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99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99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20年03月28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五十五,“勿唆(suō)人之争讼”。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二百六十八页,“勿唆人之争讼”,我们看经文:

“(发明)争与讼有别。争者。仅形之于口角。讼。则直见之于词状矣。从来善斗者必死。好讼者必亡。一经失足。身家荡尽。如蛾赴火。欲悔无由。究其所以致此者。大抵非因田房起见。即为斗殴兴波。为田房者。无不爱惜钱财。岂知一经对簿(bù)。必致费尽钱财。为斗殴者。无不欲顾体面。岂知一跪公庭。翻成削尽体面。彼讼而败者。固已烂额焦头。即讼而胜者。亦复惊心丧魄。与其身亡家破。始悔横逆之当容。何如理谕(yù)情饶先绝公门之片纸。忍耐者方为智士。唆人者岂是良民。”

好,我们看这段的名相注释:

“唆”,“勿唆人之争讼”,这个《文昌帝君阴骘文》,第五十五句的这个经文。“唆”就是教唆,挑动别人去做坏事,这个叫唆使。刑法上有教唆罪。

“词状”,“词状”就是提起诉讼的文书,我们现在叫做告诉状。

“荡”,清除,弄光。

“无由”,“无由”就是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对簿”,“簿”就是文状,即现代的起诉书。对簿指依据文状加以审问,期能经由勘察(kān chá)而符于事实。后乃将狱讼受审称为“对簿”。我们常讲说对簿公堂,打诉讼官司。

“横逆”,“横”,横暴无理的行为。《孟子·离娄(lóu)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赵岐《注》:“横逆者,以暴虐之道来加我也。”

那么这段《孟子·离娄》篇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们来看《孟子·离娄》篇的完整的经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们这段经文,就从这个地方出来的,“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xī)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这段经文就是,有一段句子是我们常常在用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圣贤劝勉我们的法语。

这一段白话我们给它解释一下。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君子的内心所怀的念头不一样。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就是我们《阴骘文》里面这一段经文,“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我们常常碰到这种状况,有些人讲话很粗暴,不讲道理,那君子必定要反躬自问,那我们现在学佛叫,菩萨他必定要反躬自省。

所以君子对待这个态度,他有三个反应。第一个反应,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我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个样子呢?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我是仁的,我是有礼的,那个人仍然蛮横无礼,这怎么办呢?这是第一个君子先反躬自问,你反省的结果,你还是很仁慈,你还是很礼敬,可是对方还是蛮横无礼,怎么办呢?好,第二个反应,君子还是反躬自问,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我还是忠的,那个人还是蛮横无礼。第一次是我是不是不仁啊?我是不是不礼啊?他才这样蛮横无礼,那如果对方还是继续蛮横无礼,第二次的反躬自问是说,会不会是我不忠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你如果觉得说,我还是忠啊,可是对方还是蛮横无礼呢?第三个反应,君子就会说了,那这个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呢?但是我们学佛就不能这样说,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皆该作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你怎么可以责怪他是禽兽呢?不行,我们学佛人,佛法的究竟跟佛法的高明,在于众生平等,这是大慈大悲,所以儒家可以这样,我们佛家就不许说。这个人是个狂人,这个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对禽兽有什么好责难呢?这是孟子的观点。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是他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譬如说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也,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而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个才是值得忧虑。你要去跟圣贤比,而不是跟自己比,或是跟一般凡夫比。舜也是人,我也是人;可是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可以传到后世,那我是一个普通人。这才是我要忧虑的地方啊。忧虑又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做罢了。你学舜嘛。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虑都没有。不是仁爱的事不干,就是不是仁爱的事情,我不做,不合于礼的事情,我不做。即使我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来到,君子还是不会感到忧虑。他是坦然面对,纵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到来,君子他本身还是不会感到忧虑的,也就是我们佛家讲,菩萨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这个是这一段经文,我们刚才讨论到这个“横逆”,我们引用《孟子·离娄》篇下,孟子的开示。

那接下来我们看下面,“当容”,“容”本义是容纳的意思。《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当容”就是应当宽大包容。

“何如”,“何如”就是不如。

“理谕情饶”,“谕”就是明白、懂得。“饶”是宽恕。“理谕情饶”就是指,在道理上通达,在人情上宽恕。

那么我们来解释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争是和讼有区别的,争是仅仅在口头上,讼就出现在状纸上了。自古以来,喜欢斗争的人和喜欢告状的人,都逃脱不了悲惨的结局,最后走向死亡。一失足成千古恨,身家荡尽,实在可悲。好像飞蛾扑火,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之所以到达这样不可挽回的境地,大抵都是因为田产房屋的纠纷开始,斗争不止,一浪高过一浪。世人无不爱财如命,为了田产房屋,可以不顾一切,他怎么不去想想,一旦告状,就要浪费钱财。世人无不顾惜自己的面子,在斗争中总想要做个赢的一方,他怎么不去想想,一旦跪到公堂,就扫尽体面呢?败诉的那一方,当然已经焦头烂额了;即使胜诉的那一方,也搞得丧魂落魄了。弄到家破身亡时,方才后悔当初不能忍耐,为什么不能事前互相说明道理,互相宽恕,不去告状呢?能够忍耐的人才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教唆别人斗争的人怎么是好人呢?

那么这一句经文,“勿唆人之争讼”,主要是讲诉讼还有斗争。我们《金刚经》里面讲说,“无诤”,所以我们今天研讨这一段经文完了以后,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学佛人,真念佛人,真学佛人一切要无争,要修忍辱波罗蜜。所以净空老法师说,同是佛弟子,闹到法庭里去,跟阿弥陀佛边也没沾上,我们探讨的主题就是这一条。老法师开示的,这一段的开示,老法师是在《净土大经科注》第三百七十九集,老法师这里面有开示一段,跟我们净宗学人有关的。

老法师说,翻开这个《大经科注》,第六百六十页第一行,老和尚说,我们前面学到“第二,顺忍”,“顺忍”的意思,就是《华严经·十忍品》里面说的,“菩萨修顺忍”,“顺”是恒顺众生。也就是普贤的十大愿,要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我们不能够恒顺众生,就是不能修忍辱,我们跟人家有争吵,或者争执,就表示我们不能恒顺众生。“又曰:此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不违诸法,随顺深入,一切诸法清净,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深入具足,是为第二顺忍。此即柔顺忍也。”

那老法师开示这一段,我必须把完整的《科注》的原文,来作一个补充说明,我们补充老法师这一段开示。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菩提道场第十五》里面,“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那么,老法师开示这一段,我特地去查阅老法师的《净土大经科注》,我们看《净土大经科注》第六百五十九页到六百六十页,这段经文开示得非常好,黄念祖老居士的解,注解,注解得非常好。他说,“本经三忍”,就是《无量寿经》的三忍,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它这个是有次第的。本经这三忍,“以音响忍为首”,第一先修音响忍,第二修柔顺忍次之,“异于《贤劫经》而同于《华严·十忍品》及《如来兴显经》”。“《旧华严经》十忍为”,在旧的《华严经》里面那个十忍,“一者音声忍。二者顺忍。三者无生法忍。四者如幻忍。五者如焰忍。六者如梦忍。七者如响忍。八者如影忍。九者如化忍。十者如空忍。”

