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8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8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6月20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二十八,“广行三教”。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一百四十五页,我们看经文:

“广行三教”

这个“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

“(发明)三教圣人。皆具救世之念。但门庭施设不同耳。儒用入世之事。佛行出世之法。道则似乎出世。而实未尝出世者也。孔颜虽圣。然欲借以却鬼驱妖。则迂。佛道虽尊。然欲用以开科取士。则诞。此三教所以有不得不分之势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这个在《翻译名义集》里面说,这吴王,“吴主”就是吴王,“问三教”,什么是三教?尚书令阚泽回答说,“孔老设教”,“孔”就是儒家孔子,“老”是指道家老子,“设教”就是设儒教、道教,“法天制用”,效法自然和天道以作教化的作用,“不敢违天”,不敢违背天理。“佛之设教”,佛陀设教,那么三界内的众生,包括天界,诸天就依教奉行。是三教之名,起于三国之时。从这一段的“吴王问三教”就可以确定说,用三教这个名称应该是在三国时代就有了,就是曹魏、蜀汉跟孙吴那个三国时代就有这个三教了。那么这个地方,“三教”这个“教”就是指教育、教学、教化而言。

“门庭施设”,“门庭”是门径、方法、派别。“施设”就是安排、措施,或说陈设、布置。“门庭施设”就是三教所推出的教学方法跟手段。

“却”就是退。

“迂”就是言行夸诞,言行夸张,不切实际。譬如我们说,这个人思想非常地夸张、怪诞,叫做迂腐。

“诞”就是行为放荡或怪异。例如放诞、怪诞、荒诞不经。所以这个“诞”是指怪异。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三教圣人,都有救世的理想,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儒家专讲入世的事情,佛家专讲出世的方法,道家表面上出世,而实际上并没有出世。孔子、颜子虽然是圣人,颜子就是颜回,孔子、颜回虽然是圣人,但要他们赶鬼抓妖,就不切实际了;佛的道法虽然最高,但要用它来“开科取士”,“开科取士”就是科举考试,录取这些进士,也不切实际了。这就是三教不得不分的道理。

好,我们看第二段经文:

“人非一途可化。故圣教必分为三。譬如三大良医。一精内科。一精外科。一精幼科。术虽不同。而其去病则一也。若三人共习一业。所救必不能广。故曰为善不同。同归于治。”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圣教”,圣者正也,与正理合名为圣。圣人之所说,谓为圣教。《宗轮论述记》曰:“圣者正也,与正理合,目之为圣。又契理通神,名之为圣。”此所说教,名为圣教。

“精”,深刻、精通。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人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来教化,所以圣人教育众生就分为三种。好像三大良医,一个精通内科,一个精通外科,一个精通小儿科,医术虽不同,但是治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如果三个人都学一种医术,所救的人就不能很多了。所以说,为善的方法不同,但都导归世界走向安详和平。

那么这一段里面,我们刚才有解释“圣教”,什么叫“圣教”,这个地方我们要稍微停留一下来探讨,因为这一句经文,“广行三教”,就是“圣教”。我们常常说,不忍圣教衰,现在说佛法衰微了,那我们要来探讨说,什么是圣教。作为一学佛人,作为一个佛弟子,作为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工作者,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圣教”。

老和尚他开示,宗教是教育,应回归教学。“宗教”两个字叫做“宗门教下”的略称,这是佛门的专用名词。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宗”就是指禅宗。所以禅宗我们一般称它叫宗门,其实就是心地法门,所以宗门就是心地法门。所以禅宗它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或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宗”是指禅宗,那“教”是指禅宗以外的其他九个派别,叫“教下”,这是“宗门教下”,合称起来叫“宗教”。这个是在我们佛门的解释。

“宗教”两个字,老法师开示说,“宗”就是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意思;“教”是教育、教学、教化的意思。老和尚这样的一个解释“宗教”,他的境界、他的格局,就超越了刚才讲的,“宗”是禅宗,那禅宗以外的叫“教下”,那这个境界就比较高了。所以“宗教”两个字合起来,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这代表凡夫从断恶修善,再到转迷为悟,到最后转凡成圣,就是一个教育、教学、教化的过程,也就是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世间,你不能不学习,宗教两个字没有任何迷信,跟迷信毫不相关,它是破迷开悟的教学,是智慧求解脱的教育。

那追本溯源,宗教两个字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中国古代语文本来没有这个名词,中国人用这两个字来翻译,太妙了,这是大智慧,是真学问。他为什么不翻译成别的名词呢?而翻译成宗教两个字呢?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世界上一切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值得尊崇的。这不是只有光指佛教,还指儒家,孔子、孟子,还有道家的老子,乃至于基督教的耶稣,伊斯兰教的阿拉,还有其他很多宗教,他们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值得尊崇的,他们的经典都是好东西。从宗教一词的翻译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心量很大,对一切优秀文化所持的是赞许和肯定的态度。古人说,“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学佛的佛弟子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要为佛教正名,也要为一切宗教正名,要把这个名词真正的意思讲清楚、说明白。

释迦牟尼佛王子出身,他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就是说他的生活是很富贵的。他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后来辞亲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树下证果,悟道证果,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成为佛陀。他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王位的唯一继承人,但是他觉悟了,他毅然地舍弃了王位,出家求道。他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干什么?教学,到哪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那就是教学,就是佛门的第一个僧团,佛教第一个僧团,开始讲经说法。

“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个是指五时八教,佛陀在定中,有说二七,有说三七,就是两个星期或者三个星期,在定中说《华严经》,这叫华严时;再来是阿含时,就是到鹿野苑度五比丘,阿含时说了十二年;再来方等时,说了八年,这样就说了二十年;再来般若时,说了二十二年,阿含跟方等说了二十年,般若会上说了二十二年,这样就说了四十二年;最后法华涅槃时,《法华经》说了八年,要入涅槃,再用一天一夜说《大般涅槃经》,这样总共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

