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37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37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2月19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十五,“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九十页,我们今天来研讨九十页第六行,“吾遇顺境正当修福”。我们看经文:

“人遇顺境。当自念曰。吾家富足。宿生定从布施中来。今世愈当济人利物。吾身无病。宿生定从慈悲中来。今世愈当戒杀放生。譬诸灯焰明时。即当继以膏油也。”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膏油”,灯油,就是灯油。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吾遇顺境正当修福。人遇顺境时,应当这样想,我家富足,一定是从宿生当中行布施得来的,今世更应当救人利他。我身无病苦,我身体健康无病,一定是在宿生之中行慈悲的结果,今世更应当戒杀放生。好像灯光正旺的时候,就应当添加灯油。

好,再看下面这一段:

“吾遇逆境亦能植福”

“若遇逆境。当自念曰。吾之困厄。乃宿业所招。若能顺受。债斯偿矣。不特此也。吾若贫穷。常愿天下皆富饶。吾若多病。常愿天下皆康强。吾遇斗诤。常愿天下皆和谐。吾若昏愚。常愿天下有智慧。吾若六根不具。常愿天下皆得相好。每逢一种患难。即愿未来之世。救度此种患难之人。岂非烦恼即是菩提。毒药翻成甘露哉。不知植福者。反此。”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昏愚”,糊涂而愚蠢。

“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甘露”就是天人的食物。《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吾遇逆境亦能植福。如果遇上逆境,应当这样想,我的困苦是前世罪业所招致,如果逆来顺受,正好偿还宿债了。不仅如此,如果我贫穷,就常愿天下人都富饶;如果我多病,就常愿天下人都健康强壮;如果我遇到斗争,就常愿天下人都和谐;如果我昏愚,就常愿天下人都有智慧;如果我六根不具,就常愿天下人都得好相。每逢一种患难,就发愿未来之世救度这种患难的人。这难道不就是把烦恼变成菩提了吗?把毒药变成了甘露吗?不知道种福的人,刚好与此相反。

那么这个就是在探讨说,遇到逆境的时候,也要懂得种福,也懂得培福,这个不容易。首先要教你忏悔,就是我遇到困厄的时候,自己要明白因果、要深信因果,这是我过去生所造的十恶业,我贪瞋痴所感召来的,业力所招感的。

首先,就像《了凡四训》里面,云谷会禅师他告诉了凡先生说,你该不该得功名否?你该不该有儿子否?他就问他,你该不该得功名富贵呢?你该不该有儿子呢?诶,了凡先生就自己先忏悔了,他说他很爱干净啦,他有洁癖啦,所以他要求自己很严格啦,他常常熬夜啦,常常他酒后会失言啦,放言高论啦,等等这些,他教他自己先反省,就是先让他自己去反省,他是宿业所招感的,然后他才懂得改过,才知道错在哪里,那这样才有办法逆来顺受。可一般人就刚强难化,所以后面讲说“债斯偿矣”,哪个人愿意?真正做到印光大师说,人生是酬业而来的,谁愿意去接受呢?如果没有学佛的话,他都不相信因果。

所以后面的这一下半段就告诉你发愿,先懂得改过,先懂得忏悔,后面就教你发愿,“吾若贫穷,常愿天下皆富饶”,这就是发愿,要去行利他了,要去自觉觉他,利人即是利己,那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了凡先生一样,他发愿,先发愿三千善,他改过以后先发愿三千善、三千善,再来一万善,最后命中没有儿子,他得儿子,礼部考试本来算命是第三名,他考第一名,他改变了。他本来是短命,本来是活到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孔先生算他是活到五十三岁,他改过行善积德以后,发愿三千善、三千善、一万善,最后他活到七十四岁,延寿二十一年。这就是“常愿天下皆富饶”,“吾若多病,常愿天下皆康强”。

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你说,“烦恼即是菩提”,后面有提到说,“岂非烦恼即是菩提”,这一段很重要,我们如果能知道烦恼即菩提,我们就是觉悟了。那你就要学会转烦恼为菩提,也就是学佛跟你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个意思是一样的,你要心不随境转,你就有办法转烦恼为菩提。所以,我们一般都没有办法转烦恼为菩提。

这句话,“烦恼即是菩提”,这是出自《六祖坛经》,六祖惠能大师他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所以你著相了,你前一个念头著相了就是烦恼,后念马上离相了,那就是菩提了。所以最主要是教你念头要转,前一念如果有种种分别、执著、计较,这个就是烦恼;如果离开种种分别、执著、计较,那这就是智慧。所以菩提就是觉悟、开悟、智慧的意思。其实,不管是烦恼也好,菩提也好,都是同体的,那烦恼也是心的作用,菩提也是心的作用,只是菩提的作用它是智慧、是解脱。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或者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里面,我们常常去做义工,参加活动,各位有没有发现,你本来想去修福啊,结果在投入义工以后,或者去参加活动以后,你带了很多苦恼回来。就是你本来是要克服困难,结果你制造更多困难;你本来是要消除冤亲债主,结果你制造更多的冤亲债主;你本来是要追求法喜充满,结果你做完以后带来一大堆烦恼。这就是说,常常古德也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怎么样?“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自己心转”,你不要去改变别人,你先改变你自己。

所以这一段我们就来探讨,怎么样转烦恼为菩提,净空法师有跟我们开示。

他说,迷跟悟的根源,“迷悟根源”。真心跟妄心永远是和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现在是真妄和合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开悟,所以我们是,这一念心是真妄和合。真心是我们的本性。那么我们一般讲,譬如说在《地藏经科注》里面,清朝的青莲法师,他在讲这个《地藏菩萨本愿经》,在讲“地藏”两个字的时候,在讲这部《地藏经》的时候,青莲法师他在讲纶贯的时候,是以不可思议性识为体。为什么叫不可思议呢?不可思议的性识呢?我们凡夫如果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到成佛的时候,转八识成四智菩提,那就是什么?叫不可思议性识。迷的时候是识,悟的时候是性,那性识是什么?是真妄和合。这个性是自性、是本性,识就是八识五十一个心所,识就是烦恼,性就是解脱、自在、智慧、菩提。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是心外去求一个菩提,你放下,狂心歇,歇即菩提,你只要把它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菩提它就现出来了。

所以老法师说,用儒家的话来说,儒家讲性,譬如说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孟子的意思是说,人性是本善的,那荀子讲说人性就是恶的,古代圣人就在探讨这个问题。其实老法师说,他们讲的性善跟性恶,那个性不是本性,那个性是习性、是识性,我们把性识这两个字颠倒过来,叫做识性,用儒家的意思来讲叫习性,不是本性。孔夫子讲本性就不一样,夫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跟荀子讲的就跟夫子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讲性善、性恶,讲心善、心恶也行,这个心跟性是同一个意思。有时候意思不同,有时候意思是相同,譬如说某人心很善,某人性不好,那是讲习性,你说这个人很善良,这个人还有一些习气,所以这个心性都是讲习性。

