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89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89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20年01月16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四十八,“勿登山而网禽鸟”。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二百四十一页,我们看经文:

“勿登山而网禽鸟”

“(发明)同一羽族也。以禽鸟视鸡鹜。则大相径庭。盖鸡鹜之宿业重。故招决定杀果。禽鸟之宿孽轻。故得未定杀果。若登山而网之。是使孽轻者。亦招重报矣。其孽非自吾而造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羽族”,“羽族”就是泛指鸟类。那这一段“勿登山而网禽鸟”就是不要到山上去网捕这个禽鸟。

“鹜”就是鸭子。《说文》:“鹜,舒凫也。”《礼·曲礼疏》:“野鸭曰凫,家鸭曰鹜。”这个是《礼·曲礼疏》里面说,野鸭叫凫,那么家里养的这个鸭叫鹜。

“大相径庭”,两者截然不同,相去甚远。

“决定杀果”,这个“决定杀果”的意思,我们从《归元直指集》里面,下卷,〈慈心不杀放生文八二〉释之曰:“问:放生固为慈悲,云何不放鸡、鹅、猪、鸭、牛、羊等,偏放鳅、鳝、禽、鱼、螺蛳之类耶?”我们先把这个原文全部都念完,我们再回来解释。“答:世间有二种畜生,一者受决定杀果,如鸡、鹅、牛、羊等是也,缘其前世决定不信因果,欢喜决定行杀、无忏悔心,故今世为畜生,受决定杀果,无所逃而待烹矣。虽遇放生之人,亦不能救之矣。二者受不定杀果,如禽、鱼等是也,缘其前世虽作恶业,或出于不得已,或杀已生悔,故今世为畜生受不定杀果。若遇好杀之人,必遭烹杀;若遇慈悲之人,临死亦得活也。”

我们看这一段《归元直指集》的下卷〈慈心不杀放生文八二〉这段经文的这个解释。

那问,问一个问题就是,放生固然是慈悲啦,那为什么你不放鸡、鹅、猪、鸭、牛、羊等,偏放鳅,泥鳅,或者鳝鱼,或者禽,这些鸟类,会飞的鸟类,禽,我们说飞禽走兽,鱼、螺蛳之类耶?因为一般人比较喜欢放泥鳅、鳝鱼、飞鸟,或者是放鱼、螺蛳,这个从古代到现在,大部分大家都会这样。

那事实上像我们孝廉讲堂莲池放生会,我们大概每个月,我们也都是放大鱼跟小鱼,我们放小鱼是放海洋的复育鱼。也就是现在海洋都快被这些捕鱼人捕光了,所以海洋中的这个鱼族是越来越稀少,所以我们就依照政府的规定,我们放这个培育的复育鱼,它有指定的海放的小鱼的种类,它是有经过他们的专家的分析报告,而且你所放的复育鱼,必须要符合它海洋的生态,而且它还能可以存活。我们大概每个月都放了小鱼,大概都放了几万条,有时候放到十几万,那大鱼归大鱼,小鱼归小鱼。

那事实上是没有错,你看一般人放生,很少都到菜市场去买鸡、买鸭、买猪,整条猪来放,或者是牛跟羊来放,一般人放生,这个我们也承认。但是我们台湾有,像海涛法师的护生园区,还有台南的,我们平常在护持的,观音之家护生园区,就是动物的养老院。像我们台北的莲友叶水娇菩萨,她每个月抢救这些物命,动物的生命,都是上百万,像最近她就发愿,一年之内,要放大概七百万的牛,一头牛四万元,那我们莲池放生会认养了三十头,等于一个月要十万元,一年要一百二十万台币。那当然,放到护生园区的牛,你还要把它饲养的饲料要算进去,它包括要聘请一些人来照顾,还有它平常这些牛、羊、猪、鸡、鸭,它们吃的这个饲料,都要全部算进去。那么在我们台湾的部分,放生牛跟羊其实也是满多的,还有鸡;那么猪跟鹅、跟鸭,我倒是比较少听说。还有就是乌鱼子,已经要生产的乌鱼子,那个一条乌鱼,都是好几十万的乌鱼子,好几十万条的生命。所以一般人放生的习惯,他们的放生习惯,大概也跟这个问题一样,这个我们也认同这样的一个看法。

这个怎么答复呢?这个《归元直指》里面怎么答复呢?“答:世间有二种畜生”,畜生这么多种,它们有两种的果报,第一种,“受决定杀果”,就是我们经文上讲的“招决定杀果”;第二种,“受不定杀果”。什么叫“受决定杀果”呢?譬如说鸡、鹅、牛、羊等,这些都算,因为它们前世决定不信因果,它们造杀业,杀下去的当下,它们完全不信因果,决定不信因果,而且欢喜决定行杀,而且杀得还非常的欢喜,一点慈悲心都没有,没有忏悔心,所以今世投生为畜生,它就必须要受决定杀果,也是决定要还这个命债,“无所逃而待烹矣”,你没有办法逃避的,被人家买卖的,被人家捕捉的,被人家饲养的,你没有办法逃避,一定要被宰杀。像一般乡下农夫,他们自己养的鸡、鸭、鹅,那一定被宰杀的,过年过节,逢年过节,一定被宰杀的,那就是“无所逃而待烹矣”,或者整个饲养的这种,养鸡场,养鸭场,养鹅的,也是一样啊,或者专门饲养这个牛、羊啊。

像最近我们莲友都告诉我说,澳洲这个火灾已经烧了时间非常的久。大概是在半个月前,他们叫我回向,我讲经回向。那么我也跟莲友开示说,这个是共业所招感的。大家一般认为说,澳洲是人间天堂啊,他们那边的人都很善良淳朴啊,他们没做什么坏事哪。是这样吗?澳洲是全世界牛肉供养大国欸,他们所饲养的牛肉供养全世界,因为他们牛肉供养得太多,那这些杀业,命债难道不要还吗?所以澳洲长期干旱啊,这一次的大火灾,他们深受其苦。后来我就讲一句话,我说,除非澳洲人忏悔啊,减少杀业,而且最好能够祈请总统斋戒沐浴,祈求高僧大德做超度法会佛事,来超拔这些众生。据说他们这个森林大火死伤的动物,在这个森林里面被烧死的动物,最起码五亿以上的动物,全部被烧死。这个就是什么?这也是共业。

所以这些牛、羊、鸡、鹅、鸭,是“无所逃而待烹矣”,就是被人家宰杀烹煮。纵使遇到放生的人,“亦不能救之矣”,也不能救了。这个价钱不便宜啊,你到菜市场去买菜,那鸡、鸭还可以啊,鸡、鹅还可以,那一只牛,一只牛好几万元,除非是专门要来收购、来放生这个牛、羊。上一次我们台湾省农林厅公开招标,就是标售一批乳牛,养了很久的这个乳牛。平常它们这些乳牛都提供这些牛乳给众生饮用,老了没有用,就要宰杀,要拍卖。台南观音之家说要抢救,跟我讲,那我就去发动,好几十头的这个牛。我还告诉他说,你怎么去投标,因为很多牛肉商去竞标,因为农林厅养的这些牛非常的壮硕,而且势必可以很高价位的这样卖出去,我特别跟他提醒。

