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1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1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8年03月28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十八,【修善修福】。

我们看课本一O三页,我们看经文:

【(发明)世人之所蓄积。有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有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又有我带得去。人夺不去者。金银财宝。家舍田园。此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也。博学鸿才。技艺智巧。此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也。若夫吾带得去。人夺不去者。唯有修善与福耳。修善到极处。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拥护。修福到极处。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应。】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七祖』,七代祖先,就是指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太祖、玄祖、显祖,玄祖就是很玄妙的玄,显祖就是明显的显,这样总共是七代。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世上人民所积蓄的东西,有的别人夺得去,我带不去;有的别人夺不去,我也带不去;有的我带得去,别人夺不去。金银财宝,房屋田园,这是别人夺得去,我带不去的。博学高才,技艺智巧,这是别人夺不去,我也带不去的。要想我带得去,别人夺不去,就只有修善修福啊。修善修到最高境界,就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拥护;修福修到最高境界,就能使火不能烧,水不能淹。修善是得福的基础,得福是修善的感应。

这一段是讲『修善修福』,从世间的福报讲到出世间的福报。那么这一段里面他说,『修善到极处』,什么是大善?《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里面讲,念佛才是大善,它是至善。老法师说,什么是最大的善?念佛是最大的善。学人今年二O一九年新春跟师父上人拜年,我就是以弥陀圣号功德来供养师父以及护法大众。弥陀圣号功德在《无量寿经·心得开明·第三十四品》里面就有讲,「复闻无量寿声」,能够听到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那要俱足善根福德因缘,那是最大的善,是众德之本。

所以这个地方讲「修善到极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到,我们净土宗讲的功夫成片,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标准,再来是提升到事一心不乱,到最后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最后究竟成佛,入常寂光净土,那是「修善到极处」,就是能够带业往生。印光大师说,念佛是正修,也是正行,所有修的一切善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助行,正助双修。所以你修善修福那是助行,但是要全部回向到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讲,一毫之善都要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

这个就是「修善到极处」,就是对我们净土宗来说,就是带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对利根的来说,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才是能够什么样?能够使『七祖超升』,不然凭什么?你没有出三界,了生死,最起码你要出三界,了生死,往生西方嘛,当然最究竟最高明的,离开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那就不得了了,像海贤老和尚一样,像锅漏匠一样,真的是可以使「七祖超升」。

像倓虚老法师在《影尘回忆录》里面讲的,他们的同参道友刘文化,几位同修大众共同八年寒窗读《楞严》,几个人在八年之内共同深入研讨《楞严经》,最后智慧开显出来。刘文化入了这个甚深禅定,见到了琉璃世界的圣境,把这个境界告诉了倓虚老法师,倓虚老法师说,那是破识蕴的境界。那不得了,色受想行识,阿罗汉只破到行蕴,刘文化他深入经藏《楞严经》,他破识蕴了,那是倓虚老法师跟他来印证,破识蕴的境界,功夫就非常高了。这就是能够「使七祖超升」,他不只超度他的冤亲债主,也超度他往生的妻子跟闺女,最后超度他的累世父母,刘文化居士他证明给我们看。

所以你到那个境界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什么?『百神拥护』。所以「修善到极处」有这样殊胜的果报。『修福到极处』,能够使火不能烧,『水不能漂』,这什么意思啊?就讲自性功德。你修福修到什么境界呢?菩萨有福德不受福德,《金刚经》里面讲的,修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入空有不二的境界,真空妙有,到真空妙有,入不二法门的时候,就是「火不能焚,水不能漂」。

我讲个公案给各位听,以前我也在讲席里面有提过。以前有两位师兄弟在山上的丛林里面修行,其中这个大师兄修的功夫比较好,那师弟就急着出去要弘法,禅定功夫也不错,但是仅止于大概是一般的禅定。有一天师弟说要下山啦,来到一家客栈。参禅的人都有个习惯,双腿一盘,坐个几支香都没问题,他们非常喜欢坐禅。但是你禅定到什么程度?到底是四禅八定?还是出世间的阿罗汉的九次第定?还是佛的那种首楞严大定?当然到首楞严大定就不得了了,那都要人家印证。

那这位师弟就到客栈里面去,他就双腿一盘,他就入定了,他功夫也不错,那个气息非常微弱,有一点像虚云老和尚有一次被盗匪殴打的时候,入定到兜率内院听弥勒菩萨讲经。那么虚云老和尚那一次的入定大概是七天,也是大家以为他死掉了,但是侍者用这个非常微细的那个毛在他的这个鼻头这边,他还有微弱的气息在。刚才讲修禅这位师弟,他就是入到那个禅定里面了,那客栈的老板以为他死掉了,就放一把火把他烧掉了。烧掉以后,他的神识入不了、回不来他的肉体,每天晚上闹鬼,还我身来,还我身来,每天闹鬼。那个客栈老板很苦恼。

那这个消息就传到山上去了,那大师兄就下山了。大师兄下山以后就到客栈去度他师弟,就跟店老板讲,你给我一脸盆的水,一堆木柴,就这两样东西。他就先把那一盆水先端出来,诶,他师弟就出来了,还我身来,还我身来。他大师兄就听到这个他师弟的声音了,他说,师弟,你的身在水里面,在水里面啊。然后那个师弟就到水里面去找,找不到,他说,没有啊,找不到啊。一会儿,他的大师兄又在那个木柴堆生一把火。他师弟又说,还我身来。他说,师弟,在火里面。水里去,火里来。他师弟就到那个火里面去,要找他的身。他的大师兄就呵斥他一声说,找身者是谁?就像说,念佛者是谁?谁在找身?他的师弟突然间回光返照,那个找那个身的那个本体就是真如自性,迷了以后才有这个身见,迷了以后才有我这个身。他要找这一世的那个色身,找不到啊,那是业识变现的啊。所以他说,找身者是谁?回光返照,「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我们在读《三时系念》里面,「觉海虚空起」,我们这个性海像虚空一样。「娑婆业浪流」,你一迷了以后,背觉合尘,真如变成什么?变成阿赖耶了,般若就变成烦恼了,智慧就变成烦恼了,佛就变成众生了。所以如果能够觉悟以后,「若人登彼岸」,如果你能够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你能够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你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就是「若人登彼岸」。有烦恼叫做此岸,没有烦恼叫做彼岸。其实真正到觉悟的时候,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彼岸跟此岸是不二的,对迷的人来说有此岸、有彼岸,对觉悟的人来讲,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这个就是密宗里面讲的即身成佛,这境界非常地高啊,讲很简单,做起来,修行,按通途来说要三大阿僧祇劫,不容易啊。

