普通人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样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典范。不单四个儿子统统作了公卿,而且继承了他父亲的愿力,善心善念菩萨行,舍财救济众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极为发达,传了数十代子孙,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的福报,到民国年代。这是聂云台先生特别举范文正公的例子,我们也常常在课堂上讲。苏州的范坟一带,还有很多范氏的后人,并且还出很多优秀的子孙后代。所以世间人如果想要替子孙谋福、造福,为子孙做筹谋,想留福分、福报,为子孙积福,那么就学习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这是我们读到,“人处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兢兢自持,每事哀怜穷困,方增自己之福”,我们有感而发的,我们分享以上的这些圣贤的心得报告,供养大家参考。

我们看下面经文:

“富豪之人。本欲长据富豪之境。惜乎反种穷困之因。其患只在不知因果。忘却本来耳。譬喻经云。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智者明知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愚惑之人。但知惜念。忽忽营救。不量火势。荡然灭尽。屋既不救。财复丧失。悭吝之人。亦复如是。乃知不欺穷困。正所以善保其富豪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惜”,吝惜、舍不得。

“忽忽”,迷糊、恍忽。

再来,“譬喻经”,它是佛教界的重要典籍;是佛陀所说的偈颂的合集,也是相当有名的佛教经典。根据传统的说法,这是佛陀在不同场合所说的偈颂,其中涉及有关佛教戒律和修行清净生活,为教导佛法戒、定、慧的言说,后来再经由佛教僧侣编定而成。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的《小部》保有早期版本,计有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颂,由了参法师在一九五三年译成中文。

这个二十六品,我们特别引用佛陀教育基金会所流通出来的这个《譬喻经》,《法句譬喻经》,我们给它摘录出来这二十六品,我们按照顺序,第一品到第二十六品。第一品,双品。第二品,不放逸品。第三品,心品。第四品,华品。第五品,愚品。第六品,智者品。第七品,阿罗汉品。第八品,千品。第九品,恶品。第十品,刀杖品。第十一品,老品。第十二品,自己品。第十三品,世间品。第十四品,佛陀品。第十五品,乐品。第十六品,喜爱品。第十七品,忿怒品。第十八品,垢秽品。第十九品,法住品。第二十品,道品。二十一品,杂品。二十二品,地狱品。二十三品,象品。二十四品,爱欲品。二十五品,比丘品。二十六品,婆罗门品。这个是上座部的,有二十六品。

那我们就摘录这里面两个故事。第一个,瞎眼的阿罗汉。

佛陀开示,“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

有一天,有一位盲尊者,就是眼睛瞎的尊者,迦(jiā)丘帕喇,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的时候,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第二天早上,精舍其他比丘前去找他,发现这些昆虫的尸体,他们认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报告这个事情。

佛陀首先问他们说,你们有亲眼看到尊者踩死这些昆虫吗?他们说没有啊。

佛陀就劝他们说,你们没有亲眼看见他杀生,那他眼睛也看不到,尊者因为他是盲尊者,他也看不见这些昆虫;再说,身为阿罗汉,他没有杀生的念头,因为他无生了嘛,所以他并没有犯戒啊。

那接着,他们就问佛陀了,那尊者的眼睛为什么会瞎掉呢?佛陀就跟他们讲这个故事,说明业力的影响。

他说,迦丘帕喇,喇嘛的这个喇,迦丘帕喇,某一世是医生,他故意使某一个女人的眼睛瞎掉。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女人她答应迦丘帕喇,如果说能够治好她的眼睛,她跟她儿子愿意当他的仆人。可是后来她眼睛好了,她又很担心当仆人,就向医生撒谎,说她眼睛越来越坏,事实上,她已经好了。但是医生知道她在骗他,所以为了报复,这位医生就给她一副药方,让她吃了以后,使她的眼睛全部瞎掉。

因为这样的罪行,这位医生往后很多世都变瞎子。

佛陀接着说,恶业会跟着造业的人,就像车轮跟随牛的足迹一样。

你看,佛陀讲因果就是这样。我讲因果都带着道理,带着佛陀讲的真理,那再把故事放进去,那这样法就可以入心了。你看,佛陀讲故事也是这样,他把最后一段就是因果嘛,恶业随着这些造业的人,就像车轮跟随牛的足迹,如影随形。

