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76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76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10月17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三十九,“创修寺院”。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二○四页,今天我们讲第二段,“同为夫妇”。

在还没有讲课之前,我来补充一下上一集的一段经文,上一集我们在讲到“创修寺院”,“修塔获果”这个公案里面,里面有提到:

“迦叶佛涅槃后。以舍利起七宝塔。岁久塔坏。无人补治。有一长者。告众人曰。佛世难遇。人身难得。虽得人身。或堕边地。生邪见家。又遭堕落。吾等不可失此良缘。遂率九万三千人。共治故塔。乃同发愿。不堕三途。及八难处。见释迦文。初会说法。皆得度脱。其后命终。尽生天上。遇释迦如来出世。果符宿愿。”

那么这个地方有提到“释迦文”,在名相注释里面我们解释这个“释迦文”,我再把我们上一集有报告的这个“释迦文”的名相注释我们再念一遍。

《净名疏》云:“天竺语,释迦为能,文为儒,义名能儒。”《大智度论》云:“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伽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布施草座、灯明、石蜜浆,便发愿言:‘我于当来作佛,如今佛名;弟子名字,亦如今佛。’”

那为什么我要做这个补充呢?跟各位报告,就是学人有在读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是八宗的祖师,也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那翻译的《大智度论》是罗什大师。我今天上网看华藏弘化网,我才知道老法师也有讲《大智度论》,老法师没有全部讲《大智度论》,他只有讲《大智度论大意》。

我刚才念的这一段里面,释迦文佛就是我们讲的释迦牟尼佛,他在过去生有一世曾经作瓦师,瓦师就是制作陶瓦器的,我们现在讲瓷器、陶器的工厂这个工匠师,他名字叫大光明。在那时候有一尊佛,“有佛名释迦文”,这尊佛他的弟子名舍利弗、目伽连、阿难。那就是这句话,“目伽连”。“目伽连”,我们习惯都念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目犍连尊者。那我刚好正巧昨天晚上读到《大智度论》,就读到这一段经文,因为我没有把它详细核对,但我发现我今天早上读《大智度论》,它里面讲的是“目犍连”,不是“目伽连”,这里讲的是“目伽连”,所以我们在这边做一个说明,这个“目伽连”就是“目犍连”。那么佛,这尊释迦文佛跟他的弟子都到这位瓦师的家里住一宿,住一个晚上。

那个时候,这位瓦师,就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他供养了“草座”,“草座”就是打坐的那个金刚座,我们现在讲蒲团,还有“灯明”,就是灯烛照明,“石蜜浆”。“便发愿言”,然后他就发愿说,我将来作佛的时候,我也跟这尊释迦文佛一样的名字,弟子也要一样。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一世证果,他的弟子也有舍利弗,也有目犍连,也有阿难尊者,“亦如今佛”。这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的发愿。

那我今天又查CBETA,汉文大藏经,就是CBETA,这个应该是准确性很高,汉文大藏经里面讲的跟刚才我念的这一段又有些地方不太一样,我再把它这个CBETA里面的,我再把它念一遍。《大智度论·卷三》:“释迦文佛先世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弟子名舍利弗、目乾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浆,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便发愿言:‘我于当来,老、病、死、恼五恶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释迦文;我佛弟子名,亦如今佛弟子名。’”

那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我们看一下,就是这一段经文刚才跟我念的,它有些地方不一样,比方目犍连,它这个地方讲叫“目乾连”。“瓦师布施草坐、灯明、石蜜浆”,这个地方增加了一个“三事供养佛及比丘僧”,多了这一段经文。然后下面,“便发愿言,我于当来”,前面我们念的是,“我于当来作佛”,那这个地方就是“我于当来,老、病、死、恼五恶之世作佛”,多了一个“老、病、死、恼五恶之世”,这几个字。“如今佛名”,那么又多了一个“释迦文”。“我佛弟子”。这个“如今佛名”是一样,接下来就是“释迦文”又多出来。然后“我佛弟子名”也多出来,“如今佛名”,它这个地方讲叫“亦如今佛”。那“弟子名”。那前面我们念的是“弟子名字”,“弟子名字,亦如今佛”。所以这个地方有些不一样,那在这个地方,我这两篇让各位对照看一下,一个是《汉文大藏经》,一个是我所查出来资料是这样,我们给各位作参考。

好,我们看今天的这一段公案,“同为夫妇”,我们看经文:

“(杂宝藏经)舍卫国有一长者。建造塔寺。命终生天。其后妻因忆夫。常扫其夫所造之寺。一日其夫遥语之曰。我是汝夫。以造寺功德。得生天上。见汝忆我。故特下来。奈人身臭秽。不可复近。汝欲复为我妻。勤供佛僧。修扫塔寺。愿生我天。妇如其言。命终之后果生彼天。复为夫妇。同来见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果。(七生天上。七来人间。便断生死。)”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杂宝藏经”,《杂宝藏经》是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凡十卷,集录佛陀和弟子以及佛陀入灭后之诸事缘,共一百二十一章,大部分都是与佛陀有关的故事。本经主旨乃以因缘譬喻阐释因果关系,这一本《杂宝藏经》事实上是一部因果经典,让修行者对业果产生信解。这一段公案就是从《杂宝藏经》出来的。

我们看下面,“遥语之”,“语”,这个地方要念预,“遥语之”,“语”作动词。是指在远处与他妻子说话。

再来,“须陀洹果”,我们来好好介绍一下,以前我们就简单的带过去,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我们只有简单介绍,但是对初果须陀洹,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我们只知道他破见惑,那破见惑以后的,他的境界是在哪个地方呢?我们都不知道。我们知道见惑是,第一个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边见就是断常之见,一个是断见,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常见是人死了永远当人,那再来是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我们只知道这样而已。那究竟初果须陀洹他的境界是什么呢?我们是必须要了解。虽然我们说我们是大乘菩萨,但是我们坦白说,我们一品烦恼都伏不住啊,我们只念阿弥陀佛,我们念佛带业往生。但是人家初果圣人,初果须陀洹,那梦参老和尚说,也不简单,他断见惑,他就把身见破掉了。你有没有办法破见惑,对不对?我们没有办法,坦白说。