所以这个「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就是讲我们的真如自性。最后那个大师兄这么一呵斥以后,师弟回光返照,醒过来了,觉悟了,脱离了中阴身,也就是脱离了,当时应该在中阴身的状态,那当然就是脱离了中阴身的境界。这个就是「火不能焚,水不能漂」。

所以临终的时候带走什么?老法师有三点开示。

死的时候,带走跟带不走,以及所修行的功德。老法师说,要记住,世间的名闻利养、功名富贵、家亲眷属,你死的时候一个都带不走。就是刚才我们经文一开始说的,世人所蓄积的,「有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名闻利养、功名富贵、家亲眷属都带不走啊。什么东西能带走?你这一生所造的业能带走,你所修行的功德能带走,你的智慧德能能带走,这是事实真相。就是「修善修福」,周安士菩萨这个『发明』里面最后第三种的,「又有我带得去,人夺不去者」,就是你这一生所造的业,包括善业跟恶业,你所修的功德,你的智慧德能带得走。那么我们这段,一O四页说,「吾带得去,人夺不去者,唯有修善修福」,这是讲善业,那还有恶业呢。所以你如果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人生就有个目标。为什么?带不去的你就不要计较了,你要它干什么?你还在那边放不下?有,很好,没有,也很好,那心就平静了。这是第一点,现在知道事实真相。

那么第二点,带得走的、带去的是善心、善念、善行、善业,就是不带恶业,不带恶业、恶念、恶行。老法师说,恶业、恶念、恶行,你要特别注意,这个不好,它会感得三恶道,果报在三恶道,你不能带这个。我们带什么呢?最起码你要带善心、善念、善行、善业,这个好,最起码你到三善道去,保住人身,你纵使不能往生西方,你至少保住人身,到人天两道。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为什么不能离开这个轮回?就是执著这个身,所以我生生世世在六道生存,舍身受身。老法师说,初果须陀洹他就破见惑了。他见惑里面第一个破身见,他只要人天往返七次,他就证阿罗汉了,他就出三界,了生死了。那大乘菩萨来讲的话,圆教初信位也一样是破见惑。但是印光大师说,大乘,圆教大乘的初信位,他那个也是破见惑,可是跟小乘的初果须陀洹,那智慧是不一样啊。我常做这样的比喻,就像台湾的最好的大学的硕士跟美国最好的大学的硕士,哈佛大学,那程度上是有差别的。所以老法师说,初果须陀洹,他们都能够知道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要完成自己这个功课跟学业,就是要出三界,了生死。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出离就是,最主要就是对这个身的执著,刚才讲这个「火不能焚,水不能漂」,那位禅宗的师弟就是因为他放不下那个身。所以这个身见,老子说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之所以有烦恼,都是因为自身需求所产生的欲望过多所引起的。倘若没有或降低了欲望,你必须要透过念佛功夫,「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你透过念佛、持戒、忏悔,绝对可以把欲望降低,绝对可以把烦恼减少。所以六道众生为什么出不了六道?就是因为执著身是我,吃亏就大了。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升沉,舍身受身,受一个身,他又执著那个身是我,这个麻烦就很大了。

以上我们是讲到这个「修善到极处,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拥护。修福到极处,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我们用这一段老法师说,临终时带走什么?来跟大家分享。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但修福而不修慧。每因享福而造业。但修慧而不修福。又虑薄福而少资。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兄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弟则修福。而常破戒。后释迦成佛时。兄已得罗汉果。然因未曾修福。食尝不饱。弟因破戒。生在象中。然余福尚多。虽作畜生。为王所爱。真珠缨络。常挂其身。食邑至数百户。故曰。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唯佛称两足尊。以其福慧具足耳。】

这一段就是我们常常念口头禅,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那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我们常常会讲这句话,叫福慧双修。老法师说,我们真正的念佛人啊,真正的学佛人要怎么样?要慧福双修。他说,有慧一定有福,但是有福不一定有慧。当然最圆满是福慧双修,那老和尚说啊,应该要慧福双修。

我们就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迦叶佛』,我们来介绍一下「迦叶佛」,他意译作饮光佛。义曰饮光称大迦叶。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骑一头狮子。降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前,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师,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之师,前世的老师。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乃是释迦牟尼佛以前之佛,为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

也就是说,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每一劫都有一千尊佛。那过去庄严劫最后那三尊,九百九十八,九百九十九,第一千佛,那是过去庄严劫的三佛。那现在贤劫的第一尊佛,第二尊佛,第三尊佛就是迦叶佛,所以排起来叫做第六佛。就是过去七佛,现在贤劫的第四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那如果你说过去七佛,那第七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你要讲过去庄严劫的一千佛里面的最后三尊佛,还有现在贤劫的第一尊佛到第四尊佛,这样加起来叫过去七佛。

所以这个地方称迦叶佛是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传说为释迦牟尼佛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牟尼佛将来必定成佛。依《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他那时候弟子有二万人。姓迦叶,于尼拘律树下成佛,有弟子二万人,而以提舍及婆罗婆二人为高足,执事之弟子名善友。父名梵德,婆罗门种;母名财主。有子名集军。其时之王名汲毗,其所治之城名波罗奈。又《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载,「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这一段偈语是在《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记载的,就是迦叶佛所说的戒经。

好,我们再看下面,『尝』,「尝」就是曾经、经历。

『真珠』,「真珠」就是形圆如豆,乳白色,有光泽,是某些软体动物(如蚌)壳内所产生的,为珍贵的装饰品,并且可以入药。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真珠》:「真珠入厥阴肝经,故能安魂定魄,明目治聋。」它是一种中药,也可以做中药。

再来,『缨络』,我们常常看到菩萨的画像里面都有挂缨络,「缨络」是用珠玉串成戴在颈项上,就是我们的脖子上面的饰物,多作颈饰。是印度古老的首饰,印度流行这个「缨络」,又叫做华鬘,据说本来是印度一种古老首饰。梵语称为积由罗。在当地,不论男女都喜欢将花朵串连起来作为头饰,或挂在颈间,或垂于胸前。做这种似花环的颈饰,有时还披挂在佛像身上。随着佛教传入,这一种装饰习俗也传到中国,中国佛教艺术形象,例如敦煌壁画、雕塑及石刻,也出现戴缨络的情况。缨络的款式非常复杂,常常以颈饰为基础,在颈饰上悬挂各种珍宝串饰,从颈部一直的垂到胸前,有的甚至垂到足踝,就脚部。所以这个就是「缨络」,一种装饰品。

