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36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36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1月31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十五,“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我们继续看课本八十六页,“福田心地说”。上一回我们讲到“有果无用”“有用无果”,今天我们来研讨八十六页最后倒数第二行,“先富后贫”。我们看经文:

“先富后贫”

“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因劝布施。后还追悔。以是因缘。先富后贫。”

那么这一段是讲先富贵,但是最后贫穷。这什么原因呢?这一句经文里面讲“后还追悔”。这个“还”,我们习惯会念还(huán),但是在这个地方应该要念“后还(xuán)追悔”。这个“还”的意思就是不久,旋转,就随即、立刻。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先富后贫。《业报差别经》说,如果有众生,因别人规劝而布施,布施后又后悔,以这样的因缘,他来生先富后穷,先富后贫。

我们看下面经文:

“先贫后富”

“复有众生。因劝少施。施已欢喜。生在人间。先贫后富。”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先贫后富。又有众生,因别人规劝而布施少量,布施后欢喜,他来生在人间,先贫后富。

再看下面:

“劳而致富”

“富有富之因。劳亦有劳之因。如经言斋僧者。必得大富。此定理也。若使请僧到家。使僧奔走往来而后就食。则后世虽享大富。必以劳苦得之。”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斋僧”,设食以供僧众。《五代会要》曰:“晋天福五年,令每遇国忌(就国家忌日),行香之后,斋僧一百人,永为定制。”这个《五代会要》里面讲,晋朝天福五年,每遇到国家的忌日,上香之后,会斋僧一百人,那么就是朝廷的一个定制。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劳而致富。富贵有富贵的因,劳苦亦有劳苦的因。如经上说,供养僧人,一定得大富贵,这是不变的道理。如果请僧人到家里来,使僧人疲劳奔走往来以后才就食,那么后世虽然享大富贵,但一定要从劳苦中获得。

那么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很辛苦去工作、去努力,你才有办法得到财富。那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你过去生在供僧的时候,因为供僧可以得到福报,你供僧的时候,你请出家人到你家来接受供养,你让这个僧人来回奔走往来,然后接受供养,所以你后世得到这个福报的时候,就要很劳苦地去努力才能得到。

再看下面这一段:

“逸而得富”

“若其送食至庵院。使众僧安然得食。则其福报。必生天上人中。享自然之快乐。”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庵院”就是僧尼供佛的小寺庙,就是寺院庵堂。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逸而得富。如果送斋食到庵院,使僧人安然受供养,那么他的福报,一定会生到天上去,或者生在人间,就会享受不须劳苦,一切所需都会自然丰足的快乐。

再看下面:

“贫而能施”

“经又云。复有众生。(必言众生。不言人者。人止说得一件。众生则该举六道矣。)先曾布施。不遇福田。流浪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乐行施。”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能行善修慧,犹如农夫在田下种,能得福慧之报,故曰“福田”。

“习施”,“习”就是对某件事情很熟悉。意思指习惯布施。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经上还说,又有众生(必说众生,而不说人,因为你说人只有一种,只有讲人道,但是你讲众生则包括六道),众生以前曾经布施,可是没有遇到殊胜的福田,所以流浪生死,轮回在六道里面。现在在人道中,因为没有遇到大福田,所以“果报微劣,随得随尽”,“随得随尽”就是得到了就马上就用完了。又因为习惯布施,所以虽然他处在贫穷状况,但是他也乐于行施。

那么这一段里面有提到“必言众生,不言人者”,那什么叫“众生”呢?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众生”的名相注释:

“众生”,又称为有情,就是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譬如说,我们来人道作人,我们要有引业、要有满业,有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种因缘和合而成,要持五戒十善才能得人身,这叫做集众缘所生,所以名为众生。那众生因为他是分段生死,在六道里面轮回,所以他也是经历了众多的生死,所以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了佛以外,九界有情都称为众生。

那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来探讨,我们平常都会讲众生、众生,那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什么叫众生。

学佛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者,世间人则尊称佛陀。那么在历史上,我们中国也出了两位圣人,一个孔子、一个孟子,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出现了孔子、孟子,孔子他也是一位圣人。佛陀是一位觉悟自身同时又觉悟万法的圣人。

那佛陀觉悟什么呢?佛陀觉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里是讲一切众生,就不是只有光讲人道了,佛陀觉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那么佛当时在迦毗罗卫国,是净饭王他的儿子,叫悉达多太子。悉达多太子出城门,看到生老病死,那内心产生很强烈的出离心,以至后来带着侍者车匿还有白马离开皇宫,出家修行,自行落发,出家修行。他在深山中苦行达六年之久,但是并没有得到解脱。所以后来佛陀放弃苦行,调整身心,他到菩提迦耶一棵菩提树下他静坐,那牧童帮他铺草席做蒲团,名为金刚座。佛陀在金刚座上发了个大愿,佛陀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就没有开悟,不离开这个金刚座。随即进入甚深禅定,谛观十二因缘。那么佛陀他与自心烦恼心魔展开日以继夜地搏斗,终于在第四十九天的夜半,看见明星出现,夜睹明星,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等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当时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说到,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佛陀讲一切众生啊。佛陀讲,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颠倒妄想不能证得。那也有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说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能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