这个音声忍是说,你听到佛讲经,听祖师大德或听别人谈话,在有意无意当中觉悟,这个声音让你转境界了,你通过音响忍,再到第二者顺忍。第三关修无生法忍。黄念祖老居士说,“其初三忍”,前面《旧华严经》这十忍里面的前三忍,“全同本经”,跟我们《无量寿经》里面的,〈菩提道场第十五〉这里面的音响忍、柔顺忍,还有无生法忍,是一样的。

“又《十忍品》曰:‘若闻真实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顺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随顺音声忍。’即是音响忍也。”你如果听到真实了义的大法,你听到一真法界的这个妙法。什么叫“真实法”?就是了义法,让你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能够破见思惑、破尘沙惑、破根本无明的,这个是“真实法”;让你开示悟入佛知佛见的,这个叫“真实法”;真正让你能够入大般涅槃的,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那是“真实法”。如果你闻到这个真实法,法喜充满,“不惊不怖不畏”,你不会说,哎呀,这我做不到,这很恐怖,这个境界怎么可以忍呢?哎呀,我做不到啊,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忍耐。如果你能够不惊不怖不畏,而且信解受持,我们说,七圣财里面的信财,你能够大开圆解,而且依教奉行,“信解受持”;“爱乐顺入”,非常喜欢,你能够契入这个境界,能做到这个境界,“爱乐顺入”;“修习安住”,而且依这个真实法,你来修习,来修行,而且心安住在这个真实法里面。如果你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你对着所有的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对触,意对法,首先这个耳闻声,你就能够成就第一随顺音声忍,“即是音响忍也”。

那么第二,“又曰:‘此菩萨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不违诸法,随顺深入。一切诸法清净,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深入具足,是为第二顺忍。’”什么样的人可以柔顺忍呢?恒顺众生呢?就是菩萨摩诃萨,至少他这位菩萨他能够“随顺寂静”,“寂静”就是我们什么?就是菩提,随顺清净心。他观“一切法平等正念”,怎么“观一切法平等正念”呢?他不落入空有二边,他了解真俗二谛,一切法毕竟平等。他“不违诸法”,他“随顺深入”。一切诸法本来清净,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所以境界本来就清净,一切诸法本来清净,境缘无好丑,他用直心去分别诸法。他这个“分别”不是染污的分别,他是了了知,了了见,“直心分别诸法”。他知道这是红的,这是赤的,这是白的,这是青黄赤白,他都知道,但是他不去执著青黄赤白。他知道,他知道这是对的,这是错的,他知道这个是赞叹的话,这是毁谤的话,他都很清楚。但是他“直心分别诸法”,他不落入分别、妄想、执著,也不攀缘取舍。他这样去“修平等观”,而且“深入具足”,这是第二随顺忍。“此即柔顺忍也”。

再来,“又曰:‘此菩萨,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何以故?若不生则不灭,若不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坏,若无坏则不动,若不动则寂灭地……是为第三无生法忍。’”到破根本无明的时候,分证法身的时候,已经没有见思惑,破见思惑了,破尘沙惑,无我法二执,全破了,见到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了。了知一切法本来无生,本来就不生,哪里有灭呢?相有体无,相有生灭,体无生灭,体是不生不灭的。“若不生则不灭,若不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坏,若无坏则不动”,就如如不动了,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不动则寂灭地”,他寂灭一切烦恼,寂灭一切无明烦恼。“是为第三无生法忍。”

“简言之,则安住于不生不灭真如实相之理体,谓之无生法忍。见菩提树能获如是功德,深显弥陀愿力不可思议。”

以上这一段,老和尚首先先引用《大经科注》里面的开示,来开示刚才讲那个主题,同是佛弟子,闹到法庭里去,跟阿弥陀佛边也没沾上。

老法师说,有一天早上他接到一封信,是有人写给老和尚的。信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怨气、不平,没有具名,不知道什么人写的。这个事情是发生在台湾,写的人也是在台湾,老和尚说,我们随顺忍。为什么一桩事情?是因为华藏净宗学会悟道法师那里,提倡印《龙藏》,这个事情,悟道法师有跟老和尚报告过。悟道法师告诉老和尚说,他想找一些同学,把《龙藏》做标点符号,把段落勾出来。老和尚说,这是好事,便利于现在人读诵。《龙藏》跟《大藏经》,没有句读,排列的方式跟《四库全书》一样,没有标点符号,对现在的人来说确实有困难。因为你不知道这一段到下一段,在哪里做一个段落,没有。悟道法师发这个心,老和尚说,好事,我同意,他来问我,我同意。

写这个信的人责怪悟道法师,不应该加标点符号,我们是要看原本,我们要保持原本的本来面目。是用这样的心,就提起诉讼。老和尚说,他也是好心,也是好事。我想提诉讼这个人的意思是说,佛经是不能改的,那《藏经》是古德编进去的,你现在再把《藏经》改成句读符号,也不能说提出这个诉讼的人有错,我们要先弄清楚。那你要去改这个《藏经》,你的初发心是为了现代人容易读诵。但现实问题是怕怎么样呢?如果大家都去改《藏经》,改到后来,整个面目全非了。那也有可能,你本身要怎么样?你要对整个《藏经》都看懂,你要开正法眼,你要有圣贤的智慧。这不是老和尚说,是我个人针对这个事情,我个人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当然我们是为利他,你想做标点符号给现代人阅读。它问题,大家起而效之,大家都效法,你做,我也可以做,然后大家一起来改,整部《藏经》全部都改得,到底这是古人做的呢?还是现代人做的?再隔一百年、二百年的后代看不出来了,它也有它的这个可能性在里面。所以老和尚说,这个写信投诉的人,提起诉讼官司的人,也是好心,也是好事。两个人都是好事。所以古德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老和尚说,站的角度不一样,现在在法庭打官司,信徒捐献这个钱,一个说要印原本的,现在他把本子改动了,他犯法,要追究责任。

两个人都是发了好心,两个人都做好事。这问题怎么解决呢?坚持要用原本的人来问老和尚。老和尚说,我不能解决。那个人,投诉的人说,请老和尚到法庭去说明白,老和尚说,我没有这个必要。对方说悟道法师是老和尚的徒弟,好像投诉的人也是老和尚的徒弟。老和尚说,我不承认,我这一生没有收徒弟。华藏那边“悟”字辈的,“悟”字辈的人都清楚、都知道,跟谁出家?跟韩馆长出家的,是韩馆长收的,不得已用我的名义,可是大家一定要知道,韩馆长收你们出家。我没有道场,老和尚说他没有道场,老和尚说,要收你们出家,住哪里?韩馆长提供吃的、提供住的,她收留你们,不是我收的。所以老和尚说,我跟你们悟字辈的关系是同学。这老和尚很谦卑,其实大家都叫他师父。