所以佛陀教我们要观身不净、要观受是苦、要观心无常、要观法无我,要四念处观。所以已经圆寂,以前在美国弘法的天台宗的一位法师,也是在台湾佛教界大家尊敬的妙境长老,妙境长老就说,净土行人念佛功夫要到位,要功夫要好,要再加修四念处观,就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其实我们很多念佛人为什么他念佛不相应?为什么功夫不能成片?就是烦恼伏不住,习气毛病太重啦,这个身见太重。有很多老参,不要看他念阿弥陀佛,病苦一来,阿弥陀佛全部都不念了。老法师就有一个弟子,老莲友,在华藏图书馆,这个事情我知道,他得癌症,他最后去学什么?学拍打功,最后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功德全部都忘了,佛号提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他怕死,他想求活命。所以你一旦怕死,想要求活命,你就跟阿弥陀佛不相应了,业障就现前。

所以我们就要来探讨,来认识初果须陀洹。虽然我们自称是大乘菩萨,但是小乘我们也要跟他们学习。在《杂阿含经》中,最早出现的是四果说,我们知道《杂阿含经》就是《四阿含》里面的一部经。佛陀当时在菩提树下证果之后,在尼连禅河,因为接受牧羊女的供养,五比丘就离开了,说佛陀没有坚持苦行,就到鹿野苑去了。佛陀在定中讲完《华严经》,本来他是要入灭,后来大梵天王启请佛陀不要入灭,佛陀如果入灭,众生就没有得度因缘。所以佛陀慈悲,就到鹿野苑为五比丘授四圣谛、十二因缘,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那这段时间,我们称它叫阿含时。总共讲多久呢?讲十二年,扎下人天的基础,主要是讲善恶因缘果报,善恶报应。

所以《杂阿含经》中,最早出现的是四果说,代表修行的四个成果,随后被称为四沙门果。四果分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四者,那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阿罗汉为最高的果位。前三果,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属于有学。什么叫有学呢?戒定慧三无漏学尚未圆满,这叫有学。阿罗汉属于无学位,也就是他戒定慧三无漏学圆满了,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出三界,了生死了。这个是四沙门果。

那么初果须陀洹,华语叫“入流”。声闻四果中的初果须陀洹有三种意义:一、入流,谓初入圣流也;二、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也;三、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也。初果须陀洹有这三个意思。初果须陀洹,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惑有八十八使,方证得之,才可以证到初果。当未断尽时皆为向。所以老法师在讲经常常讲四果四向,什么叫向呢?就是还没有断尽叫四向。四果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还没有断尽的时候皆为向,已断尽为果。这个叫四果四向的意思。

那么初果须陀洹是声闻乘四果中最初的圣果,又称初果,即断尽见惑之圣者所得的果位。以前翻作什么?以前翻作入流、至流、逆流,新译作预流。入流,指初入圣者之流;逆流,谓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之流;又初证圣果者,预入圣道之法流,故称预流。

那么得到须陀洹果有三个条件,刚刚讲说断见惑,他必须要断三结,哪三结呢?即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这个结就烦恼的意思,断三结就是断三种烦恼。统称来说他断见惑,但是他必须要断这三结,就是身见、疑、戒禁取三种烦恼,我们来分别解释。

什么叫断疑呢?初果须陀洹,他断除了对佛、法、僧、戒律等一切疑虑,他对佛、法、僧完全有信心了,他对戒律完全有信心了。我们现在呢?我们对佛、法、僧、戒律,我们没有信心啊,我们感觉好像是被逼的,守戒、持戒好像是被逼的。人家初果须陀洹,他对佛、法、僧、戒律等一切疑虑完全排除了,他不会再怀疑了,对佛、法、僧及戒律有坚固不变的信心,不再怀疑了,也就是我们讲的净信,一念净信,即四不坏信。我们听到很多法师讲经,还有老法师讲经也讲过,什么叫四不坏信?就是对佛、法、僧跟戒律,你不会再起怀疑了,这叫四不坏信。这很重要,我们修行就是这四个东西,我们没有办法生起信心,所以没有办法带业往生。你什么时候念佛,念到对佛、法、僧完全有信心,对戒律深信不疑,那你就是一念净信,你的信心就是信、愿、行,你那个信就生出来了,开发出来了。

再来,断戒禁取见,断戒禁取,入流圣者,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槃的过程,能分辨有益跟无益的行为,不再迷信于无益的宗教仪式、禁忌、戒条。也就是什么?他完全知道了,就好像说路上有一坨粪便,你不会再踩上去了,你就自然会闪开了。你不用再跟初果须陀洹说,哎呀,你不能犯戒啊,你不能犯这个戒条了,你不能违反三宝了。他不会迷信这种无益的宗教仪式还有禁忌跟戒条,他知道哪个是对他修行有益的,哪个是修行无益的,他完全清楚,也就是他见证了苦集灭道与涅槃的过程,这个叫断戒禁取见。

那断我见呢?在见解上来说,他不再认为五蕴为永恒不变的“我”,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五蕴,他不再认为五蕴是永恒不变的“我”,不再认为五蕴是“真我”,五蕴是“实我”,他不会了,因为他见惑破掉了,他身见破掉,他无这个身见。

像台湾的道证法师,她三十一岁出家,她得了肿瘤,出家十七年,她从不做化疗,她也不吃药,完全靠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她在六月十九日预知时至,在念佛声中,在大雄宝殿,在嘉义的一间兰若,很清幽的一个修行的佛寺,她做早课的时候,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在念佛声中,在大殿里面舍报往生。她在十七年与肿瘤癌症共存,和平相处的这个日子里面,她画五尊佛出来。这就是什么?她完全把身见破掉了,她是大乘菩萨,她也等于跟初果须陀洹一样,她我见破掉,身见破掉了,她不会再为它生烦恼,不会再为它贪生怕死。

他不堕法,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你看初果须陀洹就有这个本事。他不堕法,确立戒行,不犯恶事,不会得恶果报,所以初果须陀洹,他就不会堕在地狱,不会堕到饿鬼,不会堕到畜生三恶道了,你看这么厉害啊,他不会再三恶道去了。他是正定聚,《无量寿经》里面讲正定聚,什么?他正性决定,他正念现前了,他决定正向的于正觉,他就在往正觉这个方向,是立定方向,不会再变了。成为须陀洹之后,再也不会转为凡夫了,所以这个我们一般讲叫位不退,他就不会再退到凡夫了。为什么?因为他身见破掉了,他见惑破掉了,他不会再退到凡夫了,不会转为凡夫,最后必定到达最高的觉悟,证阿罗汉果,或者回小向大成就佛果。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于人天中七次往返,七番生死,来七次,人、天中来七次,他就证阿罗汉,而且他最后身会示现比丘相,就出家相,成就这阿罗汉果。