再来,『食邑』,「食邑」就是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两足尊』,我们说,皈依佛,两足尊,就福慧两足尊。「两足」的意思就是言戒定、福慧等功德,以佛于此等功德为二足而游行法界故也。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只管修福而不管修慧,常常因为享福而造罪业。只管修慧而不管修福,又要担心薄福而缺乏资粮。从前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两兄弟出家为沙门,兄长持戒坐禅,一心修道而不布施,弟弟则修福但常常破戒。以后释迦成佛的时候,兄长已经证得罗汉果,但因为不曾修福,常常吃不饱。弟弟因为破戒,就出生在象群里面,但留下来的福却很多,虽然做了畜生,但被国王钟爱,珍珠缨络常常挂在身上,拥有封地几百户。所以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只有佛才能福慧俱足,所以称为两足尊。

好,我们现在看一O四页,【下附征事(三则)】。第一则:

【广置义田《懿行录》】

我们看经文:

【明华亭顾正心。字仲修。父中立。仕至广西参议。正心好行其德。尝捐银十万四千七百两。买义田四万八百亩。散华青两县之供役者。赋役赖以不困。时代巡莅松。除夕禁爆。有市民犯禁。误系正心于狱。见狱中之寒者。给以衣。饥者。给以粟。罪可赎者。代为完纳。囹圄几为一空。又捐赀修葺狱室。往往施恩于不报之地。后两台上其事。钦授光禄署丞。从祀乡贤。】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华亭』,从秦、汉到元代,上海名为「华亭」,就是以前叫做「华亭」,现在叫上海,治所在今天的上海松江区。这个地方我去过,有经过那个松江区,到上海去讲课的时候,莲友带我经过松江区。为自元至清松江府的属县,此期间松江府陆续析置、上海、青浦、娄县、金山、奉贤、南汇六县及川沙抚民厅。

再来,『参议』,官名。金朝军中,元、明中书省属官。明朝布政司、通政司,清朝各部,民国初高级军事机关,均置参议。现在还有这个官名,在我们文官系统里面也有「参议」。

『华青』,应指华亭与青浦二县。

『供役』是指供役使者。徭役,古代官方规定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的时候,男子要在一定期间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服务,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繁多而苛严。这个地方是指为国家服徭役。

『赋役』就是赋税跟徭役合称。中国古代,赋初指兵赋。春秋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我们现在说赋税赋税,那课税,这个赋就是古代是指兵赋,后来就慢慢从田亩去征税,叫征赋,赋和税渐渐趋合。秦、汉以后,赋是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与役始有明显区别,这个叫赋跟役的差别。所以赋是税,是指税,役是指劳动服务。

『代巡莅松』,就官员到任。「松」是指松江府。「代巡」是代理巡抚。

『禁爆』,「禁」就是禁令。意思是指发布禁止燃放爆竹的法令。

『给』,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粟』,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称为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又称为粮食的统称。

『完纳』,就缴纳,就缴纳赋税。这个地方是指缴纳全额罚锾,将罪犯保释出狱。

『囹圄』是指监狱。《礼记·月令》篇:「(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孔颖达《疏》里面讲,这个「囹」就是牢狱,「圄」就是止也,那个地方有管制,「所以止出入」,罪人住的地方,「皆罪人所舍也」,就罪人住的地方叫「囹圄」,我们现在讲叫监狱。

『修葺』,修补,就是修筑整治。

『不报之地』,「不报之地」就是受恩惠者无从知悉施恩者,或根本无力回报施恩者,这个意思叫「不报之地」。在《训俗遗规》言:「凡人施恩泽于不报之地,便是积阴德以遗子孙。使人敢怒而不敢言,便是损阴德处。」

『两台』,「两台」是明清时,两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掌管民政兼财政的叫做承宣布政使司,以及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司,这样称为「两司」,也分作「藩台」以及「臬台」。

『钦授』,「钦」就是古代对皇帝尊称的用语,譬如说钦命,就是皇帝的命令。「授」就是任命。「钦授」就是皇帝任命。

『光禄署丞』,这是官名,从七品,就七品官了。

『从祀乡贤』,「从祀」就是附祭。「乡贤」就是品格学问皆为乡人所推重的人。这个是清朝的一种制度,就这个人有德行,品格学问都不错,指乡里里面的贤人,他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就是由当地的官员,比较高阶的官员给他题请,可以奉祀在那个乡里面,称为「乡贤祠」。意思指说,殁后附祭于「乡贤祠」。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大买义田,布施众生。(摘自《懿行录》广置义田)。

明朝华亭县的顾正心,字仲修,父亲叫中立,做官做到广西参议。顾正心平常喜爱行善积德,曾经捐出银子十万四千七百两,买下义田四万八百亩,施舍给华亭、青浦两县当作徭役的费用,使百姓消除了负担徭役方面的困难。有一次,代巡抚来到松江府,在除夕禁止燃放爆竹,有好些市民违反了禁令,燃放爆竹,误捕正心入狱,就是这个顾正心也被误捕了,就入狱了。正心到狱中以后,看见这些饥寒的人,就送给他们衣食;罪可赎的人,就代为赎回。监狱几乎变空了,随后又捐资修理狱室,就监狱的房间。顾正心就是这样舍己为人,从来不求回报。后来两台大人向上报告了他的事迹,皇上授命为光禄署臣,被敬奉为乡贤。

好,我们看下面这段按语:

【范氏义田。流芳千古。然止及同姓。未必及异姓。田止以百计。未必至四万有余。顾君所为。何其迈前人而杰出乎。据其福报。此时定在六欲天宫。飞行自在。享无极之乐矣。】

好,我们看这段的名相注释:

『范氏』就是范仲淹,这个等一下我们再来介绍范仲淹,他的福报,印光大师非常赞叹,范仲淹他一生的善行,他们范家有八百年的福报,等一下我们来介绍。

『迈』就是超过。

我们看这段按语的白话解:

范仲淹开创义田,流芳千古,但他只利益到他同姓的人,还没有推广到其他的人。他的田只能用百计算,还不能达到四万有余。顾君真是超越前人的杰出好人啊。推测他的福报,这个时候一定在六欲天宫,自在飞行,享福无穷了。

好,我们来介绍范仲淹家族风水千年兴盛不衰。这个我们以前也有介绍过范仲淹,但这一次我们比较完整来介绍他。我们读《岳阳楼记》里面有千古名句,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谁写的呢?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丧父了,他是江苏吴县人,他母亲因为无力谋生,家里贫穷,所以带着他改嫁。但是等到范仲淹长大了,他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他就告别了他母亲,而且是泣别母亲,就哭泣地离开他的母亲,他寄居在佛寺苦读。他也就这个善缘,他在佛寺里面苦读,后来成就了,当到宰相,所以他对三宝非常护持,而且他从小就听闻到佛的正法,守持净戒,并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长大为官以后,他笃信佛法,乐善好施,广修众福。所以我们如果说修善修福的典范,应该是范仲淹。但这里他推荐顾正心,他说,顾正心他布施的义田是买了四万八百亩,那按语里面讲的范仲淹所买的义田应该只有『以百计』。所以范仲淹他护持三宝,也兴崇佛法不遗余力。