那佛究竟是什么呢?有人根据其他宗教的理论,称为“神”或者“上帝”。西方的“神”祂的概念是“自有、永有”,信我者永生。所以老法师曾经跟西方的宗教人士在对谈,他说,上帝疼我。那时这个西方的宗教人士觉得很奇怪。他说,上帝爱世人,因为我爱世人,所以上帝爱我。那老法师就说,你们爱上帝,但是你们不爱世人。所以这个西方的神,祂的概念是“永有、自有”,是“全知、全能”,是万物的创造者,神跟人是“能造”跟“被造”的关系。但是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徒的关系,我们称释迦牟尼佛叫本师,我们是他的学生。

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因为在西方来讲,人永远都是神的子民。但是在东方的宗教里面,“神”的概念是循“道”,叫苦集灭道,佛陀悟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循四圣谛,循“道”修行成就者。所以“道”是真理,就是我们的自性。所以东西方宗教的“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死。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自有、永有”,一个是人可以修成,就是佛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所以我们称佛,我们不称神,佛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

那佛跟神本质上的区别,佛,梵语是“觉者”的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个觉不是孔子说的先知先觉,这个觉不是源于六根的觉,而是自性的觉悟、自性的醒悟,是摆脱五蕴、万法等一切生灭法,直接引导至不生不灭的“实相”,证入这个不生不灭的“实相”。这种觉悟,它是打破一切有为法的不究竟,超越了时间跟空间以及生灭跟幻化,觉知自身与众生原本清净的如来自性。这个如来自性不是佛才有,人人本具,众生皆有,就是六祖大师所悟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也是佛经上讲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就《心经》里面讲的“不增不减”,也就人人都可以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众生跟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

这一点说明佛教是不承认“神”的权威,佛教将“神”认知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众生,稍微比人道殊胜一点,也是具有人道不可思议的神通,乐受多于苦受。福报享尽,还是堕落轮回。所以神也是有生灭,生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缘果报,因为缘生缘灭本来就是幻化,所以因为常受到自身因缘牵制,所以不能得到解脱,因此不能得到自在。

这是我们从众生谈到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以“佛”,它是佛陀的简称,本意为“觉者”、“智者”,那么佛教里面赋予更深的涵义,正觉等觉或遍觉,或者圆觉、无上觉。并说明一切众生都可以透过佛法的修持而成佛。

这个是在这个地方,因为提到“众生”,我们特别来说明佛陀所开示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富而不施”

“复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一行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资生”,就指经济。

白话解:

富而不施。又有众生,未曾布施,可是他遇到善知识后就暂行布施了,正好遇上的是很殊胜果报的福田。因为福田太殊胜了,所以来世生活上所需的一应俱全。因为以前没有形成布施的习惯,所以今世虽然富贵,但是很悭吝。

再看下面这一段:

“施多福少”

“菩萨本行经云。若有众生。不能至心施。不能以恭敬心施。不能以欢喜心施。或贡高自大而施。或受施者信邪倒见。譬如耕于薄地。下种虽多。所收甚少。”

好,我们看这段的名相注释:

“倒见”,颠倒之妄见,有四种,常乐我净是也。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大乘义章·五》末曰:“倒者邪执翻境,名之为倒。”所以“倒见”就是颠倒妄见的意思。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施多福少。就布施很多,可是福报很少。《菩萨本行经》说,如果有众生,不能至心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或者受施的人相信邪见,颠倒是非,这就是好像在很差的土地上耕种,下种虽多,所收获的很少。

那么这段经文里面有“信邪倒见”,我们来探讨什么叫“信邪倒见”。净空老法师说,诸恶之王就是“信邪倒见”,就是邪知邪见。我们说破戒的还有救了,邪见没得救。所以邪见是见惑里面的其中一种,见惑有身见、有边见(边见就是断见跟常见)、有邪见、有见取见、戒禁取见。那我们今天来探讨的是相信这个邪见还有倒见,就“信邪倒见”。

在佛经字典里面,讲这个倒见,就是人因为有邪见,所以他会起颠倒妄想,因为颠倒妄想而有妄见,因为有妄见而起了争论,有了争论就造那个有漏业,所以在六道里面轮转不止。那圣人他具有正知正见,所以他无有争论恶。

那老法师说了,“以邪见故”,邪见是见惑,所以他不能够生出正信,“不生正信”。什么是“不生正信”呢?与性德相应的一切法他都不相信,他不相信这些法。与性德相应的一切法是什么呢?譬如说戒法,戒定慧三无漏学,他不相信。念佛是跟性德相应,他不相信念佛。譬如说,我们说念佛一句,罪灭河沙,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他不相信,他说怎么可能念佛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呢?他不知道念佛是跟性德相应。