天天教学,无一日中断,乐此不疲。用现在的话来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位社会义务教育工作者,是我们最根本的老师,所以我们称叫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自称佛弟子,佛弟子就是佛的学生,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这哪里有半点迷信呢?跟现在所谓的宗教哪里有半点瓜葛呢?没有。这只有佛教是这样说,本师跟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所以证明佛教是教学,佛陀教育就是觉悟的教育。

释迦牟尼佛一生从事教学活动,没有固定的道场。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印度的恒河两岸教学,三衣一钵,树下一宿,这就表示什么?没有固定的道场,佛一生没有建过道场,没有一间佛寺,没有一间庙。当时的国王、大臣、长者,像给孤独长者,居士,主动赠送场所给佛陀,他都不接受,他只是借用一段时间,在那里讲经教学。教学活动一结束,这些场所就归还人家。他到处讲学,足迹遍及五印度。印度当时是大印度,有五个地方,合起来叫五印度。南面它到达锡兰岛,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佛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用四十九年的时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佛教是教学,普度众生绝对不离开教学。如果教学不在佛教,佛教就灭亡。所以老和尚他亲口跟我讲,佛教如果是靠法会,撑不了二千五百年,佛教是教学、是教育。所以我们要真正了解宗教,就会懂得它确实是最好的教育,对我们大有裨益。

我们展开佛经,无论是大乘小乘,它里面讲的哲学、讲科学、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为什么说是讲科学呢?佛陀说,物质是念头变现的。物质是念头变现的,现在量子力学已经证明了,世间没有物质存在。为什么讲哲学呢?因为佛经哲学是最高哲学。老和尚第一次学的,方东美教授教老和尚的就是佛经哲学,是最高哲学。所以这是讲哲学、讲科学、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这五个方面佛教都讲到了登峰造极,究竟圆满。许多哲学、科学的难题,没有办法去解决的,学术界无法解决的,但是在佛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很详细、很透彻。

佛当年教学是口述,佛在定中说法,你听明白了、听清楚了,就照着去做,这个叫做依教奉行。所以,所有的经典最后一句话,都有一个“信受奉行”。这四个字,就是对老师所讲的话要坚信不疑,身体力行,把它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叫做学佛。所以佛法是重实际,不重表面的,必须要落实。如果光念经,不落实经典教理,不落实经教义理,只图形式,搞盲目的偶像崇拜,搞名闻利养,那就叫迷信。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高僧摄摩腾跟竺法兰白马驮经到中国来,到洛阳白马寺译经,这是佛教接受汉朝的聘请正式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跟中国朝野一接触,立刻受欢迎。因为佛教与本土传统文化非常契机,跟儒家教育在基础上非常相似。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而佛法教学也是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像我们说的净业三福,第一福,一开始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个就是孝亲尊师。从此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就远远超过了印度。

佛教在唐朝形成了正规教育,这就是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丛林是现在的佛教大学。丛林主席就是大学校长。丛林主席是什么呢?丛林里面、佛寺里面的方丈和尚,就是大学校长。那么在佛寺里面、在丛林里面,它有设一个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就是,方丈和尚不在,由首座和尚代理教学,就是代理方丈和尚。所以首座和尚,像五祖弘忍大师,他的首座和尚就是神秀大师,我们现在讲就是代理校长,代理方丈和尚。那首座和尚相当于大学里面的什么?教务长,我们现在全世界大学里面都有设教务长这种功能。

那维那呢?在佛寺里面,它有一个维那,譬如说你要唱诵的时候,你要做法会的时候,那第一位举腔的就是维那。我就是当过维那,也担任维那,我一开始学佛就是担任维那的工作。那佛寺里面的维那就是相当于大学里面的训导长,要管学生的秩序,上课的秩序。所以维那为什么他是负责整个法会的护班、举腔?他维持整个,包括排班,那个是秩序,所以等于大学的训导长。那监院呢?相当于大学里面的总务长,监院就等于我们讲说总务行政,在丛林里面专门管总务行政这一块,就等于大学里面的总务长。那十个宗派,佛门、佛教有十个宗派嘛,十个宗派就好像是大学里面的十个院系。所以你看丛林的教学分工跟现代大学完全相同,所以古代的高僧大德很有智慧,只是称呼不同而已。所以它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机构,应该说起来是完整的一个教学机构,与宗教迷信完全不相干。

在中国,我们再来谈谈寺院的由来,寺院庵堂是佛教的学校。所以为什么我们称叫佛寺?譬如弘福寺、光孝寺,所以佛门都称、佛教都称寺,南华寺,寺院庵堂就是佛教的学校。寺的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呢?寺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办事机关,这个机关在政府里面地位是最崇高的,是国家一级部门,直接归皇帝指挥、皇帝掌管,而且是永久设立,不能变更。宰相所管辖的,譬如说礼部、户部、刑部,礼部就是什么?教育部,宰相所管的就称部。部是可以撤换的,是可以增设的、可以取消的,但是寺不可以,寺是永久性的国家机构。譬如我们在历史上念书念到鸿胪寺,鸿胪寺就是当时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摄摩腾跟竺法兰白马驮经到中国来,那汉明帝就建了这个鸿胪寺来接待摄摩腾跟竺法兰两位高僧。鸿胪寺管什么呢?管外交,所以等于接待单位。

从前宰相不管外交,外交是皇上管的。寺的长官叫卿,所谓三公九卿,他们都是直接为皇上办事的。三公是皇上的顾问,九卿是他底下办事的九个长官。古代皇上治理国家,最初设有九个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皇帝特别重视,再增加一个,在这边再增加一个,叫佛寺。佛寺是这样来的,是皇上下面本来有九个寺,它是为皇帝办事的,后来佛教传进来以后,再增加一个,叫做佛寺,所以一共是十个,非常圆满。

佛寺里面执事方丈,或称为住持,方丈是大学校长,他下面有三个部门,首座是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你看跟我们现在大学学校的编制是不是一样呢?名称不同而已,事实完全一样,所以佛寺是国家级的教育机构。从这个地方就可以证明佛寺是教学、教育、教化的地方。