那我在这边,我从来没有引用过梦参老和尚,他在五台山圆寂,他好像是活到一百零三岁,国内很多修行人很赞叹梦参老和尚,他也是弘扬地藏法门,他弘扬地藏三经,《占察经》跟《十轮经》,他也讲《地藏经大意》,他在五台山普寿寺也得到大家很崇高的敬重,而且他往生圆寂的时候也现了很多瑞相,所以我们在讲座里面第一次引用梦参老和尚的开示。他在台湾的法缘非常好,他到台湾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也曾经为四众弟子开示《占察经》,我也有他的资料。

梦参老和尚开示说,证初果有多难呢?须陀洹名为入流,入了圣人的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圣人,虽然没有全部了生死,但是初果已经把见惑断了,入流无所入。为什么说无所入呢?因为初果须陀洹他就做到怎么样?他就做到不入色声香味触法。《金刚经》讲,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对六尘的境界,对六尘的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他不会为了六尘境界的相所转,这就证了初果圣人了。你看多么不容易。

那么一般没有证这个果位的人,见色就起分别了,你看我们看到美色、美女、美味、美食,美的东西。包括现在开车就看到,台北有一个修行人,我们就不要讲他了,他也是在领众,他还是开什么车?他弟子给他供养是劳斯莱斯,英国劳斯莱斯,见色起分别。以前佛陀是行脚在弘法,你怎么坐劳斯莱斯呢?起分别了,恐怕连初果须陀洹都比不上啊。人家初果须陀洹,他见色不起分别。

见色起分别,闻声也起爱憎,香味触法都执著贪享,有是非观念。须陀洹证得了,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他不起分别,没有迷惑了,他明白全是假的,不为色声香味触法所迷。各位,这个就是验证,你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说以初果须陀洹来做衡量。咱们凡夫就是被色声香味触法而迷,吃好的,穿好的,有分别心,有贪爱心。证了初果,他在这个事物上不起贪爱心了,不起分别心了,因此叫证果了,断了这种迷惑,这个叫初果须陀洹了。梦参老和尚这样解释,我们就了然于胸,原来是在色声香味触法来做验证。所以初果须陀洹不是嘴巴说说,他体悟了刚才我们讲的苦集灭道跟涅槃的过程,他了解了,他破见惑了。

梦参老和尚说,咱们见什么分别什么。这真的是这样,见什么分别什么,现在是最快了,微信,LINE,网路信息,见什么就生气,见什么执著什么,见什么分别什么,心一天到晚被境转,嘴巴讲说念阿弥陀佛,心不随境转,每一项事情都心随境转,这样修行怎么会成就呢?

证了初果的人,他见惑断了,他不起分别了。这个断惑,看起来是出凡入圣,但是这一步非常难。在凡夫,突然证了圣果,佛形容他是什么?你知道吗?佛形容他是如断四十里地(的)急流水。就是说从那个山坡往下流,大概四十华里,那股力量能够把它绝断,把它断绝了,使它不流,有这个力量,有这么大的力量,可以断四十里流,“如四十里地(的)急流水”,把它断掉,这是初果的功夫。咱们见色生贪爱心,好的,就想取,这不高兴的,不喜欢,讨厌的,就想舍,舍了又舍不掉,取又取不着,这叫迷惑。证了初果的圣人,没有这种思想了,他能断,所以佛形容,如断四十里地(的)急流水。

但是,看来是入圣道的时候,这是第一步。但是在我们大乘,我们常讲说,大乘菩萨看到这个初果,觉得看着好像是很小,包括一般出家人学了佛法,对于初果圣人,诶,小果,证不证没有什么关系。这是梦参老和尚说的。其实你能断了这个见惑无分别,就很难很难了。咱们见什么起贪爱心,见什么起分别心,因此造的这些染业,很重很重。若能把这个断掉,第一步就达到了。

所以梦参老和尚说,这也是入空的意思,入空义。在这个空的当中,空就是什么?空是清净心,在这个空的当中,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我们一般讲叫空性相应。什么叫空性相应?你在六尘境界不起贪瞋痴之意,不起分别执著,那才会跟空性相应。也得悟到空理,那叫顿断,悟到空理那叫顿断。因为须陀洹他现在入到圣流了,入了圣位了,入了圣位,从凡夫地出,入圣流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他见到什么,他能够断贪爱心。而我们呢?我们都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牵引了,牵了,牵走了,你随着外头的业缘变化,外头的业缘,你见什么分别什么,见什么贪爱什么。所以,能断见惑,不被六尘境界牵引,已经非常不容易,但是对我们学般若波罗蜜的人来说,也就是大乘菩萨来说,这个还不是真正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成佛嘛,但是这是一个基础,这是一个起步,这是第一关,你要先修这个。

所以以上我就讲到“须陀洹果”,我就引用梦参老和尚的开示跟大家共勉。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同为夫妇。(出《杂宝藏经》)。

舍卫国有位长者,在生时建造塔寺,死后生到天上。他的妻子因为思念丈夫,就常常去打扫她丈夫所建造的寺庙。有一天,她丈夫远远地对她说,我是你的丈夫,因为建造寺庙的功德就生到了天上。现在因为看见你思念我,所以就特意下来。无奈人身臭秽,不敢靠近。你想要再做我的妻子,那么就要尽心供养佛僧,修造打扫塔寺,并发愿生到我现在的天上。这个女子就按照丈夫的话去做,命终以后,果然生到天上,与丈夫相聚。夫妇一起去见佛,佛为它们说法,夫妇都获得须陀洹果。(七生天上,七来人间,便断生死)。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按语:

“(按)经云扫僧坊一阎浮提。不如扫佛塔一手掌。然则扫塔之功。亦大矣。”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阎浮提”,旧称阎浮提、琰浮洲、阎浮提鞞波。新称赡部洲。当须弥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处,就是我们住的地方了,就是地球。“阎浮”者新称“赡部”,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译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阎浮树之林,故以为洲名。又属南方,故曰南阎浮提。《大智度论·三十五》曰,“‘如阎浮提’者,‘阎浮’,树名,其林茂盛,此树于林中最大,‘提’名为洲。”

好,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白话解:

经上说,清扫一阎浮提僧舍,不如扫一手掌面积的佛塔,可是扫塔功德也是很大。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难为夫妇(分别功德论)”

“舍卫城中有夫妇二人。敬信三宝。无有子息。其妇早亡。生忉利天。为天女。端正无比。因念世人。谁堪为我夫。即以天眼观。见故夫出家年老。日日扫除塔庙。遂以光明。照夫令见。勉以精进生天。还为吾夫。其夫因妇生天。倍加精进。天女复来见云。君德转胜于我。我不能得君为夫矣。比丘闻已。愈加勇猛。遂成罗汉。”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子息”就是子嗣、儿子。泛指儿女。

