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9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9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6月22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二十八,“广行三教”。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一百四十八页,我们看经文。上一回我们讲到“助扬王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有研讨到一百四十八页倒数第四行,就讲到大舜用了这一个皋陶把司法治好了,那么按语我们就没有讲,那今天我们就从这个按语,“按”开始讲,我们看经文。

在还没有讲这个按语以前,上回我们有提到说孔子作《春秋》,那孔子作《春秋》的这个典故我们有稍微提一下,我们在这个地方再作一个补充。

《春秋》它是一本书名,等于是历史的这个记录,就像《资治通鉴》一样。它是孔子作的,那就孔子根据这个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它是属于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载的时间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总共二百四十二年,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具有褒贬的这个法义在里面,而且它里面蕴藏着孔子他对于这个当时朝政的一些评论,所以这一本《春秋》里面其实有孔子智慧的微言大义。因为它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历史的故事,所以也称为“十二经”。那后来有根据这个孔子的《春秋》再写三个传,一个是《公羊传》,一本是《谷梁传》,再来是左丘明的《左传》,所以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那么在《孟子·滕文公下》云,这是孟子对这本书的评价,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说,当时在孔子那个时代,世道已经衰微了,道风日下,人心不古,那时候就人心不古了,邪说横行、朝纲暴行都有。“臣弒其君者有之”的意思就是说,大臣把国君杀掉了。就晚辈杀上辈,晚辈杀前辈,譬如子杀父、臣杀君,这个叫做“弒”,犯上。所以“臣弒其君者有之”,就是当时就有发生这个身为大臣把国君杀掉了。“子弒其父者有之”,儿子把父亲杀掉了,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乱象,家庭悲剧一样。那孔子当时很担忧,此风不可长,所以“孔子惧,作《春秋》”。

好,我们来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本《春秋》有孔子的这个微言大义在里面,我们称它叫春秋大义。《春秋》,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原来是东周和当时列国诸侯史,譬如说有《周春秋》《宋春秋》,有燕国《燕春秋》,还有齐国的《齐春秋》等。所以《春秋》是一种编年史,因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用春天来包括夏天,举秋天来包括冬天,所以就以春秋做代表,所以称为《春秋》。

但各国的《春秋》只记载它的事,并没有讲它的这个含义,它所呈现的意义,它没有这样记录。那孔子因为取得《鲁国春秋》而修订之,就鲁国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孔子再加以明其是非,辨其邪正,别其善恶,寓其褒贬,对这些是非、邪正、善恶,孔子必须以圣人的角度来提出他的观点跟他的评论,然后提出孔子的智慧见解,该称赞要称赞,该呵斥要呵斥,叫做寓其褒贬。从此以后,春秋一名,为孔子所修《鲁国春秋》所专,那从此以后,这个春秋这个名字就变成孔子的专用了。所以说,春秋之微言大义就是说,在历史里面,孔子已经加入他智慧的观点,他的观点是对于历史的这些故事,它所启发的教育,里面有是非、邪正、善恶之别,也是一种褒贬的价值标准。

孟子非常推崇孔子的春秋大义,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刚才我们解释过,“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又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个是我们常用的。

那司马迁他作《史记·孔子世家》言孔子之修春秋,司马迁对于孔子作这个《春秋》,司马迁的评论是“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这个意思是说,该批判还是要批判,文章已达精妙境界。又于〈自序〉中曰:“上大夫壼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壅之”就是阻塞不通,也等于说朝纲紊乱,诸侯害他,大夫排挤他。“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孔子的政策跟理想没有一个国君愿意用,孔子的理想大道不能够落实,“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孔子的目的是希望怎么样?为天下做一个典范,“为天下仪表”。“贬天子”,哪个国君做不好就必须要给他批判。“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圣王之治,也就是让政治清明。由此可见,孔子修《春秋》之严正态度及深长用心。

后人赞孔子修《春秋》之笔法,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讲的每一句话,只要给他褒奖的、给他赞叹的,那种荣耀,“荣于华衮”。“华衮”是天子意思,古代天子要祭祀大典所穿那个礼服,那么华丽、那么华贵,就这个意思。“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可是孔子批判的每一句重话,他的严格程度,“严于斧钺”。“斧钺”是什么?英勇无畏,烈士忠义不屈,形容将士英勇无畏。

这个是我们上一回提到“助扬王化”,这里面有提到“孔子作春秋”,我们今天在这边先作补充,就《春秋》的微言大意,在这边我们做这样的一个说明。

好,接下来我们看下面的按语:

“(按)刘宋文帝。谓何尚之曰。范泰。谢灵运。尝言六经本在济俗。若求性灵真要。则必以佛理为指南。使率土皆感佛化。朕则坐致太平矣。尚之曰。渡江以来。王导、周顗、庾亮、谢安、戴逵、许珣、王蒙、郗超、王坦之、臣高祖兄弟。莫不归依。夫百家之乡。一人持五戒。则一人行善。十人持五戒。则十人行善。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陛下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后儒以佛为讳。徒欲借君子小人四字。以佐赏罚之所不及。吾见其术之疏矣。”

这一段虽然是短短的按语,里面有很多历史故事,所以如果不稍微解释补充,大家可能也不太了解这段历史,所以学人不厌其烦地把这一段希望能够做一个历史交代,让大家对这一段南北朝的历史有一个了解,因为这个都是在南北朝时代。

首先我们要介绍刘宋文帝以前。刘宋文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皇帝,他在位是三十年,后来他被他儿子杀死,但是他跟何尚之是一个圣贤皇帝跟圣贤大臣。就是老和尚说的,古代的皇帝都是圣贤在扮演的,那有些君臣将相也都是菩萨示现的。何尚之就是一个典范,这是圣贤菩萨的一个大臣。皇帝刘宋文帝,虽然他是被他儿子杀死的,但是在历史留名,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而且护持儒释道三家。所以在提到刘宋文帝以前,我们跟各位介绍一下南北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南北朝。

这个南北朝总共多久呢?公元四二O年到五八九年,总共有九个国家,九个国家,那当然北朝是在北方,南朝在南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公元四二O年的刘裕篡东晋建立刘宋开始,也就是这个刘宋文帝的这个开国的皇帝刘裕,他的父亲,到公元五八九年隋朝灭掉南陈,陈国,南陈为止,这样总共将近是有一百六十九年,差不多有一百六十九年,这个时间也是满长的。上承东西晋,东晋跟西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隋朝以后就变唐朝,那就大唐盛世了。所以这是一个战乱时期,但是相对的,在这个时期产生很多的,这个三教里面产生很多的这个圣人、贤人出来。