“故此邪见实为诸恶业之王”,所以称它叫“邪见业王”。这个事情,老法师说麻烦了,错误的见解比错误的思想严重。譬如说,他的邪见是什么?他说《地藏经》非佛说,那大乘经典非佛说,这指的邪见,这是邪见,他说大乘经典非佛说,这就是错误的见解,比那个错误的思想还严重。但是邪见,它遇到善知识、遇到正法、遇到因缘具足,它还是可以断的,它是可以断的,但是错误的念头容易藕断丝连,不好断,也就是那个贪瞋痴慢疑。贪瞋痴慢疑是思惑啊,那就不好断,要到阿罗汉才能断。那么身见、边见比较容易断。

所以见惑一破,他就证初果须陀洹,只要人天往返七次,他就证阿罗汉了。所以见惑断了就证初果须陀洹,就是证须陀洹果,证到须陀洹才是佛法里面承认的正见。所以你要进佛门,你要具有,我们说正知正见,要正信的佛法,你是正信的佛弟子,你正信的佛弟子才是正知正见,那怎么样?到须陀洹破了见惑才算、才承认。

他对于佛的经教他是真信,所以他叫正信。我们现在都什么?我们现在都迷信啦,浅信啦,疑信啦,半信半疑啦,我们不是正信。你要是正信,正信的话是怎么样?初果须陀洹破见惑了,破见惑,那就是正信。因为你身见破了,你已经怎么样?你没有这个色身的执著了,没有身见的执著,没有边见的执著,没有邪见的执著,也没有见取见跟戒禁取见。

那我们还没有证到这个境界,我们对佛教的信都不能叫正信。为什么?达不到正信的标准,因为正信是不怀疑的。譬如说,我们现在说,佛说六道是真有的,因果报应是真有的,真有地狱,你相不相信?对不对?如果你是正信的佛弟子,你绝对不怀疑,那你就不敢造恶了。但是你现在还敢造恶,你敢造恶就表示你不是正信,你还敢造恶啊,那就表示你不是正信的佛弟子。你是正信,你根本不会再造恶了。像初果须陀洹一样,什么叫正见?譬如说,我们像世俗话说,地上有一坨大便,初果须陀洹他知道大便,他不会踩过去的,他自然就避开了,他自然就避开,不会踩过去。我们凡夫会踩下去啊,我们不知道啊。

所以我们现在的信里面是有疑惑的,日常生活当中,面对着内外的境界,疑虑重重,不知道怎么去对付,我们求佛菩萨指教,求鬼神指教。这有啊,也有很多佛教徒,他面临这个疾病缠身的时候,他都对佛没有信心,他对这些旁门左道的,对这些鬼神,他可能就会相信啊。老法师说,这些举动都是不信的。如果是正信了,你还去找外头里面这些事情?不需要了。

所以正信的人,他心是定的,清净心现前,正信,一点怀疑都没有。所以我们今天对自己不相信,半信半疑,对佛菩萨也是半信半疑,所以活得很痛苦,那个法喜我们没有办法享受到。所以我们法喜发不出来,我们读诵经典,我们念佛,为什么我们没有法喜充满?我们为什么那个法喜心出不来呢?我们不能够享受那个法喜呢?老法师说,偶尔听经,听了一点以后,好像明白了,好像很欢喜了,但是几分钟以后,几分钟过后就没有了,这种喜悦不能常常保持。也就是说,你没有那个三昧功夫,没有那个定慧的功夫。你不能够保持这个喜悦,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段这个地方就很重要,是什么原因呢?老法师说,你没有真正得到,你只有碰一下而已,碰到佛法,碰一下而已,接触到,沾了一点边而已。

真正要是得到,我们说所谓的世味哪有法味浓,如果你真得到那个法味,你闻到那个法味,你契入那个法味了,你真得到了,你就不会失掉了,那就是真的常生欢喜心,常生欢喜心。像我现在学讲这个,从学讲《感应篇汇编》,到《安士全书》的〈文昌帝君阴骘文〉,我就是学这个因果教育,虽然说我不是完全说像初果须陀洹一样,但是因为这样六年来的熏习,对因果教育常生欢喜心,就是有闻到那个法味的味道。

老法师说,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真没有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能看见。为什么?就是你妄想分别执著如果你真的是没有的话,你在日常生活里面,你就可以去印证。为什么?因为过去什么都计较,斤斤计较,现在怎么样呢?现在不计较,很随和。以前见到人,这个喜欢,那个讨厌,现在没有了,没有这个憎爱了。所以真正正信的佛弟子,他不会斤斤计较,他不会说这个喜欢,那个讨厌,他不会的。老法师说,我们真正有这个正信了,真正得到这个法味了,以前见到人,这个喜欢,那个讨厌,现在没有了,讨厌的人也喜欢了,那表示你修行有进步了,他就变了,境界也跟着变了,心态、言语、动作全变了,逐渐逐渐地跟佛菩萨接近了。如果你是斤斤两两都在计较,那是跟妖魔鬼怪接近了,那不是跟佛菩萨啊。

所以只要邪见业王还在,那么你就是经典上说的,“常处轮回,而不自在”,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今天因为这一段里面有提到“信邪倒见”,所以我们就从“信邪倒见”里面,我们来探讨什么叫邪见,什么叫倒见,做这样的补充。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施少福多”