那么范仲淹小时候,有一天他就去算命了,他就问算命先生说,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那个口气很大喔。这算命先生一看说,这个小孩子怎么一开口就说要当宰相呢?吓一跳,就问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呢?范仲淹被他一讲,有点不好意思,就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就有些纳闷啦,说为什么一下子说要当宰相,一会儿说要当医生,这差这么大呢?就问他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志愿呢?范仲淹回答说,因为唯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以后很感动,一个小孩子念念就想要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心,是真正宰相的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那这是真是铁口直断,他后来真的当宰相啊,他儿子也是宰相,范纯仁。

所以范仲淹他的家族八百年的福报兴盛不衰。首先我们介绍范仲淹从小就有这样立志,想要去帮助众生。

第二点,他购置义田施贫。他当了宰相以后,他拿了他的俸禄出来买义田,给这些贫穷无田者耕作。当然照这个按语里面讲,他是给这个他们范氏的宗亲。

那么刚才提到说,范仲淹他后来知道他的家世背景以后,到佛寺里面去苦读。那么在佛寺苦读,曾经发生一个非常让我们敬佩他的德行的一个故事。他在庙里面住的时候,当时家里很穷,他就煮了一锅粥,等到那个这粥冷了以后,他用刀把粥切开来,一天吃二块,称为划粥为食,所以他物质生活是非常地艰难。

有一天晚上,范仲淹在读书的时候,大概进入了读书三昧,那寺中的长老看到他这么用功,也很感动,就悄悄地拿一块面饼放在石桌上。当时范仲淹大概是进入那个读书三昧,入了正定了,也没有发现。忽然间有听到那个吱吱吱的那个叫声,老鼠叼着那个面饼就死命地跑啊,钻到一棵紫荆树下面。范仲淹赶忙放下那个书本,一路追来了,好奇心就拿起铁锹去挖那个老鼠洞,挖开以后发现里面有一块石板,他将石板掀开,看到石板下面竟然是发光的金元宝。他也是很贫穷啊,任何人看到这样能不动心吗?可是我们刚才讲说,他在佛寺已经养成那种持戒的这种好的修行。所以他虽然很穷,但是他一分一厘都没拿,他再把石板盖好,重新埋土,一直到他功成名就,这个事情放在他心上,放了几十年。

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范仲淹他以前年轻的时候读书的那个寺院,叫醴泉寺,这个醴泉寺我特别上网去看,很庄严,这个佛寺很大,醴泉寺。有一天,醴泉寺就被大火焚烧,焚毁了,寺里面的长老就派人来求范仲淹,因为那时已经当宰相了。范仲淹就想起了当时那个情景,就写了一张纸条,请来人交回去给长老,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这是很感人你知道吗?几十年都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啊。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他的福报大,他的福德就在这个地方。他为什么可以不动心呢?他心清净。虽然他不是学佛,但是他已经达到什么?讲实在话,已经达到不起心、不动念了。他那么穷,吃那个冷粥二块这样,他也可以拿那些金银,没有人发现哪,但是他不动,他这个叫做「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这个叫做入甚深禅定了,不只是读书三昧了。

他说,「荆东一窑金」,就是紫荆树的东边,「一窑」就是有一个洞,洞里面有埋了这些金银珠宝,所以「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这么多金银珠宝。「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供养就是等于斋僧了,供养常住了。

所以他当了宰相以后,他还是保持穷秀才的生活。

再来,他在苏州买屋,风水师跟他讲说,在还没有买屋以前,他在修他们家母亲的坟墓,他就请风水师先去看他母亲这个坟墓。那个风水师一看说,不行,这是一个绝地,会绝子绝孙,他说绝地嘛,会断子绝孙啦,劝他迁移。那范仲淹就是很有智慧啊,而且他度量非常好,心量非常好,他说,既然是绝地,就不要给别人了,绝我范家的子孙啦,它不应该让人家去受啊。

这就是菩萨,这种心叫菩提心,就是大悲心,就直心、深心、大悲心,这个就是直心,这也是深心,这也是大悲心,这已经相应菩提心了。一发菩提心,即成等正觉,他就是菩萨。所以范仲淹如果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绝对是什么?绝对是,我看最少是实报庄严土,要不然也有事一心不乱,到这个方便有余土。

他说,如果是绝就绝我后吧,那迁坟有什么用呢?结果他没有迁坟。他这一念德行破了那个绝地。绝地还是怎么样?绝地还是在金木水火土里面,还是风水地。在风水地是怎么样?我们讲说,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福人居福地是你有那个福报,那刚好那个风水宝地被你拿到了,你住在那个地方。可是福人居福地,福地是福人居,对不对?但是福人居福地,他的德行就可以改变那个地方的时空环境。所以这个福人居福地,他的这一念慈悲心,破了一切的这些什么绝地啦、灾厄啦。

老和尚曾经讲经不是讲过一个有趣的开示嘛,就是香港大埔,香港佛协的办公室,那各位如果去过的话都晓得,它前面这个路很窄啊,对面就是山壁啊。那弟子们就跟老和尚报告说,老和尚啊,我们这个教学楼的对面就是山壁啊,台湾话叫蹦壁,碰壁啊,什么都是碰壁啊。那风水上来讲说是怎么样?前面的明堂不好,你没有明堂啊。明堂要怎么样?明堂要,最好是稍微低一点,而且是平的。那前面还有案山,人们说笔架案山,那绝对是出状元的,对不对?这是风水讲的,风水讲左龙右虎,对不对?左龙右虎。那前面要明堂要宽啊、亮啊,那个就是风水宝地。那如果以香港佛协来讲,它根本前面没有明堂,它那么高,都已经盖过那个教学楼了。老和尚就跟范仲淹一样,福人居福地,他说,喔,很简单,就在教学楼写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就破掉了,就破那个风水了。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是大善。

所以范仲淹就是这个德行,才有这么大的福报,有八百年,这是其来有自。

那接下来就这个风水师就帮他介绍说他的住家了。他说,哎呀,这个苏州有一个地方是风水宝地,叫南园,他说,你如果搬来这个地方,当住家,哇,这个地方可以出状元,你后代就是可以出很多人才,做大官了。范仲淹一听到这样说,只有我一家人发达富贵,范围太小了,干脆买下来改成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让我们苏州人全部出状元好啦。他这样的一念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千年来,这个地方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个状元。怪不得他家有八百年的福报。这四百个进士、八十个状元统统是什么?是范仲淹的福德庇荫。所以苏州书院那个地方现在是什么?是一座高中的校址,叫景范中学,景是什么?尊敬、景仰,范是范仲淹,景范中学的校址。所以老法师就有讲过,为什么这个企业家多布施?老和尚说,一家饱暖千家怨。那你作菩萨了,那就不是了,那就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所以范仲淹就把这个地方改成书院,那么读书的效果就非常地好,因为依山傍水嘛。