因为南北朝两边的势力长期地对立,南朝就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这个梁朝就是我们讲的很有名的梁武帝,菩萨皇帝,宝志公禅师就在这个时候,达摩祖师也在这个时候,就是在南北朝。就是宋、齐、梁、陈这四个国家是属于南朝。那北朝呢,就比较属于北方的民族了,像鲜卑啦,这些都是属于这个五胡的文化,五胡乱华,我们都听过读过历史五胡乱华,是属于北方比较彪悍的民族。北朝它有北魏、东魏,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跟西魏,再来是北齐跟北周,北周当然后来被隋朝灭掉,那后来隋朝就统一天下了。这北朝是五个国家。

那南朝呢,它的皇族主要出身都比较寒门跟庶民。譬如说南朝的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间,他国力改善。梁武帝,据历史记载,他好像是在位四十八年,他是笃信佛教的,而且会讲经说法,推动吃素,就是梁武帝,《梁皇宝忏》就是他请宝志公作的。所以那时候他国力就很强盛。那北朝继承五胡十六国,在胡人跟汉人之间的融合,成为一个新兴的朝代。北魏的皇室大概都是鲜卑族,但是他会用汉人的官员,就像满清用汉人来统治中国一样,就是两边的文化融合。所以老和尚说,清朝他这些满族人他很有智慧,虽然他统治中国,但是他用了中华传统文化,就是用汉人。这个北魏皇室鲜卑族他是用汉族官员,受五胡文化的影响,那么后来鲜卑皇室也受了汉文化的熏陶,彼此通婚。

所以南北朝事实上它这个历史是满长,我在这边只是大概讲一下,它在文化方面是非常出色的,它开创出独特的见解跟理论,尤其在玄学跟佛教与道家都很兴盛。其中佛教带动石窟的发展,譬如说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的石窟、云冈石窟以及龙门石窟名扬于后世。这个现在都变成国家宝藏,变成我们古代佛教文化的历史,留给后代的一个历史文化。就这个尤其是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那这个非常地,还有敦煌石窟。这个就我所知道,江逸子老师他以前在画国画的时候,他曾经也到拜访过敦煌石窟。那么隋朝后来一统天下以后,开创出具有开放性跟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好,那我们来介绍“刘宋文帝”。他是南朝宋太祖文皇帝,他名字叫刘义隆,他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罚有恒科,爵无滥品”,就是说,刑罚都按照法律来执行,封官、世爵绝对没有泛滥,叫做“罚有恒科,爵无滥品”。“内清外晏,四海谧如”,内外祥和,国泰民安。国家大治,国家后来就政治清明了。因为他的年号叫“元嘉”,所以历史上称它叫“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他在位三十年,后来被追封为“文皇帝”,庙号“太祖”,所以又叫宋太祖,刘宋文帝。

那么刘义隆他实行了他的父亲刘裕的治国方略,清理户籍,免除百姓欠政府的这个税金,叫逋租宿债,然后他又实行教育,叫劝学,所以他对教育很重视,他又奖励农业,兴农,而且广招天下贤士,就招贤,等一系列的措施,所以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因为战乱的关系,让老百姓可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就开始有发展了,经济文化日趋繁荣,所以在三十年之间,是刘宋的盛世,称为“元嘉之治”。那么在军事上,刘义隆他曾经也北伐,但是都失败,无功而返,当然也造成刘宋国力的耗损。在公元四五三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弒杀。不久之后,他第三个儿子刘骏起兵推翻刘劭而继位,称为宋孝武帝。这个是刘宋文帝的历史。

我们再看下面,“何尚之”。“何尚之”是刘宋文帝的尚书令,曾经刘宋文帝要盖玄武湖,他给他劝阻,当时刘宋文帝要盖这个玄武湖,在里面建方丈、蓬莱、瀛州三座山,何尚之就劝他说,这样劳民伤财,不好。那么何尚之重视教育,所以他在建康这个地方南城外,他办班教学,召集学生,他来讲学,一时四方名士纷纷慕名而来,当时被称为“南学”。所以老和尚说,古代政府,“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其实从这个地方可以得到印证。

我在讲到《感应篇》的时候,我们知道清朝的雍正皇帝他有写一篇〈雍正皇帝上谕〉,老和尚还特地有为这个〈雍正皇帝上谕〉还做这个一席的讲座,还开示。我们这边没有办法全部把雍正皇帝的〈上谕〉全部讲出来,我们大概讲了一部分的重点,就是今天这个按语里面的重点的经文。

先介绍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他是爱新觉罗胤禛,他是大清国人,是清朝的第五位大清皇帝,他的父亲是康熙皇帝,那么雍正是属于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其实当时他们几个大阿哥在争权,在争做皇帝,康熙皇帝立了好几次的太子,后来都废掉。其实原来康熙皇帝也没有看好这个四阿哥来接掌帝位,他当时立两个。但是他专门叫四阿哥,就是雍正,就是胤禛,去做祭祖的工作,就是由他主持,另外军事的就交给他弟弟去负责。那么后来康熙皇帝驾崩以后,就由这个胤禛,因为他借重于年羹尧的力量,所以掌握到军权以后,接掌帝位。他死后被称为清世宗宪皇帝,历史上称他叫清世宗。这印光大师其实也满赞叹雍正皇帝的。

雍正皇帝其实,他在位的时候年号叫雍正。就是他本身其实跟佛家有缘,因为他的法号叫破尘居士,破尘就要破除烦恼,圆明居士,圆明无上菩提,所以他这个法名里面就有智慧了,圆明就是圆满无上菩提,圆满我们的智慧,明就是智慧。那么据说,在历史上的记载是说,他为什么学佛?他其实因为当时兄弟在争权,他其实是学佛有一个目的,可能也是在增长他的智慧,但另外一个也是引开别人的注意,大家不会去注意他想争这个江山帝位。他其实是,他很有谋略的,雍正皇帝他很冷静,他整个在这个乱局里面,到最后他还是登上这个帝位。他在位期间,对于内政民生有很多改革,譬如说他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废除这个卑贱的贱籍等一系列政策,提升了清朝的经济跟国力,对外他跟俄国谈判,确定蒙古北部边疆,还有对康熙、雍正、乾隆盛世的延续,他具有承上启下的,因为他后面那一个乾隆皇帝,那是清朝的盛世,所以他有承上启下的一个重大作用。

好,我们现在来念一下这一段〈雍正皇帝上谕〉的摘要: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你从这一段一开头就知道说,雍正皇帝他佛法的底子、底蕴非常地深厚,而且对儒释道他精通。所以你看,古代皇帝要统治这整个国家,他其实怎么样?他其实本身也有个信仰,他有智慧,他智慧从哪里来?跟老祖宗学的,他怎么样?他有读历史,他有深入,昨天我们讲的,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他都有深入。

所以他说,“朕”就是他自己,他说,我认为儒释道这三种教育,它是要“觉民于海内”,是要启发老百姓的智慧,让老百姓更有智慧来处理他的日常生活。所以“觉民于海内”就是说,这三种教育是来教导全国人民。从理论上来说,“理同”就是从佛理,还有道家讲的这个法理的根源,儒家的根源,三教是一体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它是一致的,同一根源,性德,都在讲心性,所以它是一致的。那么教化众生的方法也是并行而不相违背啊,叫“道并行而不悖”,它教化众生的方法是可以同时并行的,而不互相违背的。

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个“五常”是什么?仁义礼智信。“百行”呢?就是儒家规范我们的每一个人的各种品行、各种德行,这叫“百行”。雍正皇帝说,佛教以五戒十善教导人们要止恶修善,我们儒家的五常百行也是在引导扶持、奖励劝勉,又有哪一点不是为了引导人民向善呢?