“又云。若布施之时。能以欢喜心与。恭敬心与。清净心与。不望报与。或所与者。值菩萨圣僧。如彼良田。下种虽少。所收甚多。”

这一段是讲布施很少,福报很多,前面是布施很多,福报很少。布施很多,福报很少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没有恭敬心,他没有至诚心,他没有欢喜心去布施,他用贡高我慢的心去布施,或者受布施的人他信邪倒见,那这个就布施很多,福报很少。那这一段里面,布施很少,福报很多是怎么样?因为他有欢喜心、有恭敬心、有清净心、不望回报的心,或者他供养的刚好是佛菩萨圣僧,那就是所供养这个田是非常殊胜的福田,下种的种子虽然很少,但是收获很多。这一段主要讲是这样。

那么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又说,如果布施的时候,能以欢喜心来布施给与,恭敬心布施给与,清净心布施给与,不望报布施给与,或者所送给与的人,正巧是佛菩萨、圣僧。这就是好像在良田播种,下种虽少,所获却很多。

所以我们从这一段布施少,福报多,那么我们做一个补充说明说,什么供养才是最殊胜的福田。

那么从这个“施少福多”往前,都在论述布施、财富的辨证关系。众生为什么贫富会悬殊呢?你追根究底才能把它搞清楚。虽然我们知道财富从布施中来,但是如果你是想去求财富而去布施,但是你没有出离的心,你不求解脱,你不了解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那这个是不能帮助你解脱六道轮回,你只是变成一个守财奴而已啊。

所以什么是真正最殊胜的福田呢?就是你要寻找解脱之道。你要去培植最殊胜的福田,那就是求生极乐。求生极乐跟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也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才是最殊胜的福田。所以六祖大师来跟他的师父五祖弘忍大师说,五祖弘忍大师叫他到大寮去做舂米的工作,六祖大师跟五祖弘忍大师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的意思是说,我心都清净了,我念念都跟般若相应了,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嘛,那就是他已经念不退了,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就是念念都是什么?跟萨婆若海、功德性海相应嘛,他念不退嘛,那这项最胜的福田,我为什么还要到大寮去舂米修福田呢?

从六祖大师跟五祖弘忍大师这句对话你就知道说,什么才是最殊胜的福田。如果你是只是布施身外的福田,譬如说荣华富贵啦,长寿啦,健康啦,我们讲,一般讲长寿、富贵、康宁嘛,你如果说只有求这些来讲的话,那这些都是生灭法、都是有漏法,就是真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啊,福报用完就没了,它不能带你出离生死六道轮回啊,这只是享福而已啊,那不是最殊胜的福田啊。最殊胜的福田就是出离三界,了生死了,了生脱死才是最殊胜的福田啊。

所以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佛法僧就是培植最殊胜的福田,但是要借修德显性德。所以刚开始你是供养佛,到最后是供养觉而不迷的自性佛,就六祖大师说的无相三皈依,皈依佛就是皈依觉,皈依法就是皈依正,皈依僧就是皈依清净不染,这才是真正的这里讲的清净心、恭敬心、欢喜心。你要懂得供养佛,我们是供养事相上的释迦牟尼佛跟诸佛菩萨,目的是在干什么?是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礼敬我们自性的、自心的佛,自性佛。你礼敬自性佛,刚开始要先从礼敬外在的佛,礼敬事相上的佛,那么到最后形式跟内容统一。所以《地藏经》里面不是跟你讲嘛,供养圣像、供养佛像有多么殊胜的果报啊,它就是从这个方便先把你带进来。

那供养法呢?我们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嘛,你把佛法的真理传播给众生,就法布施嘛,法布施得聪明智慧嘛。因为佛法流传到现在是靠经典传下来,所以老和尚说,印经书,印经书是最殊胜的福田。所以法布施,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啊。那当然这里讲的法供养为最就是,你如果到最后能够明心见性,才是最大的法供养。

那供养僧呢?供养僧到最后,我们从事相上供养出家众,僧人,到最后清净我们的六根,因为僧是六根清净的象征。所以六祖大师的无相三皈依里面,皈依僧就是皈依清净不染,皈依佛就是皈依觉,觉而不迷,皈依法就是皈依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所以皈依清净的六根。要清净六根,刚开始你要怎么样?你要从供养世间的僧人来做。刚才我们提的斋僧啊,可以得到富贵啊。所以在这个末法,你很难去遇到供养贤圣僧啊,但是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供养六道众生、供养一切众生也都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啊。所以如果你能够遇上圣僧,这里讲的“值菩萨圣僧”,那这不得了,那这是“如彼良田,下种虽少,所收甚多”。

这个地方是我们根据这一段“施少福多”,我们做这样的补充。就是供养佛法僧三宝,到最后供养自性三宝。自性三宝就是自性的佛宝、法宝、僧宝。就觉而不迷是供养自性的佛宝,正而不邪,供养自性的法宝,净而不染,供养自性的僧宝。那供养自性的三宝,那是最殊胜的,那才是最殊胜的福田。