那么再来,他的薪水都是拿去救济贫苦人家,养活了三百多户人家。

所以他这样的德行、这样的福报,他四个儿子都贵为宰相、公卿,还有侍郎,侍郎就是副部长。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以后,分别当到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是非常显贵、贤能,绵延不绝,传至今已经超过八百年。

范公死后,他儿子范纯仁才出来当宰相,还不是他父亲在的时候才出来当,他父亲往生以后他才出来当宰相。所以我们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范公的后世家族却旺了八百年,而且他们的子孙,四个儿子都能够遵父亲舍财济世的这个家风,所以后代子孙在朝为官也屡出不绝。

所以我们从上面这样所谈的,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这个已经不是舍一得万报,这个已经是接近无相布施了。所以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所以我们如果讲这个修善修福,除了刚才讲的这个顾正心菩萨以外,其实范仲淹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是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再来,范仲淹他们家八百年来不衰,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干,这是真干、真做,把自己的福报分享给别人去享受,这是有福德不受福德,是菩萨的境界,这才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李炳南老师说,势不能用尽,福不能享尽,分享给别人,后福就无穷了,这个德积得厚。

所以一直到民国初年,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这个家风。

那现在的家庭呢?能传几代呢?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现在大概我看都是一代而已。有钱,不懂得爱护他人,瞧不起别人,这个叫什么?这个叫伤德损福。

所以古代圣贤传千年,现代人大概只传一代。我们要问为什么?我告诉各位答案,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父母教子女,教他们什么?自私自利,不是德行,不是教德行、语言,都是教这个自私自利,结果这个子女长大,也对父母、兄弟、姊妹、别人,也自私自利。所以说,好子弟是教出来的,坏子弟也是自己教出来的,都是你教出来的。

所以老子说,祸福相依。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因为没有德行。

所以钱字怎么写?金子旁边配两支戈(就是刀),这个钱会意字,我们注意看,它钱旁边有两支戈,两支兵器,所以钱越多会越冲突。所以这两支刀,国与国冲突,人与人冲突,兄与弟冲突,甚至家庭里面兄弟操戈,都是因为金钱,是因为没有圣贤教诲。

我曾经讲过公案,在我们内湖这边有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家族,非常有钱,可是因为没有圣贤教诲,所以他父亲往生以后,兄弟争产。那么其中有一位排行大概是第四的这个弟弟,有一天就约了他的两位哥哥出来谈判,那两位哥哥是已经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个家庭的事业,而且做得也很有成就。他责问他的两位兄长分配遗产不公,当场拿枪起来,把他这两个兄长当场格杀。也就是他自己的老家里面,当场,弟弟把两位兄长当场枪毙杀死掉,然后自己再跳窗自杀。发生的这个企业家族,兄弟为了争产,就是兄弟操戈这个事情,就印证了刚才我们讲的,钱越多越会冲突,最后则败德损福。

所以印光大师开示,他说,范仲淹「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印光大师说,这个原文我们来把它念一遍,我们看印祖这段开示。

印光大师说:「凡发科发甲,皆其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以人力而发,必有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生于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任其贫贱,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

印祖这一段开示一共两段,我们先解释第一段。这个「发科发甲」,「发」是什么?「发」是产生,「科」就是科举、名目,「甲」是铠甲,就是盔甲、铠甲,是指文武官员。印光大师说,要发科发甲,要能够得到功名富贵,要能够达官显贵,都是他们祖父有大阴德,所积的阴德。如果没有阴德,「以人力而发」,就是你用自己的人事关系,你用这个请托的关系去谋到这个官位,去得到这个官位,必有大祸在后面,一定会有灾祸的。因为你行贿,靠人事关系所得到的这个官位,不是你所种的善因,你没有那个善因,德不配位,你没有种那个因是德不配位的,就会有灾祸,不如不要发好,印光大师说,这个不如不要发,都会有灾祸。

他说,我们看古今来的大圣大贤产生,都他的祖父积德所致,就像孔子一样啊。那大富大贵也是一样啊。他的子孙都是生于富贵啊,只知道享福造业啊,现在都是很多这种子弟啊,叫纨绔子弟,忘记他祖父一番栽培,他们的祖父的创业维艰啊,那种困难啊。从此以后怎么样?「丧祖德」,把这个家风、祖德败坏掉了,而且也败坏了祖业,就是「以荡祖业」,就是把家业散尽家财,古德说,视这个祖产如粪土,挥金如土。最后沦落到贫贱的地步,沦落到贫贱的地步,这个就是举世富贵人家的通病。而能够世守先德,能够守住祖先的德行,能够守住祖先的家风,「永久勿替者」,每一代都不会改变,这叫「永久勿替者」,每一代都遵守这个家风跟家学、跟家规,不会去改变的,只有苏州范家,是古今以来第一个,「古今第一」。

再来第二段,印祖说:「自宋文正公以来,直至清末,八百余年,家风不坠,科甲相继,可谓世德书香之家。而长洲彭家,自清初以来,科甲冠天下,其家状元有四、五人,有同胞三鼎甲者,而世奉佛法,虽状元、宰相,犹日诵《感应篇》、《阴骘文》,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

以上这两段辑自《印光法师文钞·与永嘉某居士书》。

这个第二段也是在讲福报。印光大师说,自宋朝文正公,就是自范仲淹他们这个家族,一直到清末,清朝末年,八百余年来,这个家风不坠,「科甲」,在每一代都出状元,每一代都得到功名。这个可以说是什么?「世德书香之家」。

另外一个个案就「长洲彭家」,我特别来介绍一下。这个彭家是谁呢?他们三代都是出状元,就是各位都很熟悉的彭际清大居士。这个彭际清先生,老和尚很赞叹这位彭居士,在讲经常常提到彭际清,他就是彭绍升,是我们佛门里面的大居士,也会集了《无量寿经》。彭际清的曾祖父是谁呢?是清朝康熙彭定求状元,彭定求状元,他是担任到国子监司业。这个国子监有点像国家大学,国子监司业,司业是一个官职。那彭绍升,彭际清的父亲是谁呢?彭启丰,彭启丰是担任雍正时期的状元,后来当到兵部尚书,国防部长。老和尚有特别在讲经里面提到,彭际清是因为他的父亲当到国防部长,但是他更热爱的是什么?更热爱佛教。他一心皈依三宝,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他放弃了功名,他也考上状元,但是他不担任官职。这就是他父亲彭启丰,是雍正时代的状元。