第三段:

“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这个是何尚之对刘宋文帝的对话,雍正皇帝把它引用。何尚之回答说,百户人家的乡村有十个人持五戒,就有十人真诚纯朴;千户人家的城市有一百人能修十善,就有一百人和睦共处。持此良好的教化风气,遍及全国上下,“以周寰区”就是遍及全国上下,“则编户亿千”,那么编户亿千之地,就会有百万仁人,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就能够改善。而且人能行一善,则能离开一件恶;离开一件恶,则免用一个刑罚。一家免掉一个刑罚,一家人免掉一个人犯罪,则这个国家就免除万刑,万条刑罚了,这个国家就免除一万个人犯罪了,叫国免万刑,家免一刑,则国免万刑。那么确实是可以,我们这个国家自然就可以垂拱,垂手坐享天下太平了,叫垂拱而治,“垂拱坐致太平”。

以上这个是我们因为要提到刘宋文帝跟何尚之,我们特地要引用雍正皇帝的《上谕》,我们作这样的一个补充,它只是一个片段而已,不是全部。

再来看“范泰”,“范泰”是东晋末年南朝宋国的官员范甯的儿子。

再来,“谢灵运”,晋朝将领谢玄的孙子。他年幼的时候好学,博览群书,为官的时候受到刘宋文帝的礼遇。后来因病辞官,喜欢游山玩水,而喜欢写诗词,跟陶渊明并称。

“六经”是《诗》《书》《易》《礼》《乐》《春秋》。

“济俗”,救治世弊。

“率土”,“使率土皆感佛化”,“率土”就是“率土之滨”的省略名词,“率土”就是四海之内。

“坐致太平”,“坐致”就是轻而易举地得到,就轻易获得。“太平”是时世安宁和平。所以“坐致太平”就是轻易地达到安宁和平的治世。

“渡江”,“渡江以来”,这个“渡江”是什么呢?“江”是指长江。“渡江”是当时西晋永嘉之乱,大量的中原的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迁往长江中下游,历史上称为“衣冠南渡”。后来晋元帝在江东建康(就今天的南京)建都,从此以后称为东晋。所以西晋是在长江以北,后来逃难到南方来,晋元帝后来延续政权叫东晋。

“王导”,这个地方有出现“王导”这个名字,他是晋朝的一个名臣。东晋元帝为琅琊王时,王导知道天下将要大乱,所以他就劝元帝要收贤俊共事,就是说你要广纳天下英才来治理国家,就是收贤俊共事。等到元帝即位,参与政务,朝野倾心,大家都非常地拥护他,所以王导被称为“仲父”,也就是说晋元帝尊称他像父亲一样。后来他受到皇帝的,因为晋元帝逝世以后交代他,受到皇帝的遗诏,辅佐他的儿子明帝,东晋明帝,后来又辅佐了东晋成帝,历事三朝,出将入相。晋朝的中兴,王导居功甚多。后来官当到太傅,皇帝的老师,死后被追封为文献。

再来,“周顗”,“周顗”他官当到尚书左仆射。

当时王敦作乱,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个王敦是谁,因为在这一篇里面没有王敦,但是他跟王导有关,跟周顗也有关。当时大将军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出身世家王氏,娶了司马家的公主为妻。那时候他跟他堂弟一起帮助琅琊王登上皇帝的宝座,就是晋元帝。但是因为司马家族刚刚经过内乱,所以这个新皇帝在江南需要一个士族来维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实力最强大的。当时的经济中心是在荆州跟扬州,王敦刚好被封为镇东大将军,统领六州的军事,包括荆州跟扬州。这样一来,这位大将军掌权,国家经济中心的军事大权,所以到他家的人不计其数。

但是这位王敦他,大将军性格强势,威胁到皇权,皇帝就慢慢地疏远了王敦他们的家族,去扶持江南其他的士族。后来王敦第一次起兵叛乱,很顺利地就打赢了。结果司马睿又做了让步,给他更大的权力。这个司马睿,司马睿后来逝世了。但是继承司马睿的他的儿子很得民心,而且手腕也很好,就暗中联络忠臣,要拉拢王导跟王敦对抗。

那王敦准备要发动第二次政变,可是这个时候他生病了。他在病床上就告诉他旁边的大将跟他的亲信,他说,有能力的人才能做困难的事情。他说,我快要死了,我的儿子是没有能力的。那么我给你们三个建议,上策,我死后,你们马上解散军队,让你们的子弟到朝廷去当官,这是上策。那中策呢?你们把军队退回武昌,有军队做后盾,但是你们对朝廷要恭敬、忠心,这样皇帝、皇室可能还会给你们活命,这是中策。下策,就是他还有一口气在的话,另外立朝廷。结果他们用下策。王敦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他的亲信自作聪明,选择了下策,就是另立朝廷。结果王敦说完没多久就死掉了。他的亲信就鼓动了世子发动叛变,最后整个叛军全军覆没,大将军王敦的一家,这个一脉全部彻底绝后。

这是我要提到王导跟周顗,我先解释一下王敦,在晋朝时候的这位大将军的这个叛乱的事情。

好,我们再回到这个王敦作乱,“周顗”,王敦作乱。当时王导他就到朝廷见皇帝,诣台待罪,那周顗其实是很想救王导,周顗也是一个大臣,他这是官至尚书左仆射,可是周顗想救他,王导不知道。可能王敦作乱,皇帝怪罪到王导本身没有处理好,所以王导他负荆请罪。那周顗想救王导,他就申救甚急,他有写一个,就上表,要给皇帝的一个表,但是王导没有看到。后来皇帝就下令王导去见王敦,因为王敦杀周顗,王敦就问王导,他就问说,另外一个大臣叫周顗何如?就问周顗怎么样呢?结果王导没有讲话,王导没有回答。后来周顗被杀了。王导后来看到周顗呈给皇上的申救之表,就要救他的这个奏表,然后就哭泣地说,泣曰:“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典故从这边来的,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这是讲王导跟周顗还有王敦他们三个人的故事,这个也是很有意思。我们说我们讲《感应篇》,或者讲《阴骘文》,同时认识历史啊。我其实也是讲《感应篇》跟《阴骘文》,我又重新恢复对历史的了解,这个是很有趣的事情。

