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9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9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4月25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二十三,“敬兄”。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一百二十三页,我们看经文:

“敬兄”

“(发明)兄弟之间。形骸虽异。然以父母观之。其爱同也。故彼此睽离。未有不伤亲之心者。人能互相友爱。则悌也。而孝存乎中矣。但言敬兄。不及弟。省文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睽离”,意思是两个眼睛不看同一个地方。那“睽离”的意思就是分离、离散。

“省文”,省略其文字。亦简称或略语。连贯上文,这个地方是指“敬兄”其实也包括友弟,只因上下文对仗,所以把友弟的部分省略不言。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兄弟之间形体虽然不同,但是父母则认为是一体生下来的,对他们的爱是相同的,所以兄弟不和没有不使父母伤心的。兄弟能互相友爱就叫做悌,孝就同时存在其中了。这里只说“敬兄”,没有说弟,是文字上省略。

好,我们看第二段经文:

“手足之谊。每伤于妇人。妇人之贤者虽有。而不肖者甚多。惟其见小不见大。知己不知人。故争端易起。无如世间男子。偏信妇人。兄弟虽万语千言。安能及妻妾之一诉乎。所以极刚之夫。遇妻而柔。极勇之夫。遇妻而怯。极智之夫。遇妻而昏。极贵之夫。遇妻而奴。极果断之夫。遇妻而不决。极鄙吝之夫。遇妻而慷慨。极倨傲之夫。遇妻而低头。极方正之夫。遇妻而谄媚。虽以君父之尊。不能强其忠孝。独有闺中一妇。左提右挈而有余。可怜哉。五浊恶世之兄弟也。安得家家有贤妯娌。使之式相好。无相尤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妇人”,古时候称士的配偶叫妇人。在《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皇帝的妃子就称后,叫皇后。“诸侯曰夫人”,那诸侯的妻子就叫做夫人。“大夫曰孺人”,那大夫的妻子叫孺人。“士曰妇人”,那士的妻子叫妇人。“庶人曰妻”,一般的平常百姓,他的妻子就真的就叫妻子,叫妻。所以这一段〈曲礼〉,《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后来多指成年女子的通称,或多指已婚的女子,这叫“妇人”。那么这个地方是指妻子。

“见小不见大”,“见小”就是眼界狭小,就是眼光短小,眼光短浅。“不见大”即不能以大局着想。就叫“见小不见大”,一般妇女之见都会有这个缺点。

“知己不知人”,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这个意思。“知己”就是心目当中只有自己一己之私。“不知人”就是不懂得为他人设想。那么“知己不知人”也可以说是指心量狭小。

“无如”,“无如”就是无奈。

“偏信”,相信一方。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信也。”那么这个地方,在汉朝王符《潜夫论·明暗》,另外一个资料它是“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那么唐朝宰相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是我们凡夫的,可以讲说是常犯的过错,就是会听信片面之词,或者听信某一部分亲信的人的话,这个叫“偏信”,而不能够广纳谏言,劝谏的话他听不进去。譬如说,我们一般说忠言逆耳。所以尤其是掌握权力的都会有犯这个缺失,就是不能够做到兼听。所以魏征说,能够兼听的话,那这位主政者他就能够智慧开明;如果偏信一方之辞,则会怎么?暗蔽自已的智慧,暗蔽就是等于遮蔽了自已的智慧。所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再来,“诉”,“诉”就是倾吐、诋毁。

“倨傲”,高傲自大,傲慢。

“独有闺中一妇,左提右挈而有余”,“左提右挈”就是相互扶持,左右辅佐,这个叫“左提右挈”。那么在这个地方,“左提右挈”在这一段经文里面不一定是指正面的协助。那么连贯上文,这个地方是说,“闺中一妇,左提右挈而有余”,就是丈夫偏信妇人之言,妇人“左提右挈”,就会影响到其丈夫的心意,这个叫“闺中一妇,左提右挈而有余”,反而衬托出这个君父之不足。所以这个“独有闺中一妇,左提右挈而有余”,是指唯独闺中那一个妇人,就是指妻子对丈夫所提的意见,其影响力超过君父而有余,国君或者是父亲。

“妯娌”,“妯娌”是兄弟之妻的合称,叫“妯娌”。

“使之式相好,无相尤”,“式”就是效法。“尤”就是怨恨、责怪。意思是指说,让他们兄弟之间互相效法优点,使彼此情感更加融洽,不要互相仇视、责怪。

我们来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兄弟之间的感情常常被女人损害,常常被妇人损害。贤良的妇人也有,但不好的占多数。她们的弱点就是“见小不见大,知己不知人”,所以常常容易引起争端。无奈世上的男人偏偏就是相信女人。兄弟说了千言万语,怎能抵得上妻妾一番诉说?所以非常刚硬的男人,遇到了妻子就会软弱胆怯;非常明智的男人,遇到了妻子就会昏愚;非常显贵的男人,遇到了妻子就会卑微;非常果断的男人,遇到了妻子就会迟疑;非常吝啬的男人,遇到妻子就会慷慨;非常自傲的男人,遇到了妻子就会低头;非常方正的男人,遇到了妻子就会谄媚。虽然处于君王的尊贵权势地位,也不能勉强一个人忠孝,只是闺房里的一个女人,就能随心所欲地指挥男人而且绰绰有余。或者说只有闺房里的一个女人,就能随心所欲地指挥男人而且绰绰有余。可怜啊,五浊恶世的兄弟们,怎么能够使家家户户都有贤良的妯娌,互相友好,没有烦恼呢?