那么这个彭家,长洲彭家,也跟周安士他们都是同一个故乡,江苏省的。从清初以来,这个彭家也是科甲冠天下,他们家的状元就有四、五个人,曾经有一次考试,同胞三个都鼎甲,「鼎甲」就是有当状元的了,有当榜眼的了,有当探花的了,这三个同时都上了前三名的样子,「三鼎甲」。那他们这个彭家世奉佛法,虽然考上状元,当到宰相,刚才不是提到吗,这个彭启丰当到部长,他们当到宰相了,还每天家中的这些子弟都要日诵《感应篇》,《太上感应篇》,还有《文昌帝君阴骘文》,以作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这个「诚意正心」就是端身正意,「致君泽民」就是为大众服务、为民众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个是我们特别把这一段,因为讲到范文正公,我们就提到印光大师开示,范仲淹「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我们特别提出来分享。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独成胜举】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费不赀。布按两司。召富民劝募。汝辉愿独力任之。宪长杨继宗问故。汝辉曰。人有子不肖。虽有所积。必属他人。何如干此胜事。后世渐渐享用乎。况财为怨薮。吾子无财。亦无怨薮。未始非爱之也。遂以白金千锭献。两司共叹其明达。特设席后堂。邀同僚宴之。复以彩帐亲送之归。闻者无不钦慕。】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戒坛』,授戒之坛场也。梵云曼陀罗,译曰坛,高筑之,故云坛。在《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法既尊特,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结坛场,羯磨(作授戒忏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也。以由此宣告文,而其事成就故也)」。在《资持记》里面有提到说,「法既尊特,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结坛场,羯磨」。就是那个戒场,那个戒坛就是很尊贵而且特别的地方,因为要传戒嘛,所以他必有护法龙天保护,所以不能随便在里面穿越、走动。所以开始要成立这个戒坛的时候,都要怎么样?要洒净、持秘咒来结坛场,来作为羯磨之用。羯磨就是授戒的时候,忏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仪式。

那么再来,在天竺者,楼至菩萨,在佛陀那个年代,有楼至菩萨请筑戒檀为比丘受戒,佛许之,佛陀有答应,使于祇园精舍外院之东南建坛。见《释氏要览·上》。在《释氏要览·上》这部书的记载里面说,当时佛陀有位弟子叫楼至菩萨,请佛陀同意来筑戒坛,作为比丘受戒的地方,佛答应了,便在祇园精舍外院东南的地方建了这个戒坛。现在在我们圆通寺,还有这个南林尼僧苑都有戒坛,盖得很庄严,都有结戒,就是刚才讲得结坛戒,持秘咒结坛场。

在支那者,曹魏、嘉平、正元中,昙柯迦罗、昙帝皆于洛阳立大僧羯磨之法,支那之有戒坛自此始。在唐初,灵感寺南山律师按法立坛。撰《戒坛经》一卷。见《僧史略·上》。

再看下面:

『赀』,「赀」就是计量、估量。例如所费不赀。所费不赀的意思是说,所费用还不少,花满多的钱这个意思。

『布按两司』,这是指布政司与按察使。布政司是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明朝的时候设立的,为掌理一省民政的机构,主官称为布政使。按察使是职官名,唐朝的时候设置的,明、清以按察使为一省司法长官,掌刑名按劾之事。一个管行政叫布政司,布政使,那一个管司法叫按察使。

『宪长』,古代中央监察机构的首长。如秦、汉以来御史台中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怨薮』,这个「薮」就是人、物聚集的地方。那「怨薮」就是怨恨聚集的地方。

『未始』,未尝。

『锭』就是量词,计算块状物的单位,就两锭白银。

『后堂』,内厅、后面的堂屋。

『彩帐』,彩色的绸子。这个地方是指受官方高规格的礼遇。像我们万人念佛,有挂那个彩带,就是挂在那个功德主身上的一种礼遇。这是「彩帐」。

『坚财』,「坚」就是牢固。意是指所拥有的财富不为五家(水、火、盗贼、恶子、官家)侵夺。

那这个地方讲到「坚财」,我们来探讨一下,钱财为五家共有。

那么有看过一段新闻,有一个人在家里藏了八袋的现金,藏在床铺底下,结果大火,恶火焚毁,只剩下一百二十五万,其它都烧光了。这印证了什么?财为五家共有。

第一个,水,水是洪水冲毁。从古自今,水患造成财物的流失,真是难以估计。

火,不慎而招致火灾,或者是因战乱而毁失,这还包括地震。水、火。

再来,第三个官府,欠税了,被公家机构罚,裁罚,没收充公。像贪官污吏啊,我们看到国内很多这些官员被中纪委办公室逮捕归案,双规。官商勾结非法行为、巧立名目,这个横赋暴敛,苛细繁重的税捐而损失的财物,官府课税。

再来,盗贼,小偷去偷窃,盗取你的金钱,诈骗你的金钱,抢匪抢夺你的财物,或是生意上被倒债的、倒闭的,这都是什么?都是盗贼。

再来,恶子,就是不肖子孙,败家子,将家产挥霍一空。

依《大智度论》里面讲,「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这《大智度论》里面就说,这凡夫众生不了解世间是幻化无常,再多的财富,非但不能够永远拥有它,而且是五家(水、火、恶子、官、盗贼)所共有的。所以古德说,「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财富是因为你财布施而得到的果报,所以我们要种福田,要培福、修福。

那福田有三:

第一个是恩田,就是父母、师长。

敬田呢?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

第三,悲田,以悲愍心去救助贫困,这叫做悲田。

必须在这三个田里面,三种福田里面去布施。

所以净空老法师他有开示。世间芸芸众生,各人际遇不同。有人一生过得很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有人一生不如意,灾祸绵延不断,困苦不堪。同样是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因为各人所造的业因不一样。所以一切的不平等,不是他人决定的,是自己过去生的业因所造成的。印光大师说,人生是酬业而来的,人到这个世间来出生、来受果报,是过去生造善业,这一生就得善报,过去生中造恶业,这一生就受苦报。人们迷惑颠倒,受报的时候不肯安分,那又造新业啊,于是因果报应持续不断。如果不能够彻底觉悟,所造的恶业多,善业少。只有彻底觉悟之后,才能够尽断恶业,真修福善。

所以我们这一句经文,第十八句经文里面,「修善修福」,我们依老法师这样说,开示啊,要彻底觉悟之后,方能尽断恶业,才是真正的「修善修福」啊。这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重点。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原文独成胜举)。