再来,“庾亮”,“庾亮”是晋明帝在位的时候,他是晋明帝建立的时候,他奉遗诏来辅佐晋明帝。那在成帝的时候,他是中书令,所有的政事都由庾亮一个人来决定。当时晋室偏安江南,庾亮他力图恢复中原,就希望能够一统中国,后来没有成功。

再来,“谢安”,这个“谢安”是非常有名的,东晋政治家以及军事家,东晋孝武帝的名相。在淝水之战,我想大家都读过历史,这个淝水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这个主角就是谢安,率领晋朝大败苻坚。就是苻坚,我们知道这个苻秦有前秦跟后秦,前秦就是苻坚,后秦是这个姚苌,就姚秦。所以前秦苻坚,这个地方就是讲前秦。谢安后来死后,被追封为太傅,所以历史上称他叫谢太傅。

我们现在来介绍淝水之战谢安有什么典故。谢安是东晋时代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就表示谢安定功很深,他淡定从容,在面对东晋大将军桓温的鸿门宴的时候,他淡定地表示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桓温非常地震撼,放弃了杀了谢安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显示谢安的军事才华和从容的气度,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谢安被称为名垂千古的名相。这历史上朝代宰相都很多,但是谢安是其中一个值得称赞的。

据说当时前秦苻坚他已经是如日中天,国力很强,前秦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领土,苻坚为了一统天下,大举率兵侵入东晋,就南方,前秦将近动用到二十万的大军压境,围困了襄阳一年之久,最后把襄阳攻破,打到秦淮之地。但是谢安没有慌张,他不慌不乱地、不忙不乱地派遣谢玄领兵,击败了前秦的军队,士气大振。

之后苻坚又带着号称百万雄师大举南下,再攻下来,想要一战而决天下。面对气势汹汹的敌军,很多人都慌了神了,但是谢安仍然不急不躁,一方面让桓冲率领十万精兵牵制秦军,让他们不能够全力以赴,另外一边他又派谢玄带着八万精兵跟秦兵正面交锋。谢玄转守为攻,面对百万大军,就是以八万打败百万大军,这个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淝水之战就在这里。谢玄先出手攻击,等到苻坚的这个百万雄兵还没有全部到以前,他先发动攻击,他的主力部队还没到,只有前锋部队到而已,他就先击溃了秦军的这个前锋部队,后来在淝水河畔又大败前秦的大军。留下历史的评价是什么呢?“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就是这个淝水之战。

当前线谢玄打败他们那个秦朝大军的这个百万雄兵的战报、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正在跟人家下象棋,面对这场大胜,他还是继续下他的象棋。然后旁边跟他下象棋那个人问他说,什么事啊?什么事啊?因为有号令兵来通报战情。我们看那个连续剧都知道,那个马一停下来,那马会马叫,然后就送这个战报,我们这个传捷报。一起跟谢安在下棋的人说,什么事情啊?发生什么事啊?他没有说什么,他棋继续下完,继续下完,最后只有淡淡讲一句话,前面的小伙子们打赢了,他就讲这样而已,前面的小伙子们打赢了,继续跟人家下棋。等到下棋的人走了以后,才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个谢安,他的定功实在是一流的。我们在这边提到谢安,特别要把他来叙述一下,这个历史上很有名的淝水之战,大家这样就知道,淝水之战是八万打败一百万雄兵,历史是这样来的。

好,再来,“戴逵”,“戴逵”他是很有学问的,《晋书》记载,戴逵他对音乐也很有这个才华,“能鼓琴,工书画”。

“许珣”,“许珣”这个“珣”应该是询问的询,言字旁。他很有才华,很会写文章,跟当时的王羲之、孙绰、支遁都以文章盖世。但是许珣终身不当官,喜欢游山玩水。所以古代的官员他们是很闲的,案情少嘛,老和尚说,一个月大概一二个案子而已,大部分都在游山玩水。他常常跟谢安等人游宴。你看老和尚说得没有错,古代的官员,天下升平,为什么?因为教育做得好,人都教好了,没有什么社会的动乱案件,所以做官,就太平盛世。所以当时谢安就跟这些学问家都有在交流,许珣就其中一位。他跟谢安常常游宴,吟什么?吟咏,就是吟诗,善析玄理,而且什么?研究佛理。所以老和尚讲得一点都没错,为什么古代这些文武百官他们对佛理都非常深入,而且很有智慧?就是这个原因,都跟这些社会上的这些有智慧的这些名士交往。善析玄理,隐居深山。这个是许珣。

再来,“王蒙”,“王蒙”这个应该是三点水那个濛,“王濛”,他是东晋的名士。

“郗超”,他是东晋开国功臣郗鉴的孙子,少喜交游,喜欢谈论,但是他的义理非常精微,学佛,奉佛,喜欢布施,奉佛好施。这“郗超”。

“王坦之”,东晋尚书令王述的儿子。历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后来跟谢安共同掌理朝政。

“臣高祖兄弟”,“高祖”就是祖父的祖父,或称为高祖父。“臣”者就是讲何尚之。就指何尚之的高祖父的兄弟。

“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

“讳”,避忌,就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疏”,粗略、不周密。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刘宋文帝对何尚之说,范泰、谢灵运曾经说,《六经》本来是为了救济世俗的人,如果要寻找本性真谛,就必须要用佛理来做指南,全国都受佛化,全国都受佛法的教化,那我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取得天下太平了。何尚之说,渡江以来,王导、周顗、庾亮、谢安、戴逵、许珣、王蒙、郗超、王坦之、我的高祖兄弟,没有一位不是皈依三宝的。如果百家之乡,百家的乡村,有一人持五戒,就会有一人行善,十人持五戒,就有十人行善。行一善就会去一恶,去一恶就能停一刑。一刑停于家,则万刑停于国,这就是陛下所说的轻而易举取得天下太平啊。那些自立宗派的后儒忌讳谈佛,只靠君子小人四个字想要来防范赏罚所达不到的事情,那怎么可能呢?那怎么行呢?