这是第一个,瞎眼的阿罗汉他的因果。

再来,这个我们讲过,难陀为了女人修行。

“贪欲占据了不知修心的人,一如雨水滴进屋顶损坏的房子。贪欲无法占据善于修心的人,一如雨水无法滴进屋顶完好的房子。”

你看佛陀他讲这些真理也好,或者因果也好,佛陀都用非常浅显、你听得懂的,善巧方便的为你开示。

有一次佛陀停留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净饭王不断派人要请佛陀回国,佛陀就跟一大群阿罗汉弟子一齐返国,抵达迦毗(pí)罗卫城的时候,佛陀就向亲戚们说了这个《毗输安呾(dá)啰王子本生谭》,第二天他进入城内,又念诵“人应该觉醒,不应该精神恍惚”开首的这个偈语。净饭王听完这个偈语以后,就证得预流果,就是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圣人,就预入圣人之流。后来,抵达了王宫的时候,佛陀又念诵“人应奉行法”开首的偈语,这个时候,净饭王证得斯陀含果。而在供养之后,又叙说《月紧那罗本生谭》,来说明他未出家时妻子的德行。就赞叹佛陀还没有出家时的这个妻子的德行。

第三天,全国人都在庆祝王子难陀─佛陀的异母弟弟的婚礼,佛陀到难陀的房间化缘,把钵递给难陀,就离开了。难陀接了佛陀的钵,希望把钵还给佛陀,因为不还给佛陀的钵好像失礼。这时候,身为新娘的,就是难陀的妻子很漂亮,她是美妾,嘉娜帕达卡娅妮公主,看到难陀追随佛陀出去,她也跟着跑出去了,而且大声叫唤说,难陀你给我回来,难陀你快回来。难陀一路追随佛陀到精舍,就立即出家为比丘。后来,佛陀就移往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这个时候,难陀却心生不满,精神恍惚,他觉得僧伽的生活了无生趣。因为他想念他这个美艳的妻子。这个时候,他念念不忘未婚妻在婚礼当天呼唤他回去的情景,渴望着还俗。

佛陀明白难陀的心念之后,就透过神通,让难陀看见忉利天美丽的女天神们,就是天女了,这些天女都比难陀未婚妻还漂亮。当时佛陀有问难陀说,你觉得这些天女怎么样啊?难陀就说,啊,这些天女跟我人间的妻子比起来,我人间的妻子像猴子一样。你看,他马上就变心了,这生住异灭的心就变化了。佛陀就告诉难陀说,你如果好好精进修行佛法的话,其中有一位天女将是你的妻子。其他比丘跟着佛陀,在旁边就讥笑了,他们说,哎呀,难陀是个佣工啊,他为了一个女人而修行。他是女人的佣工啊,为谁辛苦为谁忙,这佣工,就工人一样,为谁辛苦为谁忙。难陀因此苦恼万分,他感到很羞辱,自己就独自到幽静的地方努力精进修行,最后难陀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他心中已经没有任何欲望了,不再起执著了。因为阿罗汉已经怎么?破见思惑了,贪瞋痴慢疑都断掉,自然而然就没有丝毫的欲念了。

佛陀在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其他不知情的比丘就再次问难陀,他现在修行如何了?难陀就回答说,我不再迷恋世俗的生活了。这些比丘不相信,就向佛陀谈到这个事情,佛陀就说,以前的难陀就像屋顶损坏的房子,但是现在,他已经证悟了,就像屋顶修好了,坚固的房子,不再漏水了,他打从看见忉利天的美丽女天神那一天开始,难陀就努力修行。

其实也有此一说,说佛陀后来用神通力把他摄受到地狱去了,因为他还是没有离开三界的这个欲望。他后来就看到刀山地狱、镬汤地狱。那些鬼差就在那边,非常的清闲,没有事,难陀就问祂说,你们为什么今天都没有罪人呢?祂说,我们在等一个人。他说,你们在等谁呢?我们在等跟佛陀修行那个难陀,现在在天上享天福,等到他享完以后,他下来,天福享尽,他就来这边,到我们这个镬汤地狱,我们就可以来处罚他。后来难陀一看,就惊吓的说,三界生死,犹如火宅,他就跟佛陀要真心出三界、了生死了。据说还有这么一段。