接下来,老和尚的开示,我觉得非常的珍贵。老和尚说,我们做谁的弟子?这个要清楚,我们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做阿弥陀佛的弟子。阿弥陀佛承不承认?那就问你自己了,你修得好,阿弥陀佛承认,你修不好,阿弥陀佛不承认。自己要学得很像,佛会承认;自己学得不像,佛不承认。我们这一生终结了,阿弥陀佛承认了,念佛往生净土了,阿弥陀佛不承认,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我们的,他来接引我们,佛就承认了,承认你是他的弟子了。阿弥陀佛承认了,释迦牟尼佛也承认了。所以我们自己要冷静回想,我能不能往生?不要吵架了,都是好心,各人因果各人承担,我们旁观者操什么心?用不着。你们怎么吵,我不会加入任何一方,我对你们两方都赞叹,两方都是好心。

放下执著,就得无生法忍了。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是六道凡夫。这一句话我们在经教里面看过不止一千遍,印象非常深刻。《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本来是佛,他本来也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呢?对簿公堂啊,就是现在你有了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你变成六道凡夫啊。六道凡夫有善恶,善心善行生三善道,恶心恶行生三恶道,自己要清楚,自己要明了。大乘经里佛告诉我们,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回归自性了;放下分别执著,你就是菩萨了;单单放下执著,你就证阿罗汉果了。这叫做修行,这叫真修,这是真佛弟子。

你看老和尚有这么一个正法眼,老和尚的智慧、禅定,看待这个事情,就是跟我们不一样。老和尚引用《无量寿经》的,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然后再引用佛陀的开示,你是不是真的佛弟子?佛承不承认你是佛弟子?你能不能往生西方?你还在分别善恶,那善心善行生三善道,恶心恶行生三恶道。最后老和尚告诉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放下分别执著,你就成就菩萨了;放下执著,你就成就阿罗汉果了,这才是真修行,这个叫真修,这叫修行。

所以老和尚说,同样是佛弟子,同样修净土,闹到法庭里面去出庭,你们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你们跟阿弥陀佛边也没沾上,将来到哪里去你们自己心里想一想,你们自己心里晓得。你要我出庭讲话,我在此地把话讲完了,这个游戏我不参加。师父有大智慧啊。老和尚说,记住,我这一生学习印光法师。因为没有道场,这是为什么不能收徒弟的原因,印光大师也不收徒弟。为什么不收徒弟?没有道场。我收徒弟,要给徒弟吃跟住的。我只能维持我一个人,我不能负担另外一个人,所以我没有条件收徒弟。定弘法师要跟我出家,我没有条件,我替他找一个师父,香港畅怀法师,畅怀法师跟我是老朋友,他有道场,他有徒弟,他有徒众。

老和尚说,我这一生过流浪的生活,跟我的人每个人都知道。流浪很可怜。他真的,老和尚是流浪,他从美国流浪到澳洲,澳洲流浪到新加坡,新加坡流浪到香港,香港流浪到台湾来,台湾又流浪到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实,老和尚一生就是在流浪。老和尚说,为什么?因为流浪是很可怜的,但是我有一个好榜样在,释迦牟尼佛在世,一生过流浪的生活,所以看到释迦牟尼佛,我就很安慰了。老和尚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有王位不坐,他那时候也可以请他父亲净饭王派马车,他也可以请他父亲盖一个很庄严华丽的道场给他住啊,释迦牟尼佛不要,三衣一钵,树下一宿,过着什么?托钵的生活。一生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过三衣一钵,树下一宿的这个苦行的生活,就是流浪的生活,我们现在讲行脚啊。

释迦牟尼佛弟子非常了不起,追随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过流浪的生活,他的弟子,佛陀的弟子也跟着过流浪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一天工作是托钵,那是一堂功课啊,这一堂功课是无上甚深微妙禅,真正理解的人不多,那是真修行啊。除了这一堂功课以外,听经,听佛陀开示嘛,世尊每一天讲经,修定。每一天出去托钵是戒律,他们的三皈、五戒、比丘戒、菩萨戒都在这个时候表现无遗。听经是学教,坐禅是修定,确确实实戒定慧,三无漏学,都在世尊带随弟子托钵行脚里面,在修戒定慧。或者我们可以说,听经是慧,智慧,戒定慧三学没有离开。累积三学,有得定,有开悟的,大彻大悟的,明心见性的,出家学佛要搞这个。

从今而后,老和尚说,我们佛教徒不要拿出一分钱来做好事。做好事,有人会告状,有人会拖你上法庭,好事不如无事。印经,有人印经,我们钱送给他去复印,就交给他啦,不要管了,他怎么用,他负因果责任,我们的功德是圆满的。如果我们念念想着这个钱是不是做到恰当的地方,我们的心是不清净的,我们的功德一分都没有,清净心是功德。捐了一点钱,天天念着,这不是要命吗?这种钱不能要,这种钱是肮脏钱,是染污的,理不清的染污,要它干什么呢?

老和尚说,我过去人家送我钱,差不多都是印经的,买书的,花了不少钱买书,我买了一百零二套《四库全书》,买了二百七十套《四库荟要》。为什么?希望这个书不要遗失,不要失传。我赠送到全世界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送给他们收藏,这个东西不会失传的,我目的在这个地方,这是为了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方法。进一步,我们要培养能读这些书的人才,将来是中国汉学的老师,传统文化的教授,这个重要。要培养佛门的弘护人才,弘法跟护法人才,所以要办学校。老和尚说,现在有人办,斯里兰卡国家在办,就是强蒂玛法师办的斯里兰卡的这个龙喜大学,他国家支持,老和尚说,好,我们将人力、财力奉献给他,我们的功德是圆满的,成功失败因果责任他们担、他们负。我们委托给他,我们对他信任,没有怀疑,他怎么做,我们不干涉,不闻不问。有因果责任,这些人懂得因果,他会认真去做的,这是真正的好事。

学佛、读诵经论几十年了,如果还有这些妄念,这不叫白学了吗?老和尚说,老和尚在教学现场,他在摄影棚里面,没有一个学生,我们一起学习都是在网路上,都在卫星电视、在光碟,不是在现场,现场一个人也没有。偶尔有时候会有访客啦,会有他这个远方的学生来香港拜见老法师,有时候会进去,参加一堂、二堂的课,这个是有的。我也常常到香港大埔,老和尚讲《大经科注》,摄影棚里面去听经。所以老和尚说,各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就现场来说,意思是说,老和尚说如果是现场,很多这种学生来,老和尚他说,我早就不干了,为什么?学生不是真学。有些不是来真学的。老和尚说,他不是真学,你教他干什么呢?白教了,时间、精力都浪费了。

以上是因为这一段经文提到争讼,我们聆听老法师这个开示。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佛弟子该怎么修行。以上我们就报告到这个地方。