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培植真儒”

“吾辈有志学孔孟。当学其大本领处。如学无常师。吾道一贯。无意必固我。是孔子之大本领也。发明克复忠恕之理。是颜曾之大本领也。仲尼之学。专务治己。故曰。默而识之。夫我不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垂训不一。孟子之时。虽有杨墨。孟子辞而辟之。是犹揖让之变为征诛。非可人人效颦也。无如后人于仲尼躬行之道。畏难苟安。一闻能距杨墨。即是圣人之徒。便踊跃鼓掌。舍难趋易。反恨当今之世。无杨墨可辟。构求稍可牵合者。即以杨墨例之。于是移其说于释道。但从事于讲学。而所以自治者疏矣。则何如存圣贤大公之心。但尽其在我。无事党同伐异之为得也。”

这一段其实有很多孔孟的哲理在里面,我们要慢慢地来探讨。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学无常师”,这个“学无常师”很重要,圣人他没有固定的老师,叫“学无常师”。贤能的人没有固定老师,他都怎么样?就是我们讲的,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所以有点见贤思齐的味道。我们现在来了解这个“学无常师”,为什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就是我们讲那个圆教的境界,佛家讲,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是这个意思啊。老和尚也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那另外一个是你自己。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也是可以讲说“学无常师”。哪一法不是佛法?佛陀在证果的时候讲一句话,一切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所以这个“学无常师”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论语·子张》篇:“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我们根据《论语讲要》来探讨这一段《论语》的〈子张〉篇的这一段经文的意思。

皇《疏》云,“文武之道”,什么叫“文武之道”呢?“文武之道”就是“先王之道”。什么叫“先王之道”?就是圣贤之道,古代的帝王都是圣贤之治,所以叫“先王之道”。我们用通俗的来说,老祖宗的道理,老祖宗的智慧,这叫“文武之道”。“识”,“识”就是志,就记忆的意思。

它的意思是说,文武之道既然都是由世间人来流传。有贤能的人、有才器大的人能够牢记这些先王之道的远大者,能够把这些文武之道能够学习下来,来效法,来依教奉行。不贤的人,就是没有这种根器的人,就一般寻常百姓啦,普通人,能记其末小者,你只要记住一句就可以了,你记住一句来学习就可以了,能记其末小者。不论贤与不贤的人,不论说根机比较利的,或者根机比较钝的,叫贤与不贤的人,凡能记得一部分文武之道的人,孔子都从他学。如果你能够这样做的话,也就是说,你能够落实一句圣贤之道了,那孔子都跟你学啊,孔子都跟你学啊。不论贤与不贤的人,凡能记得一部分文武之道的人,孔子都从他学啊。所以说没有常师,叫做“学无常师”。

那我们从哪里所得到证明呢?刘氏《正义》云:“书传言,夫子问礼老聃”,“老聃”就是老子。“访乐苌弘”,“苌弘”是当时孔子那个年代对音乐非常有经验而且有理论的一个音乐专家,叫苌弘,孔子跟他学音乐啊,跟苌弘学音乐,叫“访乐苌弘”,就是孔子跟他学音乐啊。“问官郯子”,“郯子”是春秋郯国的国君,孔子去请教他为政之道,怎么治理这些文武百官,怎么治理一个国家,“问官郯子”。“学琴师襄”,孔子跟师襄学怎么弹琴,叫“学琴师襄”。“其人苟有善言善行足取,皆为我师”,这刘氏《正义》云,讲说,假如一个人有他的善言,一句好话、一件善行让我可以学习,“足取”就是可以让我学习,那都是我的老师啊,“皆为我师”。

以上这一段叫“学无常师”,《论语讲要》它的解释。

所以“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郯子他的部下,他的群众里面,他的学徒里面,他的子弟里面,论贤能,没有一个人跟得上孔子,可是孔子跟他学啊。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必有我师啊。“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就很有学问了,弟子不必说我不如老师。像我们说,净空老法师跟李炳南老师,他两个在历史上是辉映的。李炳南老师传承了孔孟之学,把我们孔孟之学的种子保存在台湾发扬光大,孔德成,他跟孔德成是惺惺相惜。那么老法师跟李炳南老师学了十年的教理,讲经,老和尚现在成就,也是法缘遍天下。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也不见得会比弟子成就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圣人无常师”是贤能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有点见贤思齐的味道。

好,这是这边讲的“学无常师”的意思,我们现在也懂了。所以你要怎么样?要不耻下问啊,你不要看那些贩夫走卒啊,那些大楼的管理员啊,保全管理员啊,或者说你不要看那些计程车司机啊,你跟他谈以后,你会发现他有些地方,他的见解也很深入喔,他们也会有这个智慧的惊人之言。所以“学无常师”,凡是能够增长你的智慧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再来我们看,“吾道一贯”,这个语出《论语·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和尚也常常讲这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一段〈里仁〉篇这个经文。“吾道一以贯之”,“贯”就是贯穿,以一理贯穿万事。什么意思?就是一经通,一切经通,你开悟了,你证得根本智,后得智起作用,老和尚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就般若无知,什么叫无知?这个无不是说他没有智慧,这个无是离一切相对待之相,离一切相,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黄念祖老居士说,离一切虚妄之相,这个叫做什么?叫般若无知啊。无所不知,当你能够证得根本智以后,你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所不知啊。所以这里就是以一理贯穿万事,就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样大家就听得懂了。则万事皆有其理。

“孔子之道”,孔子在讲什么呢?孔子讲了一部《论语》,他到底要讲什么呢?一理分为万事,就讲一个理,就是我们一切教育,老和尚说,回归到本性。孔子是一个教育家,那教育要教什么呢?老和尚说,一切回归到自性,一切回归到本性。从哪里得到证明?“人之初,性本善”,孔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那这个“性”是什么性?“性本善”,自性本善,就是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本无动摇,六祖的开悟的偈语。这个叫什么?这个叫一理分为万事啊,万事再回归到一理。所以一理是不变,万事呢?随缘,虽然随缘,但是不变,所以叫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那一理是什么呢?从体,万事呢?起用,从体起用,后面万事归于一理,摄用归体,体用不二。所以一理就是理,万事就是理事不二。所以为什么我们佛家讲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一理分为万事。所以一理跟万事,就理事不二,万事一归于理,这也是理事不二。

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而能一以贯之。如果你能够证得根本智,那后得智起作用,你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根本智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实相般若,那你的生活就是观照般若,那文字般若就是教化众生。因为你证得不二法门的时候,入世跟出世其实是同一个体性,世出世间,世间跟出世间是不二的。对凡夫来说才有世间法,对二乘修行人来说才有出世间法,其实真正证得这个无上正等正觉的一个大觉者,他既不住世间,也不出世间,也就是他不住生死,他也不住涅槃,他入不二法门。所以你入世就是不住生死,你出世就是不住涅槃,生死跟涅槃是不二的,这个才是佛法的最高境界,这个就是能“一以贯之”。所以孔子的这个境界,他悟道的境界其实也是很高的,“吾道一以贯之”。

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了解。但是这个解脱之法,坦白说,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故曾子以忠恕答之。所以人家问说,孔子之道是什么?“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那曾子就比较谦虚了,比较简单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恕,就是以忠恕来答复。

何谓忠恕?这个忠恕,你看,你那个心是怎么样?是入不二法门,叫忠,是入中道了。什么叫忠?忠就是不偏二边,不著空、不著有,那入不二法门,那这样才是叫忠。就是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入中庸之道,就中观嘛,中道嘛。所以何谓忠恕,这个忠,到最高境界是不落二边。那恕呢?就大慈大悲了。所以汉《注》:“尽己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跟众生是一体的时候,就真正是忠恕的最高境界了,跟众生是一体的,那是一多不二了,那一多不二是《华严》的境界。所以曾子答得比较简单,是忠恕答之。那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华严》的境界,那个“一”是一真法界,那不是一二的一啊。