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难为夫妇。(据《分别功德论》)。

舍卫城里有一对夫妇,虔诚地信仰三宝,没有儿女。妇人早死,生到忉利天做了天女,美丽端正,世人无法比拟。因为想知道人间谁能作她的丈夫,就用天眼去观察。看见她原来的丈夫出家为沙门,年纪已经很老了,正在天天打扫塔庙。她就把光明照到丈夫身上,使丈夫看见她,勉励他精进不懈,今后生天,再为夫妇。丈夫因为知道妻子生了天,更受鼓舞,加倍精进。后来天女再来看望他时说,你的功德已经超过我了,我不配得到你作我的丈夫了。比丘一听,更加发奋努力,获得了罗汉果。

我们看下面这段“按”语:

“福业相等。方为夫妇。可见妇人之从夫为荣辱。皆自己之宿业使然也。”

我们看名相注释:

“荣辱”就是光荣与耻辱,是指地位的高低、名誉的好坏。

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白话解:

享受的福分相同,才能互相为夫妇。可见女人跟从丈夫,所得的荣辱贵贱,都是自己的前业所感啊。

所以夫妻要幸福美满,要和谐长久。但是再怎么长久,这个夫妻也是因缘所生法,《金刚经》,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它还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但是能够作为夫妻,能够相处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也要怎么样?要“福业相等”,福分要相同,才能够互相成为夫妇。这个是为什么说“难为夫妇”?就是因为舍卫城这位妇人她早亡,生到忉利天当天女,她只是天人而已啊,她原来也期待她的丈夫再来作她的,天上作夫妻,但是她用天眼观察,她的丈夫已经出家为比丘了,而且还日日扫除塔庙,那她就勉励她丈夫更加精进,希望生到天上再作夫妻。结果没有想到,她的丈夫非常精进,后来德行超越了天人,成为罗汉了,那果位就不一样,他出三界,了生死了,那因缘就不一样了,所以就不能再成为夫妇,叫“难为夫妇”。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舍宅为寺(金汤编)”

“宋范仲淹。字希文。广修众善。笃信佛法。凡所莅守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与琅琊觉禅师。荐福古禅师。最厚。初读书长白山。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又尝宣抚河东。得故经一卷。名十六罗汉因果颂。公为之序。授沙门慧喆流通。晚年以所居宅。改为天平寺。延浮山远禅师居之。(苏州府学。亦其所舍。)仁宗朝。累官枢密。参知政事。追封楚国公。谥文正。子孙簪缨不绝。”

这一段就是讲范仲淹他舍宅为寺,而且跟佛门非常有缘,护持三宝,那他苏州的这个府学也是他舍出来的,那我们等一下会来再详细介绍范仲淹。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莅守之地”,“莅”就是治理、统治、管理。《孟子·梁惠王上》:“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所以“莅守之地”的意思就是指任官所到的处所,他所服务的地方。

“度僧”,度人为僧也。度者,出也、离也,出离俗也,又出离生死也,故云度。“度僧”就是他度人为僧,就是护持一些人,后来都能够舍身出家,这个意思。

“琅琊”,先秦至唐朝的一个地名,它也是有两个地方,大部分是指今天山东省青岛、临沂境内那一带。

“厚”,“厚”就是深,就是指范仲淹跟琅琊觉禅师、跟荐福寺的古禅师交情很深。

“窖金”,“窖”就是贮藏、埋藏。窖藏。就是地窖里面贮藏或埋藏的财物,这个叫“窖金”。

那么讲到这个“窖金”,我们就来介绍范仲淹,我们再跟大家,再介绍一遍。我们在讲座里面,包括在《感应篇汇编》,还有《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我们都解释过很多次的范仲淹,但是我特别喜欢来介绍范仲淹,因为他就是修福的典范,也是我们在家居士学习的榜样。

我们来介绍范仲淹。大家都听过《岳阳楼记》里面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段经文是他讲的。所以这一段文句事实上就是一个菩萨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是菩萨的一个心肠。

范仲淹他出身寒微,寄居佛寺。他是宋朝人,“字希文,广修众善,笃信佛法”。他江苏吴县人,两岁的时候他父亲就过世了,他母亲因为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范仲淹改嫁。等到范仲淹长大,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他就泣别他的母亲,寄居在佛寺,这个佛寺讲是长白山,醴泉寺,后来被火烧掉,重建。他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在佛寺里面苦读,有这个善缘。他从小就听闻佛法的正法,他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长大做官之后,还是笃信佛法,而且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当官所莅临之所,就是这里讲的所莅守之处,他所到任的地方,他所服务的地方,他一定修建寺院。

这一点我就比较惭愧,我在当组长跟副分局长,我只有到佛寺去参拜礼佛,我有时候供养个打斋款,我就没有像范仲淹福报这么大,还修建寺院。所以给各位做个参考,如果你是从事公务人员,或者你从事军公教,你在你服务的地方,如果你有余力、有能力,你能够护持三宝,那个地方佛寺有什么需要,你供养它。这个是要学范仲淹的精神,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尤其现在这个末法时期,大家对僧人都不恭敬。你看范仲淹就是福报这么大,他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所以他兴隆佛法,兴崇佛法不遗余力。

他从小就立志,希望有一天能够帮助社会。有一次他就去算命,那去算命的时候,那他就问那个算命先生说,你看我有没有当宰相的命?算命先生算一辈子的命,从来没有看见说,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说要当宰相,也是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呢?那范仲淹被他那么一讲,有点不好意思了,他就说,那你说说看,我有没有当医生的命啊?宰相跟医生差很大,这个算命先生就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一下子要当到那么高的宰相,一下子又降到这么低的医生呢?他就问范仲淹是什么原因。范仲淹就回答说,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良相可以帮助国家,也可以救苍生,良医可以救命,两个都可以救人,两种职业都可以救人。算命先生被他感动了,就一个孩子念念都想要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的一颗心,乃真正宰相的心,以后你一定可以当宰相。

我们要学习范仲淹这种心,良相可以治国,良医可以救人。如果你从事公职,能够以他这样的心,那就是宰相的心。

那么再来,范仲淹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虽然家里很穷,在佛寺里面寄居,在佛寺里面读书,他非常节俭,他每天煮了一锅粥,等到那个粥冷掉以后,他再用刀把它切开来,一餐只吃一块,那这么省啊。那个粥还是有一点水分,它不是干饭,它干了以后,他这样切一块来吃,叫划粥为食。所以他早期、早年的物质生活非常艰难。