由于皇上带头,老百姓尊敬皇上,所以佛教在中国比儒道的教育普及得更快更广,影响更大。一直到清朝初年,寺院都是教学场所,历代高人辈出。你像高僧大德,像宋朝永明延寿大师,明朝的蕅益大师、莲池大师、憨山大师,还有我们看近代的清末民初的印光大师、倓虚老法师,这些高僧大德,高人辈出,真的有学问、有德行。你看这个蕅益大师,还有莲池大师,那个儒家底子,永明延寿大师也是一样。从前出家不容易,要参加国家考试,比考进士还难,为什么呢?这个考试最后一关要通过皇上面试。出家人被尊为人天师,皇上要考察你有没有资格,他要觉得你不错,你的德行、学问可以做我的老师,他才发文凭给你,这个文凭叫做度牒。拿到度牒你才可以出家,你才能出家,没有度牒出家是犯法的。你看古代的规定是这么严格。

从前出家人除了在一般学问方面要跟进士平等以外,还要再加考佛教的经典,所以出家人素质高,在社会上地位也受到尊重。可惜这个制度被清朝顺治皇帝给废弃了。这一废弃之后,流弊就产生了,什么人都可以出家。那这个部分,印光大师非常有意见,你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看的很多,因为那时候战乱,流浪的人很多,最后有些都是跑去出家了,良莠不齐,所以素质一落千丈。所以印光大师对于顺治皇帝所做的这件事情,永远不能原谅,斥之为大错特错。

老和尚曾经带领马来西亚宗教访问团访问梵蒂冈,就天主教的梵蒂冈,跟教宗、教廷里面的一些主教有做过交流,听他们的报告。当时有一位陶然枢机主教告诉老法师,他说,当前这个时代,信仰宗教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不信宗教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所以天主教他们很忧虑。在交流的时候,老和尚做了个报告,老和尚说,为什么当年教主创教的时候,有那么多人相信,有那么多信众能够依教奉行?因为有好的教学。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谁不欢喜呢?所以世世代代绵延至今,天主教在全世界拥有信徒超过十亿,如果要跟基督教合并起来,他们本来是一家的,后来分开了,合并起来超过二十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群体。那伊斯兰教信徒至少也有超过十三亿。

我曾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两年前陪同老和尚过年,那后来我们出去参访的时候,老和尚指定到附近的一家回教的这个寺去参访。那我们去的时候刚好在外面看,他们里面正在教学,在讲解经典,就印证老和尚讲的没有错,他们正在讲解经典,也是教学。看起来,那个当时的整个磁场非常地令人肃然起敬,我们进去都还要脱鞋,只能在回廊参观。你知道伊斯兰教他们是没有那个塑像,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片素白的墙壁,办教学,大家都非常恭敬地在听,大家席地而坐。

所以伊斯兰教,老和尚说,信徒至少超过十三亿,佛教少一点,大概六、七亿的样子,这三个宗教加起来,全世界人口,这个加起来将近五十亿了,现在地球人口大概是七十亿,占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二,三分之二。如果这些都能教育落实,那地球就净化了,世界就和平了。所以现在宗教的确是一天天在衰退,为什么会衰退呢?人们错会了宗教的含义,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宗教一定要恢复教育,才会对社会真的有贡献,才不再是迷信。

耶稣当年在世教了三年,穆罕默德在世教了二十七年。你看老和尚对这些世界各宗教的历史,老和尚是非常深入的,所以他都推动多元文化教育。释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他们有名有姓,有出身有来历,哪一个不是走教学的路子呢?都是非常好的老师,真的有德行,真有学问,这点我们一定要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宗教教育的典范,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天天上课,你有疑问随时提出来,佛给你当场解答。所以我们在佛经里面,各位注意看,都有一位什么?启请的当机者,你看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就负责启请。很多经,每一部经都有一个启请者,譬如说《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他是当机者,他是什么?他代表众生提问题,在《金刚经》里面讲,须菩提尊者问佛陀,“云何降伏其心?”我怎么把我的心能够调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什么?代表众生提问题,发问哪,简单说就是发问,佛就可以回答你。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天天上课,你有疑问随时提出来,佛给你解答,所以我们看到的佛经都是问答体,它的体裁都是问答体。

我们要明白,历史上这些大圣大贤,他们教化众生用心是一个,目标都是相同,只是方法名义不一样。所以我们讨论这个“广行三教”,我们把这个地方带出来,我们才能够契入什么叫“广行三教”,你才会去落实“广行三教”。所以当前每一个宗教之间应当求同存异,同心同德,互相来丰富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共同携手合作,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危机,特别是化解各种社会冲突,促进世界的安定和平。这样宗教对世界、对人类有好处,谁不拥护呢!谁不赞叹呢!所以你看现在地球上,如果哪个地方有灾难,哪个地方有发生爆炸屠杀,哪个地方有惨绝人寰的这些暴力行为,天主教的教宗马上讲话,他马上对世人开示,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教学,化解冲突,化解危机。

其他随宗教衍生出来的一些事业也可以并存,不必刻意去改变它。儒、释、道本质是学术、是教育。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内容,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有哲学、有科学,只是在分量上有些差别。有哪些差别呢?儒家教学伦理的分量比较多一点,道家教学因果教育讲多一些,而佛法关于哲学、科学方面,相当丰富的印证。五个科目三家都有,共同重视的是伦理、道德、因果,认为这是基础教育,是扎根的教育。

那么今天宗教出了毛病,毛病出在哪里呢?过分地重视仪式、祈祷,疏忽了教学。佛门讲的经忏佛事,像我们也常常祈祷,祈祷灾难消除,譬如说哪个地方有地震,我们大家集体祈祷,老和尚现在教我们,老和尚提倡三时系念来化解这个灾难,老和尚说,这个都是属于祈祷的范围。祈祷有没有用呢?不能说没有用,祈祷是有作用的,科学家明确告诉我们,它是有作用的。但是祈祷是治标不治本,临时救急可以用,想要社会长治久安,想要我们得到真实的永恒利益,那还是要落实宗教教育。最好的办法是创办宗教大学,要兼容多元宗教,让各个宗教都发挥作用,这个老和尚已经在落实了,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品质,给全人类带来安定和平的讯息。