他去打听怎么拍卖,我说,你要去问现在的牛肉市场,一斤牛肉卖多少?你下去换算,一头牛大概是几斤,那你从现在的市场价格,一斤牛肉是卖多少,他既然说这是上等牛肉的,那你要用最高价格去计算。他们台南观音之家去标,当然是希望越便宜越好啊,不要募那么多款项。我跟他讲说,不行,你去标一定要两个人去标,一个是标高价,一个标低价,还有其他的这个大盘的牛肉商会进去竞标啊,我说,你一定要高于他们大盘牛肉商的价格,然后你一个人再出低价。果然被我猜对了,这佛菩萨告诉我的,不然我怎么会知道,我也没吃牛肉啊,我也没买过牛肉,我怎么知道这样的一个市场规矩,果然没有错,还要一个出高价。结果那个大盘牛肉商的底价,仅次于我们那个投标的高价的第二单第二名,我们标到了,就全部被我抢下来了,那几十头牛全部被我抢下来。我也请我的好朋友江董事长,他那时候刚好在洗肾,正要做这个换肾,我教他发大心,认养了好几头。这个就是什么?“虽遇放生之人,亦不能救之矣”,但是这几十头牛有福报,被我们救下来。

再来,“二者受不定杀果”,像飞禽,一些飞鸟,或者这些鱼,因为它不一定会被捕杀,它不一定会被猎人或者是捕鱼人捕到啊,山林里面这么多飞禽,海里面这么多鱼,不见得会被捕到啊,就是说,它为什么要受不定杀果?因为它前世虽然作恶业,但是他出于不得已,或者杀了以后,他生忏悔心了,所以他今世转生为畜生,就受不定杀果,就投生到飞鸟,还有这个鱼,这些动物。它如果遇到好杀的人,一定遭受烹杀,但是它如果遇到慈悲的人,马上临死前就可以被救下来,存活了,这叫做“受不定杀果”。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虽然身上都长着羽毛,但禽鸟和鸡鸭就大不相同。因为鸡鸭的罪业重,所以就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报应;禽鸟的罪业轻,所以就不一定得到被杀的报应。如果登山捕捉禽鸟,这就是使罪业轻的众生得到了被杀的重报,这杀生的罪业,就是我们自己造的啊。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异类。当默念云。汝是畜生。当发菩提心。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则见诸禽鸟。犹当发心救度。反欲网而食之。可乎哉。”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梵网经”,它又称为《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大乘佛教传出来的《梵网经》,收于《大正藏》律部,从古汉语转译至西藏而有藏译本。其下卷又称之为《梵网菩萨戒经》《菩萨波罗提木叉经》《菩萨心地戒本》,为汉传佛教菩萨戒所据法本之一。《经序》说,《梵网经》为鸠摩罗什所译,可是也有一说,说《梵网经》流传史实不详,许多佛教学者认为此经可能为五世纪中于汉地所造。但是果清律师他们所用的戒本,跟李圆净所注解的《梵网经菩萨戒本汇解》,还有果清律师的他们流通的《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那么是鸠摩罗什所译。

我们现在来介绍这一部很重要的菩萨戒的《梵网经》。《梵网经》,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又称《梵网经菩萨心地品》《菩萨戒经》《梵网菩萨戒经》《梵网戒品》。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罗什大师我们上次有介绍过,罗什大师是东晋龟兹国的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跟他母亲入道学佛,遍访各地的高僧大德,而且博闻强记,他的声誉满五天竺。当时印度有五个国家,叫五天竺。

后来他回到他的故国,就是龟兹国,国王尊奉他为国师。前秦苻坚听到他的德行,就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要恭迎罗什大师到宫中奉养,接受供养。但是途中,吕光听到说,苻坚被打败,死了,就在河西自立为王,罗什大师乃被羁留在凉州十六七年。一直到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大师才东到长安,那时候已经是东晋隆安五年(公元四○一年)。姚兴就是姚苌的儿子,姚苌就是推翻苻坚的这位人物。那苻坚一般我们说叫前秦,或者说苻秦,那姚苌他推翻苻坚,我们又称他叫后秦或是姚秦。那姚苌把帝位传给他儿子姚兴,姚兴就尊礼罗什大师为国师,住在逍遥园,跟我们僧睿法师还有僧肇法师从事译经的工作。

罗什大师他通外国很多种语言,然后他又非常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他的译经论述内容非常的卓越,而且他的文体简洁晓畅,流通极广。罗什大师一生致力弘扬法门很多,包括般若系统的,般若系的大乘经典,或者是龙树、提婆系的中观部论著书的翻译。他所翻译的经典,对我国佛教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讲堂就供养一尊罗什大师,是一家卖佛像的公司送给我们的。那么《中论》;还有罗什大师所翻译的《法华经》,开启了天台宗的端绪;《佛说阿弥陀经》也是罗什大师翻译的,还有《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据的经论。这个都是罗什大师翻译的。

那《梵网菩萨戒经》,《佛说梵网经》,《菩萨戒经》,它分上、下二卷,主要是在说明菩萨修道的阶位以及应该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相。当然我们菩萨戒本有两种,我们在家居士,受菩萨戒是用在家《优婆塞戒经》这个戒本,它是六重二十八轻,就是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现在台湾正觉精舍果清律师在推的是《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那《梵网菩萨戒经》,照理讲是出家人受的,但是果清律师慈悲,他说在家居士也可以受。只是说,果清律师他有开缘。譬如说,照理讲是三斋月,一年的三斋月,三斋月统统,整个月都要持八关斋戒,要持午,那果清律师特别慈悲,说你们在家居士只要持六斋就可以,一个月持六斋就可以了。那果清律师他也在传戒的时候,也有开缘说,《梵网菩萨戒经》是不淫戒的,但是因为你们是在家居士有家眷,所以你们只要守住五戒里面的不邪淫戒,他开这个缘。当然你也可以在受戒的时候,说,能持否,你自己要斟酌。

那现在我们讲受这个《梵网经》,《菩萨戒经》,它是什么?是十重四十八轻,跟在家《优婆塞戒经》不一样。那么本经广本卷数,历来有多种说法,据僧肇《梵网经序》所载,共有六十一品一百二十卷,此为第十品。

那为什么叫《梵网经》呢?为什么这个经本叫做《梵网经》呢?我们说《梵网菩萨戒经》。它是因为以大梵天王的因陀罗网重重交错,无相障阂,没有隔阂,无量世界,这个无量无边的世界就像那个网孔,你看那个网,我们看那个渔网,那个渔网那个孔很多嘛,如网孔。一一世界,每一个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诸佛的教门也重重无尽,庄严法身无所障阂,所诠法门重重无尽,譬如梵王之网,所以称为《梵网经》。

那今天我们不是要讨论《梵网菩萨戒经》的这整个的内容,我们只要把它介绍这个十重,我们把它念出来。因为十重是根本戒嘛,那很重要啊。那四十八轻呢?我们就只稍微解释一下,把它带过去,没有办法详细解释。

我们先来介绍这个十重,《佛说梵网经》菩萨十重戒。我还是依照果清律师他在传戒所用的这个戒本,我来念这个戒本是最标准的,这个是正觉精舍、圆通寺传菩萨戒的时候,都用这一本,《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我用这本来念是最标准的。