如此艰苦的情况之下,有一天他在读书的时候,可能也是因为没有吃晚饭,寺中的长老见到了,很心疼他,就拿一块面饼,悄悄放在石桌上就走了。当时范仲淹大概入了读书三昧,入定了,没有发现。突然间听到吱吱吱的叫声,就老鼠的叫声,他才发现,一只老鼠叼起了那个面饼拚命的跑,跑到一棵紫荆树下。范仲淹放下书本,一路追过来,好奇心,用铁锹挖开老鼠洞,掘开了黄土以后,竟然发现下面有一块石板,他将石板掀开,石板下全是这个灿灿的金元宝。谁见到这种情况,谁不动心呢?当时范仲淹家里又这么穷,一分一厘都没有拿,他把这个石板盖好,重新埋土,直到日后他功名成就做大官了,这件事一直在他心里藏了几十年。

几十年后,有一天,当年范仲淹读书的寺院醴泉寺,就是这里讲的长白山,“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及贵”就是他当到宰相以后,当时这个寺院请求范仲淹护持,“语僧出金修寺”,当时寺院长老就派人来向范仲淹求助。范仲淹想起当年的情景,写了一张纸条,派人交给长老。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这里是讲“窖金”,“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你看,埋了几十年的秘密,这是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他的操守,他守戒律的精神,从这地方可以看得出来,深信因果,真的深信因果。什么是深信因果?老法师说,法身大士以上深信因果,他深信不疑了,他真正深信因果了。范仲淹就是深信因果,动一个念头都没有,再把石板盖回去,土再盖起来,几十年后再告诉僧人说,那个地方有黄金。

再来就是范仲淹量大福大。范仲淹请风水先生来看他母亲的墓地,风水先生说,你的母亲的墓地是绝地,也就是绝子绝孙,他说会绝子绝孙,请他迁移。范仲淹说,既然是绝地,就不应该让别人去受,宁愿我自己受。如果我该绝后,那迁坟有什么用呢?你看,他深信因果,如果会绝后,那迁坟有什么用呢?他知道什么?因在前面,为什么会绝后?有前因哪,后面的后果才是绝后呀。他深信因果,他没造那个因,当然就不会绝后啊。结果他没有迁坟。

那么当时苏州有一个著名的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当时是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住宅,让他家代代都出状元,都出这个显贵,做大官。范仲淹当时说,与其让我这一家发达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就这里讲的“苏州府学”,苏州书院。培养出多少人才呢?这个地方,现在这块地就是苏州景范中学,景就是景仰范仲淹的德行,景范中学的校址。在这一千年来,从宋朝到清朝,到民国就没有进士了嘛,没有科举考试了,这一千年来,这里出现了,就是苏州书院,出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这个福报大不大。菩萨有福德不受福德,这叫量大福大。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傍水,读书效果特别好。

各位我们讲到这里,我们学到什么呢?福报要怎么用?福报供养给众生,布施给众生,为众生服务就对了,一切为众生服务,众生高兴,佛就高兴,众生得安乐,佛就高兴。所以你福报要怎么用?福报就是供养众生,你就能够容易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相应,会跟这个四相相应,就能够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应。这个就是佛陀在《金刚经》里面勉励我们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佛陀告诉你这样,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这个意思。

后来范仲淹建了义庄。为了团结亲属和族人,范仲淹出资为家乡苏州的族人设立了义庄、义田。义庄是供给义米,救济那些贫穷的族人,并为科举考试的学生提供了资助,期待他们将来当官以后,出仕以后就是当官以后,反馈同族。若族人任官,则停止供给义米。当时受范仲淹的影响,他的好友李师中也买田数千亩,设立了义庄周济宗族中的穷人。范氏义庄的出现,象征中国宗族组织的诞生,影响深远。范仲淹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出资购买的良田千亩,设立了范氏义庄,资助范氏族人。

再来,享八百年的福报,史上第一人。他死后,他的儿子范纯仁任宰相,一门兴旺,而且他世世代代人才辈出。所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仲淹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印光大师、老法师都非常赞叹范仲淹,他的福报等于周朝的福报,一个人的福报竟然等于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就是周朝,他等于周朝的福报。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守父亲舍财济世的家风,他后代子孙在朝为官也是屡出不绝,都是出自范公良好的教育跟庇荫。因此世人若想要后代子孙昌绵久远,应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那最后,我们来引用印光大师开示,范仲淹,“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你怎么样守住你的家风、家学、家业?就守住你祖先的德行永久都不会改变?当然啦,不可能永久不会改变,因为一切万法都是成住坏空,《大般若经》里面讲,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无所有。我最近在研读《大智度论》,体会特别的好、特别的深,确实就是老法师讲这三个重点。所以也不可能“永久勿替”,那个什么,范仲淹也不过是八百年哪。但这已经是最好的,也不简单哪,已经富过不是只有三代,好几代啦,作为一个世间人来讲,能够这样的话,就不简单哪。印光大师原文怎么说呢?

“凡发科发甲,皆其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以人力而发,必有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生于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任其贫贱,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

这段印光大师说,你想要功名发达,“发科”就是,“科”就是古科举名目,“发”就是产生,“甲”就是铠甲,指文武官员,你要当这个文武百官,要官运亨通,你都是要祖父有大阴德。如果没有阴德,你用人力的方法去开发,譬如说你用走人际关系,阿谀奉承的方式,贿赂,这样去得到那个官位,必定有大祸在后面,不如不要发好。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会锒铛入狱,会败坏家的名声。我们看古今以来大圣大贤的诞生,都是因为他祖父有积阴德。大富大贵的家也是一样。但是现在的时代的演变,都是子孙生于富贵,只知道享福造业,忘记他祖父的一番栽培、努力、积德、修善,以致从此祖德就败坏,子孙就荒废了祖业了,到最后落得贫贱的地步,这个是举世富贵人的通病,富贵人家的通病。所以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不知道祖先是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所以能够世守先德,永久勿替,只有苏州范家,是古今第一人,也是古今第一家。

再来,印光大师说:“自宋文正公以来,直至清末,八百余年,家风不坠,科甲相继,可谓世德书香之家。而长洲彭家,自清初以来,科甲冠天下,其家状元有四五人,有同胞三鼎甲者,而世奉佛法,虽状元、宰相,犹日诵《感应篇》《阴骘文》,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辑自《印光法师文钞·与永嘉某居士书》。”