这一段经文里面有提到说,“无如世间男子,偏信妇人,兄弟虽万语千言,安能及妻妾之一诉乎。”那么这个地方就提到我们五伦里面的夫妇有别,我们来举历史上的一对夫妇有别的夫妻典范,就是唐太宗跟他的夫人长孙皇后。

我们古代有讲说,妇人干政叫做牝鸡司晨,本来是公鸡要报晓,变成母鸡报晓,这个就是在古代比喻妇人窃权乱政,妇夺夫权,这个都叫做牝鸡司晨。那母鸡代公鸡执行清晨报晓的鸣啼,这个在《旧五代史·卷三十四》,〈唐书·庄宗本纪八〉,史臣曰:“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外面有这些伶人戏子来乱政,那朝廷内、宫廷内有这个牝鸡司晨,皇后或者皇妃来干预朝政,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来探讨,究竟做妇人、妻子,应该如何来扮演这个角色。

那么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他有位贤良的妻子,叫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她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就饱读诗书,受过很好的教育,通达世理,有那个大家名门闺秀的风范。所以教育很重要,有贤母才会有贤女,有贤女才会有贤妻,然后才能生出贤子出来。这个我们在探讨《天下太平之根本》里面,我们提了很多。那么在唐朝那个时代的人比较早婚,所以长孙皇后她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为妻。那么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他不是长子,但是因为他的军功显赫,跟太子,他的长兄李建成之间由于争夺皇位而有嫌隙。那么身为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她非常地聪明贤惠,她在李氏兄弟阋墙时候,她对他的公公,也就是高祖李渊,尽心侍奉,对众婆婆们,就是李渊的这些嫔妃,她也把她们这些后宫的嫔妃很殷勤地、恭顺地侍候,以争取她们对李世民的同情,那成功地化解了一些误会。

那么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夕,长孙皇后对府中的幕僚十分地亲切,让左右将士大为感动。唐太宗登基以后就册封她为皇后。唐太宗很欣赏自己妻子的睿智慧黠,所以经常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就会正色地回答唐太宗说,古人有说,母鸡清晨报晓会招来灾祸,我是妇道人家,岂能与国君议论天下之事呢?虽然如此,唐太宗还是常常对她滔滔不绝地说着,不过长孙皇后都很守本分的,始终保持沉默不语。这个就是长孙皇后,她本身有德行,而且很有智慧。

那么唐太宗他的谏臣魏征,有一回说话说得太直接了,气得唐太宗在后宫大发脾气,扬言要杀了这个大臣魏征。长孙皇后听了以后,立刻换上凤袍,向唐太宗行大礼,她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那唐太宗十分纳闷。她接着说,陛下有忠臣直谏,表示陛下能察纳忠言,将成为一代圣君,而我大唐自能开创盛世,当然可喜可贺。这证明长孙皇后她的智慧。

后来确实,大唐盛世魏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帮唐太宗编辑《群书治要》,帮助唐太宗治国。因为唐太宗他书读得不多,他马上得天下,没有办法马上治天下。那么虽然嘴上说女人不得干政,但是长孙皇后她还是很巧妙、很有心思地倒是让魏征成为一代名臣,唐太宗也确实是一代圣君,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

那么在故事中,长孙皇后虽然嘴里说,女人掌权会招来灾祸,可是必要的时候她会提供她的谏言以及她的看法。那么她的劝谏让唐太宗怒气全消,魏征也继续为唐朝卖命。所以长孙皇后她以退为进,谨守分际。唐太宗也是个开明的国君,他心知肚明长孙皇后不但蕙质兰心,而且还帮着他一手打造唐朝盛世登基之路。

这边因为我们提到唐太宗,老和尚在开示的时候也提过唐太宗在地狱。那么看唐太宗堕地狱,我们就来谈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老和尚说,唐太宗堕地狱,一直到《群书治要》这本善书在这个世间出现,老和尚大力推广《群书治要》,唐太宗因为这个功德才离开地狱。老和尚说,他在地狱也将近快一千多年了。为什么会堕地狱呢?因为造了很深的杀业,很重的杀业,还有老和尚也有说,他情执很重,也就是说,他对长孙皇后的情执非常地深,是这两点,杀业跟情执重堕地狱。

所以老法师开示说,学佛是为了离苦得乐。我们学佛,学佛第一个目标就是离苦得乐,那我们有没有离苦呢?有没有得乐呢?真的有离苦得乐,那是得到佛法的受用。所以佛陀首先在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在二七当中,定中讲《华严》,后来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在阿含时讲了十二年,里面就是讲苦集灭道,还有十二因缘。所以佛陀在圆寂的时候开示,也告诉弟子们,要以苦为师。所以老法师说,你真的有离苦得乐,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那怎么样才可以离苦得乐呢?你绝对要转烦恼为菩提,才有办法得到佛法的受用。那苦从哪里来呢?老法师说,苦从念头来的,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所以苦集灭道的苦里面有三苦啦、八苦啦,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有苦苦、坏苦、行苦。那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那么苦集灭道告诉你苦从哪里来?就是贪瞋痴积聚而来,叫苦集嘛。所以老和尚说,苦从哪里来?从念头来的,念头就是贪瞋痴,从起心动念来的。你要是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苦就灭掉了。

所以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开头就跟你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就跟你讲“度一切苦厄”了,那怎么样?观自在菩萨怎么样?“行深般若”,“深般若”就是不共般若,不共般若是只有佛跟法身大士,不共二乘的。那“深般若”是什么样?就法身大士他不起心、不动念。所以老和尚说,我们不起心、不动念,苦就灭掉了。那世间人以什么为乐呢?财色名利、七情五欲,以这个为乐,而不知道佛说这些东西是苦本,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你在这个里头起贪瞋痴慢,偶尔尝到一点甜头,后面是苦不堪言,这个要知道。