明朝湖州人徐汝辉,家里富裕,喜欢布施。当时杭州重建戒坛,要花大量资金,上面命令两司召集富贵人家募捐,汝辉愿意一人承担。宪长杨继宗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汝辉回答说,子孙不肖,即使我积留钱财,也是属于他人的,为什么不做这样的好事呢?积下阴德,留给后世慢慢享用呢?何况钱财是因为修福才积聚起来的,我的子孙命里没有财,也就不能够积聚钱财,并不是我不爱他们。于是就献出白金千锭。两司非常赞叹他的开明大度,特地在后堂设宴款待他,邀集大家一起和他欢聚,又亲自向徐汝辉赠送彩帐。听到这件事情的人,无不表示钦佩。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的按语:

【《大宝积经》云。吾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徐君已作坚财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名相注释:

『《大宝积经》』,我们常常在提到这个「《大宝积经》」,它是一部菩萨的经典,大乘经典。是译者有菩提流志等,很多位法师都有翻译过这一部《大宝积经》,像佛陀扇多、竺法护、玄奘、义净、实叉难陀、那连提耶舍、罗什大师、阇那崛多、康僧铠、月婆首那、达摩笈多、竺难提、释道龚,这些都有翻译过《大宝积经》。那么《大宝积经》又称《宝积经》,总共一百二十卷,唐朝菩提流志等译,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一部。该经主要讲述菩萨修行法以及授记成佛等事,为大乘佛教五部经之一。大乘佛教哪五部经呢?就是《大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还有《大宝积经》。

全经计收四十九会。前部二十三会八十卷余,为魏晋南北朝等译师翻译集合,后二十六会三十九卷半,为菩提流志翻译,故本经即为新旧译之合编本。全经内容泛论大乘佛教之各种主要法门,涉及范围甚广,每一会相当一部经文,彼此相互独立。当时玄奘自印度归返,曾带回本经之梵本,诸方名德又敦请玄奘译该部经,但因玄奘译完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后,已经无力再译了,其所带回的梵本至今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的白话解:

《大宝积经》说,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弃我。我现在就应当施舍,使它变为永不衰竭的财富。徐君就积下了受用无穷的坚财啊。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乐施不倦。(浙人面述)。】

【明末。浙江史某。好善乐施。尤喜斋僧。时有寺僧大成。募盏饭供众。道经史家门首。史若见饭少。必以己饭足之。如是历有年所。毫无厌心。一日夫人坐草。见大成步入房中。众骇异。索之无有。俄而产妇生男。急遣人踪迹之。而僧已于是日回首矣。遂以大成名之。幼甚聪慧。茹胎斋。及长。文誉日隆。至顺治间。大魁天下。】

我们看这段的名相注释:

『足』,作动词用,使满足。

『年所』,年数。刘良《注》,这个「所」就是数,数也。

『坐草』,妇女临产、分娩,就是妇女生产儿女叫「坐草」。

『索』是搜寻、寻求。

『踪迹』,按行踪影迹追查、追寻。

『回首』,死亡。

『茹胎斋』,「茹」就是吃。「胎斋」就是俗称的胎里素。母亲怀孕期间都是素食,所生产的胎儿生来就吃素,叫做胎里素的小孩,就胎里素。

『大魁』,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称为「大魁」,就是状元。

好,我们先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原文乐施不倦。听浙江人当面叙述)。

明朝末年,浙江有个姓史的人家,好善乐施,尤其喜欢斋僧。当时有位僧人,名叫大成法师,出外为僧众化饭,经常路过史家门前,史某如果看见饭太少了,就送出饭来补充,这样大约做了一年,没有一点厌倦的心理。有一天,他的夫人临产,突然看见大成法师走进房里,大家非常吃惊,赶快去找,一下就不见了。没多久,产妇就生下一个男孩,再派人去查大成法师的踪迹,他已经在当天圆寂了。于是就把这个小孩取名叫大成,就大成法师再来的啦。孩子从小就很聪明,在胎儿时就开始吃斋,长大后,文章声誉一天天增高,到顺治年间,大魁天下。

这是接下来就要跟你讲三世怨了。这位大成法师他常常去为大众托钵,有时候托钵比较少,饭比较不足,经过史家门口,史家人都会给他们布施饭,而且给他补足,这样总共做了一年都没有厌倦,这样欢喜布施。但是当时可能大成法师没有开悟。因为印光大师说,真正的净土行人不能求康宁,不能求健康,不能求来世,不能求想要当帝王,不能想要求当大法师。除非,印光大师说,除非你破见思惑。如果以小乘来讲,破见思惑就是阿罗汉,大乘来说,破见思惑等于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他已经破见思惑了。印光大师说,只有破见思惑,才可以说你再到人间来,你才可以说你要倒驾慈航。他说,没有破见思惑,在转生受身之间,一万个人,难保一二个不迷,只能保住一二个而已,其他人大概都是在转生受身之间就迷惑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大成法师,你看,他为了感恩这个史家对他的恩德,他动了这个情执啊,当然他有可能是来报恩的啦,但是还是在三界内啊,他没有去西方再来啊。所以当时这个史家他的夫人要临产的时候,突然间看见大成走进房间,一下就不见了。这是什么?大成已经往生了,他的中阴身、他的神识要来入胎了。结果没多久就生出一个男孩,就大成法师再来了。再派人去查大成大师他现在在哪里,结果他当天就圆寂了,于是把这个小孩子取名叫大成。

你看这个小孩子前世是出家人,听经闻法,慧根特别利,所以一出生就开始吃素啊,这胎里素啊。所以一般母亲在怀孕会吃素,都跟这个小孩有因缘的。这个小孩如果是佛门中来的,如观世音菩萨送来的,百分之一百,大部分他的母亲都要胎里素的,她吃肉一定会吐出来的。就像我太太一样啊,我是向观世音菩萨求儿子来的,十个月,我太太只有吃水果跟吐司面包,其他统统不能吃,一吃就吐出来。这就是他过去生是佛门中人,所以叫胎里素。

所以你看他长大以后,他文章越来越增高了,学问很好,后来在顺治年间大魁天下,考中了状元。

接下来我们再看按语了:

【但行善而不信佛。其所修福。识者目为第三世之怨。何则。以彼第二世享福时。必然造孽。至第三世。决受苦报也。史君原从佛法中来。故虽遇荣华而不昧。】

那我们看这段按语,我们先解释这段按语的白话解,我们再来探讨这个三世怨。我们看按语的白话解:

只管行善而不信佛的人,他所修的福,有眼光的人会看作第三世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他第二世享受福报的时候,必然滥用这个财势,为所欲为,造下罪业,到第三世就必然堕落受苦。史君善根深厚,前世从佛法中来,所以现世虽遇荣华富贵,不忘前因。

按照这个按语,『史君』是讲这个史某,他乐善好施嘛,他喜欢斋僧,所以他说这位史君呢,他过去生是从佛门中来的,所以他遇到荣华富贵,但是他不昧。什么叫不昧?他有福德不受福德,他不会在这个荣华富贵里面迷失掉。