好,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

“唆人争讼者。非欲蚌鹬(bàng yù)相持。从中取利。即是私仇公报。借刀杀人耳。究竟风息浪平。灼(zhuó)见此中之构斗。岂不枉为小人。自伤阴德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蚌鹬相持”,“蚌”是生活在淡水里面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cháng)圆形的,表面上是黑褐色的,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鹬”是一种鸟,羽毛是茶褐色的,嘴跟脚都很长,趾间无蹼(pǔ),就是它那个脚趾跟脚趾之间,中间没有那块肉片,这叫蹼。它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或贝类。

那这个鹬蚌相争,我们常讲鹬蚌相争,这里是“蚌鹬相持”,这个是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易水就在今天的河北保定市,“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qián)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这一段很有意思,就教我们修忍让。

《战国策·燕策二》里面讲,这两国相争,这位大臣过来了,今者大臣过来,经过易水,他看到了,他讲这个故事给这个帝王听。他说,我经过易水,我看到那个蚌刚刚把那个壳展开,曝开了,里面有肉,“蚌方出曝”,曝光的曝。它壳一打开以后,肉就跑出来了,“而鹬啄其肉”,而旁边有一只鹬鸟,它就马上就用那个长嘴巴去啄它那个肉了。蚌马上两个壳就把它合起来了,“合而拑其喙”。“拑”就是什么?“拑”就是这样子把它夹住,“喙”就是它的嘴巴,就“拑其喙”。

鹬说,那个鹬鸟就说了,“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天不下雨,这个地方“雨”,“雨”就是动词,就是下雨,今日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干旱了,没有水,你蚌就死定了,“即有死蚌”,我就可以吃到你的肉了。“蚌亦谓鹬曰”,那蚌也告诉那个鹬鸟说,“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我今天壳不打开,明天壳不打开,你就死定了,你这个鹬鸟就死定了。“两者”,两个,这个蚌跟鹬在那边相持不下,不肯放弃,也不肯舍下,刚好渔夫过来了,“渔者得而并禽之”,那渔夫刚好也抓到这个鹬鸟,也抓到这个蚌,两个都抓到了,“渔者得而并禽之”。

再来,这个“蚌鹬相持”,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再来,“构斗”,“构”,挑拨离间。“斗”,相争。意思就是说,从中挑拨离间,使双方发生矛盾。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教唆别人斗争的人,不是趁蚌鹬相持,使得渔翁得利,就是私仇公报,借刀杀人。直到风平浪静,才清楚这种斗争完全不必要。气量小的人,不能忍耐一刻,丧失了自己的阴德啊。

好,我们看下面的“下附征事三条”:

“累世未讼(师古编)”

“唐雷孚(fú)。赋(fù)性仁慈。与物无忤(wǔ)。自先祖枢(shū)。以忠厚传家。至孚凡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后孚登进士。居官清白。位至太子太师。人以为积善之报。”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唐雷孚”,据《雷氏世系纪实录》考,雷孚疑为北宋人,为宋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字保信,官枢密院,拜太子太保。

“忤”,抵触,不顺从。

“先祖枢”,“先祖”是指人名。就是唐雷孚的先祖是雷衡,在《忍经》里面记载,是唐雷衡。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据《师古编》)唐雷孚,天性仁慈,与世无争,从先祖枢那一代起,就以忠厚传家,到孚这一代,已经十一代没有告过状了。后来雷孚考上了进士,为官清白,地位升到太子太师,人们都认为是积善的报应。

好,我们看下面的按语,按:

“(按)未克有容。先学忍耐。忍耐之久。度量自能宽和。昔谢逑(qiú)。性恶词讼。邻有侵其地者。或劝其诉之官。逑笑曰。彼占得地耳。安能占得天。遂不与较。量小者乌足语此。”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未克有容”,“克”是能够。“未克有容”就是,还不能够做到凡事都能包容。

“量小者”,指心量小的人。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想要培养宽宏大量的品德,首先要学会忍耐,忍耐的功夫做得久了,度量自然能够放宽。从前有个谢逑,天性不爱告状,邻居侵占了他的地,别人都劝他告状,他笑着说,他能霸占我的土地,难道能霸占上天吗?就不与对方计较。量小的人,怎么能够跟他这样说呢?

“乌足语此”就是,怎么能跟他说这个境界呢?心量狭小的人,你跟他讲这个境界,他也没有办法去领悟啊。所以说“遂不与较,量小者乌足语此”的意思就是说,心量狭小的人,你跟他讲这个谢逑的公案,他是不能够去体悟这个境界,这个意思。

这一段是讲忍耐,我们再探讨,释迦牟尼佛宣讲的法门,六度修行的第三度,忍辱波罗蜜。能做到忍辱波罗蜜就无争,那就不会有争讼。

忍辱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接触最容易遇上的考验,更是每个人修行中必经的磨练过程。学佛必须要学会忍辱。这本来译经的时候,来到中国的译经大师,本来是要翻忍耐,后来他们觉得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面子,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把我杀掉,你不能侮辱我,所以他们觉得翻忍辱,那个境界比忍耐还深,所以就翻成忍辱波罗蜜。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间法来说,忍辱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

那么这一段探讨,我们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忍辱波罗蜜是什么?

忍辱,梵语,忍辱就是羼(chàn)提、羼底、乞叉底,意译就是安忍、忍。忍耐之意。就是令心安稳,堪忍外在的侮辱、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的苦恼、苦痛,皆堪忍之。忍辱是大乘菩萨行者所修的六波罗蜜中的第三度,乃菩萨行者所必须要修行的德目。

声闻、缘觉二乘与菩萨皆行忍,但是他的境界是大有不同,《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谓二乘所行的忍辱,唯为忍辱,二乘所修的忍辱,只是忍辱而已,非波罗蜜,他还没到达彼岸,没有到波罗蜜的这个彼岸。彼岸是什么意思?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能所一如了,进入不二法门,才可以称为波罗蜜,就是到达彼岸了。菩萨所行的忍辱,则特称为忍辱波罗蜜。这个二乘跟菩萨他是境界上还是有所不同。

那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遭遇到种种不顺或是逆境。有时候我们去帮助别人,也是修忍辱的机会。我们去助念,很多家属不谅解,或是有很多障碍。或者我们在弘法过程里面,很多的挫折跟嫉妒,还有障碍,种种不顺或逆境。但是很多时候,这些顺境跟逆境其实是取决自己的价值观跟心念,你是一个正向思维的人,包容圆通的心境,往往可以化危机为转机,甚至人所不能的地方你都可以突破。

所以菩萨教化众生,他忍受一切内外顺、逆、苦、乐的境界,所遭遇的种种障碍或成就,皆能够安忍,他不生烦恼,自能身心安稳,成就自利。进一步来说,你能够度化有情,让这些众生都能够和顺,这就是利他。能做到逆境不瞋,顺境不喜,心里头还维持原来的宁静祥和,能够维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这就是忍。