唐太宗那个光碟,老和尚看过。老和尚说,他自己说得好,唐太宗说,他的光盘可以度很多人,很多很多人。老和尚说,这个话我相信。他是个好皇帝,死了以后到哪去呢?堕地狱。什么地狱?无间地狱。人家问他,为什么你堕无间地狱呢?因为造无间地狱的业,当然要受无间地狱的果报,无间地狱太苦了。问他,你造什么业呢?他说,造杀人。老和尚也说了,唐太宗他的弓箭的武艺非常高超,他的弓箭也射杀了非常多的人,在战争的时候射杀很多人。所以这个杀业的确造得非常地重,他不只杀他的兄长,他也杀了很多人,杀他的哥哥,又杀他的弟弟。

他的父亲做了九年皇帝,后来把王位让给唐太宗。老和尚说,为什么他的父亲会把王位让给唐太宗呢?因为他的父亲对于儿女很重视,有爱心,他看到这个家变成这个样子,兄弟互相残杀,他父亲心里非常难过,皇帝不做了,让给你,你说多么伤心呢。为了争夺政权,造这么大的罪业。其实这个不只是唐朝是这样,现在也是一样啊。老和尚说,杀兄弟,兄弟是父亲心中所喜爱的,这个叫大不孝。

虽然做皇帝做得不错。我们知道,唐太宗他也护持玄奘大师,他也提拔玄奘大师为国师,那玄奘大师事实上对佛教影响也很大,甚至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回来,唐太宗还亲自到城门外迎接。所以他很护持三宝,没有错,皇帝做得也不错,是个好皇帝,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因为我们知道,贞观之治。可是他堕地狱,无间地狱哪有那么容易出来的呢?虽然唐太宗对佛门做了这么多好事,他是所有宗教的总护法,他对宗教很尊重,唐太宗在做皇帝的时候,基督教传到中国,称为景教,拜火教也传到中国,伊斯兰教就是回教,也传到中国。那么唐太宗对于佛教,他跟佛教都平等对待,都尊重,而且都护持,这是善心善行。后来唐太宗他自己忏悔了,离开地狱。

所以老法师说,唐太宗因为他起义的时候,年纪太轻,他十六岁那时候起义,做皇帝的时候是二十七岁,但是唐太宗他寿命不长,他只活了五十岁而已,所以他皇帝是做二十三年,做了二十三年就过世了。这个非常值得我们反省的是,唐太宗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得天下要如理如法,何必相争呢?争来争去,到最后都争到地狱去了。老和尚这句话讲得很好,尤其给现在当政者很大的一个反省。争来争去,到最后都争到地狱去了,争着走向无间地狱,大错特错了。所以老和尚讲到这一块,我们特别有感触,争着走向无间地狱,大错特错。

他说,其实要救人救世,并不一定要当帝王,实在讲,讲经教学、办教育,这是第一的,实在讲教学是第一。他说,唐太宗如果真正能够想到皇上可以让他哥哥来做,自己一生搞教育,做孔子,不做皇上,那他还得了吗?他不会堕地狱,也不要这样被关了一千多年。他要不求生、往生西方净土,他到天上做天王去了。二十三年的皇帝不长啊,可是果报在无间地狱,这个多么可怕。

所以人生在这个世间,佛教我们要知足常乐。我们的日子能过得去,好。日子要苦一点,不要太富裕。富裕是什么?富裕对这个世间会起贪恋,舍不得离开。生活比较清苦,出离的心就不会中断。各位记得,生活比较清苦,出离的心才会生出来。你生活太富裕,对这个世间会贪恋,会舍不得、放不下,你没有办法离开,而且舍不得离开。因为你过得比较清苦的生活,你就常常想着要离开这个六道轮回。老和尚说,这个好,起心动念跟佛陀教诲相应,不求名闻利养,有这个机缘也应该要舍弃名闻利养,要这个干什么呢?这个东西没有好处。真正做一些好事,也不必要人家知道,没有这个必要。做好事是应该做的,理所当然,不应该做坏事,应该做好事。

以上是因为提到唐太宗,我们就附带的提到唐太宗堕地狱,那我们来谈学佛的目的是做什么?离苦得乐。我们就补充到这里。

那我们再看下面,“下附征事(二则)”。我们看经文:

“爱敬交至。《感应篇解》。”

“明赵彦霄。与兄彦云。同爨十二年。彦云游浪废业。遂求析箸。甫五年。而兄产荡尽。霄乃置酒语兄曰。弟初无分意。以兄不节。敬为兄守先业之半。尚可供朝夕。请归。仍主家政。即取分契焚之。付以管钥。且代兄尽偿诸逋。兄惭。受而改辙。次年彦霄父子。同登进士。”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同爨”,这个“爨”就是灶的意思,或烧火做饭。“同爨”就是同灶炊食,同居而不分家,这叫“同爨”。

“游浪废业”,“游浪”就是放浪。“废业”,荒废事业,或谓倾家荡产。意思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析箸”,“箸”就是筷子。“析箸”就是分家的意思。

“置酒”,陈设酒宴。

“朝夕”,指度日之需。

“分契”,“契”就是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那这个地方,“分契”是指兄弟分家的契约。