所以习惯成自然是属于习性,不是本性,本性里面没有善恶对待。也就是在《六祖坛经》里面,惠明将军去追那个衣钵,六祖大师在避难石上面放着衣钵。那么惠明将军当时他回光返照,他讲了一句忏悔的话。所以你要见到本性,一定要先透过忏悔。他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他这个时候表明了我不是为了夺衣钵,我是为了求智慧,我要求般若,怎么样开悟,我是为法而来。诶,这个时候回光返照了。六祖大师就坐在避难石上面盘腿而坐,就为他开示了,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上座”就是惠明将军,他是上座和尚,“明”就是惠明。你离开善恶对待,回光返照,见的那一念心就是我们的真心,那就是本性,那就是菩提,但是你必须要把善恶对待先放下来。也就是说,本性里面没有善恶,习性里面有善有恶。

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种子这么多,这都是习性。有人爱喝酒,有人就爱赌博,那最重要是什么?我们杀生的习性,例如我们看到蟑螂、蚂蚁、老鼠、蚊子,我们拍打它们的动作都很自然,没有人教就会了,习性啊。那还有淫心,这个习气很难断。所以老法师说,你看到阿罗汉啊,到阿罗汉都还有习气,要到辟支佛才没有习气,到缘觉乘的时候,辟支佛他习气才断,这阿罗汉还有习气,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常常提到。

所以老法师说,各位要晓得,本性里面没有烦恼,也没有习气,也没有种子。种子在阿赖耶识。我们凡夫被烦恼习气种子所困惑,在六道里面受苦受难。所以你现在爱欲的种子,这都是在我们阿赖耶识里面,过去生无始劫来你所种下的习气种子,那个贪爱的种子。所以必须要透过修行,要不断地忏悔、改过,到有一天成佛了,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菩提的时候,才有办法先破见思惑,再破尘沙惑,再破根本无明一品,就分证法身了,那就见到菩提自性了。

所以诸佛菩萨觉悟明白了,虽然有烦恼习气种子,但是无碍。这个地方是指分证法身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还没有到究竟觉。所以老法师说,这个东西有没有呢?有,但不妨碍。他为什么不妨碍?这一点我们要学习,菩萨他不沾,也就是他不落入印象。就像新加坡的百岁人瑞许哲一样啊,她在路上看到的人都是好人,没有好人跟坏人的分别,她就是不落入印象,菩萨做得到不落印象。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不会被烦恼习气种子诱惑。

我们凡夫会被它诱惑,会起心动念,菩萨他不起心、不动念,圣者不会,内离烦恼习气种子,我们讲断烦恼。我们在发四弘誓愿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老法师说,烦恼真的能断吗?圣者他是内离烦恼习气种子,我们讲的断烦恼,外不受外境的诱惑,佛菩萨的本事就在这个地方,内离习气种子,外不受外境诱惑。

我们凡夫要学佛就要从这个地方学,如何能把自己的烦恼控制住而不受诱惑?那就要有定功啊,要持戒念佛啦。老法师说,如果你有办法把烦恼控制住而不受诱惑,你就入菩萨道了。这桩事情确实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习气太久了,无量劫来熏习而成的,现在一下子要把它舍弃、把它放下,谈何容易?怎么办?就必须要觉悟,必须要不断地般若熏习。

生死即涅槃,佛菩萨他们知道烦恼即是菩提,我们凡夫要到觉悟才会知道,佛菩萨知道生死即是涅槃。换句话说,你断生死,涅槃就没有了,你断烦恼,菩提也就断了。所以生死、烦恼要不要断?不要断,转变就行了,转变就行了。这个法,大乘叫断,实际上不是真断,是转。所以我们才叫做转八识成四智菩提,我们没有说断八识成四智菩提,我们不是这样讲的,我们都讲转八识成四智菩提,这和老和尚讲的一样啊,他不是真断,他是转。转过来之后烦恼就没有了,这叫做烦恼断了,并不是真的断,真的断,菩提也没有了。

所以六祖大师才说,“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你离开世间想要去求菩提,就好像兔子里面要去找那个兔角,兔子怎么会长角呢?“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你看人家六祖大师跟你讲得这么清楚啊,要在哪里修?要在烦恼里面去修,去找菩提,要在痛苦里面去找解脱,火焰里面去找红莲,火焰化红莲。在人我是非里面如何能学菩萨?刚才我们讲的,内离烦恼习气种子,外不受外境诱惑,那你就可以做到菩萨的境界了。

所以怎么个转法?老法师说,观念上的转法,都在一念。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就没有办法转。了解事实真相就是要觉悟,老法师说,他读了《大般若经》,得到的结论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必须要觉悟宇宙缘起。缘起,我们讲的,佛法讲缘起法,龙树菩萨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我们能够了解事实真相,就有办法转烦恼为菩提。

老法师说,我们念佛人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用这句佛号转六尘的境界。老法师有一次在巴黎净宗学会,当时学人有到法国巴黎参加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当时在会场上,老法师有对巴黎净宗的莲友开示,老法师就讲这句话,他说,你们做不到《金刚经》里面那个境界,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你眼见色一定什么?会住相生心。老法师就只有讲一个方法,他说,你们用这句佛号做到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就这里讲的,用这句佛号就转了,一句“阿弥陀佛”心开意解,就把它转变过来了。所以我们如何转烦恼为菩提?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只有这个办法,要不然就是要学六祖大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那我们今天这一段,我们就探讨到这里。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他人作善我能受福”

“彼善未成。从而劝勉。是以劝导生福也。彼善既成。助其欢乐。是以随喜生福也。揄扬其美。令人效法。是以赞叹生福也。推之天上天下。古往今来之善。无不可为吾造福者。所以普贤菩萨发十大愿。其第五愿则云。随喜功德。上而诸佛菩萨。多生多劫所修之福。下而四生六道。一毫之善。无不赞叹随喜。夫然后尽虚空界之福。皆其福也。其斯以为普贤大士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揄扬其美”,“揄扬”就是宣扬、赞扬。意思就是说,宣扬他人的善行美德。

“十大愿”是指普贤十愿。《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我们早晚课,早课我们一定要发这个普贤十大愿,学习普贤大士的这个菩萨道的精神。