印光大师说,自宋朝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以来,到清朝末年,这八百余年来,范家“家风不坠,科甲相继”,可以讲说是世德书香之家。另外长洲的彭家,就是彭绍升、彭际清他们的家。老和尚讲经有提到彭绍升彭二林居士,他就是后来就不当官了,他有考上状元,不愿意当官,他后来一生投入佛门,他也会集《无量寿经》,他父亲是国防部长,就是长洲彭家。他们从清初以来,“科甲冠天下”,就每一代都出状元。他们家曾经有什么?有状元四五个人;同时,就是中榜,“有同胞三鼎甲”,什么叫“三鼎甲”?就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状元、榜眼、探花,就第一名、第二名,一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他们彭家都怎么样呢?世奉佛法,每一代都是皈依三宝、奉行佛法。就算当了宰相、状元的这个地位,还是每天诵《感应篇》《阴骘文》,以作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为民众造福。

以上我们是提到范仲淹先生,我们特别介绍他这一生的德行,他也是我们在家居士的榜样,印光大师非常赞叹,我们就介绍到这里。

我们再看下面的名相注释:

“宣抚”,朝廷派遣大臣到某一个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这个叫“宣抚”。

“河东”,“河东”是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到南一段的东部,就是今天的山西省。

“十六罗汉”,我们来介绍“十六罗汉”,是指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的十六尊罗汉。

我们来介绍这十六尊罗汉。一,宾头卢跋罗堕阇,就是宾头卢尊者,此尊者与一千阿罗汉,分住在西牛货洲;第二,迦诺迦伐蹉罗汉,此尊者与五百罗汉,分住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此尊者与六百阿罗汉,分住东胜神洲;第四,苏频陀尊者,此尊者与七百罗汉,分住于北俱卢洲;第五,诺矩罗尊者,此尊者与八百阿罗汉,分住于南赡部洲;第六,跋陀罗尊者,此尊者与九百阿罗汉,分住于耽没罗洲;第七,迦理迦尊者,此尊者与一千阿罗汉,分住于僧伽荼洲;第八,伐阇罗弗多罗尊者,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分住于钵剌拏洲;第九,戍博迦尊者,此尊者与九百阿罗汉,分住于香醉山中;第十,半托迦,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分住于三十三天;第十一,罗怙罗,罗怙罗尊者,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分住于毕利颺瞿洲;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此尊者与一千二百阿罗汉,分住于半度波山;第十三,因揭陀尊者,此尊者与一千三百阿罗汉,分住于广胁山中;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此尊者与一千四百阿罗汉,分住于可住山中;第十五,阿氏多,此尊者与一千五百阿罗汉,分住于鹫峰山中;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此尊者与一千六百阿罗汉,分住于持轴山中。以上就是十六罗汉的名称。

那么据《法住记》所记载。这个经典汉译以来,十六罗汉为禅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神仙姿态。所以你如果到我们国内比较古老的佛寺,都会有这个十六罗汉或是十八罗汉的造型。十六罗汉它的画像,有法愿、法镜、僧鲧诸师所绘者,以五代的贯休之十六罗汉图与北宋的十六罗汉图(藏在日本的清凉寺)都为脍炙人口之作,那么贯休的作品尚可由敦煌千佛洞壁画窥其遗影。此外,盛传在这个世间的十八罗汉图,也就是十六罗汉再加两尊,一个是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这两尊,或者加绘了降龙尊者跟伏虎二尊者,这两尊。有些是会画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有些是画降龙尊者跟伏虎二尊者。

好,我们看下面:

“慧喆”,这个字念哲,慧喆禅师。

“延”,“延”就是邀请。延请、延揽人才。

再来,“枢密”,“枢密”就是枢密院,古代官署名,掌管国家机要政务。

“参知政事”,唐代的时候设置,宋朝的时候,同平章事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简称为参政。

“簪缨”,“簪缨”就是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比喻高官显宦。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舍宅为寺。(据《金汤编》)。

宋朝范仲淹,字希文,做了很多好事,虔诚地信仰佛法。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一定会修建寺庙,度人出家,大力兴隆敬奉三宝。和琅琊觉禅师、荐福古禅师关系最好。当初在长白山读书的时候,从寺庙中发现了一批窖藏的金子,就把它覆盖起来,没有拿走。做了官后,就告诉寺里的僧人,把金子拿出来修寺。他在河东作宣抚时,发现古经一卷,经名叫《十六罗汉因果颂》,范公就把它作序,嘱托沙门慧喆流通。晚年时,他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迎请浮山远禅师来居住(苏州府学也是他捐赠的)。宋仁宗时,官升为枢密,参加重要政事的决策,追封为楚国公,死后謚尊号文正。子孙历代为官,门庭兴旺。

好,我们看下面的按语:

“(按)家舍田园。不过暂时逆旅。乐得以之修福。晋镇西将军谢尚。因父鲲之梦而免难。永和四年。舍宅为庄严寺。(出建康录)中书令王坦之。舍其园为安乐寺。(见搜神记)刺史陶范。于太元初。舍宅为西林寺。(出晋书)李子约。岁饥设粥。全活数万。后舍其屋宇为佛寺。(见法喜志)王摩诘。以丧母。表请辋川之地为佛寺。白乐天。王介甫。亦皆以所居。施为梵刹。(各见本传)较之后世刻剥他财。经营大厦。甘为不肖子孙拆毁。不舍分文修福者。不啻神龙之于蝘蜓矣。”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逆旅”,“逆旅”就是旅馆、客舍。

“谢尚”是东晋豫章太守谢鲲的儿子,太傅谢安从兄。他历任江州刺史、尚书仆射,后被封为镇西将军,世称谢镇西,就是经文这里面讲的“晋镇西将军谢尚”。

再来,“因父鲲之梦而免难”,这个典故是参考《建康录》:“尚字仁祖。鲲之子”,“仁祖”就是谢尚,他是字仁祖,所以谢尚字仁祖。“鲲之子”,谢鲲的儿子。“仕晋为镇西将军”,他是镇西大将军。“尚尝梦其父告之曰”,谢尚曾经梦到他父亲告诉他说,“西南有气至,人当之必死”,他说,在西南方有一股气已经到了,如果你碰到了,可能就必须要死,“人当之必死”。“汝宜修福”,你应该赶快修福,“建塔造寺可禳之”,他说,你盖佛寺、盖塔寺可以消除这个灾难。“若未暇建塔寺”,如果你没有办法建塔寺的话,“可于杖头刻作塔形”,他说你可以在那个柱杖上面的头部刻那个塔的形状,“见有气来可拟之”,你见到有那股气来的时候,用这个柱杖来抵挡,“见有气来可拟之”。“尚寤”,谢尚醒过来以后,“遂刻小塔施之杖头”,他就杖头上面刻了一个小塔,“恒置左右”,他常常放在他自己座位的左边、右边。