所以忠恕之道仍在世间,但与出世之道相近。所以这个地方他的解释是说,虽然曾子是讲忠恕之道,感觉忠恕之道好像是世间法,但是能做到真正的究竟的忠恕,其实他已经跟出世之道、解脱道也差不多了。《中庸》引孔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既曰不远,即是近之。近则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贯矣。

以上这个是《论语讲要》的讲解。

好,再来,“无意必固我”,就是“意必固我”,这个我们上一回有讲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个四毋。《论语·子罕》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们已经有解释过,我们再作一些补充。

“意”是心里起的念头,“意”就是起心动念。心的本体,《中庸》是说性,“率性之谓道”。那一般人起心动念,就不能够称性了,就不能率性。你一有起心动念,就妄想分别执著了,那就不能称性了,那就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恼人的情绪,那就无明了。所以“意”就是一念无明生三细,那就有境界为缘长六粗,那就有喜怒哀乐了。孔子志于道,能转意念,而不为意念所转。孔子可以做到什么?孔子怎么样落实他的这个大道呢?孔子心不随境转,孔子能够心不随境转,就是境随心转,所以他,孔子能转意念,而不为意念所转。所以孔子可以做得到“毋意”,“毋意”就是心不随境转。

“必”是偏见,偏见就不合中庸之道了。《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祖述尧舜,他自己用中,他自己当然是用中。所以他“毋必”,“必”就是偏见。

“固”是固执,“毋固”,固蔽地执持一些事理,他不能变通,人人如此,孔子不然,所以“毋固”。

“毋我”,这个“我”是对自我的误执,无论什么人都坚持有这个“我”,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就佛法里面讲无我,阿罗汉就证得无我,破人我执,就是证阿罗汉;那凡夫他认为有“我”,有常、有乐、有我、有净;二乘人就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凡夫执著这个“我”,他坚持不放下,坚持不释,那孔子不是这样,孔子不然。

为什么可以知道说孔子不是这样呢?他在《周易·系辞传》里面说,孔子怎么形容这个“我”呢?我们现在这个固执的这个“我”呢,孔子虽然没有讲到阿赖耶识,没有讲到我们如来藏,但是孔子有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个跟《华严》里面讲一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游魂”就是识,原来是这个“我”只是游魂所变的,就是我们这个现在的这个身叫业报身,是人生酬业而来,我们是跟着我们的阿赖耶识来轮回转世的。所以这个“我”,现在这个四大五蕴的假“我”就是游魂所变,就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我们的神识所变现,叫“游魂所变”。游魂借精气变来变去,没有了时,何尝是真实的呢?所以说“毋我”。

以上这个毋意、毋必,不要固执,毋固,不要坚持,还有毋我,是《论语讲要》的解释,我们再作这样的补充。

再来,“克复”,就是“克己复礼”,出于《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个人可以做到克己复礼,这个是很慈悲的行为,你能够做到克己复礼,那天下的人都跟你学了。所以“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物欲,对五欲六尘的这个诱惑,叫“克己”。那么“克己”怎么讲?降伏自己的烦恼叫“克己”。如果以我们佛家来说,“云何降伏其心”,降伏自己的毛病习气,这叫“克己”。依马融约身来说,就是约束自己,马融来解释,“克己”就是约束自己。“复礼”这个“复”字就是返的意思,返回来的返,就归的意思,那是什么?返迷归悟,返迷归悟这个归。所以“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返迷归悟。凡事能够约束自己,不责备别人,就能够合乎礼,便能合礼。约束自己就是礼让别人,宽恕别人就是得到礼的根本了,那就做到仁了,所以就是仁了。

这是孔子引用成语来答颜渊的问题,“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所以凡事自己能够约束自己的物欲、习气、毛病,对物欲的贪瞋痴慢疑,能够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而不去责备别人,他就可以合乎礼了。

这个是《论语讲要》的解释,我们说明到这里。

再来,“忠恕”,前面已经有提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我们已经解释过,这边就不再说明。

“颜曾”,“颜”就是颜子,颜回。“曾”就是曾子。我们介绍一下这两位孔子的弟子。

颜子,字子渊,我们一般叫颜渊,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天资明睿,贫而好学,在弟子中是最贤能的,孔子讲颜渊是“不迁怒,不贰过”,他不会迁怒给别人,他也不再犯第二次的错误,叫“不迁怒,不贰过”。后来称他叫“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德行第一嘛。

那曾子呢?字子舆,春秋时鲁国曾点之子,为孔子的弟子。他很孝顺,相传《大学》是他所著作的,他又写了《孝经》。据说他把他的这个智慧传承给子思,子思再传给孟子。后来,后世的人称他叫“宗圣”,曾子是“宗圣”。

再来介绍“仲尼”,就是孔子的字,春秋鲁国人。《史记·孔子世家》:“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因为他的母亲在尼丘山祈祷,孔子降临、降生,所以又称他的名叫丘,那字仲尼。

“默而识之”,这个语出《论语·述而》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者寂也,“默”就是什么?清净的意思,烦恼断尽了,降伏烦恼,默者寂也,心就清净了。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的境界。心安于道而不移,即默即识。这个即默即识什么意思呢?我个人的体会,就动静一如,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这六祖大师讲的境界。“默”就是定,“识”就是慧,这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一如,这个是孔子志于道的境界。你看他清净到极处,但是他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么事你问他,他都知道。“默”就是他清净到极处,可是他又每一件事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默而识之”,这叫定慧等持,动静一如。

再来,“夫我不暇”,“夫我不暇”,语出《论语·宪问》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方人”是什么呢?“方人”,依郑康成《注》说,就是谤人,就批评别人。子贡谤人,子贡批评别人,就是说人的过恶。孔子唤问子贡说,孔子就把子贡找过来说了,“赐”,“赐”就是子贡的名字了,“赐”,你本身贤乎哉?以我来说,我则自顾不暇,又何能谤人?孔子把子贡叫过来说,你本身是贤能吗?以我来说啊,就孔子说,以我来说啊,我都自顾不暇,检讨自己的缺点,你怎么还去批评别人呢?何能谤人?我则自顾不暇,何能谤人?他这样来教育子贡说,你不要批评别人了,你先检讨自己了。

《礼记·大学》说,“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你自己可以做到,才可以去讲别人了,自己做不到,你又去批评别人,这叫“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你都没有他们那些缺点,你才可以去讲说要教别人怎么改进了。你自己都没有改进,你还去教别人怎么改进、改正缺点,你自己缺点都没有改,你怎么去讲别人缺点呢?这叫“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孔子还犹不能谤人,子贡怎么能谤人呢?子贡能谤人吗?“夫我则不暇”,孔子他以身示教说,连我自己都自顾不暇,我哪有时间去讲别人的缺失呢?