那么在现实的社会当中,整个世界都普遍认为宗教是迷信,对社会没有真正的贡献,打算把宗教彻底抛弃。所以人家一提到佛教,佛教是迷信,一提到道教,道教是迷信。所以老和尚说,希望每一个宗教都回归到教学上来,经典不是叫我们念一念而已,经典需要详细地讲解,认真地学习,热忱地宣传,要把经典里面的道理变成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行为准则,用经典来规范我们的生活行为,去落实经典的道理,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的宗教对整个社会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把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找回来,从经典里面选择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训,深学讲透,广泛宣传。从自身做起,来影响社会,带动人群,指导人类解决一切问题。我相信,人有宗教信仰了,这个社会的风气才会得到根本的扭转,整个人类才会有救,地球才会有救。老和尚提的这种智慧的远见确实切中时弊。

今天,佛教被歪曲,所谓的封建迷信,这是我们做学生的大不孝,我们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老师呢?佛陀呢?所以,一切佛弟子有使命、有责任,要替老师平反。怎么平反?首先,我们要以身作则,我们认真地学习经典,不参加迷信活动,率先从佛陀教育之路,努力恢复正知正见正觉的佛教形象。我们认真学习经典,把它落实到生活的实处,影响社会大众,带动大众,朝这个方向前进就是替佛贴金。我们常常会说佛像要装金,我们就会捐钱,用金粉去贴金,那这个是事相上所修的福报。真正的功德要在哪里?在我们自己本身要断恶修善,要转迷为悟,最后转凡成圣,真正才是替佛贴金。反之,如果我们表现不好,我们破坏佛教的形象,甚至佛的教诲我们都背道而驰,就是说,嘴巴说一套,行为又做另外一套,心口不能一如,让别有用心的人制造口实,攻击佛教,就是给佛教抹黑,那我们就有罪过。

从宗教两个字入手,对宗教重新定义,让它回归到合理合法的教学位置上去,让它充分发挥济世利人的作用,这是我们当务之急。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遗训,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以自己精进不懈的善心善行包容感化一切众生,用我们精进不懈的善心善行去感化别人。所以你在家里,你要先感化你的妻子儿女、你的兄弟姊妹、你的亲朋好友,你要做一个典范,学为人师,你要教他嘛,你把人教好啊,企业家把员工教好,你把你的子弟教好,就学为人师,你做他们的老师嘛。就是说,我们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你把他教好。把人教好了,把恶人变成善人,把善人变成清净的人,这是佛陀的本怀。教育的目的是把一切众生回归到自性,回归到本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教育的最大目的。所以我们要作为一个示范,学为人师,做他们的老师,那么包容感化一切众生,把和跟敬,六和跟恭敬心,两个字,和敬两个字,放在待人处世的第一顺位,与全世界的宗教携手同行,彻底化解这个世间的灾难,这就是什么?宗教的目的。

所以我们这个地方,特别提到老法师的这段开示,非常非常地有智慧,而且深入,宗教是教育,应回归教学,我们在这边提供给各位参考。

再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余阅贵州铜仁府志。知向来本名铜人。因其地有铜人山。故名。后改人为仁。而地与山。俱更其旧。山在巨浸中。其下皆水。曾有一年大旱。见山下尽空。但有三大铜人。头顶此山。岿然直立。而三人。恰是三教服式。窃思此山。乃开辟时物。尚无三教名色。而铜像又非人力所铸。始知三教门庭。本天造地设。合下当有。况帝君德位。超乎人类之上。岂不知孔颜大道。已如日月经天。而必欲牵合释道。以之训饬士子乎。又考南阎浮提。名虽一洲。其中国土甚多。每一国土。各有圣贤持世立教。如孔子老子者。不计其数。但各国姓名不同耳。至于书法。亦有六十四种。今儒者所读。不过举业之书。此外所见。能有几何。所以三藏十二部之文。龙宫秘笈之语。不唯不见。见之反加排斥。以为苟不如此。便不似儒道。不特宣之于口。并著之于书。无不曲肆诋毁。一片意必固我之私。习成党同伐异之套。至考其旦昼所为。幽独所念。无非争名逐利。欺世害人。甚至夤缘奔走。赌博樗蒲。无所不至。凡吾儒正心诚意之学。济世安民之道。全然不讲。但损儒门之望。何增学术之光。帝君示以广行三教。可作午夜之钟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向来”是从前、过去、原来。

“俱更其旧”,“俱”就是全、都、全部、都是。“更”就是改变、改换。“旧”就是原先曾有过的。“俱更其旧”的意思就是说,原来的面貌至今都已经全部改变了。

“巨浸”就是大湖。

“岿然”就是高大独立的样子。

“服式”,衣服样式。

“开辟”,指宇宙的开始。

“名色”,名目、名称。

“天造地设”,天然生成。

“合下”就是当初、原先。

“牵合”,就牵强凑合。

“训饬士子”,“训饬”就是教训戒勉。“士子”就是读书人、学子。“训饬士子”就是对读书人教训戒勉。

“持世”,维持世道。

“举业”就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

“三藏十二部”,“三藏”是讲经藏、律藏、论藏,就是讲佛法的教学。戒、定、慧,那戒学就是通律藏,戒、定、慧,戒学是通律藏,定学通经藏,慧学通论藏,就戒定慧三学。“十二部”是指佛讲经说法分为十二类,也称为十二分教。这十二分教是什么呢?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秘笈”,“笈”就是书箱,“秘笈”就是珍奇罕见的书籍,武功秘笈,这是珍奇罕见的书籍。

“曲肆诋毁”,“曲”就是邪僻、不正派。“肆”就是任意放纵。“诋毁”就是诬蔑、毁谤。“曲肆诋毁”就是恶意扭曲并恣意诬蔑。

“意必固我”,这个“意必固我”是从《论语·子罕》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什么意思呢?