好,我们看下面的“同忧异果”:

“法苑珠林云。如有二人。一贫一富。见乞者来。俱怀忧闷。其有财者。惧有求索。其无财者。因己不能作福。而自忧恼。后来贫而愁者。生天人中。富而愁者。生饿鬼中。愁闷虽同。受报则异。”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法苑珠林”,这一本佛经里面的因果故事,我们要了解一下。它是在唐显庆四年,道世法师根据《经律异相》编成《诸经要集》,后来再撰成《法苑珠林》。他所引用的典籍多达四百多种,包括佛教、儒教、道教、谶纬、杂著等等。那么这本书已经遗失原著的《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西域志》《中天竺行记》的引文,这些资料是可以研究印度中世纪历史和地理沿革。但是《法苑珠林》在宋代的时候被编入《大藏经》,但是只有在《嘉兴藏》为一百二十卷。这个我们常常有读到《法苑珠林》,可是我们不知道《法苑珠林》的来历,我们在这边做这样的解释跟介绍。

“忧闷”就是忧愁烦闷。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同忧异果。《法苑珠林》说,如果有二个人,一贫一富,看到乞丐来乞讨,都感到忧愁苦闷。那个有钱的人,害怕乞丐来求索。那个没有钱的人,因为自己没有钱财布施种福田,所以就独自感到忧愁苦恼。后来那个贫穷而忧愁的人,死后投生到天人之中。那个富贵而忧愁的人,他死后就投生到饿鬼道中了。忧愁苦闷虽然相同,但是所受到的果报却完全不同。这个叫同忧异果,同忧异果。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的“异寿同果”。

“人寿数千岁时。受持五戒十善者终其身。与人寿数十岁时。受持五戒十善者终其身。其福等无有异。”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异寿同果。人寿在几千岁的时候,受持五戒十善,终生坚持到底,和人寿在几十岁时,受持五戒十善,终生也坚持到底,他们的福报完全相等,没有差异。这叫做异寿同果。

再看下面这一段:

“为恶善终”

“为恶而得善终者。今生之恶果未熟。前生之善果先熟也。昔有一人。七世杀羊。而不堕三途。过是以后。所杀之罪。一一偿之。(见大藏一览。)凡恶人得福。皆作是观。”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为恶善终。为恶而能够善终的人,是因为他今生的恶果还没有成熟,而前生的善果已经成熟了,已经先熟了。从前有一个人,七世杀羊,不堕落三恶道。七世之后,所杀的罪业一一偿还(见《大藏一览》)。凡是恶人得福,都应该这样去看待。

这一段的意思是什么?恶人善报啊,他过去生的福报还没用完啊,等他今生的福报用完以后,他今生所造的恶业都要一一偿还。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总报,这个意思。

再看下面,“为善恶终”,这是善得恶报了。我们看经文:

“为善而或恶终者。今生善果未熟。前生恶果先熟也。然又有见为恶终。而实非恶终者。如牧牛小儿。采华供佛。中路被牛触死。其神即生忉利天。(出譬喻经)猕猴见僧而喜。戏披袈裟。失足坠岸而死。其神即生天上是也。(见经律异相)总之。因作善而死。未有不得善报。特一时肉眼不识耳。”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触”就是以角撞物。抵,抵触,或是顶,顶碰、顶撞,这叫“触”。

“其神”,这个“神”就是神识。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这个神识就是我们佛家讲的阿赖耶识,佛家讲阿赖耶识、讲神识,一般民众或是民间、或是道家讲灵魂。

那么这一段,我们也要来去探讨这个神识。李炳南老居士在《佛学问答·唯识第八》里面讲神识讲得非常彻底,还有学生提问题,李炳南老居士老师答复问题,那这些问题也都是我们所关心,我们也需要知道的。我们现在就来回到李炳南老师当时上这个《佛学问答·唯识第八》的课程。

学生问,学生问哪,一切众生到死后是否有灵魂呢?这就问说,人到底有没有灵魂?那死后有没有灵魂?

李老师答,“灵魂在佛家名曰神识,乃真如本性不觉所变”的。这“真如本性不觉所变”,就是我们《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真如就变成阿赖耶了,觉性就变成烦恼了,众生他本来是佛,就变成众生了,这个叫“真如本性不觉所变”。那“一切众生,识来则生,识去则死”,阿赖耶这个神识来找父母因缘投胎转世,就出生了,临命终时,神识离开这个四大五蕴,离开了,“识去则死”,叫做死啊。八识颂云,《八识规矩颂》,“八识颂云:去后来先作主公”。

所以灵魂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老法师说,不能称为灵魂,应该叫做迷魂才对。因为如果是灵魂,他怎么会跑错地方呢?怎么会投错胎呢?他不是灵魂,应该是迷魂,但是大家习惯都讲灵魂、灵魂。所以灵魂跟灵性差别在哪里?灵魂是迷,灵性是觉,同一觉性,同一本体。

再来,学生问,“一切众生到死后其业力是否还带灵魂在六道轮回?”