在《瑜伽(qié)师地论》里面对于忍辱的解释更是相当直接明确,就是不忿(fèn)怒、不报怨、不怀恶。这三个境界,忍辱要做到这三个境界,尤其是不怀恶,你不能放在心里。你说我不忿怒可以做得到,我不报仇,我不报怨,但是你还是怀恶啊,要做到不怀恶。这三者就是忍辱最基本的心态。所以能修行安忍的人,光是忍辱是不够的,释迦牟尼佛说,还必须要怀柔众生,也就是菩萨的慈悲心。在身、语、意三方面都要做到爱护众生,让众生没有烦恼。

第二,忍辱波罗蜜的重要性。

我们学佛,特别是大乘佛法,就是自度度人,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众生的范围非常广。佛教把忍辱列为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就是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要度过生死苦海,就要靠波罗蜜才能到达涅槃彼岸,到达极乐世界。所以忍辱是修菩萨行重要的修持法门。

忍辱,确实是一种美德,不但能够抑制个人的瞋怒之火,而且还能够融化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如果一个人,修学佛法的人,勤习各种法门,他可以把经典倒背如流,但是他缺乏忍辱的修养,不能给众生欢喜心,常跟众生起冲突,这样要如何去度化众生呢?这一点确实很重要,包括我都要学习,你纵使很会讲经说法,你纵使经典倒背如流,可是你遇到逆境来的时候,你就起瞋心,或者你忍辱心不够,修养心不够,而且不能给众生欢喜,而且常常跟众生起冲突,这个怎么去度化众生呢?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处处劝人修忍辱,像《金刚经》里面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陀用他自己来作一个比喻,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歌利王带着他嫔妃到深山里面去游乐,佛陀法相庄严,为嫔妃开示。歌利王醒过来以后,责备佛陀,说佛陀有起欲望之心。佛陀说,我没有起欲望之心。歌利王就拿着刀,割佛陀的耳、鼻,手脚支解,然后在节节支解的时候,佛陀那时候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起瞋恨心。佛陀还告诉歌利王说,我将来成佛的时候,第一个度你。就是今世的憍(jiāo)陈如尊者。这就佛陀他成就了忍辱波罗蜜。

那在中国经典故事里面,文殊、普贤菩萨所化身的寒山、拾得,以及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其实都是教人家能容能忍天下难忍之事。像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wù)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意思是说,除了这几个方法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躲得了呢?当然这是寒山、拾得为众生提问。

所以,虽然你是初发心的菩萨,无法做到寒山、拾得这二大士菩萨般的这种忍辱境界,但是你也要知道,忍辱是修行的第一步,《佛遗教经》里面便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辱这个德行,持戒跟苦行是比不上的,忍辱是比持戒跟苦行还更难修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能够修忍辱的,他才可以称为有力的菩萨。“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遗教经》说,如果他不能够忍受恶骂之毒就像饮甘露水一样。哇,这个境界很高,人家辱骂你,你把它当成饮甘露一样。你如果做不到这个境界,不能称为入道智慧人也。

所以修持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什么方面对自己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种种痛苦、种种侮辱。包括不发怒、不结怨,心里没有恶意。别人骂我、打我,拿种种事情冤枉我,我怎么对待?在修行上,就是要如何去掉我执的问题。

《金刚经》里面说,“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以我们要明白一切法无我,关键是在修忍辱,才能达到“三轮体空”,能够体悟无我,你才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了生死、出轮回。否则的话,还是被我执障碍住的。佛教里面讲,“怨亲平等”,那个就是在修无我,“怨亲平等”就是要什么?就把我执放下来,就可以做到怨亲平等,不跟人家结冤仇。

《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对菩萨来说,忍辱是他的净土。《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法华经·序品》说,佛子能够安住在忍辱力里面,对于增上慢的人来恶骂他、捶打他,他都能够忍,为什么?因为要成就佛道。所以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恼害,不生瞋恚,真正能做到《大集经》所说的“忍辱如大地”。

那第三个,修忍辱应建立在因缘观跟慈悲观的基础上。

明白忍辱的基本道理以后,我们就谈谈菩萨道的忍。经论中解释忍辱定义的经文非常的多,《菩萨地·忍品》解释大意是说,因为透过智慧的思维、抉择或本性柔和堪忍怨害,而以无染心、悲愍(mǐn)心地忍受一切逆境。如是为求名闻利养、向权贵低头而忍辱,你为求得名闻利养去忍辱,你为了向权贵低头而忍辱,或有时只是权衡得失明哲保身才忍辱,或者是执著某些利益而无可奈何的来忍受一切逆境,这都不能算忍辱。

菩萨要修的忍有三种,刚才我们探讨,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那这里,一般来说,菩萨修的忍有三种,一个是生忍,一个是法忍,一个是无生法忍。生忍就是什么?无论是别人怎么个诽谤、赞叹,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不动于心。这称为“生忍”,证明他有这个禅定的功夫,经得起考验。那么第二个是法忍,对于身体上的老、病、痛,或者饥寒交迫,寒、热这一切事情都能安住不动,是为“法忍”。那第三个,无生法忍:审谛观察生忍、法忍都是毕竟空不可得,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称为无生法忍。

那么以上这个,所报告的这三种忍,是菩萨度到没有烦恼的生死解脱的彼岸。有时候做父母的,做父母亲的,可以忍受孩子打他一巴掌,但这不能够说可以让他们度到彼岸的,因为他是以贪爱子女的心来忍受。如果我们被其他的众生打骂,而能忍受,这就可以度到彼岸了。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电工来收费,那海贤老和尚说,这个月电费怎么这么高呢?那电工马上就一巴掌打过去呀。那弟子要跟电工理论了,那海贤老和尚说,没有,他是给我搔(sāo)痒,打我耳光是搔痒,吐我口水是帮我洗脸。他这是什么?他跟佛陀一样,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只是佛陀当时是被歌利王节节支解,那电工是打海贤老和尚的耳光。这就是说你被众生打骂,而能忍受。所以海贤老和尚,他已经证得什么?他已经证得无生法忍了,也是可以说,他已经成就忍辱波罗蜜。所以你看,他圆寂前,佛菩萨派电工来考试,电工就是示现,阿弥陀佛当考试官,先示现海贤老和尚是不是证得无生法忍,成就忍辱波罗蜜。果然他证得忍辱波罗蜜,跟佛陀一样。

因为众生如果不了解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如幻如化。众生为什么他不能够忍?是因为他执著是实有,所以不能够忍受。当你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知道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的时候,他证得无我的时候,证得实相的时候,他了解一切万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时候,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哪来个被吐口水的海贤老和尚,或者被搔痒的、打耳光的海贤老和尚呢?他无我了,他没有执著,就可以忍受了。所以忍受,并不是说众生让我们苦恼,我们要忍气吞声,我们要强忍,这个不是忍辱,这是凡夫的忍辱。凡夫說你打我,我忍辱,我不生苦恼,我忍气吞声,我强忍住,这个不是忍辱。六度的忍辱波罗蜜是要以智慧来观照,以智慧来看透世间所有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要到这个境界,才有办法做到。