“毋意”,这个“意”就是心里起的念头,我们佛家讲起心动念。心的本体是《中庸》所说的性,就佛门佛家讲的自性、本性,“率性之谓道”。一般人起个念头就不能够率性了,我们说一念无明生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所见相,那就背觉合尘了,就不能够率性,不能率性就不能称性了,所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恼人的情绪,就我们讲烦恼。所以孔子志于道,能转意念,而不为意念所转,就是我们佛家讲的境随心转,心不随境转,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就是不为意念所转,这叫“毋意”,所以“毋意”就是心不随境转。

“必”,“必”就是偏见,不合中庸之道。《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讲到尧舜,他自己当然也要用中了,所以叫“毋必”。

那“固”呢?“毋固”呢?“固”就是固执、执着,固蔽执持一些事理,不能够变通,人人如此,孔子不是,所以孔子说“毋固”,就坚持己见。

“我”是对自我的误执。无论何人都以此“我”为真实,坚持不让。孔子不是,孔子不然。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面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原来这个“我”也是假我,只是游魂所变,是我们佛经上讲阿赖耶变现的,我们佛家讲神识变现的。游魂借着精气变来变去,没有了时,何尝有真实呢?所以“毋我”。

以上这个解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李炳南老师在《论语讲要》的解释。所以《论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此虽然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但是大概李老师这个解释就非常接近中庸之道,我们就讲到这里。

再来,“党同伐异”,与自己的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的观点不相同的就加以攻击,尤其像现在的社会,特别地严重,这个就是坚固己见,叫“党同伐异”。

“套”是指已成固定格式的办法或语言,譬如说套习,这叫“套”。

“夤缘”,“夤”就是攀附求进。“夤缘”就是攀附权贵以求进身。

“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那么现在我们称为赌博,古代叫“樗蒲”。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我翻阅了贵州《铜仁府志》,知道铜仁本名为铜人,因为这个地方有铜人,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后来改为铜仁,而地和山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本来山是浸在大水之中,不知道有多深。曾经有一年大干旱,水都退干了,就看见山下全部都是空的,露出来三个铜人,头顶大山,岿然直立。这三个铜人恰好穿着三教的服装。我想,天地开辟的时候就有这座山了,而那时候还没有三教的存在,而这些铜像又不是人力所铸造出来的。于是我就悟出这个三教门庭,本来就是天造地设的,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帝君的德位远远超过我们的人类,他提出了“广行三教”,我们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有人要问了,说孔颜大道已是日月中天了,难道是一定要融合佛道吗?才能教育读书人吗?我查考了南阎浮提,虽然都是一洲,但是其中国土很多。每个国家各有圣贤出世立教,像孔子、老子这样的圣人不计其数,只不过在各国的姓名不同罢了。至于各国的书籍文字也有六十四种,今天的儒生所读的书,只不过是一些科举的书,此外的知识还有多少呢?所以三藏十二部的经文,龙宫秘典的语言,从来没见过,一旦见到就不分青红皂白加以排斥,认为不像他所想的,就不符合儒道。不仅在口里反对,而且还著书立说,横加歪曲,大肆毁谤,固执己见,自私无理,这种恶习无异于党同伐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你去调查他们平时所作所为,私底下所想的,无非是争名夺利,欺世盗名,欺世害人。甚至拉拢巴结,赌博游乐,为非作歹,无所不为。对儒家正心诚意、济世安民之道全然不顾。只是损坏了儒门的名望,怎能替学术增光呢?帝君指示广泛地推行三教,可以作为我们长夜醒世的钟声啊。

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一百四十七页第一行:

“人能学孔子。释迦必喜。人能学释迦。孔子亦必喜。若必欲从我教而善。则悦。不从吾教而善。即不悦。则是奴投主。兵投将之法而已。岂三教圣人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奴投主,兵投将”,这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句子,“投”是前往依靠别人,例如投奔。所以“奴投主,兵投将”意思指奴仆投靠主人,士兵投靠将帅,都是指情感或利益上的结合。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人能学孔子,释迦牟尼佛一定高兴;人能学释迦牟尼佛,孔子也一定高兴。如果一定要随从自己的教派才高兴,反之则不高兴,那只是奴隶投靠主子,士兵投靠将官的做法罢了,怎么能是三教圣人的意思呢?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广行二字。以心言。不以迹言。人能修仁慕义。即是行儒道。不必青衿墨绶。而后为士也。人能见性明心。即是行佛道。不必圆顶方袍。而后为僧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青衿墨绶”,“衿”,“青衿”是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读书人,古代的那个学子,尤其是明清的秀才,他们的常服就是什么?深蓝色的,各位看电影都看过,这深蓝色的服装,就是古代秀才他们穿的,读书人穿的都是这种青色交领的这种长衫。所以“青衿”是指什么?是指读书人,就是学子,其实到民国的时候还是这样。譬如说我们看《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墨绶”呢?“墨绶”就是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这叫“墨绶”。后来以“墨绶”作为县官或其职权的象征。那这里“青衿”、“墨绶”二者都是指士人所穿的服装与佩饰。

“圆顶”,“圆顶”就是出家人,剃头现出家相。

那“方袍”呢?是出家人的僧服。

那这个“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我们讲的“明心见性”。

这里我们就来补充一下,说明这个“见性明心”。老和尚开示,万缘放下才能明心见性。我们知道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六祖大师就是明心见性的代表。

老法师说,“直彻心源”,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朗然大觉”,大彻大悟,这两句是因。怎么个修法呢?“直彻心源”的修法是万缘放下,我执要破,法执要破,再破一品根本无明,你执着要放下来,分别要放下来,妄想要放下来,要万缘放下,如果你有一桩没有放下,这就是障碍啦。所以要放得干干净净,连放下这二个字,这个念头也不能有,连放下这个念头也要放下来。如果你说,我什么都放下了,我什么都放下这一句,这个念头你还是不能存在,如果你还存在这个念头说,我什么都放下了,那这个念头你没有放下来,它还是会造成修行上的障碍。