“管钥”,“钥”就是钥匙、锁匙。这个地方是指主持家政,执掌出纳管理等钥匙者。

“诸逋”,“逋”就是,原始的意义是指奴隶逃亡,后称拖欠、欠税。例如逋债、逋租。逋债为拖延付债,逋租就是拖欠租税等。“诸逋”这是意思指诸多所欠的债务。

“改辙”,改变行车的路线,比喻改变原来的方法。“改辙”在这个地方是指改过。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摘自《感应篇解》爱敬交至)。

明朝时赵彦霄和他的哥哥赵彦云同吃同住十二年。彦云游手好闲,挥霍浪费,不务正业,要求与弟弟分家。才过五年,哥哥就把家产荡尽了。有一天,弟弟给哥哥安排酒菜,对他说,弟弟本来没有分家的意思,因为哥哥不太节约,就代替守住祖辈一半家产,到现在还可以维持每天的生活。就把哥哥请回家中,仍然让他当家,把分家的契约烧毁了,把管家的钥匙也交给他哥哥,并且代替哥哥偿还了所有欠账。哥哥很受感动,非常惭愧,下决心改变旧习。第二年,彦霄和他的儿子都考上了进士。

好,我们再看下面这段按语:

“临财之际。兄弟尤易参商。所以为亲用财。则互相推诿。分亲所有。则彼此争竞也。善哉。功过格云。人子当养生送死时。应作譬如父母少生一子想。当析产受业时。应作譬如父母多生一子想。观赵君所为。何尝有财产之见。在其意中哉。”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参商”,“尤易参商”,按语说,“兄弟尤易参商”,“参商”是指参星和商星,两星是不同时在天空出现,因此比喻亲友分隔两地,不得相见,或喻人与人感情不和睦。即彼此对立、不和睦的意思,就叫“参商”。

“析产受业”,“析产”就是分割财产,是指分家。“受业”是继承前人的基业。

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白话解:

涉及钱财,兄弟之间最易产生意见,应当为亲人用财时,就互相推诿;而分亲人财产时,就争多嫌少。说得好啊,《功过格》上有这样一段话,为人儿女,养老送终的时候,就应该做就算父母好像少生一个儿子的想法;分家立业的时候,就应该做就算父母多生一个儿子的想法。看看赵君的所作所为,哪里还有财产你我多少的想法呢?

那么这一段的赵彦霄、赵彦云兄弟,尤其这个弟弟赵彦霄,他敬爱他的兄长赵彦云。那么按语里面讲,“临财之际,兄弟尤易参商”,但这个在现在是非常普遍。所以父母亲要用钱的时候,儿女要孝养父母的时候,都互相推诿,现在是非常地严重。那分父母亲的财产的时候,都彼此对簿公堂,互相竞争,互相地争多嫌少,这叫“争竞”。所以《功过格》上说,做儿子的,如果你负担的比较多,要来孝顺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做养生送死的时候,你应该把它当作说,父母少生了一个儿子,所以你要负担得比较多。可是在分财产的时候,大家一定会争多嫌少,你就要把它当成什么?要推让、要礼让、要谦让,你要把它想成说,父母多生了一个儿子想。这个叫齐家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所以老和尚说,在儒家中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根本是什么呢?怎么齐家呢?齐家就要有家道。那么刚才看赵彦霄、赵彦云,他们的家道就是让。所以齐家就是要有家道,你只要有家道就能够齐家,就能够家齐。齐家就是要有家道、家风、家学这三个,能够将几百人的家族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平等对待。扩大来说,到国家就能治国,家庭都能够这样,那国君自然可以垂拱而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家。

所以以前都是大家族,所有的子弟奋斗都是为这个家,所以如果你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家族为你蒙羞,所以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个家设想,这就是家道跟家风跟家学它的道德力量。所以家道就是要遵循五伦的关系,家风就是五常八德,家学是孔孟之道,家业就要通过教育后代来传承,这才是中国能够绵延五千年,长治久安、盛而不衰的原因。

那么过去家的组合由于血缘的关系,现在这个社会都比较流行小家庭,所以要恢复传统的家已经很困难了,现在都是小家庭。所以老和尚说,他就想到了企业家,这是一个大家庭,用企业团体来继承家的精神与功能,一个企业也可以组成一个家,一个社团也是一个家,过去的家是血缘关系,现在的家要用道义。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用道义来运作,就像苏州固锝吴念博居士,吴念博老师他就是用道义,他建立了幸福企业,推广到全世界,推广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他就是推动幸福企业,也是用道义来运作,让每一个人在这个企业里面都能找到家的温馨感觉功能。确实吴念博老师他都做到这一点,他的员工子弟都是不用打卡的,都是就像一个家的温馨的感觉和功能,而且吴念博老师逢年过节都还会写信给他们的工人的父母,感恩他们,而且还会办理他们工厂跟家庭之间的团圆。

这个就是中国传统家庭的这个道义的功能,也就是要解决一切员工们的养老与育幼的问题,企业团体有自己的老人乐园、医疗中心和子弟学校,这样企业职工就没有后顾之忧,视企业为自己的家。企业中的领导就像是家族中的长者,将敬爱、关怀、照顾、互助和谦卑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心,使企业的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人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把他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从内心真正化解对立,做到相亲相爱如一家人。

这个是现代版的,老和尚说的,现在要做到齐家,只有寄望这些企业家来做,只要企业家能做到家道、家风、家学,那每一个员工的小家庭就齐家的了,就家齐了,那这样就国治而天下平了。

好,这里是讲到这个公案“爱敬交至”,我们特别引用老法师的开示,如何来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就是要把齐家做好。那齐家要做好,必须要有家道、要有家学、要家风。

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至性感人。《功过格》。”