譬如有人骂你“王八蛋”,我们很容易起烦恼,众生也很容易这样起烦恼,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招来杀身之祸都有可能。但是真正会观照的人,他用根性,不用识,声音是有,“王八蛋”是有,但是他没有我相啊。所以不管是王八蛋,或者多么尊贵的称呼,他都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他用根性不用识,他舍识用根了,他就可以心不随境转,而是境界随心转,他就可以当家作主。这个人,他本身就是有忍辱波罗蜜的功夫,他就可以以智慧观察,成就忍辱波罗蜜,到达生死的彼岸。

所以忍辱法门是修行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门功课,如果日常生活修行当中,你没有办法修忍辱,无法克服这个苦受,更遑(huáng)论说你修戒定慧三学呢?经由忍辱的磨练,可以消磨凡夫瞋恚的习气,还有种种的恶习,而养成慈悲、良善的心性,这样的心性有助于修行。但是忍辱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达到“忍辱波罗蜜”的境界,所以唯有透过通达缘起性空的慧力,来放下我法二执,才能达到究竟的忍辱波罗蜜。

所以佛法是悲智双运的,你要学习佛法,依照佛陀的教导度化众生、弘扬佛法,总是会有种种的困难跟毁谤。但是你必须要运用般若智慧,从内心去化解自己的烦恼,回归到你最初的发心而不受任何境界的影响,就是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里面。

所以修行是必须要以大悲心跟利他的心为基础而发起这个菩提心,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让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立志成佛的心。所以你在修行忍辱的过程里面,这个伟大的慈悲菩提愿始终不变,这才可以称为成就忍辱菩萨行,成就忍辱波罗蜜。

今天是提到这个“先学忍耐”,我们提出这个忍辱波罗蜜是修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提出来跟大家分享。

好,我们看下面一段:

“见机免祸(汇纂(zuǎn)功过格)”

“和州某村。有居民养鹅百只。一日因食其邻稻。被其击死至五十余只。民妻见之。始亦甚怒。忽转念曰。设或成讼。力不能胜。必欲胜之。所费甚多。且我夫已醉卧。倘或闻之。必起相殴。祸且不测。不如忍耐。立命以鹅腌之。次早。邻人忽自暴死。其夫醉醒。知之。乃云。设昨日早使我知。我必乘醉去殴。今日破家必矣。”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见机”,“见机”就是识机微,就知道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辨别情势,这是“见机”。

“立命以鹅腌之”,“立”,马上、即刻。“命”,就指派。意思是指,立刻命人把鹅制成腌肉。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据《汇纂功过格》)和州某村,有一家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鹅吃了邻居的稻谷,被邻居打死了五十多只。鹅主的妻子看见了,顿时怒火冲天,但她突然转念一想,假使去告状,以自己的力量难以告赢,一定要告赢,就要花费很多钱财。现在我的丈夫正醉卧在床,一旦知道这件事,就会起来打人,必定惹出大祸,不如暂时忍耐。于是就立即叫人把鹅腌起来。第二天早晨,邻居忽然暴毙死亡,丈夫酒醉醒来,知道这件事情,说,如果昨天早一点让我知道,我就会乘酒醉打这个人,今天一定就会家破人亡了。

我们看下面这个“按”语:

“人于忿怒之时。忽作退一步想。便可保全身家性命。消释烦恼怨家。观于民妻之一忍。所全不既多乎。昔范文正公云。心中忿怒不如休。何须经县又经州。纵然费尽千般计。赢得猫来输去牛。”

我们看这一段名相注释:

“何须经县又经州”,这句话是专指诉讼,何必历经县官、州官等,一直缠讼不已,这个意思。我们用现在的话说,从一审打到二审,从地方法院打到高等法院,从高等法院打到最高法院,就是“何须经县又经州”,从一审打到二审,二审打到三审,何必呢?这就是“何须经县又经州”。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白话解:

人在愤怒的时候,忽然能够退一步想,就可以保全身家性命,消除烦恼冤家。看看村民妻子的一忍,所得到的利益不是很多吗?从前范文正公说,心中忿怒不如休,何须经县又经州?纵然费尽千般计,赢得猫来输去牛。

那我们解释这段范仲淹的这个法语。范仲淹他是一个很有德行的,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我们在讲座里面提过很多次范仲淹的一生的德行,他心量广大。那他的儿子范纯仁也当到宰相,所以范仲淹的福报。印光大师说,他有八百年的福报,相当于中国周朝的福报。所以范文正公说,我们“心中忿怒不如休”,我们心中虽然有满心的忿怒,非常的不甘愿,不如观照一下,把这个忿怒的心放下来,“心中忿怒不如休”。“何须经县又经州”,何必从这个县打官司,又到州里面去打官司,经过县官又经过州官,缠讼不已呢?“纵然费尽千般计”,纵使你散尽家财,想尽各种方法,最后你赢得这个官司好了,诉讼得到胜诉了,“赢得猫来输去牛”,你赢得一只猫,可是你输去一头牛,这猫跟牛怎么能够相比呢?变成你跟他结怨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呢?这个意思。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贵子忽夭(感应篇)”

“苏州府吏何应元。生子名绅。方四岁。至外祖家。路经凌家山。至更余。忽见人马灯火来。遇儿至。即惊避曰。何爷在此。当避之。于是人马灯火。俱从他道去。乳母回。述其事。应元以子必贵。年十七。忽双瞽(gǔ)。应元恚(huì)甚。闻直塘有道士能召神。因叩之。神附乩(jī)云。汝子应得科第。只因汝作吏时。受人之贿。曾造款单陷数人于狱。天绝尔嗣(sì)。此子将生有德之家矣。未几。绅果死。”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更余”,“更”是古代表示夜间计算时间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的七时到第二天早上的五时,这个叫五更的时间,一更是两个小时。从晚上的七时,到次早,第二天早上的五时,每更约两个小时。意思是指初更后不久,“更余”就是初更后不久,约为晚上的七时至九时之间,这叫“更余”的意思。

那我们来解释这个“更”,因为现代的人大概不太了解。古代说三更,三更天,是指二十三点到一点,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古代有打更的人,打鼓报更,所以叫做五更或者五鼓,或称五夜。我们现在讲说半夜三更,就是这个意思,半夜三更刚好在半夜,叫半夜三更,或者打更、更夫等概念。

我们先来讲一更。一更是在戌(xū)时,也就是黄昏的时候,或是太阳下山,日暮、日晚时。这个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天将黑而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可以称为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大概是晚上的七点到九点,叫一更,有时候或者说初更。

再来,二更。二更是亥(hài)初三刻,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这时候夜色已深了,人们开始停止活动了,安歇睡眠了,人定下来,也就是人静了。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三更是子时,子时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名夜半,又名子夜或者中夜。这是十二时辰里面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也是一夜之中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shì)一切。传说鬼道众生,就在这个时间出来。晚上的十一点到凌晨的一点,这三更。