再看下面,“大士”是菩萨的通称。士者凡夫之通称,简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士者事也,为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谓之大士。这个“士”就是凡夫的意思。那“大”呢?“大”就是什么?“大”就是跟凡夫发心不同,他称为“大”。所以菩萨又称大心凡夫,大道心众生,所以菩萨称为觉有情,就觉悟的有情众生。在玄奘大师翻译这个经文以前,在以前都叫大道心众生,玄奘大师翻译这个经以后称为觉有情,就是菩萨,菩萨就是大士。所以大道心众生,那个“大”就是体大、相大、用大,心量广大。那么“士”就是一般凡夫的通称。那另外又解释说,士者,士者就是事也,就是要做事的,要做菩萨智业的,是自利利他的大事,所以菩萨都在做自利利他的大事,叫做大士。《四教仪集解·上》曰:“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运心广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亦名上士。”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他人作善我能受福。别人的善事没有做成,我从旁边加以劝勉,这就是以劝导生福。别人的善事已经成功,我跟着高兴,这就是以随喜生福。称赞别人的美德,让大家都来模仿,这就是以赞叹生福。由此推广,天上天下,古往今来的善事,没有不能为我造福的。所以普贤菩萨发十大愿,其中第五愿就是随喜功德。上到诸佛菩萨多生多劫所修的福,下到四生六道所修的一丝一毫之善,无不赞叹随喜。这样就把尽虚空的福都变成自己的福了,自己就是普贤大士了。

那么我们在读《无量寿经》第二品的经文里面,我们都能耳熟能详,“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也就是说,求生极乐世界,你要求生到极乐世界,你都必须要做一门功课,就是都要学普贤菩萨,都要修普贤行,都要累积修普贤大士的德。

那怎么积呢?怎么修呢?老法师有开示,八万四千法门里面都可以修“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但是我们净土行人,善护三业,就可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老法师说,我们净土宗受持《无量寿经》,老法师在讲《无量寿经》里面,也常常劝导我们净土行人,老法师说,我们读《无量寿经》,我们深入经藏,我们能够把理论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后通达了,你智慧就开了。

如果你能够把《无量寿经》里面佛的教诲,你百分之百落实。所以《无量寿经》,老实说啦,我们刚开始是从读诵下手,但是到最后必须要落实,也就是必须要做到。老法师说,你能够把经中,就是《无量寿经》,里面的教诲百分之百落实,你将来往生西方是上上品往生。如果能够做到百分之九十,是上中品往生。最低限度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下下品往生。我们大部分,必须要遵照老法师这样的开示,你最少要自己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没有做到,往生没有希望。

至于西方极乐世界讲的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老法师说,那是菩提心的问题。你如果发上上品的菩提心,那你就不得了啦,你所证的是常寂光净土。就像六祖大师见五祖弘忍大师一样,他的师父问他说,你来干什么的?他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那这个就是什么?这就是上上品菩提心哪,你敢不敢发?“惟求作佛,不求余物”,那就是上上品哪,那所证的就是常寂光净土。

我浙江有一个莲友王居士,他赌博输了人民币输了几百万,好几百万。他的太太,他的爱人对他非常地体贴、贤惠,每天早餐都先弄早餐给他吃,准备好,稀饭都盛好了,菜都准备好。那么他刚开始也是迷惑颠倒的众生,因为是搞企业的,做企业工作的,是赚了很多钱,但是习性很重,我们讲说习性难断,他就跑去赌博,输了几百万人民币,后来他太太为了这个事情自杀了。这个叫什么?这叫死谏,劝不听啊,我们讲说死谏。结果他太太真的自杀,死了。王居士非常难过,忏悔,痛改前非,那开始接触净土法门,听老法师开示,所以老法师度很多人。他就开始听老法师讲经,他把所有企业全部结束,全部把外缘全部断掉,一天在家里念十部《无量寿经》,刚开始不能够双盘,用单盘,那个脚盘得很痛苦,最后双盘。到现在念多少部你知道吗?到现在已经三万部了,他可以讲《无量寿经》了,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全部看懂,老法师的《金刚经讲记》他全部都听懂,这叫一经通,一切经通。

他当时为什么下那么大决心,能够读到现在是三万部的《无量寿经》呢?他发了一个愿,他说,我今生今世,我要不求生极乐世界,我永堕无间地狱,永堕阿鼻地狱。他发这个愿,你敢发吗?如果你没有去极乐世界,你就永堕阿鼻地狱。这跟你说什么?前有莲台,后有刀山,前面有莲花,后面有刀山,刀山,这个我们讲了,《地藏经》里面讲剑树地狱,后面都是一失足就成千古恨。这里就讲,如果你是发上上品菩提心的话,是常寂光净土,上中品的菩提心是实报庄严土,中品菩提心,方便有余土,下品菩提心是凡圣同居土。

经不是只有念给佛菩萨听,错了。老法师说,我们在佛菩萨面前读经是修孝敬,就像佛在我们前面一样。你读《地藏经》,仿佛佛在跟你对话,阿弥陀佛在跟你对话,佛陀在跟你对话,佛陀在教导你。所以读经,是在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你真正听懂了,真正听懂是看得破、放得下,觉悟了,那就要真发心照做。

所以老法师说,从哪里做起呢?《无量寿经》圆满到极处,他说,〈序分〉就把答案告诉你了,“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是净宗修学的总纲领。净土修什么?老法师跟我们开示,“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无量寿经》的经文。善护三业,把口业摆第一个。因为什么?因为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动乱?大家不懂得善护口业。所以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那就是善护口业。身语意都造业,最容易造的是口业,所以不是说身口意,而是说口身意。所以佛陀很有智慧,你看,十恶业里面,身三、口四、意三,口业占四个,恶口骂人、两舌是非、妄语、绮语。

所以如果身能够守住律仪,引申来说,就是你在这个世间要遵守法律,你在道场里面要遵守这个戒律,你要遵守共修的规矩、道场的规矩。如果你能够遵守法律,遵守国家法令规章,你就能够遵守道德,那么在个人来说,你是个世间的好人。如果你能够修到清净无染,身语意业都到最清净的境界,那你就是人间的佛了。

老法师就是一个典范啊,有一次,我不是讲经讲过吗,有一位也是为人师表的,也是学佛人,他有一天在我面前讲,老法师说啊,读经千遍,其义自见,那位居士跟我讲,他说,这句话有问题,读经千遍,其义不能自见,他都讲这样了。为什么?其实读经千遍已经入定了,老法师说,一千遍就有什么?小悟了嘛,那小悟他就入定了,两千遍就大悟了,三千遍,老法师说,大彻大悟了。我刚才讲的浙江那位居士,他读三万遍,他为什么可以讲经说法?他已经讲《无量寿经》讲了好几遍了,他也能讲《金刚经》,他为什么能讲?他其义自见。