李老师答,“神识轮转六道”,就是业力牵引所使然的。“所谓‘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又云‘引满能招业力牵’”。“引满”是什么?就是引业跟满业。引业就是说,你到人道来投胎的资格,你有造这个引业,譬如说你过去生有持五戒十善,你有持这个五戒十善,就是你可以到人道来作人的引业。可是你在过去生持五戒十善,你有布施得多、布施得少,你有修得好、修得普通,你所成就的这一种福报,它也有我们所谓的满善半善、真善假善,这个叫做满业,你布施的福报的多寡,它就会感得你这一世的依报环境。这叫“引满能招业力牵”。

再来,下面这个问题,问的这个学生说,“我不信世界上有鬼神之存在,是否对?”他问李老师说,我不相信有鬼神。

那李老师怎么答?李老师说,“鬼神乃六道之一”,那是灵魂所转的,你承认有灵魂,可是你不承认有鬼神,就好像说,你承认有氢氧,但是你不承认有水一样啊。水跟氢氧是一样的道理呀,H?O,对不对?所以这个问的人说,他不相信鬼神。那李炳南老师说,鬼神是灵魂去转的啊。

再来,问,有些教徒还信灵魂出壳而跑到别处去投胎变成猪跟变成狗,这个说法是对吗?这一般呢,大家都有这个执著,人会变老鼠吗?人会跑去变猴子、变狗吗?这有一次,那个网路也有传那个信息,应该是真的,在海底里面,大概潜水夫拍的,两只鱼在斗、在争吵,两只鱼都躲在它们的鱼洞里面,但是两只鱼大概吵架,一只鱼它嘴巴就去含了一些沙,到那个另外一只鱼那边,它就把沙吐出去了,就好像人在相骂,出手打人的那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一般都不相信说,这个猪狗是人去变的。佛陀说,羊死为人,人死为羊,佛在《楞严经》讲得这么清楚。

那李炳南老师说,李炳南老师答复说,灵魂出壳,就是神识离开的意思。那变猪变狗呢?就是轮回生死的意思啦。他说,前面两条我们都有讨论过啊,如果你懂前面那两条的答案,你就知道这个道理了。

再来,问,“灵魂的开始是从何而来?佛教是说因果律的,而造成灵魂的因在何处?为何人类或一切动物有增无减?”他的意思是说,有因果律,佛教讲有因果报应啊,那变成灵魂那个因在哪里呢?灵魂开始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说有这些因果律,那为什么这个动物越来越多呢?这个确实也有,以前我大嫂也有讲过这句话,那时候她还没吃素,我大嫂,那时候我已经吃素,她就问说,如果大家都不吃肉,那不是满街都是猪吗?这个道理跟这个一样啊,动物不是有增无减吗?一般喜欢吃肉,他就讲一大堆邪知邪见,那些歪理呀,那满街不就都是鸡鸭鱼吗?这些猪吗?猪牛羊吗?

答,李老师怎么答呢?他说,这个问题不是初学能解。孔子的弟子贤哲三千,孔子尚没有全部对这三千个弟子一一地传授啊,“孔子尚不与言”,孔子还不能讲,不知生,焉知死啊,可见这个很难去说明。灵魂乃是自性迷了以后所转化的。如果一开始先讲性,如果我们来讲这个性,性是“竖穷三际”呀,过去、现在、未来,“无始无终,横遍八方,无边无尽”。我们的自性是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叫“竖穷三际”,“横遍八方”,是无边无尽,“性体本空”,遇缘则起,“遇缘而起”。你明白这个道理,“明乎此”,你当知“无来无去,无增无减”。

你问这个问题说,动物怎么有增无减呢?他说,“动物增减而问”,你只是看到眼前这个地方,你没有去想到,“若就尽虚空遍法界着想”,你就能够了解呀。你还没有看到地狱法界的众生啊,你还没有看到天界的众生啊,你还没有看到他方世界的众生啊,你只看到眼前哪。他说,如果你能够了解尽虚空遍法界,你到这个境界来,你就能够了解这个问题了。

那么再来,问了一个问题,问,众生的灵魂(神识)是如何产生的?是否上帝创造或者是灵性母所生的呢?这提的问题也是很奇怪,他说灵性母。

李炳南老师答复说,“无始无终,法尔如是之性,一念不觉,而变无明,至是为由觉转迷,由智转识,此识在佛教外者,名曰灵魂。兹以电影而喻,胶片喻性”,这胶片比喻自性,“光明无相”,就是我们胶卷在动的时候,它会有光投射出来,我们像电影院里面那个胶卷它投射出来的光明,它是无相的,在镜头里面放出来,不过是寂寂照照而已。可是你在银幕上,片上即有诸相,就有“山河大地,男女饮食”,它从哪里开始?从镜头放出来,从胶卷放出来的,从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迷了以后,你造业,迷惑造业,你迷惑造业以后,从迷惑造业里面变现无量无边的法界出来,那就“幻相万端,搅扰不宁”啦。

那再来,问,“神识居住在众生的何部?”是头部呢?或是脑部呢?或是脚部呢?他说,神识在哪里?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呢?