我们来看菩萨十重戒。

第一,杀戒。“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一段就是说,受菩萨戒不能杀生,乃至一只蚂蚁、一只飞蛾,都不能杀。不能自己杀、教人家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于咒杀。这个“杀因、杀缘、杀法、杀业”。只要有生命的,就不能杀,不能故杀。那这里讲如果你犯的话,是菩萨波罗夷罪。

什么叫波罗夷罪?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佛学名词。波罗夷是梵语。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我们知道比丘跟比丘尼都要受三坛大戒,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叫三坛大戒,才成为正式的比丘或者比丘尼。所以为比丘、比丘尼所持的戒,具足戒之一。乃戒律中之根本极恶戒,又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意译,意思就是说他胜,意译为他胜、极恶、重禁、堕、堕不如、断头、无余、弃这个意思。戒律中之根本罪。又称边罪。五篇之一,六聚之一,七聚之一。

修行人若犯菩萨波罗夷罪,则,如果你犯戒的话,犯这十条重戒,第一,失其比丘、比丘尼资格,道果无分。第一条,如果你这十重犯的话,你失去比丘、比丘尼的资格,而且道果没有分,没有你的分,道果无分。二,自教团中放逐,不得与僧同住。如果这十条重戒你犯的话,你必须离开僧团,不能与僧团同住,被僧团放逐。三,死后必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这么重你看,死后一定堕地狱。这条罪就像断头一样,不可能再活了,不可能复生,永远被抛弃在佛门之外,故称为极恶。

所以出家不容易呀。昨天有一位居士来找我,他提前来拜年,他受过沙弥戒,我看他好像是过去生是出家人,他受沙弥戒,他有展具。我说,诶,你怎么有展具呢?因为他披袈裟嘛,我说你怎么有展具呢?他说,我受沙弥戒啊。我只有参加短期出家,后来就舍戒,到如本法师那边短期出家七天。他到三坛大戒去,沙弥戒,回来就舍戒了。他现在是在重庆办厂,福报也很大,企业家。他度我的好朋友升恒昌公司的总经理去受五戒。这是过去生都是修行人再来的,有福报啊。江松桦董事长也受五戒,只是他是少分五戒,他没有满分五戒,但是他还是行菩萨道。

《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佛法般若跟尘劳不能兼顾,黄念祖老居士说,你要把佛法摆第一,尘劳摆第二。如果你两个不必兼,你要选择佛法,因为佛法可以救你的慧命。但是你人在社会上做事,你有事业,你要照顾员工怎么办?那就是佛法跟尘劳必须要兼顾,那黄念祖老居士说,你要把佛法摆第一个,尘劳摆第二个。那佛法是你的生处,你陌生,戒定慧你陌生嘛,你要把它慢慢转熟,就是入道,入圆满无上菩提,那就生处转熟。那尘劳呢?我们很熟悉,贪瞋痴,这个我们什么都会,样样什么坏事,都没有人教就会了,尘劳很熟悉,熟处,要慢慢透过修行把它转生,转成陌生,不喜欢了,远离尘劳了。

那江董事长就是这种修行,他佛法跟尘劳必须要兼顾,但是还好,他是一个菩萨行者,我看他都把佛法摆第一,尘劳摆第二。他说他也有烦恼,为什么?烦恼公司的员工他们的生活,他要照顾员工的生活,八千个员工,这不简单。我有时候跟他讲佛法,我说你们现在来推传统文化,你也有跟你的员工讲《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你在弘扬圣贤教育。老和尚说,现在没有小乘了,那就是以《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跟《了凡四训》作为小乘的这个修行经典。他很慈悲,非常的喜欢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是菩萨,没有错。

所以黄念祖老居士跟我们讲说,佛法跟尘劳如果能不用兼,你选择佛法。像我就是后来选择佛法了,我提早退休,我督察不做了,当然损失了有薪水,那就是我选择佛法,我放弃尘劳。那如果你没有办法,你做了事业,做很大,或者你要照顾员工,你还有生活要照顾,家庭要照顾,那你必须要把佛法摆第一,尘劳摆第二。所以出家不容易。

以上刚才讲这三点,你如果犯这十重戒,叫做菩萨波罗夷罪。又此罪能破沙门戒体,令彼堕落,魔必得胜,故亦称他胜;善法名自,恶法名他,以恶法胜善法,故犯者称他胜罪。所以为什么波罗夷罪叫做他胜?它的意思是说,你犯这十条重戒,沙门戒体、比丘的戒体、比丘尼的戒体就没有了,丧失戒体,那就堕落了,魔必得胜,魔一定胜过,你就成为魔子魔孙了,所以称为他胜;善法称自己,恶法称他,那现在恶法胜过善法,所以犯这十条重戒,称它叫他胜罪。

比丘的四波罗夷指杀、盗、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尚加摩触、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随顺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等四种,总为八波罗夷。比丘戒之四波罗夷罪与比丘尼戒之八波罗夷罪,合称为四重八重。这是戒法的名词,我们了解就可以了,因为这是出家人他们必须要遵守的。

再来我们看《梵网经菩萨戒本》的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就不能犯偷盗了,一针一草都不能够故意去偷盗了,或教人家去偷盗,或者方便盗,我们说顺手牵羊,方便盗。我去停车场停车,有一次,我就一百元放进去,我没停那么多钱,大概停八十元,掉下来二十元钱,前面那个车子掉十元钱下来,没有拿走。我当下看到那十元钱,想到自己的菩萨戒,没有起心动念,真没起心动念,我只拿我自己的二十元起来,我就走了,至于那十元钱不是我的,我就不拿了。下一个人要去拿是他的事,跟我无关。前面那个人掉了,他不拿,那是他的事情,我没有办法。我只拿我自己的,找回的二十元钱走,那十元钱我不动。

受戒就有这个好处。如果你不受,我跟你讲,没有约束力,拿了就走了,偷盗,下一次换你被人家偷走,你今天不去偷别人,就不会被偷,这因果非常分明的了。所以持戒也好,修行也好,其实要怎么样?我常常讲的,在根尘接触,在当下这一念心,在起心动念。眼见色,你看到铜板了,多一个十元钱出来,眼见色,就考验你的定功了,就考验你的智慧了,就考验你会不会起贪瞋痴了。你就会思维,诶,我是一个受戒的人,我怎么可以有这个念头呢?你就放下来了,那这些恶因恶果跟你无关。这一点因为讲到这个“自盗、教人盗、方便盗”,我附带提一下。

那“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不管你偷盗的原因是什么,你说,啊,我肚子很饿,我没有饭吃,我都快饿死了,“盗因”,你不能说,我就是快饿死,我才去跟他偷的,不行,没有人家同意你不能拿。“盗缘”,就刚才我讲了,正好我去停车场找回钱,里面看到一个十元钱,有这个因缘,“盗缘”。你用什么?各种方法去偷盗,“盗法”。你所造的盗的这个业,偷盗业。