我就很疑惑地去请示老法师,老法师果然是清净无染的境界,老法师面带微笑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八个字就把你转掉了。老法师有没有落入印象?没有落入印象。刚才我们不是讲吗?不起心,不动念,内离开烦恼,外不受外境的诱惑。你讲的这句话,如果老法师还受影响,那他就还有我相,还有人相,还有众生相,还有寿者相。他真做到内不起烦恼,内离开烦恼,外不受外境的诱惑。这也是一个外境啊,声尘啊,别人讲这样,这是个声尘啊。老法师用《金刚经》的道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他入不二法门了,空有不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真空,“而生其心”是妙有,一心的境界,一真法界。

所以你能够做到清净无染,身语意到最清净的境界,那你就是,你这个人就成佛了。我们要好好学习老法师,以后如果人家跟你讲人我是非,“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果你实在做不到,阿弥陀佛,刚才讲的,你把一句佛号把它转掉了,你怎么转烦恼为菩提?南无阿弥陀佛,没事了。

所以老法师说,我们看到佛像,尤其是画像,头部都有个圆光,顶上都写“唵阿吽”三个字。唵阿吽是什么意思?唵阿吽就是身口意究竟圆满。所以佛陀教诫,教初学的人从哪里做起?从十善做起。所以老法师说,三个根,伦理、道德、因果,《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从十善做起。十善做到最圆满了,十善圆满就是唵阿吽了。所以你不要认为十善是初学人在学,到究竟成佛就是“唵阿吽”,身口意清净了,那就是无上果觉。

千经万论是讲细节。我们常常法执未破,这个经好,那个经好,你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佛陀讲那么多经?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陀开八万四千法门。主要是要从“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从身口意清净开始修起,那才是大根大本。至于说佛陀讲的那些千经万论,那都是讲细节,善护身口意,应该说口身意,是总纲领。我们掌握了总纲领,然后再慢慢去学习细节。

这样各位明白吗?不是说你读了很多经,可是你口身意都不清净啊,那你修行上就当然不能进步啊。所以我们怎么样“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呢?从日常生活,根尘接触,修“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开始修起,到最后修到唵阿吽,你就是人间的佛,就是无上果觉。

这个地方是提到普贤大士随喜功德,你怎么随喜?你就阿弥陀佛就随喜啦,你赞叹就随喜啦,劝导,劝人家行善,这也是修福啊,你看到别人欢乐,你也欢乐,你赞扬人家,这也都是怎么样?都是赞叹生福啊。

那再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他人作恶我亦受福”

“恶事未成。力能劝止。福在吾矣。恶事既成。愁忧不乐。福在吾矣。恶未播扬。多方隐讳。福在吾矣。恶既播扬。用以垂戒。福在吾矣。恶及于吾。吾能忍受。福在吾矣。恶及于人。劝人忍受。福在吾矣。”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播扬”就是传扬、传布。

“垂戒”,留给后人的训戒。

好,我们看白话解:

他人作恶我亦受福。他人做恶事还没有做成时,我尽力劝止,我就有福了。恶事已经做了,我愁忧不乐,我就有福了。恶还没有传扬出去,我设法隐讳,我就有福了。恶已经传扬开来了,我就劝人引以为鉴,我就有福了。恶事降临到我头上,我能够忍受,我就有福了。恶事降临到别人头上,我劝别人忍受,我就有福了。

这一段就教导我们,我们要学会隐恶扬善。现在的人都是什么?扬恶,那当然为善不欲人知了,但是都是什么?都是扬恶。然而古人教我们要隐恶扬善,就你隐恶扬善就有福报了。别人恶事还没有做成,我们赶快劝他,要断恶修善啊,要去持戒修行啊,你这样劝导也是在也在修福。他恶事已经做了,你要怎么样?哎呀,他怎么会造那个那么重的恶业呢?他为什么不孝呢?他为什么不相信因果呢?你赶快再去劝他,用尽各种方法去度化他,或者你愁忧不乐,那这也是修福。那别人造恶还没有张扬开来,你赶快把它隐讳,劝别人也不要张扬,那这也是修福啊。那恶已经张扬开来了,你就要说,我们要引以为鉴啊,引以为戒,这也是修福。那恶如果临到你身上,如果人家毁谤你呢?降临到你身上,你怎么办?你能忍受,那就有福啦,你不能忍受就没有福啊。那如果恶降临到别人身上,那我们要劝他忍受,这也是修福啊。

好,我们看下面的下附征事(原文译白五则),这里面“下附征事(五则)”。我们看第一个故事:

“五里铜盆(杂宝藏经)”

“拘留沙国。有恶生王。见一金猫。从园堂东北。入西南角。命掘之。得铜盆三重。满中贮钱。五里内皆如是。王甚疑怪。问尊者迦旃延。答曰。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即庄严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其佛涅槃后。有比丘乞食。置钵于路。而告人曰。若人以财。置此坚牢藏中。一切王贼水火。所不能夺。时一贫人。闻而踊跃。适有卖薪钱三文。取以布施。去家五里。步步发欢喜心。到门欲入。复遥向僧。顶礼发愿。时贫人者。今王是也。”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名相注释:

“三重”,“重”就是叠。“三重”就是三层。

“贮钱”,这个“贮”就是积藏、储蓄。

“迦旃延”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就是摩诃迦旃延,在佛弟子中列为论议第一,迦旃延又翻成大文饰。

“毗婆尸”,“毗婆尸”是过去七佛的第一尊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满时,遇到这一尊毗婆尸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为七佛之首。在《智度论·九》里面讲,“贤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尸(秦言种种见)。”

那么在我们佛经里面,有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我们过年都会拜三千佛。过去庄严劫,有一千尊佛到这个世间来教化众生,那最后面三尊呢?就是九百九十八佛是毗婆尸佛,九百九十九佛是尸弃佛,第一千佛是毗舍浮佛,这是庄严劫的一千尊佛的最后三尊。那佛陀是我们现在贤劫的第四尊佛,现在贤劫第一尊佛是拘留孙佛,第二尊佛,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佛,迦叶佛,第四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这样的话,我们过去庄严劫最后三尊佛加现在贤劫的前面四尊佛,这样加起来叫做过去七佛。那现在贤劫的第五尊佛就是弥勒佛,就弥勒菩萨,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会到这个人间来成佛,现在在兜率内院。

我们看下面这个“坚牢藏”,“坚牢”就是坚固牢靠。“藏”就是储存东西的地方。这个意思就是说,“坚牢藏”的意思就是说比丘的钵。我们众生用财供养比丘,将来所得的财富的果报,一切王贼水火不能侵夺,你的财富就会坚固牢靠的意思,这叫“坚牢藏”。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五里铜盆,装满金钱(摘自《杂宝藏经》五里铜盆)。