“归安严溪亭凤。天性孝友。与同邑施翊之。乘舟。施诉兄分产不均。公频蹙曰。吾兄懦。吾正苦之。使得如令兄之力。可以尽夺吾田。吾复何忧。因挥泪不已。翊之恻然感悟。盖相之。与翊之。兄弟也。皆以知州致仕。因田产而成隙者。累年矣。自是兄弟交让。终身无间言。”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归安严溪亭凤”,“归安”是地名,位于今天浙江省湖州市。“严溪亭凤”是人名,就是严凤,他明朝人,字季祥,号溪亭,人家称他叫溪亭先生。弘治(明孝宗年号)十四年辛酉考上举人,授分宜知县,升南昌同知,擢镇远知府,仕途就是他的这个任官,担任到南刑部郎中。

“诉”就是诉说、控告。

“频蹙”,“频蹙”就是皱眉头。

“相之与翊之”,这个就是施氏两兄弟,两个人的名字叫做施佐、施佑,施佐就是施相之,施佑就是施翊之。

“致仕”就辞去官职。

“自是”,从此。

“交让”,互相谦让。

“间言”,“间言”就是非议、异议,也可以解释为离间的话。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至性感人。(摘自《功过格》至性感人)。

归安人名严凤,他号溪亭,天性慈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有一次和同乡施翊之一起坐船,施翊之诉说家里分产不均,严公听后,频频皱眉说,我的兄弟懦弱,我正在苦恼。假使能够像你尊兄这样,可以马上全部夺走我的田产,我还有什么忧虑呢?说完就挥泪如雨。施君见状,恻隐之心油然生起,很受感动。原来相之与翊之是两兄弟,都担任知州一职,因为分田产而造成矛盾已经几年了。自从和严君相遇之后,兄弟之间就互相谦让,一生都不再有闲言闲语了。

好,我们看下面这段按语:

“严公之致仕也。兄贫且老。迎养于家。每宴客。必兄执爵。公执箸随后。一日进箸稍迟。兄怒。批其颊。公欣然受之。终席尽欢。酒罢。送兄入卧。次旦。天未明。随至榻前候问。未几兄卒。哭葬尽礼。公之事兄若此。知其对施之言。字字由中而发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执爵”,“爵”就是装酒的礼器,形状像雀,青铜制作,有流(流就是倒酒的这个流槽),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装酒,后指酒杯。这个叫“爵”。“执爵”就是拿着酒杯。

“批”,用手掌打。批颊就是打嘴巴。

“未几”,不久。

“中”,内心。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严公做官的时候,哥哥贫困并且衰老,严公就把他请到自己家中赡养。每次宴请宾客的时候,一定请哥哥拿酒杯,严公则拿筷子跟随在后边。有一次,严公进筷稍微慢了一点,哥哥很生气,打了他一个耳光,严公欣然接收,宴席气氛始终欢快。酒席之后,哥哥就寝了,第二天早晨,天还没有亮,严公就来到床前问候。没有多长时间,哥哥就去世了,严公伤心痛哭,按礼节送葬。严公对待兄长如此尽心,所以前面和施君所说的一席话,的确是字字出自肺腑,没有半句假话。

好,那这一段里面我们提到严凤陪其兄敬酒,被其兄打耳光,还有前面赵彦霄恭敬其兄赵彦云,这两个公案是我们“敬兄”里面二则的征事。这里面都提到一件事情,就是诚敬两个字,不管是赵彦霄对其兄长赵彦云,还有严凤对他兄长的恭敬。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来聆听老法师的开示,诚敬。

第一点,老法师说,求学、求道都在一个求字,是要自己去求得的,自己不肯,那就没有人跟你说了。因为众生不知道,也不懂得求,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现身说法,以代众生求。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那些当机者,像阿难尊者、舍利弗、须菩提尊者,他们都是当机者,就代众生请法,这个意思,代众生求道,就代众生求法。像在《无量寿经》里面阿难出来启请,就是代众生请法。这个是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第二点,道与学一定是要有求才会说的,他的用意是重道。我们讲说尊师重道,唯有尊,唯有重,学的人才真正得受用。这是尊师重道它的意含,一个尊,一个重。如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往往人就开悟了,得大利益啊。所以古人常说,不诚不悟。没有诚敬的心,什么利益都得不到,纵然来听,也不过是记问之学而已,是无法得到真实的利益的。

第三,真实利益就是儒家所讲的变化气质,也就是佛法所说的转识成智。这就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三个真实,就“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让你开智慧,帮助你明心见性,这叫“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住真实慧”,就是般若德现前,法身德现前,解脱德现前,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秘藏现前,这叫“住真实慧”。“惠以真实之利”,什么意思啊?就是证得根本智,后得智起作用,根本智就是自觉,后得智觉他,最后觉行圆满,所以这个就是这里讲的“真实利益”。

所以老法师说,在儒家来说,真实利益就是变化气质,从凡夫变成君子、变成圣贤。在佛法来说就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当然会先从断恶修善开始,到最后成就的时候是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菩提,那就法身大士的地位,法身大士的境界。果然变化气质,就是转凡成圣。不会听的学生只是听语言、文字而已,与自己的心性毫无相关。若丝毫的诚敬心都没有,所得的也不过是皮毛、表面而已。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对这些现象就会看得很清楚。这一段主要老和尚的开示说,要想得真实利益,前面老和尚先说,一个尊,一个重,那尊师重道的尊跟重就是诚敬两个字。