那么佛陀说,难陀从忉利天见到美丽女天神那一天起,难陀就努力修行,希望解脱轮回。其实他真解脱轮回,还是要离开三界。最后,佛陀确认难陀已经彻底明白四圣谛,而证得比丘最终的目的,成为阿罗汉。佛陀说完以后,众多比丘受益良多,并且了悟佛法。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富贵的人,本来想要永远富贵,可惜反而种了穷困的因。主要问题是在他不明白因果,忘记自己富贵是怎么来的。《譬喻经》说,有智慧的人,他会想到财物不可能长久保存。好像失火的人家,有智慧的人就会估计到火势太大了,在火还没有烧开来的时候,就赶紧把财物抢出去,屋子虽然烧尽了,财物、财宝保全了,重造新屋,就能够再做事业了。有智慧的人培植长远的福业,也就是这样。愚蠢的人,因为心里太吝啬了,匆匆救火,妄想保全,不能估计火势,使全部家产都烧尽。房屋没有得救,财物也丧失了。那些悭吝的人,也就是这样。从这里就可以悟出,不去欺负贫困,正是保持长久富贵的良策。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探讨,“富豪之人,本欲长据富豪之境,惜乎反种穷困之因。其患只在不知因果,忘却本来耳。”这段的意思就是说,富贵人家,他本来是永远想要占据富贵这个财富,可惜他反而种了穷困的因在里面。为什么?悭贪,其原因就是他不知道因果,他忘记他本来的清净的智慧,清净的本性,“忘却本来耳”。

所以我们就来谈老法师说的,要想真正保持富贵应该怎么样?这一段很重要,大家都想要保持富贵,希望保持财富,那要怎么保持呢?

第一点,老和尚说,所以富有的人,他想要真正保持富贵应该怎么样呢?应该要布施,布施得大福报,生生世世的大福报。所以一定要了解,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就肯布施了。肯布施,把自己的心量扩大,佛家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有这样大的心量。一切众生跟我有什么关系?众生跟我是一体的。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一家人还有什么距离呢?在大乘教里面,《华严经》的《还源观》里面就讲一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人事物跟我是一体的,伦理关系讲到究竟圆满。

第二,所以老和尚说他对佛经,把它分成五个部分,统统讲到究竟圆满,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统统讲到究竟了,讲绝了。所以夫子说这两句话,老和尚说他也很重视,也很感动,就是夫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是夫子作的,是古人讲的,那你还说什么呢?你说出来还不出古人的范围。释迦牟尼佛也是一样,我们在清凉大师注解里面看到,《四十华严》经题注解里面,清凉大师有这么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古人说过,释迦牟尼佛没有在古人所说的上面多加一个字,比夫子说的述而不作更严谨、更严格,讲到说没有加一个字,是真的吗?老和尚说,是真的。为什么?证得圆满的法性,一切法都是从法性里面流出来的,见了性就得到圆满了嘛。所以佛法的教学,目标是教我们明心见性,见性就圆满了,今佛如古佛之再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没有两样嘛,真的叫做不增不减,这个叫做大圆满,真的是得大自在。

第三点,所以学佛必须把心量拓开,第一个你先懂得布施,就可以保住你的财富,佛菩萨的布施才是最圆满的,佛菩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念,全心全力去做。布施能布施得尽吗?老和尚说,布施不尽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嘛,因为性德流露,怎么会尽?度不尽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布施不尽的。为什么?因为性德在后面支持你,性德是无有穷尽,财富也没有穷尽,智慧也没有穷尽,相好、寿量都没有穷尽,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财富,所以你越施越多。越吝啬就越少,我们看到世间真有大富长者,拥有千亿的财富,但是他很吝啬,我们就知道,他来生的财富就没有了。为什么?吝啬,舍不得就没有了,这一生享尽,来生就没有了。来生获得一点余福,但是比现在少了很多了,譬如说他这一世有一千亿的财富,来生可能只剩下一亿而已,会变成这个样子啊,再下一世就贫穷了。什么时候他能够觉悟开始布施,才能够再得到大富,再得到财富。

所以第一个,要懂得布施。第二个,心量要大。第三个,布施是布施不尽的,只要你开智慧,它是布施不尽的。

第四点,这些道理早年章嘉大师都教净空老法师,章嘉大师虽然没有给他明说,但是老和尚说,他相信章嘉大师对他很了解,命里没有财。但是弘法利生少了财也不行,所以必须要用财富来支持,老和尚说,像他参加国际会议,差不多每一次参加,至少用十万美金。你没有这些财富怎么行呢?譬如说老和尚在联合国主办一个活动的话,大概总得要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美金。这个我参加过,确实啊,在国外办活动,确实要这么多金钱。老和尚说,可是我们真想办的时候就有人送钱来,不用自己开口,不用自己操心,它就有了。所以确实这个布施跟果报是事实真相。