譬如说,佛陀的弟子舍利弗,他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母亲在怀舍利弗的时候,他的母亲舍利的眼睛很漂亮,鹙鹭,像鹙鹭这种鸟,所以舍利弗的母亲在怀舍利弗的时候,他母亲辩才无碍,很会讲经说法。那他的舅舅长爪梵志,这位修行修道人他就知道说,我这个外甥来头不小,所以他就跟她就讲好,就说这个小孩生出来,我要收为弟子,要跟着我修行。但是因为舍利弗的母亲是学佛的,要亲近佛陀,所以长爪梵志这位外道,他是婆罗门的,他就要去跟佛陀辩论。他跟佛陀讲说,不行,我这个外甥一生出来,我要把他收为我的弟子。那他就跟佛陀说了,我讲一个修行境界,我讲完就换你讲,如果你讲不出来就是你输了。佛陀说,好。

那谁先讲呢?佛陀说,让你先讲,让你先讲。那这个长爪梵志,这位修道人,婆罗门他就讲,我一切法不受。我一切法不受,就这里讲,老和尚说,我什么都放下来,我一切法不受。那佛陀就笑一笑,静静地看着长爪梵志。那长爪梵志就说,你输了,你输了。为什么他叫长爪梵志呢?因为他修行没有时间剪指甲,所以他那个指甲很长,有些修行人他特别喜欢留指甲,留得很长,叫长爪梵志,这个称号是这样来的。他说,佛陀你输了,你输了喔。佛陀说,就问他一句话,他说,你说你一切法不受,这一句受不受?长爪梵志讲不出来,他还有法执未破,他还有微细的我一切法不受。后来他悟性也满高的,他就甘拜下风说,好,佛陀我输了,那这个,我这个外甥就做你的弟子了。这是长爪梵志这个外道跟佛陀的对话,就表示说长爪梵志并没有完全放下来,所以他没有见性。

所以佛法,佛氏门中,一法不立,就是禅宗里面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切都放下还是有一法,有这么一法就错了,这一法成了障碍。所以修行其实啊,修行其实,你迷了才跟你讲一个觉,觉是对迷来说的,那佛呢?是对众生来说的,当你成佛了,那无修无证啊。所以到最后连佛法也没有,你也不能执着,佛法是假立的,因缘生法。直彻心源,佛法就没有了。什么叫直彻心源?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法就没有。最后佛法到哪去了?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作用。

所以我们佛法里面讲三般若,我们的本体是实相般若,我们的智慧,观照般若,我们的自受用,那他受用呢?文字般若,教化众生。所以开悟的人,他证得实相般若,他的生活就是观照般若,他帮助众生就是文字般若。那我们现在做不到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借文字般若,再观照,修行到观照般若,最后证得实相,实相般若。这叫直彻心源,证得实相叫直彻心源,佛法就没有了。你直彻心源,佛法就没有了,你才见到佛法是从心源里头流露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朗然大觉,这是大觉。

大觉是什么个样子呢?本然清净,顿契法身。这里所说的本然清净,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顿契法身就是融入常寂光了。常寂光是法身,法身无相,法身无不相。这什么意思呢?法身无相是指它的体,法身无不相是指它的用。所以实相是无相无不相,它是体用不二的。所以法身是无相,法身无不相,无相是讲法身的体,无不相是讲法身的作用。法身作用能生万法,虽生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万法不是真实的。这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入不二法门。万法是有生有灭,有生有灭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不生不灭。我们在大乘经典里面天天在熏习,熏习太重要了,所以经一生都不能放下,天天熏习,熏成非常坚固强而有力的信心,决定不会改变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没有信心?昨天我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就讲到《无量寿经》第三十九品,讲胎生跟化生的问题,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是在边地疑城呢?就是没有入门呢?老和尚开示得很好,他说,极乐世界有三辈往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那三辈往生,上辈有三品,上上、上中、上下,中辈呢?有中上、中中、中下,下辈有下上、下中、下下,那最差是下下品往生。

老和尚说,边地疑城没有进入九品,用简单说,没有上课证,但是他可以去极乐世界。老和尚说,为什么他能去极乐世界呢?因为他有念佛。但是他信愿行的信不是全信,他不是真信,他是什么信呢?半信半疑,对不对?他不是不信,他不信他就不会念佛了,他是什么?他是半信半疑,真有阿弥陀佛吗?真有极乐世界吗?他有一点不太相信,可是他说念佛很好,那我就信了,可是他这个信还是停留在半信半疑的阶段,所以这个到极乐世界就不能进去了,就变成在边地疑城。为什么他边地疑城?他还有疑。所以我们《金刚经》里面讲断疑生信,为什么他信心还没有出来呢?因为他有疑,有这个疑惑。那多久呢?要在边地疑城要待五百年。老和尚说,那个五百年不是什么?不是极乐世界的五百年,是娑婆世界的五百年。到哪一天他疑心疑惑破掉了,才能见到阿弥陀佛。

所以为什么要天天熏习?熏成非常坚固强而有力的信心,决定不会改变的。像诸佛菩萨一样,他为什么不能改变呢?因为他直彻心源,朗然大觉,所以他永远不会改变。

以上我们报告这一段是老法师开示的,万缘放下才能明心见性,提供给各位参考。

这个“方袍”刚才我们已经解释过了,比丘所穿的三种袈裟,皆为方形的,所以称为“方袍”。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广行这两个字是从内心来讲,不从外表来说。人们能够修仁求义,就是行儒道,不一定要青衫黑带,才算是儒士啊!人们能够明心见性,就是行佛道,不一定要圆顶方袍,才算是僧人啊!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拘儒闻广字。必嫌学问之杂。不知杂亦有辨。如天理而杂以人欲。王道而杂以霸术。米粟而杂以糠粃。此决不可杂者也。至于三教所言。皆有益身心之务。太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奈何亦患其杂耶。一家之中。有食有衣。有财有宝。有仆婢田园。可谓杂极矣。然苟不如此。其家必不能富。若论腹中所食。则为饭为糜。为羹为炙。为酰醢盐梅。亦可谓杂极矣。然苟不如此。其人必不能肥。何独于三教而疑之。”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拘儒”,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太山”,山名,就是东岳泰山。《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糜”是浓稠的稀饭。