“后果有异气从天而下”,后来果然有一股气从天而降下来,“始如车轮而渐弥大”,后来就像,那个气就像一个车轮,这样慢慢的,慢慢增大了,“直冲尚家”,直接冲到他们谢尚的家里。“尚以杖头指之”,谢尚就以那个杖头指着这股气,“气即回散”,那一股气就散掉了,“阖门获全”,全家终于保住。“气所经处”,那个气经过的地方,“数里无复孑遗”,那个气所经过的地方,数里之内没有办法再有剩留,那个气扫过去就被破坏掉了,没有任何残留。“尚遂于永和四年”,这个“永和四年”就是东晋穆帝,谢尚就在东晋穆帝永和四年,“舍宅造寺”,他就把他的家改成佛寺了,“名庄严寺”,名称叫庄严寺。

再来,“永和四年”就是东晋穆帝。

“王坦之”,东晋尚书令王述的儿子,历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后与谢安共掌朝政。

再来,“舍其园为安乐寺”,这个典故出自《高僧传》记载:“释慧受”,有一位慧受法师,“安乐人”,他是安乐这个地方的人。“晋兴宁中来游京师”,他在兴宁中的时候,他到京师来游玩、来旅游,“蔬食苦行”,他修苦行,“常修福业”,他喜欢做善事。“尝行过王坦之园”,他曾经经过,这位法师经过王坦之的他们家的花园,“夜辄梦于园中立寺”,晚上他常常梦见自己在王坦之他们的这个花园当中盖了一个佛寺,这样经过好几次。这个慧受法师就想要向王坦之说,请他布施一间房间出来,“乞立一间屋处”,“受欲就王乞立一间屋处,未敢发言”,但是慧受法师不好意思开口,“且向守园客松期说之”,他只好向那个守花园的那位松期说了。“期云”,那位管理花园的人说,“期云,王家之园恐非所图也”,他说,王坦之家的花园恐怕不是你可以希望得到的,“王家之园恐非所图也”。“受曰,若令诚感,何忧不得”,那慧受法师就说了,如果我诚心的来感动他,何必担忧说不能实现呢?“即诣王陈之”,就去见了王坦之,详细跟他报告。“王大喜,即以许焉”,这个王坦之就很有慧根,很有善根,他听完以后就很高兴,就答应给他盖了一间佛寺在里面。这是这里讲的安乐寺。

再来,“陶范”,《净土圣贤录》载:“晋慧永,俗姓潘,河内人。年十二出家,事沙门竺昙现。初习禅于恒山,既而与远公同依安法师。太元初,至庐山,刺史陶范,舍宅为西林以居之。”这一段是讲陶范他供养他的家,舍宅为寺,为西林寺供养。他是刺史陶范,他供养什么?供养这一个慧永禅师。

再来,“李子约”,《法喜志》载:“李士谦,字子约,平棘人。幼孤,事母孝,其伯父玚称曰,此吾家曾子也。宗党豪盛,士谦独舍宅为寺。兢兢俭素,不御酒肉。隋有天下,毕志不仕。尝有粟千石以贷乡人,值岁祲,对众焚券,不责其偿。明年又大饥,士谦罄竭家资,糜粥施药,乡人全活者万计。”这个是讲隋朝李士谦,他舍宅为寺,而且本身非常节俭,他吃素,不吃酒肉。那隋朝的时候,他不愿担任官职,以米千石来贷款给乡人。刚好那一年,那岁收不丰收,他就把这些民众的借券全部烧掉,不要求他们赔偿、偿还。第二年又碰到岁饥,李士谦就罄竭家产,施粥施药,救活了数万人。

再来,“王摩诘”,“王摩诘”他是唐朝太原人,唐玄宗时的右丞相,尚书右丞相。

再来,“表请辋川之地为佛寺”,这个《王右丞集·请施庄为寺表》。兹节录以飨,这一段就是他这个原文里面讲:“释教有崇树功德,弘济幽冥。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蓝田县,营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并是亡亲宴坐之余,经行之所。臣往丁凶衅,当即发心,愿为伽蓝,永劫追福。”“伏乞施此庄为一小寺,兼望抽诸寺名行僧七人,精勤禅诵,斋戒住持。上报圣恩,下酬慈爱。无任恳款之至。”那么这一段是讲,这个“辋川”是什么呢?“辋川”是地名,在陜西蓝田县辋谷川口。这个是王摩诘居士,他母亲往生,他在这一个蓝田县盖了这个佛寺,供养这些僧人。

好,我们再看下面:

“白乐天”,“白乐天”他就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朝人,生在唐代宗,卒于唐武宗。他是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的事情被贬到江州。他因为不攀缘附从这个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最后他卒在洛阳的香山。白居易的文章精切,尤其他专精在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晚年恣意诗酒,号醉吟先生。

那他最有名就是〈长恨歌〉。〈长恨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长篇叙事诗,它很有名。这一首〈长恨歌〉我把它念一段简单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个咱们大家很多人都引用这个。

那白居易跟鸟窠禅师因缘。当时有一位鸟窠禅师,他德行非常好。根据《五灯会元》记载,道林禅师后来独自到秦望山,在一棵枝叶非常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道林禅师就是鸟窠禅师,人家称他叫鸟窠禅师,事实上他叫道林禅师。他就像小鸟住在树上结巢一样,所以当时人就称他叫鸟窠禅师。因为禅师道行深厚,时常有人就来请教佛法。有一天,白居易就问他了,他说,禅师啊,你在树上太危险了,万一掉下来。禅师怎么回答呢?他说,太守,你的处境非常危险,我在树上倒一点没有关系,不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怎么不危险呢?这什么意思?说什么?什么叫“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就是宦海浮沉,名利势心,越演越烈,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就似有领悟。

他后来问他,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是一个大学问家,他听就这么简单,他有点失望了,他说,这三岁儿童也知道的道理啊。鸟窠禅师说,“三岁孩童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那么白居易后来又以偈语来请教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他就跟他问空的道理啊,问苦、空、无常、无我这个道理。那禅师怎么回答?禅师也以偈回答说,“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他说,你现在在讲的就在梦中,你还不觉啊,你没有醒过来。

那么“王介甫”就是王安石。

再来,“刻剥”就是剥削、榨取。

“不啻”,“不啻”就是什么?“不啻”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一个“不啻神龙之于蝘蜒”,“蝘蜒”是什么呢?“蝘蜓”就是壁虎。所以“不啻”就是说,是指,这个地方是指说,这些舍宅为寺的这些有德行的人,比起他们有一些人,他们的后世都剥削他人的血汗,然后建了很多高楼大厦,又被不肖子孙给它拆毁、败坏了,就是这个德行跟他们相比,就有点像神龙,“不啻”就是真是,像神龙与壁虎的差别。