第五,富还要懂得,经上讲的“财为五家共有”。除了你懂得布施,心量要大,布施无穷尽以外,你还要懂得财是五家共有。佛在经上常说。哪五家呢?第一个是火,火灾,火灾会把你烧光;第二个,水灾,把你漂浮掉;第三个,就是过去时代,现在没有了,以前旧社会里面,犯罪者,家人犯罪财产统统充公,叫抄家,国家给你没收;第四个,盗贼,强盗、小偷;那最后一个,是败家子,就不肖子弟。所以你要是想通了,保不住啊。怎样才可以真正保住?布施就保住了。布施是什么?你命里财富永远不匮乏,不缺乏,无论做哪个行业都赚钱,为什么?你的财库永远是丰满的,这是真的。

遇到高人的话,像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算命的孔先生那是高人啊,他可以算到你每年收入多少、考取名次一点都不差。了凡先生经过二十年,年年去核对,一点都不差,所以他就死了心了,不再想这些事情,一切都放下了。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那不容易啊。云谷禅师认为他了不起,就向他请教,你修什么功夫,怎么可以坐三天三夜都不起一个妄念呢?这一般人做不到啊。结果了凡先生说,我没有功夫啊。他说,没有功夫,你为什么坐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呢?他说,我的命被人家算定了,起妄念有什么用呢?也枉然啊,也没有用啊,那干脆就不动妄念啊。云谷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是凡夫。所以他称了凡先生叫标准凡夫。

第六,我们连作凡夫都不够标准,了凡先生是标准凡夫。命运是自己造的,不是上天注定的,自己造的,这句话讲得很好,自己造,自己能改。你要懂得像了凡先生一样,改过、积善、谦德之效。你懂得改的方法改得快。云谷禅师把这道理跟了凡先生说明,他懂得了,他马上照做,第二年参加考试,名次就不对了。第二年,孔先生给他算命是考第三名,了凡先生考第一名,你看改得多快呢,所以自己造的自己去改啊,这个感应效果不可思议。所以佛法,它是创命论,不是宿命论。佛法它讲的是什么?佛陀说定业不可转,但是改变定数必须要创造变数,了凡先生就是创造变数。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相信,财越施越多,法越施智慧就越增长,无畏布施真正去干,决定是健康长寿。老和尚说,这三个都是他命里缺乏的,但是章嘉大师告诉他,看得破,放得下,从布施下手,老和尚做了六十几年,超过六十年,效果卓著,可以提供给各位参考。

以上老和尚的开示,我们就是谈,要想真正保持富贵应该怎么办。布施,心量广大,还有布施是布施不尽的,那最后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且要体悟财富的五家共有的真相。以上是老和尚的开示,我们提供给各位参考。

我们看下面的“下附征事两条”,我们看经文:

“不欺穷困(感应篇注证)”

“麻城县一缙(jìn)绅。积赀千金。将赎二十年前所卖之产。子方十二岁知之。问父。得吾之产者共几家。父曰。约二十余家。又问。彼家得业后。所费几何。父复以中席杂费告之。子乃徐言曰。如是赎来。彼家吃亏甚矣。纵使赎归。必伤阴德。且吾有银。何患无田。必欲争取二十余家养命之产也。况小家之置产也难。吾家之得田也易。纵使彼家。即以原银置田。亩数止存一半。矧(shěn)银钱到手。易于花费乎。父默然良久。乃云。吾儿所言甚是有理。但墓傍之田一十八亩。定当取赎。以供祭扫。余则不必矣。子曰。审如是。当以时价平买。不必向之言取赎。父亦从之。由是乡人感激。常在猛将小祠中祷祝。后其子十八岁。即联捷。以部司擢(zhuó)严州守。一日骑马过桥。马跃渡河。忽见空中猛将手扶。端坐桥傍。方悟向来乡人祷祝所感。后享年至八旬有余。”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缙绅”,“缙绅”就是插笏(hù)于绅带之间,古时候当官的装束。也是指士大夫。所以“缙绅”也是指士大夫的意思。在《汉书·郊祀(sì)志上》:“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缙,插也,插笏于绅。’”……“缙”字本作搢(jìn),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