“炙”是烤熟的肉食。

“酰”是醋。

“醢”是肉酱。

“盐梅”,“盐”味咸,“梅”味酸,都是调味的必需品。这语出《书经·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迂儒一听到这个“广”字,就一定会嫌学问太杂,他不知杂也有分别啊!例如,天理杂有人欲,王道杂有霸术,米粟杂有秕糠,这一定是不行的。至于三教所说的道理,都有益于身心。泰山不嫌小土,才能成为那么大的泰山啊;沧海不择细流,才能汇得那么深的大海啊,怎么能够说它杂呢?一家之中,有食有衣,有财有宝,有奴婢田园,可以说很杂了,但不这样,这家就一定不算富裕。再如肚子里所吃的东西,有饭有粥,有汤有菜,有酱有醋,有油有盐,可以说是杂乱极了,但不这样,人就不能胖。为什么独独对广行三教就怀疑呢?

好,我们看下面的“论广行之益”:

“助扬王化”

“国家所恃以为治者。不过赏罚二端。明刑弼教。儒术之所以当广行也。然赏罚所能及者。不过千百中之一耳。若欲究其幽独之所为。念虑之所动。则虽家设一孔子。户置一皋陶。而有所不能。故世人畏王法。恒不如畏天谴。盖王法可逃。而天谴不可逃也。能广行释道二教。使因果之说。昌明于世。则世人方寸之间。自然有所畏惮。比之孔子作春秋。其功不在下矣。”

好,我们解释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恃”就是依赖、仗着。

“明刑弼教”,“弼”就是辅助。“明刑弼教”就是说,以刑法、刑律来晓谕民众,让民众都能够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辅助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叫做“明刑弼教”。就法律是来帮助教育,法律是来帮助教化百姓的,所以法律不是唯一的手段,这叫“明刑弼教”。

现在为什么天下这么乱?现在就没有教育啊,失去教育的作用啊,刚才我们讨论到,宗教失去宗教教育啊,家庭失去因果教育跟家庭教育啊,学校没有从事伦理道德的教育啊,还有因果的教育啊,所以伦理、道德、因果,还有宗教教育全部都失去功能了,所以就变成乱世了。那现在大家都是什么?叫严刑峻法,现在讲,学者是说,治乱世用重典,结果越治越乱。为什么?他不知道古代是这样,“明刑弼教”。所以现在是以暴治暴啊,是监狱越盖越大,还是不够容纳,国家预算统统弄到监狱里面去了,犯人越关越多,人满为患。那当然如果照这样下去,地狱也人满为患了,为什么?因为没有教化、没有教育、没有教学,没有教化。所以古代是“明刑弼教”,所以天下太平。现代因为失去教育,现代失去教育功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全部都失去功能。所以老法师说,要恢复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念虑”,“念虑”就是念头、想法。

“皋陶”,好,我们特别来解释这个“皋陶”,很有意思。这个字要念摇,不能念陶。虞舜的时候的司法官。在《论语·颜渊》篇里面:“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那么我们来解释一下“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有什么典故。所以“皋陶”是指监狱的官员或者狱神的代称,叫“皋陶”。

舜在任命禹来做司空,什么叫司空呢?这个在西周的时候就有设置这个官位,叫司空,他位次是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他是掌什么?掌管水利、营建的事情,有点像现在的经济部长或者工程委员会、工程部长之类的,叫司空。舜任命禹来担任司空治水,那么禹他万分辞让,向舜推辞,他推荐谁呢?他推荐稷、契和皋陶担任这个职位。但是舜还是把这个职位交给禹,并且对皋陶说,皋陶,现在蛮夷都侵犯我们的国家,华夏,干扰到我们华夏,坏人为非作歹,你担任司法官,处刑要让人家信服,流放这些罪人了,发放到边疆去啊,要分不同等级,有远跟近的不同。但是你要做到什么?公正明允,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这是舜对皋陶的托付。

传说皋陶他在办案的时候,他使用一种动物叫獬豸,这个獬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所以看古代的承平时期,古代社会是祥和社会,都会有神兽出现,现在就没有了。这种神兽外表像羊,也有说像鹿,但是它头顶上正中央长了个独角,叫独角兽。它有短的尾巴,尾巴像蜗牛,可是它脚像羊蹄。獬豸喜欢居住在水边,它的性情非常忠贞,如果看见两个人在打架、相斗,它就会用角去顶撞不对的那一方,它会知道;它看到两个人在争吵,会去咬理亏者,因为它与生俱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它有公正不阿的本能。所以獬豸自古以来被视为神兽。

那么皋陶他办案就是靠这个具有灵性的这种动物、神兽,就是獬豸,来分辨这个案情的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那么皋陶在判决的时候,如果他有怀疑的时候,他便将这种神兽、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个人有罪,獬豸就会去顶撞、顶触他,无罪的话,它不会去撞对方。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害怕畏惧,纷纷逃离,以致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便把他封在皋这个地方。所以“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就是这样来的,这个典故。

那么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世,呕心沥血辅佐尧、舜、禹,功高德厚。皋陶曾经协助大禹治水,禹为了报答皋陶,把他封在皋城,就今天的安徽省六安市。所以皋陶也成为古代六安国的始祖,今天的六安称为皋城,原因是这样来的。

“方寸”,“方寸”就是比喻心。方寸之地。

“畏惮”就是畏惧。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史修订而成的,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载的时间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下次我再来讲《春秋》的微言大义,因为今天时间不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国家太平所依靠的办法,不过赏罚二字。使赏罚严明,并辅助以教化,就必须大力推行儒学。但赏罚所能涉及的范围,只不过千百分之一罢了。如果要追究私下里所做的,念头里面所想的,那么即使家家安一位孔子,户户立一个皋陶,也做不到啊!所以世人怕国法,远不如怕天罚法,远不如怕老天惩罚,因为国法可以逃避,老天惩罚无法逃避。于是大力推行佛道二教,使人人都懂得因果的道理,那么世人在方寸之间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比起孔子作《春秋》的功劳,那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好,今天时间关系,孔子作《春秋》的微言大义我们下一次再探讨,还有下面的按语,“刘宋文帝”,这个我们也等下次我们再探讨。