以上是《论语讲要》的说明。

再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是什么呢?对自己责备重一点了,对自己从重责备了,要求高了,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思了。我们现在都不是了,我们都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了,责备别人都比较严格,自己都很宽。“躬自厚”就是对自己从重责备。“薄责于人”,对别人就轻轻地讲一下而已,“薄责于人”,是对人轻轻地责备,从轻责备,对人从轻责备。这个看起来很简单,我们要学习这些圣贤道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其实这句话告诉你什么,知道吗?你怎么去不要被人家抱怨了,怎么样可以不要跟人家这个结怨仇了,能够远离别人的抱怨了,那就怎么样?要“躬自厚”,对自己要从重责备,有过都是你自己,功劳都是别人,这样是最好,这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那部属都不会给你埋怨了,这样就可以远离他人的怨恨了。

以上是《论语讲要》的说明。

再来,“不一”,“不一”就是不只。

再来,“杨墨”,这个很重要,“杨墨”就是杨朱跟墨翟,我们先来介绍这两位思想家,杨朱,“杨墨”就是杨朱跟墨翟。

杨朱他出生的时间不详,他字子居,战国时代卫人。他的书没有传下来,仅散见在《列子》里面,《孟子》诸书中,在《列子》跟《孟子》的书里面有杨朱的这个思想在里面。他主张什么呢?他的学说主张“为我”,就是只为自己了,“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叫你帮别人做一件事情,不干,这叫“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杨朱的思想。我们用俗话说,自私自利的代表,叫杨朱,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他跟墨子的兼爱思想刚好相反,这两个刚好是走极端。

墨翟是战国时候的鲁人,他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那么现在存有《墨子》一书,墨家思想的代表就是墨子,人家也称他叫“墨子”。

所以杨朱跟墨翟是战国时期杨墨两派学说很盛,所以孟子才会说,《孟子》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要么就自私自利,要么就兼爱天下,世界和平,这两种的不同的这个思想。

好,“辞而辟之”,“辟”就是驳斥。意思指出言驳斥。

再来,“揖让”,“揖让”就是作揖谦让。我们也经常讲“揖让而升”,两个人虽然意见不同,但是还是礼尚往来,彬彬有礼,这叫揖让而升。

“征诛”,“征诛”就是讨伐。

“效颦”,我们说东施效颦,“效颦”是什么?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坏,这个叫“效颦”。

“苟安”,就苟且偷安。

“踊跃”,就欢喜奋起的样子,叫“踊跃”,踊跃,很高兴。

“构求”,“构求”就是谋求。

“牵合”,“牵合”就是牵强凑合。

“例”就是比照。

“所以”,用以、用来。

“疏”,“疏”就是不细密、忽略。

“尽其在我”,不问他人,只顾自己尽心尽力去做。例如,凡事尽其在我,不可轻言退缩。

“党同伐异”,与自己观点相同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这叫“党同伐异”。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培植真儒。我们要学孔孟,应当学他们的大本领。例如,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我的道,孔子说,我的道一以贯之,就是不凭空妄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尊,这些都是孔子的大本领。发挥克制私欲,恢复忠恕的道理,这是颜子和曾子的大本领。孔子的学问,主旨在约束自己,也就是说,默默地认识自己,时时刻刻地不停地反省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孟子的时候,出现了杨墨的学说,杨朱、墨翟的学说,孟子发表言论批评它们,开始是礼让,后来才开展论战,这不是人人都能够仿效的。

可叹的是后人对于孔子注重亲身实践的教诫,畏惧困难,马虎应付,叫畏难马虎,而一听到有人能批评杨朱墨翟,就认为是圣人的子弟,圣人的弟子,就踊跃鼓掌了。这些人都是什么?舍难就易,舍弃困难,迁就容易的,反而恨今天的世界没有杨墨的对手,所以只要稍微能牵强附会搭上边,就作为杨墨来对付,就作为杨墨来对待,并且把这些说法怪罪在佛跟道的上面,就加罪于佛道。只管到外面讲学演说,对自己的修养就疏忽了,这样怎么能够保持圣贤大公无私的道心呢?只管要顺自己的心意,跟自己的意见不一样就攻击,党同伐异,顺自己的就赞同,不同意自己的观点就批评,这种党同伐异之徒,只管顺自己的心意,与党同伐异之徒又有什么区别呢?

好,我们看下面的“按”语,我们看这个经文:

“佛之五戒。仿佛儒之五常。但当交相赞。不当交相毁。世俗不察。闻慈悲之说。出于佛氏。必反乎其说。而吾儒之仁。于斯而丧。闻盗淫之戒。出于佛氏。必反乎其戒。而吾儒之义。于是而亡。闻妄言之禁。出于佛氏。必反乎其禁。而吾儒之忠信。于此而灭。岂非欲卫道。而反害道耶。昔有学者。以佛教之害。问象山先生。先生曰。试问害在何处。今之害道者。正在此种闲言语。”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佛之五戒,仿佛儒之五常”,“五戒”就是指佛家的五戒,三皈五戒,这个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意思指说,不杀生就是仁也,佛教的不杀生就是儒家的仁也;不偷盗是义也;不邪淫,礼也;不妄语,信也;不饮酒,智也。所以佛家的五戒跟儒家的五常它道理是相通的,这个叫做“佛之五戒,仿佛儒之五常”。

“象山先生”,“象山先生”他是陆九渊,南宋人,他曾经结茅棚讲学于象山,所以学者都称他叫“象山先生”。陆九渊他跟朱熹在鹅湖论辩,他们两个理念不一样,在鹅湖有论辩,他们的见解,所见多不合,见解都不太相合。朱熹重道问学,朱熹虽然他重视心性,但是他也强调学问,叫重道问学,主张格物穷理,革除物欲,穷究性理。这个是朱熹的他的修学的方针,就是格物穷理。那陆九渊重尊德性,陆九渊比较重视性德的开发、德性的培养,主张心即是理。九渊学说由后面的明朝王守仁来继承发扬,王守仁是明朝人,他后来继承了陆九渊的学说,所以称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佛教讲五戒,佛教五戒类似儒家五常,只能互相称赞,不能互相毁谤。世俗人不知内情,一听说慈悲的说法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说法,而儒家的仁就在这个时候丧失掉了,丧失了。一听到佛家讲偷盗邪淫的戒律,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戒律,而儒家的义就在这个时候丧失了。一听到妄言的警戒,一听到妄言的戒律出于佛教,就一定要反对这种戒律、警戒,而儒家的忠信就在这个时候丧失了。这样难道不是想卫道,而反而害道吗?卫道就是维护道统,害道就是危害道统。这样难道不是想卫道反而害道吗?从前有个学者问象山先生佛教的害处,象山先生说,请问害在什么地方?请问害在什么地方?今天那些害道的人,他们的要害,就是他们的弱点,正是喜欢多说这些闲言闲语。