第四点,老法师说,也许我们自己会认为我对老师的确很恭敬,对佛法也是很恭敬,自己也很深入,那为什么得不到利益呢?试想,老和尚说,你想一想,我们对恶人呢?我们有没有恭敬呢?我们对讨厌的人呢?有没有做到恭敬呢?这一点老实说,我们凡夫容易落入分别、执著,我们对恶人,我们就总是什么?我们总是产生厌恶的心、嫌弃的心,我们那个恭敬心并没有生出来。我们对于讨厌的人,我们也生不出恭敬心出来,甚至生出排斥的心出来。所以我们对于恶人,对于讨厌的人,我们都生不出恭敬心,那这样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啊,你自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也就是你没办法转识成智,那你也没办法变化自己的气质,你还是凡夫俗子,是不是?所以为什么法身大士他可以转识成智呢?因为他对善人跟恶人都能够怎么样?做到清净、平等、觉。

所以那一天,我在跟莲友分享《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注解,在〈礼佛现光第三十八〉品,这个“礼”字就告诉你什么?“礼”字就是恭敬。

〈礼佛现光〉:

“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是〈礼佛现光〉的第一段的经文,当时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也跟一般的莲友一样,读完就过去了,一直到我要讲课的时候,我看到这第一段的时候,我忽然间有去体会到佛陀为什么讲这一段的用意。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若曹”就是你们,“欲见”,你们想见阿弥陀佛。

我分享给我们莲友听,老法师到我们孝廉讲堂开示三次,第三次的时候,老和尚升座说法,同样的佛堂,同样的地藏王菩萨,同样的西方三圣,老法师讲完经以后下座,礼佛三拜,我们莲友在旁边用手机一拍,录影的时候,老法师是拜在蒲团上,现紫磨真金色身,紫色的,紫色的黄光,应该是说紫色的金光,有紫色光,那个档案我们现在都还在,我们也不敢公开。可是我们也在那边礼佛,为什么我们礼佛不能现光呢?老法师为什么可以礼佛现光呢?恭敬心,老法师做到这里讲,他对恶人也恭敬,对讨厌的人也恭敬,所以他能怎么样?老和尚能够转识成智,他就可以得到真实利益。

所以我当时在讲这一段的时候,“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无量清净平等觉”是谁呢?自性弥陀,也是我们的经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所以“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究竟佛,就是分证佛。因为怎么样?他已经破执著、破分别,再破妄想,妄想就是无明,有四十一品。所以佛陀说,你们想见自性,像六祖大师一样见自性,“无量清净平等觉”,因为要见到自性,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法身大士以上的,他要怎么样?他要破我执、要破法执。老和尚有讲过,破执著,离开六道,破妄想,就离开十法界了,就证一真了,就跟一真法界相应了。所以“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离开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为什么是无量呢?我们自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是离开相对待的,所以叫无量。有量的话是相对待世界,那都是生灭法。无量就是不生不灭,证得无生。

所以“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佛智。你证得一切智,阿罗汉他证得清净;你证得道种智,菩萨;你证得一切种智,就是能够入不二法门,所以“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入不二法门。“及诸菩萨”,菩萨是怎么样?菩萨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权教菩萨还在十法界,他破尘沙惑。那阿罗汉呢?阿罗汉是破执著。所以这里面就讲了,破执著,证得阿罗汉;破尘沙惑,证得菩萨;破根本无明,证得无量清净平等觉。

这个里面佛陀告诉你说,你想证得佛、菩萨、阿罗汉所居的国土,“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佛陀告诉你,恭敬中求。

所以在讲到第二段的时候,“阿难即从座起,面西合掌,顶礼白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

这一段我跟莲友怎么分享?我说,“阿难即从座起,面西合掌”,“面西合掌”什么意思呢?西方表法圆满,合掌代表十法界归一真,还有权实二智,就是合掌,也是代表恭敬。“顶礼白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我现在想见阿弥陀佛。那要怎么样?要“供养奉事”,“供养”就是什么?普贤菩萨七大供养。老法师说,什么叫供养?布施如果有清净心、孝顺心、平等心、恭敬心,那个布施叫供养。所以供养是普贤菩萨所做的,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他没有说广修布施。所以“供养奉事”,“奉事”是什么?老和尚说的,为众生服务,不要为自己服务。所以无我了,无我的时候一定是供养,一定是为众生服务。

“种诸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你如果能够修“供养奉事,种诸善根”,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嘛。所以“供养奉事”是福德,“种诸善根”是不得少善根,我们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所以“供养奉事”就是修福,福德。“种诸善根”,善根,三善根。

再来,“顶礼之间”是因缘。我跟莲友说,什么叫“顶礼之间”?为什么老和尚顶礼下去可以现紫色光,我们顶礼下去为什么我们见不到呢?为什么礼佛现光,高僧大德可以现光,我们现不了光呢?不是佛光不存在,不是佛光不存在。佛陀跟我们讲,祖师也跟我们讲,佛光就像太阳,就像月亮一样,但是盲人见到太阳、见到月亮,他见不到啊。那为什么盲人见不到呢?因为他有业障啊,他眼睛盲,他见不到阳光跟月亮啊,但是不是阳光月亮不存在,存在啊。所以我们见不到佛光是我们的业障,不是佛光不存在。佛常住常寂光净土,一真法界,是我们的识心变现十法界,心现识变。

所以这个地方我就跟莲友说,“顶礼之间”就是因缘、就是开悟。“忽见阿弥陀佛”,“忽见阿弥陀佛”是什么?顿悟,直下会取。“容颜广大”就是见到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见了一体三身佛,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还有百千亿化身佛。为什么“容颜广大”呢?我们读赞佛偈时候,“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容颜广大”。谁见到佛身呢?谁见到佛的法身呢?见到应化身还不是真佛。所以佛的容颜没有办法形容,法身遍一切处,我们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容颜广大”是什么意思?我的体悟,见到法身了。