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笏”是什么意思。笏就是一个长长的,像我们现在看电影,演的古代的电影,或者现在这个戏剧,古代的官员向皇帝报告,前面都有一个板子,那个板子就是笏。那叫奏板,或者朝板,或叫手板,或叫手简,玉板等等。是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拿了这块弧形板子,向皇帝报告事情。后来这个也有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地区。它这个板子上面就记录要奏给皇帝知道的内容,或者君王、君主的这个旨意。以表示对帝王尊敬的说法。所以这个笏,它的用意在挡住嘴巴。

那一般来说,天子是执圭(guī),圭就是什么?就帝王他拿的,或者诸侯拿的,他那种是玉器。那大臣所拿的叫做笏。这个《礼记·玉藻》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最先那个笏是用竹子去做的,后来用骨或是牙,或是玉所去制作的。文武大官品第不同,所以他所持的笏板材质也不一样。后来它这个也成为道教的法器。所以这个是古代上朝这些文武百官所用的一种奏板。那明朝规定,四品官以上是执那个象笏,五品官以下执那个木制的笏,木头的笏。那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这个就是“缙绅”的由来,意思。

再来,“赎二十年前所卖之产”,就是旧时田宅买卖,卖主保留回赎的权利,称为“活卖”。这种买卖契约称为“活契”。回赎权利的保留有一定的期限,过期不赎,就成为绝卖,不得回赎。那这个地方就指缙绅欲赎回二十年前所卖的田产。故当初所订的契约,应为活契。

再来,“中席杂费”,“中席”就是尊者的席位。“杂费”就是正项开支以外的零碎费用。古时候民间田宅典当、买卖的时候,报请官府办理产权和赋税的过户手续,称为“推收”。所以“中席杂费”就是意思指,田产过户的时候,向官府缴纳的赋税费用。

再来,“以原银置田,亩数止存一半”,若以当年之成交价赎田,得银者再去购田置产,只能买到原来亩数的一半。说明土地的价格,经过二十年以来,已经上涨了一倍。

“矧”,这个二百八十七页最后一行,“矧”,“矧银钱到手”,“矧”就是另外、况且、何况。

“审如是”,“审”就是一定地、果然。“审如其言”。“审如是”就是必要如此。

“猛将小祠”,“猛将”,疑为宋朝刘猛将军,传说中他灭掉这个蝗虫,保穑(sè)。保穑就是保护了农家农产,农民的作物。这个叫保穑之神。“祠”是供奉祖先或先贤烈士的地方。“猛将小祠”就是供奉猛将的庙宇。

“联捷”,科六举考试,两科或三科接连及第,叫“联捷”。

“部司”,“部”就是指大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关分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司”是指司官。各部属官的通称。“部司”,任职于某部的官员。

“擢”,“擢”就是提拔、提升。《正字通》:“今俗凡迁官曰擢。犹升也、进也。”我们现在就说拔擢,拔擢就是提拔、提升,这个意思。

“严州守”,“守”就是太守。亦为知府。“严州”是指严州府。明清的时候属于浙江省,相当于现在的杭州市西南。严州之知府叫“严州守”。

“马跃渡河”,“跃”就是跳。“马跃渡河”就是马受到惊吓的缘故,跳跃坠入河中。

“向来”是从前、过去。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据《感应篇注证》)麻城县一个官员,积累了千金资产,准备赎回二十年前所卖的田产。他的儿子才十二岁,知道后,就问父亲说,得到我家田产的人共有几家。父亲说,大约二十多家。他又问,卖出田产后,得了多少钱呢?父亲把其他额外的数目加起来告诉儿子。儿子听后慢慢的对父亲说,这样说来,赎回田产,别人就吃大亏了,真要赎回,一定会损伤阴德。我家有银钱,还用担心没有田吗?一定要去争回那二十多家的养命田吗?小家得到一点家业很艰难,我家要买田很容易。即使他们用我们赎回的钱去买田,就要减少一半的亩数啊。何况银钱到手,花费就快啊。父亲沉默了很久,说,我儿说得很有道理,但墓旁的一十八亩田,必须赎回,以方便祭扫,其他的就没有必要了。儿子说,要这样做的话,就应当以现在的价格买回,不要向人家说要赎回。父亲依从他的话。因此乡人很感激,常常在猛将小祠中祈祷他们得福。后来儿子长到十八岁,考试连连告捷,以部司提升到严州守。有一天骑马过河,马跳起来渡河时,忽然看见猛将用手扶住他坐在桥旁,这才明白自己仕途顺利,是因为乡人所祈祷的感应。后来享寿八十多岁。