拘留孙国有个恶生王,看见一只金猫从花园堂东北走入西南角,他叫人挖掘,获得三层铜盆,中间装满了钱,延伸五里外。国王很奇怪,就问尊者迦旃延。尊者回答说,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就是庄严劫千佛中第九百九十八佛)。这尊佛涅槃后,有比丘乞食,把钵子放在路上,对人说,如果有人把钱财放到这个坚固的仓库中,一切盗贼水火都不能夺走。当时有一个贫人,听说后特别地积极,正好身上有卖木柴的钱,得来的三文钱,就拿出来布施了。走回家的路上还有五里路,他步步都发欢喜心,到家门口要进屋的时候,还遥向僧人,向他顶礼发愿。当时那个贫人就是现在大王您啊。所以叫五里铜盆。

我们看“按”语:

“佛在舍卫国。有一妇人。至心施一钵饭。佛记其福甚多。其夫心中自疑。以为岂有一饭而得福如是者。佛呼而问曰。汝见尼拘陀树。高几许耶。答曰。高四五里。每岁下实数万斛。又问其核大小。答曰。仅如芥子。(此树天竺国有)。佛言。地是无心之物。下一芥子种。尚能每岁收数万斛果。何况人是有心之物。能至诚奉一钵饭与如来耶。夫妇二人。遂心开意解。末世薄福人。眼孔甚小。闻五里铜盆之说。安知不作钵饭之疑耶。”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尼拘陀树”,“尼拘陀树”是印度的一种树,这个在印度才有,我们中国没有这种树,佛陀在讲经里面常常用尼拘陀树做比喻。在《慧琳音义·十五》里面有说,“尼拘陀,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就是这里讲的如芥子。在《慧琳音义》里面说,尼拘陀树,这个树它非常地端直,没有节,圆满可爱,离开地大概有三丈余才有树叶,才有枝叶,它的子非常地微小,像柳花子、像芥子一样。

再来,“实”就是植物的种子、果实。

“万斛”,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斛,后来改为五斗为一斛。所以十升为一斗。

“眼孔”,见识、眼界、眼光。

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的白话解:

佛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妇人至心布施一钵饭给佛陀,佛授记她将来得到不可穷尽的福报。她的丈夫心中就很怀疑,认为哪里有布施一钵饭就能得到无穷福报的事呢?佛就喊住他说,你看见尼拘陀树有多高吗?他回答说,高四五里,每年结果几万斛。佛又问,那果核多大呢?他回答说,仅有芥菜子那么大(这种树天竺国有,天竺就古印度国)。佛说,地是无心的东西,下一芥菜子那么小的种,当能每年收几万斛果,何况人是有心的东西,能至诚奉一钵饭给如来呢?夫妇二人就心开意解。末世薄福的人,眼界、眼光短小,听到五里铜盆的说法,怎么不会有供养一钵饭可保无量福的那种疑惑呢?

好,我们看下面这第二个公案:

“一月布施(法苑珠林)”

“舍卫国有一贫家。施一穗葡萄于比丘。比丘曰。汝已一月施矣。贫人曰。吾止一穗耳。何言一月。比丘曰。此一穗葡萄。一月前已有布施之念。念念不断。非一月何。”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摘自《法苑珠林》一月布施)。

舍卫国有一个贫穷人家,布施一穗葡萄给比丘,比丘说,你已经有布施一个多月了,你已经布施一个月了。穷人就说了,我只布施一穗葡萄罢了,怎么说我布施一个月呢?这位得道比丘说,你供养这一穗葡萄啊,一个月前你已经有布施的念头了,你每天都念念不断,想要布施这一穗葡萄,那不就是一个月吗?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按”语:

“布施之事。或可偶断。布施之心。不可暂断。必其念念相续。方能培植菩提种子。庵院盏饭。利人最多。使彼不觉不知。日日供养三宝。”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那这个地方就讲了,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也就是说,菩提有事跟理,理者就是涅槃,如果你断烦恼障,所证的菩提,所证的涅槃,那是一切智,这个是通三乘的,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这是三乘菩提。那事者呢?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当然也断烦恼障,又断所知障,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一切种智,这证得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只有佛才证这个菩提。所以有三乘菩提跟佛菩提,不一样的。《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所以菩提就是无上佛道,我们说,“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灭乐”。

“盏饭”,小而浅的杯子,就是很小的一碗饭叫“盏饭”。

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白话解:

布施的事情,或者会暂时间断,布施的心念,不能暂时间断。一定要念念相续,才能培植菩提种子。供养庵院一钵饭,使人得益最多,使得他在不觉不知之中,就能天天供养三宝。

好,我们看下面第三个公案:

“指上植福(譬喻经)”

“昔有长者。名阿鸠留。不信有后世。一日经过险道。三四日不见水草。适欲饿死。遇一树神。告之饥渴。树神即于指端。化出饮食。济其同伴。长者即问。尊神有何福德。指能如是。神言。吾于迦叶佛时。本一贫人。恒于城门磨镜。见沙门乞食。必举右指。示其有斋之处。如是非一。故今生受用。皆赖此指。长者心悟。大修布施。日饭多僧。后生第二天。为散华天人。”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摘自《譬喻经》指上植福)。

从前有一位长者,名叫阿鸠留,不信有后世。有一次经过险路,三四天都不见水草,正要快饿死的时候,遇到一位树神,告诉它非常饥渴。树神就从手指上变化出饮食,救活了这位长者。这位长者就问,尊贵的神啊,您有什么福德,手指头怎么能够如此变化呢?树神就说了,我在迦叶佛的时候,本来是一个穷人,经常在城门的门口磨镜,看见有沙门想要乞食托钵,我就一定举起右手,指示他有斋饭的地方。一直是这样做,所以我今生受用都靠这只手。这位长者心里有所领悟,从此大修布施,每天供养很多僧人,后来生到第二天上,第二天就是我们讲的忉利天,生到忉利天,做了散花天人。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

“无智之人。有财不能作福。有智之人。无财亦能作福。能学树神之指。则他人之财。皆可为吾用矣。指示于人。福田从手而广。赞叹劝勉。福田从口而广。奔走效力。福田从足而广。自顾吾之耳目手足。无不可作福者。大矣哉。佛法之利人也。凡夫岂有此智慧乎。”

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没有智慧的人,有财不能作福;有智慧的人,无财也能够作福。能学树神的做法,那么他人之财都可以为我利用了。手指头指示别人一条路,福田从手指头里面推广;赞叹劝勉,福田从自己的嘴巴里面去推广;帮别人奔走效力,福田从两脚上去推广。看看自己的耳目手足,哪一个地方不能够修福呢?无处不可作福呢?真是了不起啊,佛法利益众生,凡夫难道有这种智慧吗?