乃至于鬼神有主,乃至于说,譬如说,去偷土地公的那个功德箱,鬼神有主啊。我们台湾有这样,马上被捉到。他走投无路了,没有钱。一般土地公庙,我们台湾很多土地公庙,就像派出所一样,很多土地公庙,我们乡下很多,村落都有土地公庙。那有些比较香火比较鼎盛的土地公庙,那个土地公比较有福报,祂的香火鼎盛,祂钱很多,尤其是过年过节,哇,那个香火鼎盛。我们台湾还流行什么?发财金,先跟神借钱,跟土地公借钱,譬如说跟土地公借三千元,你回去做生意赚钱了,以后要拿三千元要还回来,还给土地公,土地公也要做善事呀。那有时候小偷他走投无路,半夜或者晚上,土地公庙没有人管,然后就把功德箱整个抱走,结果马上被警察抓到。为什么?鬼神有主。

所以我们台湾的土地公庙很有意思,因为它有设功德箱,所以呢,土地公庙本来就不大,大概是几坪的空间啦,盖得也是富丽堂皇啊,琉璃瓦,这个砖房,土地公也住得很好。我跟你讲,土地公很可怜,门口全部装铁窗,我每次经过土地公那边,我都跟土地公说,你也不太自由,我说你怎么被装铁窗呢?为什么?因为那个管理人晚上一回家就上锁,土地公都被关在那个土地庙里面,外面都是铁窗,祂也不能自由进出呀。为什么?怕偷盗,人心不古。这就是“乃至鬼神有主”。

“劫贼物”,劫小偷所偷的东西,他偷有他偷的因果,你偷有你偷的因果,都犯下因果。只要一切财物,有主财物,其实要包括无主财物,刚才我讲停车场那十元钱的事,我不晓得主人是谁呀,“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你不能偷。而菩萨应生佛性,你要有孝顺心跟慈悲心,让一切人都能够生福生乐,你怎么会去偷盗人家的财物呢?

我儿子,在读新北市的景文科技大学,他是硕士毕业,他在读大学的时候,是读视觉传达,所以他要设计。我儿子,你们都知道我儿子是求观音菩萨求来的,我为了他去吃素,也是他度我吃素的了。有一次,我在当副分局长的时候,他在景文科技大学打电话给我,他妈妈已经赶到现场了。他在学校就有常常开社团会议,学校,大学都有什么社,什么舞蹈社、什么辩论社之类的。结果他们在开会的时候,他手上的是MAC电脑,MAC电脑比一般电脑贵,因为他学设计的,我们就买最好的MAC电脑给他。他打电话给我,他说,爸爸,你过来。我说,怎么回事啊?他说,我的MAC电脑被人家偷了,你赶快过来。他小孩子都是这样,因为爸爸是警官,然后又当副分局长,去就比较好办事,因为副分局长到,那派出所所长就会很认真的去侦办,大概他们一般凡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这个人之常理啦。

我开车就赶过去,我印象很深刻,我开车经过那个,从台北市要到新北市,以前叫台北县,经过我们以前办那个孝治天下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旁边,那个红绿灯的时候,那是新店北新路,我在等红绿灯。因为我身上都会随身带一尊地藏菩萨金卡,那我就在等红绿灯,大概有一分钟时间,我就双手合十,我就跟地藏菩萨祈祷,我说,地藏王菩萨,这儿子很乖,第一次丢这个电脑,他会紧张,请地藏菩萨你加持他,让它能够物归原主,这个电脑能够找到,让小孩子对佛法有信心。那我祈祷完以后,诶,我就有一个灵感了,我就把车子开到旁边,我就打个电话,那时候我有拿手机了,现在我是没有拿手机。我说,儿子,我说爸爸跟你讲,如果你过去生没有偷别人东西,你这一辈子就不会被偷。就这里讲的,“盗因、盗缘、盗法、盗业”。我只跟他讲这样,我说,你过去生如果没有偷别人东西,你的东西不会被偷。

我儿子跟女儿,我从小就教他们持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观音菩萨圣号。从小就告诉他们,绝对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你没有,跟爸爸妈妈讲,我们会给你。从小就给他培养这个因果观念。印光大师特别强调,从小因果教育就要扎根了。我们台湾有一句俗话,我台语先讲,再讲国语,细汉偷挽瓠,大汉偷牵牛。这翻成国语说,小时候偷摘人家的那个葫芦瓜,一箪食、一瓢饮,颜回那个一瓢饮,一箪食、一瓢饮,那个瓢饮就是葫芦瓜,闽南话叫瓠仔,那国语应该叫做葫芦瓜,那长相像葫芦一样,那济公禅师那种葫芦。小时候偷葫芦瓜,长大就偷牵别人一只牛,是这个意思啊。这父母没有从事这个家庭的因果教育。

结果我还没到学校,儿子就打电话进来了,爸爸,爸爸,你不用来,我还没有报案呢。我说,为什么?我就跟我们学校教官讲,因为我们台湾的大学里面都有派那个军事教官,教官就说,先不要报案,我们先找看看。那教官就把他们开会的会议室再打开,看看是不是放在里面。年轻人事情一多,记忆力也马上忘了,明明他自己放在里面,他都忘了,教官一把会议室打开,那个电脑就这样好好的,那物归原主。我儿子非常的欢喜,重新寻获他心爱的电脑。这就是什么?你没有造偷盗的因、偷盗的业,自然而然你就不会遭受偷盗的这个果报。

再来,我们看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个教人淫、自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佛人知道。“淫因、淫缘、淫法、淫业”。那最重要就是,“畜生女”,这个时代有没有犯这个毛病?有,人跟畜生交媾。像《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也有,山神去邪淫这个村女,马上就被文昌帝君就惩罚了,把山神贬职了,这就是“诸天鬼神女”。或者“非道行淫”,“道”就是什么?就是“非道行淫”,不是用正常的方式。“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或者是现在说有些乱伦的,“乃至母女姐妹六亲行淫者”,这个都是属于菩萨波罗夷罪。

再来,第四,妄语戒。“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就是打妄语了,或者教人家打妄语,或者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于有些修行人,他说,哎呀,我可以见佛,我可以见神,我可以见鬼等等,“不见言见”,表示说他有神通,“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这都是属于菩萨波罗夷罪。或者说让人家起了“邪语、邪见、邪业者”。

第五,酤酒戒。酤就是买卖酒,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是不能喝酒,也不能卖酒。我记得我在第一次受菩萨戒的时候,是一九九四年,在海明寺,新北市的海明寺,中国佛教会悟明长老传戒,他是百岁老人,我们佛教界都称他叫观音老人,他专门弘扬大悲忏,非常慈悲。那我去报到的时候,他就教我五戒改菩萨戒。那时候人在官场,习气重。后来就接受他,改成菩萨戒。那我受菩萨戒,也是可以讲说非常的艰辛困难。我特别还去悟明长老的寮房旁边,老观音菩萨,是从普陀山请过来的观音菩萨。这悟明长老的寮房的对面,它有个旧大殿和新大殿,那新大殿,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它是大雄宝殿,就是我们的戒场,那后面是小大雄宝殿,是最早的,他从这个普陀山请来的那个观世音菩萨。我还去跟观音菩萨拈阄,为什么?因为我放不下香烟跟酒。那时候香烟都是抽德国最好的Davidoff香烟,那酒呢?是喝英国,譬如说XO,或者说二十五年威士忌,那都是好酒。官场习惯,那个习性断不了。但是要受菩萨戒怎么办呢?那香烟跟酒都要断啊。