“色相端严”,就是“相好光明无等伦”,就“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没有办法去比喻的。“如黄金山”,佛陀只好跟你讲说,“如黄金山”,像一座黄金一样,“晃耀光明”。接着佛陀说,“高出一切诸世界上”。为什么他“高出一切诸世界上”?那极乐世界嘛,一真法界啊,法身大士他所证的就是“高出一切诸世界上”,他入一真法界了,所有一切其他世界都不能够跟他比。

所以“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是什么?我们的自性的无量德能、无量智慧。佛跟我们讲,佛有三明、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那就是“种种功德”,简单来说归纳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五分法身香。“无碍无断”,他没有障碍啊,他没有间断。

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把它归纳这三点,你怎么去见佛?第一个,“顶礼”,代表恭敬,至诚恭敬。第二个,“忽见”,刹那顿悟,就是我常讲的,“久修百千劫,悟在刹那间”,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了,再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再进入理一心不乱,你就顿悟了,你就契入了,什么经你都看得懂。

就像浙江的一位王姓的师兄,王居士,他因为好赌,输掉几百万人民币,害死了他的妻子,他发了一个大愿,今生不求生极乐世界,永堕阿鼻地狱,读了两万遍的《无量寿经》,现在会讲经说法,会讲《无量寿经》了,会讲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忽见阿弥陀佛”了。这叫“忽见阿弥陀佛”了,这叫什么?“愿解如来真实义”。老和尚说,你会吗?你会吗?就是契入了吗?你能契入,你会,就是“忽见阿弥陀佛”。那为什么叫“忽见”呢?契会嘛。理可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这是古德说的。法身大士还有四十一品无明,到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所以这个“忽见”就是刹那顿悟。“容颜广大”是三德秘藏。

所以这一段经文里面,首先跟你提出来就是顶礼恭敬,“恭敬顶礼”,跟我们这里讲的恭敬心,老和尚说,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利益。

第四点,也许我们自己会认为我对老师也是很恭敬啊,我对佛法也是很恭敬啊,那为什么会得不到利益呢?老和尚特别跟我们讲说,那你想想看,你对恶人、对讨厌的人你是不是也恭敬啊?真心里面是没有分别的,有分别就不是真心。我对这个人恭敬,我对那个人就不恭敬,这是分别,这个心是假的,是妄心,是二心。所以毛病就发生在没有诚敬心,没有恭敬心。

所以“敬兄”这一段经文主要讲恭敬,包括刚才我们讲的赵彦霄对他的兄长赵彦云,还有严凤对他的兄长,这都是表示恭敬心,他们真的是做到诚敬,这是真心。所以老和尚说,得不到真实利益就是因为没有恭敬心。

第五,真正恭敬心就是一心,就是平等心,就是清净心。无论表现怎么样虔诚,心里有分别、执著,就不是一心。有分别就不平等,执著就是染污、不清净,这就是听法、读经不能得到真实利益的关键。

那么“敬兄”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就讲经文二十四,“信友”。“信友”这一段里面,可能我们时间上不一定讲得完,那么我们讲多少就算多少,没有讲完的地方我们下一回再继续研讨“信友”的部分。

我们先来看一百二十五页,“信友”。我们看经文:

“(发明)据字义言。则多人为朋。少人为友。然此处不必强分。凡同朝同类同窗同事者。皆可为友。信即不欺之谓。非独指践言一端。是故谋事不忠。非信也。负人财物。非信也。面誉背毁。非信也。缓急不周。非信也。知过不规。非信也。绝其不信之端。所谓信者。在是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多人为朋,少人为友”,《易经·兑》篇:“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那“多人为朋,少人为友”就是指同门未必同志,故朋多友少。

“践言”,履行诺言。

“面誉背毁”,当面称赞,背后毁谤,这个叫“面誉背毁”。隋朝王通《中说·关朗》:“亲朋有非义者,必正之曰:‘面誉背毁,吾不忍也。’”

再来,“缓急不周”,“缓急”是指危急之事或发生变故之时。这一段这个讲“缓急不周”,就是指他人遇到危急的时候,不施予救助。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根据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则多人为朋,少人为友。但这里不必强分,凡是同朝、同类、同窗、同事的人都可以称为朋友。信就是不欺的意思,并不是专指履行诺言这一条。所以办事不尽心不是信,欠人财物不是信,当面赞扬,背后毁谤不是信,朋友有困难不帮助不是信,知道朋友的过错不规劝不是信。断绝了不信的这一面,所剩下的就是信了。就是断绝了不信这一个部分,你断绝了不信这个部分,所剩下来就是信。

我们看下面下附征事,“下附征事(二则)”:

“千里赴约。《史林》。”

“卓恕。还会稽。辞太傅诸葛恪。恪问何日复来。恕言某日。至日。恪宴客。停不饮食。欲以待恕。客皆曰。会稽建康。相去千里。道阻江湖。安能必来。俄而恕至。一座尽惊。”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会稽”,地名。西晋至南朝末年,会稽所辖的约今天的绍兴、宁波一带。

“诸葛恪”,元逊,琅邪阳都,就今天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东吴重臣诸葛瑾之子,他是东吴的权臣。诸葛恪在吴朝,吴国官当到太傅。东吴孙权临终的时候,他任命诸葛恪为辅政大臣,辅助太子孙亮。孙亮即位后,诸葛恪独揽军政,初期笼络民心,东兴之战胜利颇有众望,但穷兵黩武,大举进攻魏国,最后轻敌大败而回,渐失民心,他还未有反思,仍独断专权。最终遭到孙峻刺杀,夷灭三族,死的时候只有五十一岁。