好,我们来探讨三世怨,这跟我们学佛有关系。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结三世怨,印光大师说:「即如今世念佛,感人天福报,有福报而无正智。以有福报故,则有势位富贵。以无正智故,则愚痴而不信因果。夫以不信因果之人,处势位富贵之地,如虎附翼,益增其恶。故福报愈大,造孽愈多。既造恶业,应受恶报。此所谓三世怨也。」

这个三世怨,印光大师先跟你点出来。他说,你今世念佛,如果你不求生极乐世界,你一定是感得人天福报,因为念佛就是修福啊。你有福报,没有真正开智慧,也就是没有看破、放下,没有禅定、智慧的功夫。因为有福报,所以你一定可以得到这个权势、地位、富贵,但是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所以变成愚痴,而不相信因果。因为你不相信因果的人,他处在这个有权势的地位,有富贵的地方,如虎添翼,更增加他的恶。所以福报愈大,造孽愈多。既然造恶业,应该要受恶报。所以这就是三世怨。这是第一位,我们净土宗的祖师,印光大师对三世怨的开示。

再来,我们来聆听李炳南老居士著述《小宣传集锦》里面所提到的三世怨。

李炳南老师说,老居士说,有一般人,不懂佛理,自作聪明,去阻碍人家学佛,说什么多做好事就好了,不昧良心哪,这样就可以的啦,何必去学佛呢?做好事就好了。这种人现在也很多,你教他去救济了,譬如说,有很多人看到贫穷的人,喜欢去帮助他们,譬如说,岁末的时候,这个叫做办这个年夜饭,请这些街头游民来吃饭。但是你要鼓励他们去学佛啊,要告诉他们怎么去了解,为什么有贫穷的苦报啊,怎么去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所以我们这边曾经有发生一个学佛团体,他们就是在我们台北市的那个淡水河岸旁边,也是提供这个便当给街友吃啊,可是没有给他们教育啊,没有告诉他们觉悟啊,结果他们也提供设备给这些流浪街头的街友啊,沐浴啊,结果后来,现场环境弄得非常地不好,于是他们就退转了道心了。像这个是什么?就是这里讲的,你光做善事,说不昧良心,但是你没有去学佛,没有去觉悟。

李老师说,这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是你用理智去研究,这是见识很短。你让他真的去做善事,不昧良心,固然是很好,但是只知道修福,不知道修慧,可惜是半边架子。就刚刚讲的,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那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那你修福不修慧,就像李炳南老师说,像半身不遂,决定得不到彻底的好果。所以佛门里面讲的行为叫做三世怨。也就是说,今生做善事,第二世去享痴福。因为他没有智慧的关系,十分八九迷了本性,在享受痴福的时候必造杀盗淫妄,又造出许多罪业来,有罪业一定要受报,那到第三生,仍然免不了酬偿恶业,去堕三途,就是畜生、饿鬼、地狱。

况且没有智慧的人,哪里分得出来善恶标准啊?哪里能够懂得心性的良与不良呢?也就是他哪能够明白心地,有昧良心跟不昧良心呢?怎么懂得心性的良与不良呢?所以李炳南老居士说,你如果不信,先请一本《十善业道经》查看,那才晓得我们平常做事是善跟不善,存心良不良,良与不良,你去看《十善业道经》就可以了。

第三位,我们来聆听老法师讲《普贤大士行愿的启示》的节录。

老法师说,未出三界,善业乃是一种恶业。所以你行善事,但是你没有出三界,了生死,你这个善业仍然是善恶对待里面的善,它不是至善,也不是大善,因为念佛才是大善。自性里面没有善恶对待。所以你善业如果没有出三界,没有往生西方,这种善业叫做有漏善,像一杯水里面,它底部都会漏水,这叫有漏善,有漏善感得的是三界的果报,仍然是在三界六道里面。所以未出三界,善业仍是一种恶业。佛门云,三世怨。第一世做了很多好事,第二世得善果,在人天中享受大福报,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做了高官,也发了大财。

但是老和尚说,这一生享受果报,他会忘记修善,纵然修善也修得很少,因此,善的果报、福报一下就用完了。第三世善少恶多,恶业就现前了。因为当你福报现前,你就会造杀盗淫妄,刚才讲的,会造杀盗淫妄,造杀盗淫妄一定有罪业,有罪业一定要受报,所以到第三世的时候善少恶多,恶业就现前了,就到三恶道去了。譬如富人天天吃大鱼大肉,几十年下来,造多少杀业?有权势的人、有势力的人,往往一个错失,造成很多人的不方便,这也是造业。

所以什么叫真正的善?除了念佛以外,都不是真正的善。所以刚才我们一开始就讲了,《无量寿经》里面,〈第三十四品〉里面有特别跟你提到「复闻无量寿声」,念佛才是真正的善。所以真正的善业,要在这一生当中,决定超越六道轮回。你修其他的法门,无法让你在一生当中超越三界,除非你是上根利智的,像六祖大师这种根器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修其他法门,都是自力法门,因为自力法门,它不是我们净土法门里面的二力法门,我们二力法门是自力跟他力,是仗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力跟慈悲。所以你修其他的法门,你无法在这一生当中超越三界,你还是在轮回里面。你如果不能够超越三界,哪怕你是念佛,哪怕你是行善,对佛来说,对我们的法身慧命来说,都是不善之业,都不是善业。

老法师说,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帮助我们业障深重的众生,给我们开出一条当生成就的大道。我们能够信,我们能够愿、能够行,这一生就成就了,就能够带业往生了。所以在《无量寿经·第三十四品》里面讲「心得开明」,你心怎么能够「心得开明」呢?这个「明」就是智慧的意思啊,你怎么能够开启智慧呢?你只有到西方才能开启智慧。如果你不能够带业往生,你必须要靠自力成就,那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无量寿经》告诉你说,「复闻无量寿声」是说,你能够听到这一句佛号,是最大的福报,而且能够「截断狐疑」,能够把你的贪瞋痴慢疑这个疑,把它断掉。

所以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老和尚说,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就全部消了。就像阿弥陀佛这个大愿船,在这个生死苦海里面,我们众生的无始劫的这个业障就像那个石头一样,你只有往阿弥陀佛那个大愿船里面一放,不会沉下去啊。可是你如果自力法门,你那一颗石头就会沉到生死苦海里面,你没有办法自拔。所以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就因为仗佛功德,到西方极乐世界,等到你能够花开见佛悟无生,将来因缘成熟,你再回入娑婆度有情,那就是去还我们过去生所造的这些恶业,像安世高大师两次还命债一样。所以念佛的功德很大,非常地大,能够消除一切罪业。所以印祖说,印光大师说,「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是真理,千真万确。我们要听印祖的话,要听老法师的话,要听李炳南老师的话,这一生一定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1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