我去受戒前,有去拜访我师父,广钦老和尚的知客师传顗法师,他说,你能持戒吗?当时他还这样,眼睛看着我说,你能持戒吗?因为他知道我当时在当督察组长,你能持戒吗?来,跟着我。他说要去跟佛菩萨禀报说我要去受戒啊。我跟你讲啊,他说,能持否?你真的做不到,就不要出声音啊。能持否?你就不要出声音。师父还这样教我。没有用,逃不过观音菩萨佛陀的如来掌啊,还有观音菩萨跟地藏菩萨。

为什么?我跟观音菩萨商量,我说,观音菩萨,我香烟戒不了,就是先跟他禀报,用拈阄了,说可不可以了。后来说可以,我那时就喜出望外,说,哈,果然可以啊,因为香烟没有在戒条里面。那再来我就说,不酤酒戒,那这样好不好,我不能喝一般酒,但我可不可以喝药酒?此酒非彼酒,可不可以喝药酒?老和尚说,北方的老和尚因为天气冷,它有开缘,因为戒有开、遮、持、犯,那有些老和尚年纪大,八九十岁,那骨头都不行了,血液循环不好,所以老和尚说,北方有一些老和尚,因为常年都在那个地方,冰天雪地,为了促进血液循环,他开缘,睡觉前喝一小杯酒。为什么?他目的不是爱喝酒,是要促进血液循环,老和尚说那叫开缘。那个开缘,老和尚说他这样并不犯戒。

就像佛陀的弟子波斯匿王,他的夫人叫末利夫人,她非常庄严,也是佛陀非常好的在家菩萨戒弟子,末利夫人她跟佛陀的缘很深,所以她虽然是贵为皇后,但是她都持这个八关斋戒,所以她法相庄严。那波斯匿王非常疼她,虽然他嫔妃很多,特别的疼这个末利夫人。我们讲过了,末利夫人,就是琉璃王的母亲,她是婢女之子,因为她在她的祖国,释迦族里面是属于贱民,那是婢女的,出生在这个首陀罗的家族里面,就是贱民的家庭。那当时波斯匿王就是心情不好,因为那一天刚好末利夫人持八关斋戒,不能陪他喝酒、吃肉,那他就故意生气,要杀那个厨师,说菜煮得不好,要把这个御厨,皇帝的厨师叫做御厨,要把他砍头。

那这个消息传到后宫末利夫人那边,后来末利夫人听到了,非常担忧这么好的一位厨师被她的波斯匿王误杀了,想要去救他,就赶快到前面去。菩萨走路,就是像行云流水,庄严无比。那波斯匿王就非常的赞叹说,哎呀,那你今天怎么这么庄严啊。因为八关斋戒不能涂粉抹脂,不能够化妆,也不能够穿金戴银,什么都不行,要持八关斋戒,不能睡卧高广大床。那波斯匿王说,你今天怎么那么庄严。好,她说,大王啊,听说你要杀你的御厨吗?他说,对啊,这个菜煮得不好吃,我要杀他,抓去问斩啊。然后末利夫人就生起一个慈悲心出来了,我们说菩萨度众生,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她就生出爱语出来了,她说,哎呀,这个菜很好吃啊,她也吃啊,因为它是肉嘛,皇帝都吃肉,山珍海味,她说,这个菜煮得很好吃,怎么会不好吃呢?来来来,大王,我敬你。那就敬他一杯酒。诶,下面人看到说,诶,末利夫人,你今天不是持八关斋戒,你怎么可以破戒呢?你怎么可以喝酒、吃肉呢?这话就报到佛陀那边去了,就跟佛陀打报告了,末利夫人没有持戒,他说今天八关斋戒,怎么犯戒呢?佛陀说,她没有犯戒,她是菩萨,她为了救人,为了救那个御厨,她开缘,她不是犯戒,她心没有犯戒。

所以老和尚常讲过,菩萨戒是问心不问事,看你的起心动念。那小乘戒呢?是问事不问心,事相上绝对不能犯,是问事不问心。那菩萨戒呢?是问心不问事,你菩萨戒,心动就犯戒了。坦白讲,真的持戒不简单啊,我在这边只是跟大家分享探讨,但是我们知道持戒真的不容易,真的不容易。但是老和尚开示也一直在讲,戒法很重要,持戒很重要,戒律很重要,这我们都知道。

那我就跟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慈悲了,就准我抽香烟了,喝三杯药酒了,那就沾沾自喜了。我们那一年的菩萨戒四百多位,五戒四百多位,加起来八百多位。因为悟明长老他是弘扬大悲忏,所以早课一定是大悲忏,那大悲忏会唱得很好听,非常庄严,哎呀,那个维那唱得真的,让你痛哭流涕啊。我记得我印象很深刻,第一天的时候,因为七天,第一天早课的时候,下面是哭得稀里哗啦,像三车法师,玄奘大师的弟子一样。我们在受戒那天早上,在唱大悲忏的时候,听到大悲忏唱赞的声音时候,哇,下面几乎是哭得非常伤心。这《无量寿经》里面也有讲,如果是你听到读诵佛经,听到佛乐,泪流满面,那都是过去生从佛国过来的,汗毛竖起,这些都是过去生跟佛有缘的。

所以那时候,悟明长老就跟我们讲一句话,我们当时受戒,也有很多都出家了,他老人家说,我拜下去的时候,大雄宝殿满地金光。他不是说我,他说其他那些同学,那些杰出的我们这些戒友,菩萨戒兄,受戒的师兄弟。他说我当时拜下去,哎呀,你们这个满地的,就放光动地,你们这里面一定有菩萨再来。悟明长老就跟我们这样称赞,他说,老人家我不打妄语,佛家不讲妄语,他说我拜下去起来,他说全部都是金光。我们一般讲说,会不会是日光灯啊,你是不是看错了,是不是?他说,我老人家不打妄语的。悟明长老非常慈悲。

没想到,我现在办万人念佛,万人念佛大会维那,自诚法师,自诚法师好像是十一岁出家,还是十岁出家,他就是悟明长老的侍者。悟明长老要往生前,所有身体照料都是他在照顾,自诚法师。怪不得自诚法师现在福报这么大,他年纪四十出头而已,现在兼加拿大灵岩山寺的住持,才四十出头,他四十一二岁而已啊,那看起来就是佛门龙象。我们万人念佛,他已经担任我们总共五届的维那,大会维那,我跟他因缘非常的深,他就是悟明长老的侍者。你看这个因缘,这个一切法从缘起,这个就是因缘。

那后来,就在五戒过堂的时候,第五天五戒圆满,他们要离开了嘛,大家搭缦衣。折那个缦衣,很多人不会折,那我一下就学会了。搭缦衣的时候,其实是要唱一首偈语,很好听,我第一次唱的时候,在搭缦衣的时候,就真的哭了,因为在学的时候就要唱。那当时,引礼师在教我们怎么搭缦衣,怎么折缦衣,然后就要学那个唱赞偈,他说,善哉解脱服,钵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礼佛求忏悔。哎呀,那个时候搭忏衣,哭得一塌糊涂了,什么意思?过去生就受过戒了,没有把戒持好啦,所以今天才轮回到世间来了,是这个意思。哎呀,就每一次,我只要要讲经说法,我只要搭那个忏衣,自己就很惭愧,没有修好。确实是要唱这首偈语的,善哉解脱服,钵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礼佛求忏悔。我们就是罪业深重的众生,我们就是要忏悔啊。