那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来看这一段的白话解,按语的白话解:

屋宅田园,只不过是生命轮转中的一个暂时驿站,正好用它来布施修福。晋朝镇西将军谢尚,因为父亲的梦而免难,就在永和四年捐出住宅作庄严寺。中书令王坦之,捐出自己的住宅作安乐寺。刺史陶范,在太元初年,捐出住宅为西林寺。李子约,在饥荒年岁,设粥布施,救活了数万人,后又捐出住宅为佛寺。王摩诘(王维)因为丧母而上奏回家,请求在辋川修建佛寺。白乐天、王介甫,都把自己的住宅捐出作佛寺。他们比起后世那些剥削他人血汗,建起高楼大厦,又被不肖子孙拆毁的,真是神龙和壁虎的差别啊。

好,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报告老法师开示“创修寺院”,印经,培养弘法人才才是当前真正的善行。这一段是在讲“创修寺院”,那古代,老和尚说,因为古代科技不发达,佛寺都要讲经说法,所以需要盖很多佛寺,让大家来能够听经闻法。那现在时代变了,现在是网络(路)发达,有媒体、有电视、有手机、有电脑。所以现在要怎么弘法呢?怎么样做法布施呢?老和尚说印经,还有培养弘法人才,才是当前真正的善行。

第一点,供养当中,我想很多同修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上说得好,大千世界七宝供养都比不上法供养,而且法供养中的一句偈。这是为什么呢?法供养能够帮助人家开悟,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你七宝供养,还开不了悟。佛教人家重法不重财,财是要舍掉的,可是财这个事很奇怪,越舍越多,怎么办?越多越舍,不能留,统统把它舍掉,确实越舍越多,越多越舍。到哪里舍呢?印光大师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就是行法布施。就是你要捐钱,作什么?法布施,除了印经以外,譬如说护持电视弘法,护持网路电视弘法,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布施。

第二,印经,印祖在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他出名得很晚,七十岁才被人家发现这个人有道德、有学问,真正是个大通家,被社会大众尊敬。老人家印光大师八十岁圆寂,真正弘法只有十年,可是十年的成就,在近百年当中,我们中国近百年当中,不论在家、出家,没有一个人能够跟印光大师比。这是我们要去体会的,印祖的成功,中国古人说的一句话,“厚积薄发”。印光大师是“厚积薄发”。他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闭关,藏经阁,在那边潜修闭关三十几年,到七十岁才被人家发现,八十岁圆寂。所以老和尚说他是“厚积薄发”。

你看他修行几十年,没有人知道,七十岁偶然一个缘分,有些居士研究经教的,到普陀山去玩,无意中遇到他,跟他一交谈,觉得这个老和尚了不起。回去之后在报章杂志里写文章,对老法师恭敬赞叹,老法师出了名了,开始弘法利生,用什么方法?用书信,就是《印光大师文钞》的由来。因为他说话家乡口音很重,很多人听不懂,所以用文字、用书信来弘法,留下了《文钞》。所以现在各位所看到的《印光大师文钞全集》,全部都是当时的居士写信向印光大师请法,印光大师答复他,后来有心人士,他这些大居士把它汇整起来,成为《印光大师文钞》。

第三,《印光大师文钞》内容太丰富了,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大乘小乘,他没有一样不通的,他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门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十年当中景仰他的人太多了,供养太多,四众弟子的供养,他做一桩事情,印经,他不做别的,就做这一项,做这一样。自己也搞了个印刷厂,在苏州报国寺,就是弘化社,弘化社自己印书。他知道那个时代文字宣传是最有力的,效果也很大,凡是读书的人都喜欢读他的书。他的书籍成本流通,不赚钱,书也印得很好,校对精确,称得上是善本书。

第四,老和尚读到他的书,想到他老人家的为人,他的苦心教诲,老和尚学他,四众同修对老和尚的供养,老和尚也全部拿去印经,而且向全世界结缘,那法缘就很殊胜。钱多就印多,钱少就印少,这两年老和尚印得不少,老和尚印《大藏经》印了七千多套。所以为什么老和尚现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弘扬这个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多元文化?老和尚老早就种这个善因下去,这七千多套的《藏经》。目标是一万套,印《大藏经》。中国传统文化,老和尚是送到全世界各地,这个书店给老和尚特别优惠的价钱。《四库全书》买了一百套,赠送给大学图书馆,这个书已经在分散了。《四库荟要》二百套,现在都送出去了。老和尚说,这两套书多少钱呢?美金一千万,都是用这个好事情,中国传统文化不会丧失,因为分散在全世界各大学图书馆。

第五,除了这个以外,老和尚说,真正想学的同参道友,马来西亚汉学院,当然现在还增加一个英国汉学院,蔡老师,蔡礼旭老师,现在叫成德法师,当时在马来西亚汉学院,也发大心,带了三十几位仁人志士,这些同学发大心,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法。《群书治要360》就是他们编的,就是成德法师他们编出来的。就是为续佛慧命,为正法久住而努力。老和尚说,希望他们这些人当中将来都能够以出家身分示现。那现在蔡礼旭老师已经出家示现。成德法师出家,就是老法师嘱咐我来办这个出家大典,剃度法师就是宗兴律师,羯磨法师就是净旭法师,也是南普陀佛学院的,也是台湾持戒律非常好的一位法师,当时在台南极乐寺举行成德法师的剃度大典。老和尚说,希望他们每一个人专攻一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十年后就变专家了,或者经师了,或者是论师了,或者是研究戒律的律师了,十年后佛门的人才就出来了。所以老和尚这个期许,我们也希望马来西亚汉学院、英国威尔士汉学院,希望能够承担这个如来家业,现在还再包括台南极乐寺,都承担这个使命,就弘法人才的培训。

第六,流通经典很重要,但是没人讲不行,你看不懂。需要一批老师的培养,对中国传统的学术,儒家、道家、佛家的,老和尚说,这些人才我们统统要培养、统统要照顾。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再复兴起来,这个担子很重,我们做得很辛苦。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呢?总得三代、四代、五代以后,不是一代就可以复兴的,没那么容易。我们这种东西断掉了一百多年,慢慢的恢复起来,大概要一百年。所以现在培养人才比印书还要重要,印书有钱就可以印,人才可不是短时间能培养的,至少还要十年。所以这是我们当前大事,是我们当前真正的善行。

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不是最终审阅定稿版,最终以孝廉讲堂公布为准,此版本为学习版,只用于学习参考!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76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