好,我们看第四个公案:

“身小声宏(贤愚因缘经)”

“波斯匿王。引兵过祇洹。闻一比丘诵经。其音甚妙。稽首白佛。愿得相见。施十万钱。佛言当先与钱。然后可见。王若先见。决不施钱。王遂施之。见此比丘。形极丑恶。倍复短小。果生悔心。问佛因缘。佛言。迦叶佛涅槃后。尔时有王。起一塔庙。四臣督工。其一懈怠。国王责之。臣遂愤曰。此塔太大。何时当成。由此怨言。五百世中。形极短小。工既成后。随施一宝铃于塔。故五百世音声极妙。”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波斯匿王”,他是舍卫国的国王,翻译成和悦,又曰月光,玄奘大师翻作胜军,义净大师翻作胜光。他跟佛是同一天生的。我们《楞严经》,他就是功德主,楞严会上供养佛陀跟佛陀的弟子,就是波斯匿王做功德主。他生一个儿子是恶生王,就是刚才我们有提过,前面有提过恶生王,恶生王就是琉璃太子。这等一下我们时间如果够的话,我们再来讲佛陀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的对话。

那我们再看下面,九十四页这个“祇洹”,我们看一下这个“祇洹”。“祇洹”又作祇园精舍,就是祇树给孤独园。为什么叫祇洹精舍呢?这个在我们经文里面,我们都有读到“佛在祇树给孤独园”,这个“祇洹”是梵语,那么这个“洹”就是树林的意思,就是祇陀太子的林。

那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祇洹精舍、祇树给孤独园的由来。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道场,它的由来有一段因缘。就是波斯匿王统治的舍卫国,在城外几里的地方有一座奇花异树、林木葱郁的美丽花园,是太子祇陀私人所拥有的,也是太子非常流连忘返的地方。有一天,有一位长者来拜访他,这位长者专门都在救济孤苦无依、贫穷困苦的人,他是舍卫国的首富,他是给孤独长者,就是须达长者,他来见祇陀太子。

他就说了,祇陀太子,我是你父王的大臣,叫须达。我不久前我到王舍城去看望我的好友首罗长者,我遇到庄严又安详的佛陀。我听到佛陀开示的真理,佛陀所讲的道理是人间无上的智慧,我听了以后非常欢喜,我觉得人生充满着光明跟希望。我也希望让我们的国家舍卫国的百姓也能够有机会听到这么难得的佛法,所以我当时就祈请佛陀到我们的国家来讲经,佛陀慈悲地答应了。但是现在我找了我们的国家里面,想盖一个精舍来供养佛陀,我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很理想的,我觉得太子你这座林园很理想,不管你开多少钱,我都愿意把它买下来,好不好?

那么须达长者表达这个要买他这个花园的意思,太子就回答说,他就要考他啦,也是等于说要给他出难题,他说,喔,我这个花园价值是极高的,你如果能把黄金铺满整个林园的地上,要不然我就不会卖。他的目的,他是要让这个给孤独长者听了以后会打消原意。结果没想到过了几天,这个须达长者就派了他家里的佣人,骑了大象,列队地载满了黄金来到祇园,就在地上全部铺满了黄金。

后来祇陀太子一看,须达长者供养的真诚心,他也受他感动,他说这样啦,他说,这样,佛陀一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威德圣者,那你黄金铺地了,我也要供养啊,我要供养这个林树。这个地,花园是你买下来的,但是这个林树、这些树木是我的啊,如果把这些树木砍掉,那你这个花园就不庄严了,那我们一起供养好不好?最后给孤独长者答应了,他说,好,那我们一起共修这个福田,你供养树,我供养这个花园,这个地。这叫祇树,就是祇树,就是祇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花园叫祇树给孤独园,是这样来的。

那么当时祇陀太子在供养这个林园的时候,他发了一个愿,他发了一个愿,这个愿非常好。他说,他发的这个愿是说,愿祇园内的树生生不息,遮荫众生,助佛弘化,广度有情,若遭灾变,愿树重生,世世供养一切觉者,护持道场永不退转。这个愿,愿力很大喔。太子发了这个大愿以后,果然感召龙天的护持,祇园精舍千百年来遭遇多处的火灾的摧毁,但是却不断地抽芽、重生,为后世留下佛法流布的历史见证。

这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由来,也就是祇洹精舍它这个名称的典故。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身体矮小,声音美妙(摘自《贤愚因缘经》身小声宏)。

波斯匿王带兵路过祇洹,听到一位比丘诵经,声音非常美妙,他就顶礼问佛陀说,希望跟这位诵经的比丘相见,我一定供养十万钱,布施十万钱。佛陀很有智慧,佛陀就说,因为佛陀知道众生会分别执著啊,会有善恶分别啊,佛陀就说,你先供养钱,然后才能见面。如果你先见面,你一定不会施钱的。国王,波斯匿王就先布施钱了。看见这位比丘,外貌极其丑陋,而且身材短小,果然后悔了。就问佛因缘,佛说,在迦叶佛涅槃后,有一个国王建立一座塔庙,四位大臣督工,其中有一位大臣懈怠,国王就责备他,他就很气愤地说,这座塔庙太大了,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啊?因为这句怨言,后五百世中身材都短小。工程完了以后,但是他发心布施一个宝铃挂在塔上,所以后五百世中,他的声音都极其美妙。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

“六根所造之因。善恶迭用。故其所受之果。苦乐互沾。昔有人宿海上山内。见一人光焰非常。面貌端正。以天乐自娱。独其口似猪口。问其故。乃宿生修福之人。止因坐犯口过。常言秽亵语耳。吁可畏哉。”

那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的名相注释:

“善恶迭用”,这个“迭”就是交替、轮流。意思是善恶交互造作。

再来,我们看“坐”,就是干犯。

“吁可畏哉”,“吁”就是叹息。

好,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六根所造的因,善恶互相交错,所以得到的果报,苦乐掺杂。从前有人出外,露宿海上一座山内,看见一个人发出非凡的光焰,面貌端正,正在享受天乐,只是他的嘴巴像猪口。问他的原故,原来他前世虽然修福,但常犯口过,常说秽亵语。唉,可怕呀。

好,我们看最后一件公案:

“十粒除贫(法苑珠林)”

“隋终南山释普安。圣僧也。所至辐辏。竞欲设斋。一日至大万村。有田遗生者。家徒壁立。四女衣不蔽形。长女名华严。年已二十。自顾毫无他物。止有粗布二尺。痛念赤贫。无由作福。仰屋而悲。偶见梁上孔隙中。有乱禾一团。取下视之。得黄粟十粒。磨去粃糠。并前粗布。拟欲施僧。而又自顾无衣。不能出门。乃于黑夜。匍匐而往。以布遥掷僧房。而以十粒粟亲手放饭桶内。默祝云。吾以前世悭贪。乃受苦报。今于佛前。求哀忏悔。以此微物。供养众僧。若吾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甑中所炊之饭。皆变黄色。乃掩泪而返。明晨见甑中所炊五石米饭。其色尽黄。既而察知其故。众共嗟叹。于是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而是女遂出家学道。”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释普安”,就普安法师。他是姓郭氏,京兆人。年轻的时候依圆禅师出家,晚年投蔼法师。他精通三藏,常常学《华严》。在北周武帝灭佛法的时候,他在终南山的地方,他隐居。他又常常跟这个静渊法师同时在深山林野里面修行,他们互相地研讨佛经的玄理。普安法师他修苦行,他常常,他布施自己身上的财物给众生。他也在荒郊野外,他脱下这个僧服,用他这个色身来供养这些蚊虫,那么身上都流着血,他都没有任何的恐惧,也没有任何害怕。后来深山里面这些虎豹,他想供养嘛,他想供养他这个色身,也给这些动物吃,他修这种苦行。结果很奇怪,这些老虎,这个虎豹走过来,闻到他的身体,“皆嗅而不食”,闻一闻以后就不吃他了。所以这位普安法师,这修行是不得了。