结果过堂的时候,我们就搭缦衣,要过堂,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夹的第一道菜是香菇,香菇,缦衣搭上去。我这个人早期我有洁癖,非常洁癖,现在不会了,现在透过修行改变很多,以前真的洁癖很重,一看到一个东西掉下去就不行,一定要捡起来,执著,洁癖就是执著,但是也是爱干净。所以我们家的地板大概都是我在清扫整理的。我们孝廉讲堂,那个后面大寮,我常常都在那边抹布擦,他们那些清洁剂都是我弄的,有些地方我,都是我来,再把它擦一擦、洗一洗。

结果我在搭缦衣过堂的时候,第一道菜就是香菇,把我的缦衣弄脏,掉下去,夹到嘴巴,没有吃到,还掉下去。诶,一看,这缦衣弄脏了,油腻腻的,啊,糟糕了,我自己当下就觉得很惭愧啊。什么意思?没有受戒的心,哪来得到受戒的戒行?哪来得到戒德呢?那哪来个戒体呢?那根本就搞假的啊,就是你没有发那个心愿来受戒,发大心,立大愿啊,没有这个菩萨的心,你怎么跑来受戒。

其实我是被悟明长老把我叫去,教我去改的,改成菩萨戒,只有我一个,五戒改菩萨戒,其他统统没有。那时候戒友、戒兄弟还笑我,你怎么敢受菩萨戒?我说,我虽然不能跑一万公里,但是我先跑五千公里,你不能说我跑不到一万公里。我那时候有跟他们这样解释。可是,我讲到这个酤酒戒,我就提我自己的故事。

所以我说,佛陀开悟的时候讲一句话,一切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哪一法不是佛法。永明延寿大师,也有一说是宋朝洪寿禅师,他一首偈语,他说,“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石头掉下去,咚一声,他开悟了,“扑落非他物”,你开悟是因为丢石头到河里面,咚一声开悟的呢?还是你久修百千劫,悟在剎那间,当下身心脱落悟入了?当然是你悟入了,开示悟入了。绝对不是那块石头啊,如果是的话,那天天给你丢石头,丢一万次你也悟不了啊。所以叫“扑落非他物”,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纵横不是尘”,“纵”是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横”是十方,空间,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十方。“纵横不是尘”,当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身心脱落,破了我执了,顿破无明,见到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的时候,时间跟空间都不存在了,你进入甚深禅定了,你进入三昧了,定慧等持了,那时间跟空间就不存在,打破时间跟空间。因为时间跟空间是有为法、是生灭法,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当你开悟的时候,“纵横不是尘”,它不再是烦恼了。

“山河及大地”,山河大地都在为你说法,“全露法王身”,山河及大地都在为你说法。所以一切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有情会说法,无情也会说法,问题你会吗?你能不能契入?所以我说我受菩萨戒是香菇度我的,那叫无情说法,那就全露法王身,是我们心性的流露。这是宋朝洪寿禅师他的开悟偈。

这是刚才讲到这个酤酒戒,第五条,酤酒戒。

我们那个时候受戒很有意思。我们一些戒兄弟,有些师姐,就跟那个引礼师请示,引礼师跟引赞师请示,诶,师父,师父,我家开杂货店怎么办,那回去我要不要,可不可以卖酒啊?师父说,你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在我的立场,一定叫你关门大吉,不要卖酒。我作为一位引礼师跟引赞师,我传戒的,我当然必须告诉你,不能卖酒啊。我怎么可以说,你可以卖酒。他说,你这个问题不要问我,你以后就知道了,该放下就要放下。你不要问我这个问题,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要问我问题说,我说,可以跟不可以,这我都不能说。这个师父也是满有智慧的。师姐说,我要是不能卖酒,我先生没有学佛,那我们不是闹家庭革命吗?师父说,那当然了,那当然了,不起革命才怪呢。那师父现在怎么办?你慢慢回去度你师兄嘛,度你先生修善法,久而久之,你们就可以放下来,就可以不卖酒了。佛陀制戒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叫你起家庭革命,或者离婚,说不要卖酒,那这样的话不是佛陀传戒的目的。佛陀目的就是希望你断恶修善,转迷为悟,最后希望你能够转凡成圣,他授戒的目的是这样,不是要起家庭革命了。所以这个就是讲到这个酤酒戒,我把那个我们受戒的这些趣事,有趣的事情跟各位来分享。

再来,第六,说四众过戒。这我们最容易犯的,哎呀,那个出家人怎么样啊,哎呀,那个居士怎么样,说四众过戒。我们看经文:“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自己说,或者教人家说,说那个出家众怎么样,那个在家居士怎么样,那个在家菩萨怎么样,那个比丘、比丘尼怎么样,说四众过戒,犯了这个四众过戒,等于说四众过罪了。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或者说你看到一些外道的,你看到其他的这个法门的,其他的这个宗派的、宗教的,或是恶人,或是二乘的恶人,你要生起慈悲心,你要教这些恶人,让他们生大乘善信。你反而自己说佛法中的罪过,很多都是这样,批评佛法中的事、佛门中的事情,这个叫做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这也是大家容易犯的,自己最好,别人都不好。经文:“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个菩萨就是要这样修持,你不能说自己赞叹自己好,别人都不好。“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菩萨应该代众生受毁谤。这个真的是什么?成就忍辱波罗蜜,真的不容易修啊,这最难修就是这一条,忍辱。尤其是毁谤、侮辱,现在是特别的严重,媒体发达,口业,恶业滔天,非常的非常的严重,“受加毁辱”,尤其是现在网路,网路的批评,网路的毁谤,甚至害死人命,非常可怕。菩萨要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受毁辱。恶事,说都是我错,“恶事向自己”,好事都给别人,“好事与他人”。如果你自己表扬说自己德行很好,别人做的好事,你都把它隐藏起来,结果那个人被批评,你这个是犯了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那也有说吝惜加毁戒,那我采用的是果清律师这一本《菩萨戒本》,悭惜加毁戒。我们看经文:“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就是什么?悭贪啊,你教人家悭贪,自己也悭贪,自己悭贪,教别人也悭贪。“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看到贫穷的人来跟你乞讨,你赶快马上跑掉。那有些人他就很好,他很有慈悲心,甚至年纪小小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乞丐,他甚至把他父母给他的钱全部都给对方了,这就是什么?“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这就是菩萨。菩萨如果以恶心瞋心,乃至于不施一钱一针一草,你觉得很讨厌,以恶心瞋心,不给他一钱一针一草,或者有人来跟你求法,你不跟他讲一偈,一句一偈,或者一微尘,一点点的法,都不想布施,你反而骂,侮辱对方,这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个就是以瞋心,不接受别人的忏悔。菩萨应该让一切众生,跟一切众生生善根,无诤,你反而在一切众生中,或是非众生中,以恶口辱骂,甚至用手打他,有时候刀杖,而且你的瞋心、你的怒气还不能够停止,“意犹不息”,人家跟你忏悔了,而且还说好话,还跟你忏悔、谢罪,那你还瞋心不谅解,这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就是不能毁谤三宝,佛法僧三宝,自己毁谤,也教别人毁谤。“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菩萨看到外道以及恶人他们口出一句话来毁谤佛法的声音,你听到以后,你就好像三百支的矛刺在你的心脏一样,那么痛苦。你何况用自己的嘴巴去毁谤佛法僧三宝呢?让人家没办法生信心出来。你不生信心,也不生孝顺心,反而更帮助那个恶人、邪见的人来毁谤三宝,这是菩萨波罗夷罪。