再来,四更是丑时,丑正二刻,名鸡鸣。三更过后天就慢慢变亮了,但四更仍然是属于黑夜,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大概是在四更,这个时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黑夜开始偷窃了。所以四更也可以称为“狗盗”之时,鸡鸣狗盗之时,就是这个地方讲说鸡鸣狗盗。所以我们古代这个成语很有意思,鸡鸣狗盗之徒,就是讲小偷大概都在四更这个时候会出来。这是三更以后,睡得最沉的时候,人是睡得最沉的时候。

五更,就是寅(yín)时,寅正四刻,称为平旦,也叫黎明、早晨、日旦,是夜跟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大概凌晨三点到五点。

以上我们把初更到五更,我们把它讲出来。以前讲课从来没讲过,那今天特别介绍一下。

再来,“乩”,一种民间借求神问卜,以解决心中疑难的方法。其实现在也有很多。扶乩,俗称扶乩。就是乩童,专门替人求神占卜的人,神明附在其身上,传达旨意,这叫扶乩。或者说扶鸾(luán),但是扶鸾他用鸾笔。扶乩,神明附在他身上,传达旨意。

那么禅宗的黄檗(bò)大师曾经开示,“一切借窍、降灵,其本质都是狐灵精魅(mèi)所幻化,佛弟子应远离之。”

我们现在来探讨扶乩,我们聆听印光大师的开示。

印光大师说,“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鬼之劣者,或无此通力。其优者则能知人心。”印光大师说,灵鬼假冒仙佛神圣来扶乩。比较低劣的鬼,祂没有这个神通力。比较有神通力的鬼,祂能知道人心,祂可以知道人的想法。“故能借人之聪明智识而为之”,祂可以借人的这个聪明智识来做。

“纪文达”,就纪晓岚,我们现在正在制作纪晓岚说因果故事的动画,“纪文达谓乩多灵鬼假托”,纪晓岚说,乩童多是灵鬼假托的。“余与兄坦然扶乩,余能诗而不能书,余扶则诗词敏捷,书法潦草,坦然扶则诗词庸常,书法遒(qiú)劲。所冒古人”。这纪文达就说了,说他跟他坦然兄扶乩,因为纪文达他这个学问非常好,能诗能词,知书达理,他学问非常好,乾隆皇帝很器重他,所以纪文达一扶乩,祂诗词敏捷,书法潦草。但是坦然大概比较不通晓这个诗词,所以坦然兄扶乩的时候,“诗词庸常,书法遒劲”。

“所冒古人,问及集中奥窍,则云年代久远,不复记忆”,如果你问祂说,古人什么什么?那问祂一些比较深奥的问题,祂说这个年代久远,记不起来,“不复记忆,故知非真”,所以这不是真的。“然此鬼之灵,但能于人现知之心,借而为用”,这只是灵鬼祂利用人的心念来借用而已。“于识田中有,现知中无者”。“或此义非己所知者,便不能引以示人”,祂自己不知道的,祂就没有办法告诉人家了。

“其去业尽情空之他心通”,像这种灵鬼,祂跟这个业尽情空的圣人,菩萨,他那种他心通,实在是有天壤之别,“实有天渊之远”。“但其气分似之。又恐汝等或为乩教所迷”,印光大师在训勉这位弟子,他就说,但是因为扶乩它那个气氛,你会受它影响,怕你被这个乩童,扶乩的这个教派所迷惑,“又恐汝等或为乩教所迷”。“故不得不引及而并言之”,所以我就不得不引出来告诉你。

“近来上海乩坛大开,其所开示改过迁善,小轮回,小因果等,皆与世道人心有大裨益。”印光大师说,近来上海这些宫庙神坛,这些扶乩的风气很盛。祂所开示的改过迁善,告诉些小轮回的道理、小因果的道理,都跟我们世道人心也有帮助,“皆与世道人心有大裨(bì)益”。“至于说天说佛法,直是胡说。不可附赞此法”,印光大师说,祂讲到天界,讲到佛法,那真是胡说八道了,真是胡说,不可以赞叹祂,不能去随喜这个法,扶乩这个法。“以其所说佛法,皆属臆撰(yì zhuàn),恐致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愆(qiān)。”他就怕这些灵鬼祂所说的佛法,因为祂没有开悟,没有业尽情空,祂没有般若智慧,所以祂都是臆测之词,臆撰之词,就怕祂坏乱佛法,然后误导众生,恐会有误导众生这个过错。

再来,印祖说,“乩中多系鬼灵,绝少真仙。纵是真仙,岂能超于诸佛诸祖之上。切不可以二林居士尚信乩,吾人何敢不信。则错之多多矣。”彭二林就是彭际清居士,他有会集《无量寿经》。印光大师说,这些灵鬼祂不是真仙,纵使是真仙,祂没有办法超过诸佛菩萨还有历代祖师之上。你们不可以说,因为彭二林居士有相信扶乩,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呢?这样就会有产生很多的错误了。

“此念佛法门,一代时教大乘经典,尽皆赞扬。小乘经中,绝不提起。有不通教理者,斥为小乘。乃无知邪说,不可听从。又乩坛所说,多属灵鬼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若说世间道理,则是者尚多。若说佛法,则非己所知,妄造谣言。如《金刚直解》后,所附之先天古佛宝号,乃灭人慧命,瞎人正眼,极恶无比之魔话。以此施人,罪过无量矣。”

刚才我们讲说,纪晓岚去扶乩,因为纪晓岚他知识学问非常丰富,所以他扶乩的,祂能作诗能作词。他的坦然兄一扶乩,那个诗词就很平庸,很平常。证明说这个灵鬼只是依照当事人这个智识来做的。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是一代时教大乘经典,诸经都赞叹,诸佛赞叹。那小乘经里面,都不提这个念佛法门。有一些不通教理的人,呵斥说这个念佛法门是小乘。这是无知的邪说,不可以听从。然后印祖又说了,这些乩坛所说的,大部分都是灵鬼依托当事人、当人的智识而作的。也就是,这个人有智识,祂开示出来,就能够作诗词,这个人没有智识,祂开示出来的知识就很平庸、平常,所以祂是依托当人之智识而作的。如果讲一些世间的道理,还是可以的。祂讲到佛法,祂自己不知道的,就妄造谣言。譬如说,那时候在国内有流通,印光大师那个时代有流通一本叫《金刚直解》这本书,它后面所附的这个先天古佛的宝号,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外道编辑出来的,这是会毁灭人家的慧命的,是瞎坏人家的正法眼的,是极恶无比的魔鬼之话,魔说之话,用这个来布施给别人,罪过是无量无边的。那时候外道里面有流通这个《金刚直解》,印光大师顺便提一下。

“款单”,就是记录案情、罪状的文书。

好,我们看这段的“贵子忽夭”:

(据《感应篇》)苏州官吏何应元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绅,四岁的时候到外祖母家去,路中经过凌家山,夜深人静,忽然看见远方有灯火人马过来,遇到绅时,急忙回避说,何家的少爷在这里,我们应当回避。于是人马灯火,都从其他的道路上去了。奶妈回来,讲述了这件事,应元听了,认为儿子将来一定显贵。绅十七岁的时候,忽然双目失明。应元非常愤怒,听说直塘有个道士能够招神,就把他请来。神附在人身上说,你的儿子本来是会考中做官的,只因为你做官的时候,接受别人的贿赂,使无辜者入狱,上帝就断绝了你的后代,这个孩子就要生到其他有德的家庭去了。没有多久,绅果然就死了。

好,我们看下面的“按”语:

“与我有缘。方为子孙。有缘之中。贤愚毕备。存乎人之自召耳。赫(hè)赫贵胄(zhòu)。竟以一款单杀之。可哀也已。”

我们看这段按语的名相注释:

“赫(hè)赫贵胄”,“赫赫”就是显赫盛大的样子。“胄”是帝王或是贵族的后代。是指后代,意思是说显赫的后代。

好,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与我有缘的,才会成为我的子孙。有缘的当中,贤愚都有,招来的是贤是愚,决定于人心是善是恶。赫赫显贵的后代,竟因为陷人入狱而夭折,怎能不使人感到痛心呢?

好,今天我们研讨勿唆人之争讼,我们来聆听老法师的开示,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第一点,老法师说,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就开始教学,一生义务教学,他老人家七十九岁圆寂。他的生活简单,很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都是这个样子,给我们后世的佛弟子做出最好的榜样,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第二点,与人无争,于世无求,释迦牟尼佛是百分之百做到了。他示现这个生活是大自在的生活,这叫清福。什么叫清福呢?他解脱自在了,他入首楞严三昧的境界,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他入大般涅槃的境界,入那个无上甚深微妙禅那个境界,那才是真正的清福。

第三,世间人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佛法里面讲叫红福。这个红是红色的红,不是江鸟鸿,繁体字的那个江鸟鸿,一般人都把它当成鸿福齐天,是把它写成那个江鸟鸿那个,鸿就是大的意思,一般人,世俗人都是讲,你鸿福齐天。老和尚说,佛法里面讲的红福,是红尘里面的福报。享红福,多半是搞六道轮回,堕三恶道。

第四,佛门中享的清福,是清净的福报。享清福的人,最低限度都生天,大多数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去作佛、作菩萨去了。清福这个福报叫圆满的福报,我们哪个人知道呢?所以我们世间人说我要享清福,他以为都不要工作,有钱可以花,这叫享清福。我在家做义工,义工就是在家里很清闲,都没有事情做,每天吃吃喝喝,游山玩水,这叫享清福。那不是清福,那是享福。那就是会福报享尽了,就会禄尽人亡,所以福不能享尽。清福这个福报,就是什么?它是真的是清净,真的清净才是福报。哦,你这个人很有福报,又没有烦恼,他有智慧。所以享清福的人,就他心清净了,他修五戒十善,又修慈悲喜舍,这种人最低限度都是生天的。你哪里有在人间享福,什么都不造福,也不去行慈悲喜舍,也不持五戒十善,杀生造业,杀生害命,怎么可能生天呢?那不可能的。大部分能够享受清福的人,大多数人都是超越六道。像老和尚,他不管人、不管钱、不管事,他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就享清福,那才是真正什么?他是超越十法界了,他过佛菩萨的生活,过三昧的生活,这个才是享清福,我们要弄清楚。

第五,真正学佛的人,无论出家、在家,是享清福。享清福,清福是清净自在,真的是一生都生活在定慧之中,也是刚才我讲的,过三昧的生活,这是真正的幸福美满,几个人明白呢?几个人懂得这个真正的福报呢?

第六,老和尚说,我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佛陀教育,我在台湾只有一个人,我没有家,一个人生活很简单,我二十六岁出家,我选择出家这个行业,我以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老和尚这辈子真做到了。

第七,我相信因果,我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不要强求。

第八,你命里没有,你用什么手段都得不到,如果得到了,大概灾祸也跟着来。如果你命里没有这么高的官位,你用不正常的手段、贿赂的行为,地位提升,升官,做了高官。官位得到之后,恐怕没有几天,你就死在这个位置上了。

第九,命里该饿死的,你纵然有个金山,你也会饿死。命里不该饿死的,一无所有,到时候还有人会送饭来,老和尚说,我相信这个,深信不疑,所以没有一丝毫忧虑,身心清净。

第十,如果你懂得因果,相信因果,你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为什么?知道自己有命运,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就不强求。你竞争的念头会断掉,与人无争,于世就无求了。

第十一,老和尚说,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九十多岁,生活上能够自理,不需要人家帮助,这是学佛人的威仪,学佛的殊胜利益从这里就看得出来,这是真正的福报。

第十二,老和尚说,他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师求学的时候,他看到人家供养李炳南老居士的钱,李老师都拿出来做慈善事业,拿出来弘法利生。

第十三,李老师他自己的待遇也不薄,他是奉祀(sì)官府的秘书长。因为当时在老蒋那个年代,蒋中正跟蒋经国那个年代,为了尊奉孔子的德行,当时的政府就设立了奉祀官府,那当时的这个秘书长就是李炳南老师,他担任奉祀官府的秘书长,就是公家会支付他的薪水。他是简任官的待遇,在学校里面,李炳南老师他是中国医药学院的教授,他懂中医,他也在中国医药学院任教,也兼了不少课。老和尚那个时候跟老师在一起,李炳南老师的一个月生活费大概是六十元钱,过最清苦的生活。

第十四,老和尚说,李老师自己生活很简单,日中一食,吃得也很少,身体非常健康,九十五岁不需要人家照顾,他自己生活可以自理,九十七岁才接受两个同学照顾他,也就是他圆寂的那一年,九十七岁。

第十五,老和尚说,李老师告诉他,生活越简单越快乐、越自在,为什么?因为一生不求人,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生活多快乐。

第十六,所以要晓得,福报不是地位,也不是财富、不是权力,这些东西都是假的。福报是智慧。这句话最重要,我们往往把福报跟智慧是分开的,我们说修福修慧,要福慧双修,所以我们一直觉得福报应该是金钱,应该是家庭,应该是名闻利养,应该是功名富贵,应该是身体健康,应该是长寿。这当然也是福报,但是老和尚说,真正的福报是智慧。刚才我们讲过,真正的福报是享清福,那这个地方老和尚又提,真正的福报是智慧。福报是什么?头脑清楚,不迷惑、不糊涂,身体健康长寿。

第十七,李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要学习,我们一定要把贪瞋痴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除掉,要真正去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为什么?身心世界俱不可得,你争什么?你求什么呢?

所以其实这一段,老和尚的开示重点,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你真做到了,你就不会唆人争讼,也不会跟人家争讼了。与人无争,这个人我执放下来了,这个人贪瞋痴也放下来了,至少他的贪瞋痴已经减少了,他的戒定慧不断的在增长中,他才有办法与人无争。那于世无求,我们讲说无求品自高,他这个人德行一定非常的尊贵,他不会攀缘名闻利养,也不会攀缘五欲六尘,才有办法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今天我们就报告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99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