那么我们现在最后一点时间,我们来跟各位报告今天我们谈的“广行三教”,老法师对于儒释道三教,老和尚的开示。老和尚说,三教是一家。

第一点,老法师说,这些年来,宗教界也觉悟了,可以团结。这也是因缘成熟了,什么缘?地球生病了,地球有危机了,人类不安了,人心都乱了,不管你是哪一个宗教,你都没有办法离开地球。地球生病了,人心不安了,人心乱了,大家要来相救,所以是可以合作的。我们现在讲多元文化,一就是一个宗教,一切就是一切宗教,一切宗教就是一个宗教。刚才我们特别跟各位报告什么叫宗,什么叫教,老和尚说,主要、重要、尊崇的教育、教学还有教化。所以一切宗教就是一个宗教,一个宗教就是一切宗教,宗教也就是相即自在,多元文化。

实际上,这种概念在中国至少一千多年前已经落实。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提起来,各位立刻就会想到儒释道三家,儒是一,道也是一,佛也是一,三是多,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多不二,这是华严的境界啊。所以今天我们才看到,在形相上确实有三家,形相不一样,可是在教学上,在境界上,三家相即,这个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真学,这叫真学,真实之学。

三,学儒的人,他读佛经,他学老庄,他都学。就像刚才我们讲的,如果你学儒,释迦牟尼佛也高兴啊,你学佛,孔子也高兴啊。所以学儒的人,他读佛经,他学老庄,他都学;学道的人,这些道长们,他学四书五经,他读佛经,他都通;学佛的人,在过去学佛,决定是有四书五经的基础,有《老子》《庄子》的基础,才能入大乘。特别是唐朝中叶以后,学佛的人不再学小乘了,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

四,我们所看到的,好像是少林寺里面的石碑,“混元三教九流图赞”,三教九流是一家,真的。今天宗教界觉悟了,所以我们三教九流是一家的这个图,老和尚说,要多印,多多地送给他们。因为这个碑相传是唐肃宗时代的,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距离我们现在应该是一千五百年,中国人已经落实了多元文化,讲多元文化,中国古人还是老祖宗。

第五,所以中国这个国家,五千多年来的历史,这样大的版图、这么多的族群、这么多的人口,几千年来为什么能够长治久安,为什么?它靠什么?它靠的就是多元文化。不是一家独大,平等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就是儒释道三家,所以才能长治久安。不是一家独大,是平等的,每一家都是第一名,都是第一,佛也第一,儒也第一,道也第一。如果它要不能够相即相容,那就有第一、第二、第三,那就有宗教战争了。相即相容,个个都是平等的,个个都是第一,没有第二。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为什么?个个都是第一,那它就称性了。这里面最深的意思,是一切法里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这个刚才我们讲是华严的境界,一多不二。一切就是妙用,一就是本体,所以一切即一就是体用不二,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华严的境界,就空有不二,一切即一就是不二法门。如果我们用六祖大师那五句的偈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就是一,本体的部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就是一切,那就妙用啦。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微尘里面有整个宇宙的信息,那是多,一微尘里面有整个宇宙的现象。我们佛经上讲“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这就是讲,一微尘里面它有整个宇宙的信息,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比喻。芥菜子跟芝麻粒差不多大,能容纳须弥山,这是佛常讲的比喻。

第六,实际上,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一微尘里面有大千世界,相即。一切微尘皆如是,所以给你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都讲的是事实真相,你要问为什么?一微尘是自性,一切刹土也是自性变现的,心现识变。称性的,自性里面没有大小,自性里面没有先后。宇宙什么时候发生的?当下一念,没有先后,这一念自性超越时间跟空间。所以说,《金刚经》里面讲说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七,我们要建立正知正见,要把我们的性德找回来。十善业道是我们的性德,我们自性里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现在把它迷失了,可是真正找回来有困难,找不回来。这什么原因?修学要有次第,由浅而深、由小而大。所以世尊在《佛藏经》里面告诉我们,“不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是佛教导我们修学的次序。小乘是佛教的小学,大乘是佛教的大学,没有小学的基础,你怎么能够念大学呢?那现在我们连小学也学不好,问题在哪里?我们的扎根教育疏忽了,所以必须要回过头来,把扎根教育做好,把扎根教育学好。

第八,我们认为一年到二年根扎好了,从哪里扎起?从《弟子规》。所以千万不能疏忽《弟子规》,我们老祖宗、佛门的祖师大德,从唐朝中叶就把修学的次序改变了,改得好,不学小乘,用什么?用儒跟道来代替小乘。

第九,少林寺的那一块碑,三教九流混元图。这块碑你仔细看,正面看是释迦牟尼佛,侧面看,一面是老子,一面是孔子,三个面孔画在一起,代表什么?一体的,三教是一体的。三教是眼耳鼻舌身,一体就是心性,九流是五脏六腑,这个图画画得太好,它是表法,真的是一体。

第十,这个我们作为扎根教育,学佛能够对于《十善业道经》轻而易举,你有《弟子规》、有《感应篇》这个基础,《十善业道经》就很容易落实了。三个根落实了,无论学儒、学道、学佛都会成就。学佛,你能够成佛、成菩萨;学道,能够到老庄的境界;学儒,你就可以成为今天的孔子、孟子,圣贤。

第十一,所以团结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在世界上团结宗教、团结族群,在外国人他们现在也认同了,宗教团结。所以老法师说,这张拓碑给这些外国宗教人士看,他们也非常惊讶,原来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已经团结宗教、团结族群了。所以扎根教育做到了,然后“当行正信,归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这是肯定可以做到的。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不知最终审阅定稿版,最终以孝廉讲堂公布为准,此版本为学习版,只用于学习参考!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8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