“建康”,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京师的名称叫“建康”,也是六朝的时候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更建邺名为建康,它本来是建邺,那么就是今天的南京市。

“相去千里”,就是指绍兴、南京相距约四百公里。古时候古里小一倍,所以虽然相距是四百公里,但是大约相当千里。

“爽”,差失、违背。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相隔千里,如期相会。(摘自《史林》千里赴约)。

卓恕回会稽,告别太傅诸葛恪,恪问哪一天再来?恕就确定了日期、日子。到了这一天,恪宴请宾客,停止不吃,想要等待卓恕。客人都说,会稽建康相隔千里,江湖路远,怎么能说来就来呢?没有一会儿恕突然来到,满座大惊。

“按。此特信中之一耳。然能不爽千里之约。信何如之。”

这段按语的白话解就是说:

这就是讲信的一个例子,能够不违背千里之约,哪个能比得上呢?

好,这一段“信友”,我们大概时间的关系,只能讲到“千里赴约”。那么从“千里赴约”里面,我们看到这个卓恕跟太傅诸葛恪他的约定,到约定的那一天,宾客以为卓恕应该不会来,因为会稽跟建康相距千里,结果卓恕他准时赴这个约会。这就是什么呢?这一段告诉我们说,要用真心待人,这个卓恕就是用真心对待诸葛恪。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聆听老法师开示,要用真心待人。

第一点,老法师说,真心其实它是相对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发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跟慈悲心。因为真诚是体,对任何人都要用真心待人,他骗我是他的事情,但是我对他是要用真心。能够感化他很好,不能感化他,你也要用真心。要知道,这一生不能感化他,来生他也会被感化,佛菩萨就是这样对我们,佛菩萨用真心。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够因为他虚情假意,那我也虚情假意对待他,老法师说,那这样就错了,你就不是净宗法门的人。老法师说,净宗法门的人绝对不能说假话。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吗?但是我们受五戒,不妄语,这个我们是持戒的人,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妄语,不妄语就是不说假话。

老法师说,你用真诚心待人,怎么对待自己呢?对待自己要清净啊,绝对不能有染污。什么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五欲六尘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至少要把这些染污离开,那你心就清净了。

平等心没有高下,对待任何一个人,对待任何人都一律平等,我对待佛跟对待一切众生是一不是二,真诚心就在这里。我对待佛,我们怎么恭敬佛,我们就怎么恭敬众生,众生欢喜,佛就欢喜。所以真心要怎么去建立呢?要怎么去成就呢?就是你怎么样的心对待佛,就用怎么样的心对待众生,那就是真心。那就是不能妄语,不能虚情假意。

老和尚说,平等心没有高下,对待任何人一律平等,你对待佛跟对待一切众生是一不是二,一种心,就是平等心。我对佛恭敬,我对人不恭敬,那对佛的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对佛恭敬,对蚊虫蚂蚁不恭敬,那对佛的恭敬还不是真的,还是假的。乃至于对花草树木,对山河大地,学普贤菩萨礼敬诸佛,平等的。

老和尚说,觉不需要求,真正做到清净平等,自然就会觉悟。这个地方就是重点哪,就是你不用去求觉悟,怎么觉悟?老和尚说,你真正做到清净平等,觉悟就现前了,自然就会觉悟了。要知道,清净从戒里面得来的,平等从定里面得来的,觉是开智慧啊,觉是开智慧啊,禅定功夫深了,必然有一天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第二点,老法师说,清净平等觉就是三学,戒定慧,也是三藏,清净是律藏,平等是经藏,正觉是慧藏。老法师这个开示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所以三藏是通三学,三学就是三藏。戒定慧,三藏经律论,它跟三宝相应。清净是僧宝。我们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僧是清净不染,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佛是觉而不迷。所以你皈依清净,皈依僧的意思就是皈依清净。所以老法师说,清净是僧宝,那么平等呢?是法宝,正觉是佛宝,佛法僧,当然他就是佛种性。

所以我们知道,经里面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生当中决定没有动摇。要学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接触很多法门,让我们明白,让我们了解,那是慧,是后得智,无所不知。可是你心是定的,你没有受它干扰,我还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再殊胜,我想学,到极乐世界再学,现在不学,一心一意地求生净土,这就对了。

老法师这里为什么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教我们广学多闻,接触了很多法门?老和尚说,我们很感谢你让我们了解明白,那是智慧的境界,那是后得智,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觉。所以根本智是什么?根本智是般若无知。那后得智呢?无所不知。那你“法门无量誓愿学”,你都根本没有证得根本智,你怎么去学其他法门呢?你要先证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般若无知。般若无知,什么叫无知啊?离尽一切虚妄之相,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就契会了般若无知。所以般若无知就是什么?就是我们禅宗里面讲的,“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那个“知”,“知之一字”那个“知”,就是我们的佛知佛见,它是“众妙之门”。所以你先去要证得那个本体,般若无知,你才有办法后面的用,无所不知。

所以老和尚为什么说,我还是老实念佛,我求生净土,为什么?因为你先证得根本智,你到极乐世界才有办法证得根本智。那法门再殊胜,我想学,我没有办法,我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老法师说,到极乐世界再学,现在不学,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证得根本智。你唯有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就对了。到那边,你证得根本智,再倒驾慈航,普度众生,那是后得智,就无所不知。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信友”我们没有办法全部讲完,等到下一集、下一回,我们继续来探讨“信友”。

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9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