后来他就成道了。成道以后,在开皇八年,就隋文帝的时候,皇帝就召他入京了,就下旨召他入京,他作为皇太子的老师。因为他后来得道高僧,智慧通达,就远近大家都了解这位普安禅师开悟了,所以隋文帝就“频敕入京”,常常请他到皇宫去,为皇太子来教学,做他的老师。隋文帝的长公主,她供养这个普安禅师,那个佛寺名称叫静法禅院。在隋炀帝的时候,十一月五日,普安禅师圆寂在静法禅院,春秋八十。后来他的遗骸在终南山起塔埋葬。

再来,我们看“粗”,就是这个东西很粗,是同一个意思。

“赤贫”,就非常地贫穷。

“粃糠”,“糠”就是稻、麦、谷子等,所脱落的这个壳或者皮,这叫“糠”。

“匍匐”就是爬行。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十粒供养,尽除贫穷(摘自《法苑珠林》十粒除贫)。

隋朝终南山的释普安,就是隋朝终南山的普安禅师,他是一位得道的圣僧,他到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家就争相要设斋供养他。有一天来到大万村,村里面有一位叫做田遗生的人,他家里非常贫穷,家徒四壁,他生了四个女儿,都没有衣服可以穿,衣不蔽体。他大女儿叫华严,年纪二十岁,到处寻找家里有没有东西可以供养普安禅师,结果找了半天,只有二尺的粗布。她就忏悔想到说,自己家里这么贫穷,赤贫如洗,没有办法来供养圣僧作福,她看着屋顶万分的悲痛,仰天长叹,就看到屋梁上的孔隙里面有一团乱禾,取下一看,找到十粒的黄粟,黄米。她就磨去秕糠以后,磨去这个壳子以后,这十粒米就连同粗布,准备布施给高僧。

她低头看看自己身上衣不蔽体,不能够出门,就利用黑夜的晚上,匍匐前往寺庙,把布,把这个粗布遥掷到僧人的房间,又把十粒米亲手放到饭桶里面,然后默默在现场跪下祈祷说,我因为前世悭贪,今世才受这样的贫穷苦报,我今天在佛前求哀忏悔,我愿意使这个微薄的礼物,我供养众僧。如果我的贫穷业报从今以后能够消除殆尽,愿这个锅里面所蒸的饭都变成黄色的。然后就擦干眼泪离开了。第二天早晨,佛寺里面这些僧人看见这个锅里面所蒸的这个五石的米饭,五石的米饭颜色都成黄色的。不久就察知原因,大家无不赞叹。于是地方上有一些好义行善的人,好义之士,就以财物来救济华严她们这个家庭,后来这位女子华严就出家学道了。

我们看下面的这个“按”语:

“虽尺布粒粟耳。而在田氏女。则为竭尽施矣。宿生之业。安得不从此而亦竭耶。”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虽然只有二尺布十粒米,十粒粟,就十粒米,但就这个田氏女子来说,她已经竭尽她最大的努力来布施了。前世的业报,怎么可能不从此消除呢?

好,剩下一点时间,我们在还没有讲老法师开示以前,我们先来分享一段刚才提过的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是佛陀很重要的一位护法,在《楞严经》上,波斯匿王是功德主,他跟佛陀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我们来看这一段《楞严经》的经文,古德说称叫老王观河。我们看经文。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这一段波斯匿王跟佛的对话非常好,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段佛陀所开示的妙理。

我们先解释里面的两个名相注释。

一个是“耆婆天”,“耆婆天”意思就是命天,他是长命之天,也就是帝释天的左右侍卫。在西域他们这些国家的风俗,都拜这位长命天神,小孩子生出来三岁的时候,一定要带他去拜这个长命之天这个庙,希望这个小孩能够长命百岁,这叫“耆婆天”。

再来是刚才经文里面有念到的“末伽黎”,这个“末伽黎”是什么呢?是当时印度的有一种学派,他的学说是邪知邪见。这个“末伽黎”的这些修行人,他们的学说论述里面是说了,定命论者,他们认为无因论,否定一切依业的轮回,一切生物轮回是无缘无故的,一切修行都是空的、没有用的,只要经过八百四十万大劫以后,到时候不管是有智慧的,没有智慧的,不管智愚,都自然得到解脱。他真的是邪知邪见。所以他们的教论很奇怪,既然修行没有用,那他为什么要修苦行呢?它是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里面其中一个,叫“末伽黎”。

好,我们看这一段里面的文,我们把它消文一下,解释成白话。

佛陀就告诉波斯匿王说,波斯匿王啊,你有没有看到你身体上的变化呢?这个“迁改不停”就是你的身体变化是刹那不停的呢?你有没有觉悟到你的身体都在不断不断地年老呢?你这个身体也有生命结束的时候呢?“亦于灭时”,你知道你身上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你知道吗?波斯匿王就回答佛陀,他“合掌白佛”,就合掌告诉佛陀说,我真的不知道啊。

佛陀就说,我今天告诉你身上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大王,佛陀就善巧方便来引导他啦,他说,大王,你现在是几岁?因为他跟佛陀是同年,他说,你几岁见恒河水?恒河在印度是个圣河。波斯匿王就回答说,我三岁的时候,我的慈祥的母亲就带我去拜耆婆天这个神庙,我就有经过这个恒河,那时候我知道它就是恒河水。

佛陀就告诉大王说,如果像你这样说,你三十岁的时候一定比二十岁衰老十岁,那你现在到六十岁了,“日月岁时”,你每天都这样,每个月都这样,每个念头事实上都在变化,“念念迁变”,每个念头都在变化。那么你三岁见到恒河水,你到多久再见过一次呢?大王就说,我十三岁的时候又见过一次。佛陀就说,你十三岁见过一次,那你三岁见的时候跟十三岁见的恒河水有什么不同呢?那么波斯匿王就说,我三岁的时候见跟十三岁看的时候一样啊,乃至于我现在六十二岁了,我再看恒河水,也没有什么不同啊。