以上跟各位报告的,是《梵网经》菩萨戒的十重戒,为大乘戒最重过患,若大乘菩萨犯此法,则构成波罗夷罪。波罗夷罪我刚才已经解释了。

再来,“轻垢罪”,我们经文里面也有“轻垢罪”,“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果见到畜生,“汝是畜生,当发菩提心。若不尔者,犯轻垢罪”。所以前面的十条重戒犯的话,叫波罗夷罪,波罗夷罪是很重的,道果不能成就,是地狱中的人,永远被摒除在佛门之外。那四十八条轻戒如果你犯的话,是叫做轻垢罪。你再看到畜生,你应该要发菩提心去救它,如果你不救,就是犯轻垢罪。

我来解释轻垢罪,先解释轻垢罪,再来跟各位报告四十八条轻戒是什么戒名,那没办法详细解说,我只能把戒名稍微提一下。

我们讲“轻垢罪”,比重减轻一等,玷污净行之垢恶也。《梵网经·心地品》曰:“若不尔者,犯轻垢罪。”何谓“四十八轻垢罪”?《梵网经》云:“菩萨戒是诸佛之本源,是菩萨之根本。”换言之,菩萨是由于受了“菩萨戒”而来,而三世诸佛也是由菩萨行“菩萨道”而成,是故“菩萨戒”也是诸佛之本源。所以要证得“佛果”,一定先要受持“菩萨戒”。未受持此戒者,就不可以称呼“菩萨”,不为佛制所承认故。

至于何谓“四十八轻垢罪”呢?我们以下就来跟各位解释四十八条轻垢罪,一共四十八条。

第一,不敬师友戒。就是说,你受《梵网经》菩萨戒以后,你看到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你看他是戒腊比你深,僧腊也比你长。僧腊就是他出家比你早。那戒腊也比你长,就是说,他受戒时间,譬如说,他受三坛大戒已经十年了,你才刚受戒,那他就是戒腊比你深、比你长。见上座,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行,身同修一大乘行业,你应该要去起承迎礼拜问讯,你应该起来,如果你是坐的话,你要起来,跟他迎接、给他礼拜,然后问讯。这个叫做,第一,如果你不敬师友戒,如果你没有这样做,叫犯轻垢罪。

第二,饮酒戒。你受《梵网经》菩萨戒,手不能去碰酒杯;或者是说,你跟人家喝酒,你如果帮别人倒酒,五百世没有手。有一次我听海涛法师讲到这一条的时候,我吓一跳,那时候,早期的时候,听他讲说,帮人家倒酒,五百世没有手,太可怕了,五百世没有,就是没有手啊。所以你不能,啊,尽量干了,台湾话叫,呼干啦,就是干杯。讲到这个,以前我,我也会喝酒,也帮人家倒过酒,这是都要忏悔的,以前都犯错了。这看到这一条才知道说,不能帮人家倒酒,帮人家倒酒,五百世无手,何况自己喝酒呢?

“不得教一切人饮”。我刚受菩萨戒的时候,那时候在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当主任,那我们高阶警官都要负责整个维护这个选举治安的任务。选举就大功告成,那长官就请我们各分局分局长、各内外勤高级干部在餐厅聚餐。那长官他们酒席都是山珍海味,里面只有我,还有另外一个主任也是吃素的,我们两个坐在一起,我们就吃素了,可是我们不喝酒。那我记得那时候丁局长(他已经往生了),我那时当民防管制中心主任,那时候我已经受菩萨戒了,他就跟我讲,他举杯要敬我,那我也要跟他回敬,那我是饮料。他说,不行,不行,不行,黄主任,你换那个红酒。他叫我换红酒了,那进口的红酒了。他说,你那个办公室。

民防管制中心,我在那边待八年,是佛菩萨给我安排,我在那边等于是闭关潜修,不闻尘劳,闻就是听闻的闻,不求闻达,不求功名富贵。我在那边八年,抄简丰文老师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我听他的卡带,边听,因为早期,没有像现在有USB了,什么CD了,什么DVD,早期没有啊,都是卡带,大概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卡带,我们早期都用卡带,我就用那个播放机放他的卡带,然后从他的卡带,一字一字的这样听,然后做笔记。那个笔记现在还在,这么,这么高,这么,这么高,笔记。我大概是整部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我全部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才奠定我对心性的一些肤浅的了解。那就是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也是经过那些,八年在那边,可以讲说不求闻达的闭关潜修,得来一点小小的福报。

那时候已经受菩萨戒了,那局长就说,来来来来,干杯,干杯,干杯,就要叫我端那个红酒来喝。我说,报告局长,我不好意思,我是佛门中人,我受菩萨戒,菩萨戒规定不能喝酒。我说,请局长原谅。哎呀,酒是葡萄做的嘛,他说,跟我讲说,酒是葡萄做的。他们常常说,他们这些世间人很奇怪,这个鱼,没有关系了,鱼吃了,鱼是喝海水的,鱼是喝海水的,他们说,吃,没关系啦。我们那个局长讲得特别清楚,他说,哎呀,黄主任,没事啦,酒是葡萄做的,是葡萄酿出来的。葡萄酒嘛,葡萄酒跟红酒,红葡萄酿出来的。我说,不行,那规定就不能喝酒。我就推来推去,没有办法,局长一定要逼着我喝,那我就是偏偏不喝。受戒固然不一定要持得很好,但是就是有个,有这个坚持。

旁边的交通大队何大队长,我记得很清楚,他已经退休了,他本身就很爱喝酒,他就很爱喝葡萄酒,红酒。他在我旁边,局长,你就放过他吧,他这一杯我全干了。那这么大杯的,高脚杯的那个葡萄酒,进口红酒,他说,局长我代他喝了。啪,一杯就下去。因为他酒量非常好,他跟我私交非常好,他看到我已经走投无路了,一直没办法挡,因为局长官太大了。

讲这个故事给各位听,就是因为刚好讲到戒法,叫做第二饮酒戒。如果你偷偷喝酒,你就什么?犯轻垢罪。

再来,第三条,食肉戒。食肉戒,吃肉,你受菩萨戒还吃肉,有些地方真的是这样,我听过,菩萨戒,真的吃鱼,我说,那你怎么可以吃鱼呢?他说,我听师父说可以吃啊。我说,哪个师父说啊?他不敢讲。“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你既然是菩萨,你怎么吃众生的肉呢?“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你故意去吃,“犯轻垢罪”。

有一次,我到东莞去讲课,东莞一位麦居士请我吃饭。那餐厅里面,它有荤有素的,那我们吃素,只好是挑豆腐跟挑青菜来吃。它有一个炸起来很像素的,可是它里面是包肉。对呀,我们在饭店里面,他请我住在那个东莞的饭店,那饭店有早餐,他跟我一起用,他请我去讲课,一起用早餐。我们当然都避开了,都先问了,问厨师说,这是什么东西?什么原料去做的?什么材料去做的?结果他弄起来、看起来很像素的,其实里面是肉,他一咬下去,糟糕,吞一口下去。他才跟我讲说,啊,糟糕了,这里面有包肉。还好他不是故意吃的,“若故食者,犯轻垢罪”,我说你回去忏悔,回去忏悔,你不是故意吃的啦,因为你看错了,这不是故意的,你回去跟菩萨忏悔。“若故食者,犯轻垢罪”,故意吃就不行了,你明知道它是包肉,你还要把它夹起来。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