那么这一段我们来探讨一下,“如是赎来”,经文里面,“如是赎来,彼家吃亏甚矣。纵使赎归,必伤阴德。且吾有银,何患无田,必欲争取二十余家养命之产也。况小家之置产也难”。这一段就是谈厚德,这位缙绅,麻城县缙绅这位官员,他这个十二岁的儿子有很深厚的德行,我们谈厚德。

我们常常讲“厚德载物”,这个题目,是出自《周易·坤卦·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易传的作者来看,天地万物靠大地生长,而大地因为广大深厚,所以能够承载万物、包容万物,大地是天地万物的载体。就像我们《地藏经》一样,心地含藏智慧德能,所以这个大地也是指心地。正因为大地以柔顺为品德,所以君子也应效法。“地势坤”就是,天属乾,地属坤,乾坤、乾坤嘛,天地是指乾坤,天指乾,地属坤。“地势坤”的意思是说,它的美德,以深厚的仁慈,就像大地一样,仁慈的态度来化育万物、爱护万物,就像母亲爱护子女一样。

那我们读到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里面也有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个我们有讲过,上善的人,他的智慧就像般若法水一样,也就像一般的我们看的水一样。水是众生所需要的,所以“水善利万物”。所有众生,所有的有情跟无情都需要水,植物没有水不能生长,人没有水、万物没有水会渴死。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不会跟人家争的,水它随方就圆,它不会跟人争,不会跟一切万物争。它“处众人之所恶”,大家都不喜欢的时候,水它来帮你清洗,你脏了,需要水来洗,你污垢了,地上有秽物,你还是要水来冲洗,水“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水的德行,几近道。所以我们常常用般若法水来比喻智慧。所以“上善若水”,道家讲“上善若水”,佛家讲般若法水,其实异曲同工之妙。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道”,就是菩提自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道就是我们的自性,人人本具的,也就是我们讲的良知良能。“道”,如果你能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你的修行就接近“道”了,离智慧不远了。“几”就是非常接近了、快达到了、符合的意思,理解什么?你已经接近自然的法则了,“几于道”。“上善”是止于至善,就我们讲至善,就是美好的德行,美好的品德,前后呼应。我们讲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能够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人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意处的地方。你看我们洗菜、洗水果,我们清扫房子、清扫大地,都需要水。我们去掉烦恼,需要智慧法水。水让我们能够达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那么“厚德载物”一语出自于《易经》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跟后面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是前后呼应的,表示你的才能跟德行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

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的法则是什么呢?是在创建万物的天性,君子要遵循上天的法则,通过保护众生天赋的这种德性,让它生生不息。那大地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呢?就是要养育万物啊,所以君子当效法大地,然后透过利益众生的这个天生的德性来承载。

那为什么要厚德载物呢?因为大地是深远,宽厚无比的。我们常讲一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性德,是率性而为,也是我们要效法大地具备的美德,大地承载万物、养育万物的美德。所以《易经》所描述的这个境界,我们把它想象成从一幅抽象画,转变成为指导我们人类的一个生存跟发展的哲学思想。

所以我们要怎么去理解“厚德载物”呢?就是说你要不断的去修养自己的品德,积累自己的善果,才能承载住你人生所拥有的福报。倘若你德行不够厚,即使上天给你的财富或幸福,也未必能够善终。这是“厚德载物”的理解。你要学习上天的精神,我们刚才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习大地的那种心胸,“君子以厚德来载物”,“物”就是你的福报。

所以你纵使拥有的福报再多,如果你不能够有这种菩萨的修持,你也是会坐吃山空,也会有山穷水尽的时候,福报也会有用尽的时候。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之道,那厚德载物,要和自强不息相辅相成,就是要不疲不厌的去行菩萨道,去做利他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成就你丰厚的德行。

所以我们应该效法大地,要宽以待人,恕人之过。那厚德载物就强调,你的德行是怎么样?要容人,容物。心胸广大,气度恢弘,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可以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是厚德载物的重要内涵。

以上我们来探讨这一段,我们因为看到这个麻城县一缙绅,这位官员他的儿子十二岁影响他父亲,这也是表示厚德载物,所以这个小孩有德行。所以他十八岁,就联捷以后,担任严州守,甚至有得到护法护持,也就是猛将的护持,乡人感念他,来为他祈祷。我们特别来探讨这个“厚德载物”的重要性。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按”语:

“按契赎田。其理甚正。似亦无损于人。乃以如此弱龄。而能推见至隐乃尔。宜其神人交敬。福寿兼隆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推见至隐”,“推见”就是由推论而想见。“至隐”就是极为微小。那“推见至隐”就是他的智慧能够推演明了如此隐微的道理。

“乃尔”,意思就是犹言如此。

“宜”,当然、无怪。

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的白话解:

按照契约赎回田产,道理很正常,似乎也不损害人,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就会专替别人着想,看出其中深层的道理,这样的孩子当然会让神人敬重,增福增寿了。

好,我们看最后一段征事,公案:

“动人恻隐(功过格)”

“衡湘梅公。初为固安令。一日有内监。馈(kuì)公豚(tún)蹄。乞为追负。公烹蹄。召内监饮。并呼负债者至前。诃(hē)之。其人诉以贫。公叱曰。贵人债。敢以贫辞乎。今日必偿。少迟。死杖下矣。负者泣而去。内监意似恻然。公复呼来。频蹙(cù)曰。吾固知汝贫。然则无可奈何。亟(jí)卖尔妻与子。持钱来。但吾为民父母。何忍使汝骨肉骤离。姑宽一日。归与妻子诀别。此生不得相见矣。负者不觉大恸(tòng)。公泣。内监亦泣。辞不愿偿。遂毁其券。后公至侍郎。功名特显。”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衡湘”就是衡山跟湘水的并称。在湖南省。

“固安”,在河北省廊坊市。

“内监”,宦官、太监。

“馈”,“馈”是赠送。

“追负”,“追”就追取、追欠。“负”就是欠债。追讨欠款,叫“追负”。

“诃”,“诃”就是怒责。

“叱”,是大声呵斥。

“恻然”,悲伤的样子。

“频蹙”,“频”就是皱眉头。蹙就愁苦的样子。“频蹙”就是皱眉皱额,比喻忧愁不乐。

“诀别”,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动人恻隐。(据《功过格》)

衡湘梅公,曾经作过固安令。有一天,一个内监赠送他一只猪蹄,请求追回欠债。梅公烹煮了猪蹄,喊内监一同饮酒。又把欠债人召来,斥责他为什么不还债,他诉说太贫穷了。梅公说,欠贵人的债,敢用贫穷来推辞吗?今天一定要还,再迟疑的话,就要死在板子下了。欠债人哭着向外走出去,内监见状,露出了同情的样子,梅公马上又把欠债人喊回来,皱着眉头说,我本来知道你很贫穷,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要你快点卖妻子儿女,拿钱来。但我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忍心让你家的骨肉马上分离呢?暂且宽限一天,让你回去跟妻子、儿女告别,从此以后就不能再见面了。欠债的人痛哭流涕,梅公也忍不住哭泣,内监也哭了起来,不想再讨债了,就当场毁了债券。后来梅公升官做到侍郎,名声显贵。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按”语:

“既不徇(xùn)内监之嘱托。复不伤内监之情面。使一片贪暴之心。潜移默化者。其机止在动其不忍之良耳。”

这个“徇”就是顺从、曲从。

“其机止在动其不忍之良耳”,“机”就是什么?事物的关键、枢纽。“止”就是仅仅、只。“动”就是使感情起变化、感动。“良”就是善良。意思就是说,梅公转化内监的关键,仅在触动他不忍之良心而已。

好,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按照既没有曲从内监的嘱托,又不伤内监的情面,使一片贪暴的心,不知不觉转变了。梅公的方法只是要引发人的恻隐之心啊。

好,我们剩下一点时间来探讨这段经文,“勿恃富豪而欺穷困”,我们来聆听老法师的开示,德育世人,社会安定。因为这个“勿恃富豪”,就是我们刚好有特别提到,厚德载物,如何保住财富,也是要德行,也要布施,也要心量广大,这些都是需要德行,所以我们就来探讨,德育世人,社会安定。

一,为什么古老的社会人心安定?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他快乐、幸福,你在什么地方看到他,他还是满面笑容,他身心没有压力、没有忧虑、没有畏惧、没有烦恼。现在这个社会跟过去的社会相比,那叫反常。我们常在新闻里面看到,现在老人自杀,住在老人院里面,他为什么自杀,自杀的原因何在呢?他人生没有目标,人生的希望没有,他活得很痛苦,活不如死,活得不如死,就自杀了。还有小孩子自杀,小学生自杀、初中学生自杀、大学生自杀,这已经不是新闻了。