好,剩下一点时间,今天我们这个部分我们就讲到这里,“广行之益”,“论广行之益”,我们就讲到这里。那么接下来,我们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报告老法师对于儒释道三家,老法师的这个看法,我们来聆听老法师的开示。老法师的开示有三个段落,一个是自性的流露,再来是分别亦非意,再来,多元文化的理论,都跟这个儒释道三家有关。

第一,自性的流露。《了凡四训》里面讲到吉凶祸福的预兆,过去读书人深信不疑,但现代人相信的不多,其原因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是因为古代所受的教育跟现代人所受的教育完全不同。古圣先贤教化众生,完全是出自于自性的流露,明了这个道理的人不多。经上,释迦牟尼佛常说,自己一生没有说一句法,没有说一个字,如果有人说佛讲经说法,那就是谤佛。我们仔细去研究,明了佛说自己没有说法。

佛有说法,这怎么说呢?迷了叫众生,觉悟了叫佛。你迷了,佛才跟你讲觉悟之法,如果你觉悟了,那佛也无法可说,是这个意思。你迷了佛才跟你讲,教你回头、教你觉悟,等到你觉悟开悟了,那佛还需要说法吗?所以“说法者,无法可说”。这是《金刚经》讲的境界,“说法者,无法可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那证明佛陀说,他一生没有说一句法,没有说一个字是对的。如果说佛陀有讲经说法,那是谤佛。

所以佛陀说法,没有一句是为自己说的,没有一句是自己的意思。佛陀所说的都是你做得到,都是你的性德,佛陀只是把道理讲出来,佛陀他已经证得了,他把道理讲出来,说你也可以证得,所以佛陀才会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佛陀说法完全是自性的流露,这个自性也是我们自己的自性。我们仔细地推想,仔细想一想,确实有道理,这是从理上来说。这自性的流露。

第二点,如果从事相上来说,也是如此。佛所说的法都是诸佛相传,也就是说从前古佛所说的,佛陀没有加一句话,他没有加一句。这正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所说的,他“述而不作”就是说,不是他发明的,他所教的、所说的,统统是古圣先贤的教诲,这叫“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意思。所以从这一点,自性的流露,儒释道三家都是跟孔子跟佛陀一样,都是述而不作,他只是把古圣先贤教诲道理讲出来。

再来,“分别亦非意”,这个“分别亦非意”是来自于《六祖坛经》。第三,唐朝永嘉大师他彻悟之后,到曹溪请六祖惠能大师印证。六祖大师问他,你还有分别吗?永嘉大师说,“分别亦非意”。六祖说,你如是,我也如是,希望你好好保任。你如是就是你证得这个境界,我也证得这个境界,我们所证的境界都一样,佛佛道同,希望你好好保任,就是把所证的这个境界能够做到念不退,保任就是保持,不要失去。永嘉大师得到六祖的印证以后,他立刻就要走,后来六祖大师有留他住一晚,叫“一宿觉”。六祖大师有留他住一晚,这是禅宗一个、一段很有名的公案,称为“一宿觉”,他一个晚上就觉悟了,叫“一宿觉”。

第四,“分别亦非意”,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永嘉大师要这样说呢?分别不是自己去分别,执著不是自己的执著,他是随众生分别而分别,自己了无分别;随众生执著而执著,自己了无执著,没有自己的意思啊。他无我了,怎么还会有分别呢?他已经开悟了,没有我相、人相,已经破根本无明了,怎么还有我呢?怎么还有分别执著呢?没有了。但是众生分别,他跟着他分别,众生心动,但是圣人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所以他随众生分别而分别,自己了无分别。随着众生的分别而分别,随着众生的执著而执著,自己没有意思。

所以释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都说,自己天天在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没有说一个字,没有自己的意思,道理在这个地方。因此,意思是自己的,智慧是自性的,自性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是自己的,本性的般若智慧、万德万能是性德。这是一种说法。

另外一种说法,自性的般若智慧、无量德能是自己的,那是指“真我”,真我是虚空法界都是我。我们现在讲自己是假我,不是真的。若执著这个身是我,这是假我。执著这个假我才有六道轮回,真我是清净法身,你要是找到真我,就成究竟圆满佛了。所以,大乘经教里面常讲,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我,“多元文化”也是从这个理论与事实的基础而说的。

第五,多元文化的理论。“多元文化”是自性的性德,换言之,是自性本具的,本来如是。譬如我们这个身体由细胞构成、组成,细胞是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电子、核子组成的,分析到最后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我们把这些粒子比作每一个人,把器官比作族群。眼睛是一个族群,这个族群由许多细胞、粒子组成的,耳朵也是一个族群,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就是一个族群。不同的族群不能离开一身,这个身是所有族群的生命共同体。而且每一个器官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个个都是第一,所以身体健康,没有毛病。若说眼第一,耳鼻舌都次之,那身体就不平了,那就会产生病。

第六,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证得清净法身。什么叫“清净法身佛”呢?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就像身体的一个细胞明白了,原来全身的各个器官都是自己,这是真正地觉悟了。觉悟之后,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是迷而不觉。

第七,我们身体的器官生病了,能动手术割除,但清净法身出了毛病,无法开刀割除,而是要帮助他恢复正常。就是你器官生病可以开刀,但是你清净法身生病了,就是你有烦恼了,那不能开刀割除,要把他恢复啊。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有病开刀是最不健康的治疗方式。

第八,以前有一位老居士长了一个水瘤,她的家人都劝她动手术,但是瘤跟神经系统非常接近,开刀会受影响。正好台北的黄医师来到新加坡,黄医师劝她不要开刀,开刀虽然可以拿掉,但是它会再长出来,会复发,范围会越来越大,年岁大的人没有办法负担。所以她就接受中医的治疗,两个月以后,恢复了百分之九十。依中医的理论,水瘤是因为管道阻塞而集成水泡,治疗方法就是以药物加强循环系统,慢慢带动水瘤里面的水,让它自然排泄。所以中医的疗效,中医的治疗是有效的,不用开刀就能恢复正常。

第九,人与人之间、族群跟族群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宽恕包容,就是恢复正常。决不能够敌对,不能因为我强你弱,就要把你消灭、同化,那是错误的。佛法里面没有统一,也没有同化,而是圆融无碍。无论大事、小事,无论个人生活或一切群体相处,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所以“融合”是圆融和合,这是健康的。我们身体每一个器官都能够圆融和合,身体就能够健康。世界上每一个族群、宗教都能够圆融和合,儒释道也是一样啊,能够圆融和合,那众生就健康啊,那世界就和平了,那社会就繁荣了,那世界就安定和平了,这个世界是健康的。所以多元文化的工作就在做这个事情,就是什么?让各宗各派,儒释道三家都能够圆融和合,那是整个国家社会乃至于世界就能够健康和平。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不知最终审阅定稿版,最终以孝廉讲堂公布为准,此版本为学习版,只用于学习参考!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9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