第五不教悔罪戒。什么叫不教悔罪戒呢?你看到人家犯八戒,八关斋戒,犯五戒、犯十戒,十戒是沙弥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你应该教他忏悔,结果你不教他忏悔,你不教他忏悔,你就是犯了这第五条,不教悔罪戒。你犯的话,这个是犯轻垢罪。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什么叫不供给请法戒?你看到“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你看到这些高僧大德来,你要给他供养,你跟他请法,要给他供养,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如果你不这样去做的话,是犯轻垢罪。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懈怠不听法戒这一条,果清律师这一本《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它是讲懈怠不听法戒。可是民国初年的时候李圆净居士,这位也是一位大德居士,是印光大师非常赞叹的李圆净居士,他所著作的、编述的《梵网经菩萨戒本汇解》,他里面讲的,是讲不往听法戒。所以我两个都把它写出来,不往听法戒,那果清律师这个是懈怠不听法戒,差两个字,不往听法戒。就是“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毗尼”就是讲戒了,“毗尼经律”,“大宅舍中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谘问”,就是说有法师在讲戒律的事情,你要去跟他请法,要跟他请教,要去听他开示,这个叫做,你偷懒了,不去了,懈怠了,叫懈怠不听法戒。这样的话是犯什么?犯轻垢罪,如果你犯的话。

第八,背大向小戒。这个果清律师这一本叫背大向小戒,李圆净居士这一本,这一本叫心背大乘戒,心里违背大乘的戒。你说,这个戒法不是佛说的,或者你去受二乘声闻、外道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第九,不看病戒。我们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你有父母僧弟子有疾病,你应该要去跟他探视,要去跟他照顾,你要把他当成佛来供养,跟佛供养没有什么不同,“常应供养如佛无异”。你不去跟他看病,不去跟他探病,譬如说你父母生病,你不去看,或说你的师长生病,你不去看,这个叫犯这一条,第九,不看病戒,也是,你犯了叫轻垢罪,而且你见病不救也是轻垢罪,你不救他也是犯轻垢罪。

第十,畜杀众生具戒。什么叫畜杀众生具戒?你不能够放一些刀杖、钓竿、钓具、弓箭、矛、斧、斗战之具,就是可以杀动物、可以杀众生的那些器械,譬如说钓竿、钓具、刀子、弓箭,等等这些,或者那些捕鱼的了,捕鸟那个,“恶网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你不能够储藏。如果你有储藏了,你就犯轻垢罪。

第十一,国使戒。你不能够为了名闻利养,这个恶念、恶心,“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你不能跟这些将官往来,不能跟这些带部队的这些军人,“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也不能够作国贼。什么叫国贼?就当间谍,你菩萨不能当间谍。不作国贼,国家的罪人,不能作。老和尚不是常常讲,不作国贼,不逃国税,不谤国君。第十一条国使戒就是说,“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两个部队,两个国王要打仗,你没有把他们劝,你让他们两边打起来,那杀害了很多无量众生,这样的话是犯轻垢罪。

第十二,贩卖戒。你不能够去“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你不能够去卖这些东西。

第十三,谤毁戒。“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如果你犯了就是轻垢罪。

第十四,放火焚烧戒。你不能够放火烧山,“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若放火烧他人家的房子,或者他这个城邑,或者这个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你犯的话,你故意烧的话是犯轻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什么叫僻教戒?一切善知识,应该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教解义理,你要教他。如果你,“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你看到“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你应该如法为他说一切苦行。你“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你为了饮食钱利,名闻利养,荣誉啦,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要靠他的形势,来做一些利益你自己的事情,或者你跟他“乞索打牵挽”,横取钱财,跟他索求财物,这个也不行,这样犯的话是轻垢罪。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菩萨不去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跟人家谎说你能够解,这样是自欺欺人,也不行,叫无解作师戒,你不懂,你还说,作人家的老师。

第十九,两舌戒。就搬弄是非,毁谤贤人。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你看到物命要被宰杀,你不去放生,不去救它,这个做不行放救戒,你不去救这些六道众生,如果你犯了,就是犯轻垢罪。

第二十一,瞋打报仇戒。你不可以瞋心来报仇,“不得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办法逐步作解释,我现在再把剩下的这些四十八条轻垢罪,我把它全部念出来。

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你傲慢心不请法。

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什么叫邪命自活戒呢?就是说你自己帮人家卜卦占相啊,帮人家解梦吉凶啊,等等这些,有时候贩卖男女色,这叫邪命自活戒。

第三十,不敬好时戒。你有六斋日,一年有三个长斋月,你做杀生、劫盗、破斋犯戒的事情,这个叫不敬好时戒。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有人在贩卖佛菩萨形像,或者贩卖这个经律,你应该要去教化他,去赎回那些佛菩萨的形像,这叫不行救赎戒。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就是不能够去看那些赌博的游戏,或是打斗等等这些。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你留恋这些二乘外道的这个戒,你犯的话就是轻垢罪。

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你应该坐下去的时候,座位,戒腊高的坐前面,戒腊低的要坐后面,你不能违背这个尊卑次序戒。第三十八是乖尊卑次序戒。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你不能为了名闻利养,对未受菩萨戒的,或者说那些外道恶人,你跟他说这个千佛大戒,邪见之人也不得说,这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起心毁犯,结果你还是接受人家檀越的供养,布施供养,接受斋主的供养,这个叫做无惭受施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就是我们这里面这一条,“汝是畜生,应当发菩提心。若不尔者,犯轻垢罪”,这是第四十五条,不化众生戒,你要去救度他。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第四十八,破法戒。

我们把这一段的白话解,把它讲完,我们就圆满了。这一段的白话解:

《梵网经》说,如果佛弟子看见动物,就应当心里默念,你是畜生,应当发菩提心。不这样去想,就犯了轻垢罪。那么看见各种禽鸟,想要救度它都来不及了,怎么还忍心捕捉吞食呢?

我们来看老法师开示,贪瞋痴叫三毒,杀生是瞋毒。

老法师说,“故心怀杀毒,残伤他命,恶气炽盛,从冥入冥。故云‘恶气冥冥’”,常常杀生的人,为什么会杀生?原因都是贪吃。我们这里讲“勿登山而网禽鸟”,也是想要贪吃,要烤这个鸟来吃,或是来贩卖这个禽鸟,都是贪吃。原因都是贪吃,吃众生肉。贪瞋痴叫三毒,杀生是瞋毒,所有一切病毒都离不开贪瞋痴,这是残伤他命,残伤其他动物的生命,多半是指动物,被他杀害的动物,当然它们要报仇讨债,所以被他杀害的动物,被他杀害的都是恶气炽盛。

今天,因为我们讲到这个《梵网经》菩萨戒,探讨得比较长,所以今天的这个经文,我们就没有办法全部解释完,等到我们下一集,我们再继续研讨。

好,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89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