佛陀就说,你自己常常在悲伤说,你这个头发都白的了,脸上都有皱纹了,那你跟年轻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你现在看这个恒河水,“观此恒河”,跟你小时候看恒河,这个“观河之见”,有年轻跟老的时候不同吗?“有童耄不?”就是年轻的时候看跟老的时候看有不同吗?波斯匿王说,没有啊,都一样啊。

佛言,大王,佛陀就告诉波斯匿王说,你的脸上虽然有皱纹,但是你这个见性它就没有皱纹,“见精”就是见性,你这个见性是没有皱纹的。这个皱纹会有变化,年轻的时候没有皱纹,老的时候会有皱纹,你那个不会有皱纹的,它是永远不会变的,“不皱非变”,你那个“见精”是没有皱纹的,它不会变啊。会变的它是生灭,不会变的它是本无生灭,“元无生灭”。那你为什么会在这里面受生死呢?而且你还被那个末伽黎那些邪见所影响呢?那大王就说了,他说,那既然我们这样去受这个生死,那些末伽黎他们就讲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就听到这些邪知邪见。

经过佛陀开示以后,波斯匿王就觉悟了,“王闻是言”,才知道说,人死后离开这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往生,“舍生趣生”,离开这个地方到其他地方去投生,他们知道灵性是不灭的。那么大众听了佛陀这样开示以后,踊跃欢喜叹未曾有,就是悟了这个自性本无生死。这一段主要是在探讨这个。

好,我们最后剩下一点时间,我们来研讨老法师对“福田心地说”的开示。老法师开示什么是福,什么是福。

第一点,老法师说,科学家告诉我们,他说现在地球灾难很多。那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人口已经有七十五亿人了,当时老法师在讲这一段开示的时候,那时候人口是六十亿。他说,现在已经七十五亿了,这么多,这七十五亿的人,大多数都在造作不善。造作不善实在讲是没有福了,不要看他说他很有钱啊,他有地位啊,他生活很优越啊,不见得,老和尚说,灾难一来,什么都没有。那么来生呢?来生更苦啊。所以什么是福?离不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真正的福报。那学佛呢?念佛就是极大的福报,为什么?你能念佛,你发愿求生净土,你这一生就成佛了,你想想看,世出世间的福报,有哪一种福报能够跟这样比呢?遍虚空法界第一福就是成佛。

第二点,老法师说,回归到自性,释迦牟尼佛在经上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这才是福报。所以明心见性,往生净土,往生西方,才是最大的福报。十方诸佛来说,讲无量劫都讲不完。所以十方诸佛来讲这个成佛的福报,十方诸佛来讲无量劫都讲不完,你看这个福报有多大呢,就是成佛的福报。

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不是修福,是造业,造福的人比较少,是少数。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这个地球上有八千人,我在二○一○年十月份,在香港佛协讲这个《明因果,解业力,幸福圆满人生》,是我第一次的讲座,当时就有提到这八千人。那老和尚有开示,他说,这个算法是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因为那时候老和尚讲的时候,是大概六十亿人口,所以老和尚是六十亿的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大概是还不到八千人,他说,这是少数,我们把它算作一,八千人修福,六十亿人沾光,享他们的福,六十亿人虽然造业,但是也不至于遭受重大灾难,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八千人可以救这个世界。

第三点,这个事情我们想想能相信吗?一个人有福,能够帮助那么多造业的人?科学家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比喻,他说,假设一百万的人口城市,只要一百个人有福,这样就可以了。一百万,一百个人真正修福,断恶修善,转迷为悟,依照佛菩萨、古圣先贤教学认真去做,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这少数人,你看,老法师说了,一百个人真正发心,能不能找得到?老法师就用这样的比喻说,你在道场里面能不能找一百个人来这样发心?古人有这样的说法,中国人也有听说,古人讲邪不胜正。多数人造业,那是邪,少数人虽然很少,全世界只要有八千人,一百万的城市里面有一百个人,你在一个城市里面找一百个人行善,就可以救这一百万人的城市了。我们台北市是两百万人了,只要两百个人行善,就可以救这两百万城市。一百个人的正知正见能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每天认真努力向古圣先贤学习、向佛菩萨学习,这个力量就大了,这叫做邪不胜正。

第四点,老法师说,善心善行是福田。在《探玄记》里面有说,“生我福故,名福田。”《探玄记》是唐朝贤首国师《六十华严》的注解,里面有这么一句,“生我福故”,那叫福田。“生我福”,老和尚说,什么叫“生我福”?怎么样可以生出福出来呢?你怎么样才有福报呢?怎么样生出福出来?“生我福”就是善心善行,教我们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是福田。所以我们怎么种福田?你每天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就是福田。所以我们“福田心地说”,我们用这样做结论,你就是怎么样去修福?刚才我们都提过,六根都可以修福,我们就最基本的,我们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样就是修福田。

第五,教导我们伦理道德,它就是福田。所以扎根,扎三个根也是修福田。《弟子规》也是福田,《感应篇》也是福田,所以我们现在在研讨《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是修福田,《十善业道经》也是福田,儒释道统统都有福田可以种,我们能够学习这些典籍,认真努力去依教奉行,那就能够生福了。所以我们研讨《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了解圣贤的道理,我们要了解诸佛菩萨开示的真理,然后我们这样去依教奉行,我们就可以造福,我们就可以培福了。

第六,最大福田是什么呢?念阿弥陀佛是最大的福田。“大福田者,持佛名号也”,这是真大福田。真正大福田是净宗,在八宗里面,你能够修到净宗法门,念佛法门,那是真的大福田,一点都不假。老和尚说,为什么?净宗保证我们这一生念佛往生。不能轻视,不能把光阴耗费掉,时间有空的时候你就念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种大福田,这是如来的大福田,是出世间的大福田。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有享不尽的福报,天上人间都找不到这样的福报,天上人间的福报就像萤火虫的光一样,极乐世界的福报像大太阳一样,萤火虫的不能跟大太阳比啊。

所以我们今天遇到了,我们就要好好把握。老和尚说的,一部《无量寿经》,一句佛号,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用我们现在祖师大德跟我们开示的,永远不改题目,永远不改题目就是念佛法门,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修最大的福报。所以你每天念佛,就是每天在修福,每天都有福报,有福报,福至心灵,因缘成熟,智慧就开了,叫福至心灵,就有智慧了。所以最大的善就是遇到念佛法门,可以截断狐疑,最大的善、最大的福报就是听到这句阿弥陀佛,就“复闻无量寿声”。我在过年的时候跟师父拜年讲的,在《无量寿经》里面的三十四品里面,特别提到这两点,一个是“复闻无量寿声”,一个是念阿弥陀佛,是最大的善,是众德之本。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37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