这些小朋友、年轻人他为什么自杀呢?值得我们去反思,把原因找出来。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这就活得很痛苦了。有地位、有财富,他变成造孽了。有财富本来是福报,没有智慧他就不知道享福,福报全部变成造孽了。就是我们这里讲,依靠这个富豪去欺负穷困,那就变造孽、造业了。

第二点,今天这个社会,大家都知道问题太多,总的来说,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教育出问题。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研究所,没有教伦理,没有教道德,没有教因果,而这些,古代,无论是中国、是外国,是教育里面的核心,最重要的一部分,今天都不讲了。中国人,年岁大一点都知道,孔子教学生有四科,第一个,德行,第二个,言语,第三个,政事,第四个,文学。现在只有教后面两个,政事、文学,前面两个,德行、言语不教了,所以社会出问题。古时候是德行教育在先,德行学好以后再教你怎么讲话。因为讲话就是一门学问,就是一门智慧,也是祸福之门,我们说祸从口出,所以讲话是一个智慧。人跟人往来,言语是个关键,是一个管道,不会说话,得罪人,跟人家结下冤仇。结怨以后都会引起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古代是这样教的。

第三点,所以言语是大学问,但是言语要什么?言语要以德行做后盾。你有德行,就不会说错、做错、想错。你没有德行,就一定会说错、做错。所以好的言语,带给自己幸福,带给家人、带给社会安定,带给世界和平,那是功德;不好的言语,引起冲突,家庭冲突、人与人冲突、社会冲突、国际间的冲突,都是出在言语。但是现在这两个东西不讲了,德行跟言语不讲,只讲政事。政事是什么?就技术,现在讲的科技教育。学成之后,将来社会上可以谋生,帮助你生活,可是没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空虚的。你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可是精神是空虚的。所以刚才讲说,为什么会自杀?就是因为精神空虚,活在这个世间很痛苦、很累。特别在我们这个时代,在西方,宗教教育没有了,东方的古圣先贤教育也没有了,这就是今天社会,包括地球上整个灾变的真正原因。

第四,那怎么办?回过头去找老祖宗。中国古人讲一句谚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是我们的祖宗,我们为什么不听老人言呢?我们现代人认为老人都是过去了,落伍了,他们认为现代人的智慧高,现在科技发明,古时候没有。他不明了,古人有智慧,古人有知识。古人有智慧,也有知识。现代人有知识,没有智慧,因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智慧能够带给人生幸福美满,知识不可能。为什么?智慧的根是道德,是伦理道德,知识可以不要伦理道德,知识可以不用伦理道德。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探讨,为什么社会变成这个样子?因为现在只教政事跟文学,只有知识,知识没有道德,因为它没有根,没有智慧的根。那古圣先贤的东西好,今天没有人要,没有人要提倡,没有人要学习。东西真好,我们没有看到、没有听说过好在哪里。

第五,所以老和尚说,他这一生如果没有遇到方东美教授,老和尚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也不知道。他只是喜欢哲学,就像现在年轻人喜欢追求财富,哲学是求智慧的。希望得到财富的人很少去学哲学,没想到哲学的最高标准是佛学,佛经哲学。佛经是哲学的最高峰,从现代三十年科学的成就,让我们理解,佛法也是科学的最高峰,科学跟哲学不能解决问题,可是佛法里面可以解决问题,甚至解决生死问题,解决烦恼问题。老和尚说,他学哲学,是他一生当中不幸中的大幸,因为他学到智慧。

第六,老师教他放下世间工作,专心去研究这门课程。老和尚从二十六岁开始学习,到今天已经六十几年了,应该是快七十年了,将近六十八年了,老和尚锲而不舍,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是成就什么?老和尚对传统,对伦理、道德、因果跟宗教认识了,搞清楚了、搞明白了,肯定这个东西能救社会、能救地球。对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讲经教学,才真正体会到他老人家用心之苦,他的大慈大悲真实的流露。留下这么多的经典,叫法宝,真正称得上是宝,为什么?它能帮助我们得到一生究竟圆满的幸福。这是小的利益喔,不是大的,大的利益,帮助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证到像他老人家,像佛陀一样,佛菩萨的地位,那才是大利益。而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争取得到的。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5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