李炳南老师答复说,“俗传旧说在心”,那是说古代民间的传说是在心,那新的传说是在脑,那医学家讲说是在肝脏,“肝脏魂”,“极不一致。实则此事言大,则弥六合,言小,退藏于密,不受方域限定也”。

关键就在李老师讲这八个字,“言大,则弥六合,言小,则退藏于密”。这个在哪里呢?这一句话从哪里出来?从《中庸》,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就是这里讲的意思,“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程子说,不偏叫做中,不变叫做庸。舒展开来可以充塞整个宇宙,掩卷起来可以藏在最隐密的地方。这是讲什么?讲我们这一念心,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它的味道是无穷尽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啊。你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探讨、玩味便能得到其中的道理,就是法味无穷啊。

所以“实则此事言大”,如果你要讲我们心的体大、相大、用大,所以它尽虚空遍法界,“则弥六合”。如果你说小,“退藏于密”。这个“密”就是,最隐密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地宝藏啊。为什么叫“密”呢?因为我们还没有开显出来,叫做“密”呀。就是六祖大师跟那个惠明将军说的,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开示过,惠明将军问六祖大师,“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就这个意思啊。

再来,问,下面这个问题,“神识与其假体是否同样的形状?”

李炳南老师答复说,“神识本无形,由意想而转变有相,梦中之身”,即是“神识为意想所转变者。兹再举一个比喻以明之,金之本质,无所谓何形也”,但作诸瓶盘钗钏,而由人意。李炳南老师说,用这个金做比喻,金本身没有什么形状,可是让你做瓶盘钏钗,就是你做这些瓶子、盘子,女人用的这个钗钏、这个发夹,都是由人的意思呀,你想做什么形状就变成什么形状,非金本形即是瓶盘钗钏也。

再来,问,人体死后,其灵魂要从哪门跑出?

李炳南老师答,“一生造业,种子成熟,将往何道,则由身之某部而去,各不一致”。李老师说,一生造业,种子成熟的时候,他要投生到哪一道,就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出去的。这身体四大开始分离的时候,那个体温最后冷的地方就是他出去的地方。“圣果由顶,天从额,人从胸,鬼从腹,畜从膝,地狱从脚下也”。就是印光大师说的,“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如果是顶门这个地方最后冷,那就是到圣人了。如果是额头这边最后冷,天从额,在天道。如果,人从胸出,如果从胸部这边最后冷,就是到人道去。如果是腹部这边最后冷,到鬼道。如果是膝盖最后冷,到畜生道。如果脚板最后冷,就“地狱脚板出”,到地狱去了,“地狱从脚下”。

再来,问,“人死后,他的灵魂未上西方,也未转生死,它是不是在阴间生活呢?”这是我们常常也会疑问的问题。那一天我一个莲友他的母亲往生,他就问我这个问题,他说,我母亲不晓得有没有往生西方,我怎么样可以去知道我母亲现在在哪里呢?就像婆罗门女跟光母女一样啊,这个问题是人死后,他的灵魂没有去西方,他现在到哪儿了?到哪儿去了?这个是我们都一直在,我们在探讨的问题。他是不是在阴间生活呢?

李炳南老师说了,李炳南老师答,“西方非修净业之学人,而具信愿行者,莫由去也。”他说,要去西方啊,如果不是修净业成熟的人啊,的学人啊,他信愿坚固,他是没有办法去的,“莫由去也”。“阴司乃鬼及地狱两处之称”,阴司就是鬼道跟地狱两处的称呼。“按众生住处,共有六道,投之则曰生,离之则曰死”,他说,按众生住的地方有六道,来投胎了叫出生,离开了叫死。“生死二字,非专指人间也”,他说,其实生跟死不是只有光讲人,譬如说畜生道也有生死啊,那饿鬼道也有生死啊,对不对?天道也有生死啊,他说,生死不是只讲人间。凡是众生在某道死的,他还没有,“尚未入某道生,名曰‘中有身’”,李老师说,凡是众生在某一道死了,还没进入某一道去投生,这个中间叫“中有身”。“其寿时间,短则一弹指”,长则四十九日,“长可四十九日”,“随其业力而投六道矣”,李老师说,这个中有身,他寿命的长短,短的话一弹指,长的话四十九天,他就随他的业力投生到六道去了。“俗谓人死为鬼,即是阴司,乃未明详细次第也”,李老师说,一般人觉得人死了就变鬼,就是阴司,他说,这是他不了解整个六道详细的次第的原因。

好,这个就是我们解释这个神识,我们就解释到这里。

再来看下面这个名相注释:

“经律异相”,五十卷,宝唱撰,梁天监十五年成书,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三册。本书系将散见于经、律中的稀有异相集录而成,所以叫《经律异相》,属于百科全书之一种。梁武帝当时是命僧旻抄录异相,后命宝唱主其事,再以僧豪、法生等辅翼之,增补完成。这一本书就是,《经律异相》就是梁武帝他请这些僧人以及大臣来完成的。书中将内容分为天、地、佛、菩萨、声闻、国王、王夫人、太子、王女、长者、优婆塞、优婆夷、外道仙人、梵志、婆罗门、贾客(这个贾客就是商人的意思)、居士、庶人、鬼神、杂兽畜生、地狱等二十一种部门,摘选菁萃,集录而成,为一部以类相从,便于索览之佛教故事集成,叫《经律异相》。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为善恶终。为善反而恶终的人,是因为他今生善果还没有成熟,而前生的恶果已先熟。但是有些现象,我们表面上看是不得好死,而实际上不是不得好死。例如从前有个看牛的小孩,采花供佛,路中被牛撞死了,他的神识就生到忉利天去了(见《譬喻经》)。再如一只猕猴看见僧人,非常欢喜,戏披袈裟,失足掉下山崖而死,它的神识就生到天上去了,这些都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事情(见《经律异相》)。总之,因行善而死,没有不得善报的,只不过是我们肉眼一时看不见罢了。

好,我们再看下面:

“身乐心不乐”

“修福凡夫。今生事事如意。可谓身乐矣。然不知出世。未脱轮回。终不免三恶道之忧。”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只修福报的凡夫,今生事事如意,可以说是身乐了。但不知出世,不知道出离世间,没有摆脱轮回,最终不免有堕三恶道的忧虑。

再看下面:

“心乐身不乐”

“罗汉已断后有。可以永别三途。长辞六趣。心甚乐矣。若使未尝修福。则其一切供养。亦不能如意。”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后有”,就未来的果报,后世之心身也。《胜鬘经》曰:“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智度论·一》曰:“后有爱种永已尽。”又生死身之最后云后有,与所谓最后身同。我们现在讲的是最后一次示现这个身相,叫最后身,他不受后有。谓后有的菩萨,最后身之菩萨等,如悉达多太子,这一次的示现是最后身,不受后有。

“长辞”,永远离开。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罗汉已断后有之身,可以永别三恶道,长离六道轮回,他的内心是很快乐的。但是假使未曾修福,那么他的一切供养也不能如意。

好,我们看再下面这一段:

“大施小福”

“般若经云。若菩萨但舍财宝七珍。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虽经恒河沙劫。得福犹少。(非真少也。特较之发心成佛。则为少耳。)”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七珍”,“七珍”就是七种很珍贵的宝,七宝。在《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那么这个七珍、七宝,其实在事相上讲是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它其实在表法上讲,就是七觉支,就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还有行舍觉支。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般若经》上说,如果菩萨只舍弃财宝七珍去布施,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那么即使经过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得到的福报仍旧很少(不是真的少,只是与发心成佛相比较,就显得少多了,就显得少了)。

再来,“小施大福”。

“经又云。若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虽少行施。获福无量。(二则与前施少福多。各自一意)心地至成佛。无以复加矣。福田至成佛。亦无以复加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回向”,这个“回”就是回转。“向”就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

这个回向,我常常在念经、诵经都回向,也很多人对回向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做早晚课完了以后,我们都要回向,我们读经也要回向,做早晚课要回向,放生也要回向,做善事都要回向。回向到底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很多人不了解。那一天,大陆就有一位莲友打电话来问了,他说,黄老师,什么叫回向?他说,我朋友诵《地藏经》,有个人跟他讲说不能回向。他说,他也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会答,不会答复这个回向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到最后,我们就来探讨什么叫回向,让大家彻底搞懂这个回向是什么意思。

回向,它其实可以分成三种,经典上,还有祖师大德都给我们讲这三种。第一个就回因向果。第二个,回事向理。第三个,回自向他。因果事实上是不二的,事理也是不二的,自他是不二的。所以你回向,回自向他,就是你要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别人,因为你到最后才能去体悟什么叫自他不二,佛就是证得自他不二的,不二法门,自己跟他是无二无别。事跟理是无二无别。事就是我们六根对六尘,每天所面对的森罗万象。那理呢?就是我们自性般若之理。所以回向可以分为这三类。

再来,亦即三种回向。第一个,菩提回向。第二个,众生回向。第三个,实际回向。也可以这么讲,三种回向是什么?第一个,回向菩提。第二个,回向众生。第三个,回向实际,也可以讲说回向真如实际。

那什么叫回向菩提呢?就是把自己所作的功德,要去成就那个菩提,所以你要回向,回向到菩提,菩提是我们的自性嘛。所以回向菩提是回向我们的自性,把一切功德回归到我们的自性功德。

那回向众生呢?希望把自己的功德跟众生分享,到最后能够达到三轮体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布施的我,没有被布施的众生,还有布施的物品,这样就是三轮体空,也是刚才我们讲的回自向他。所以回向众生就是回自向他啊。那回向菩提呢?是刚才讲的回因向果。

再来,实际回向,以自己的功德趣求无为的涅槃。在《修忏要旨》里面曰:“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

讲到这个回向,印光大师也有特别地开示,在《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愚僧居士书>云,我们把这一段的原文,我们念出来:“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

他这个意思是说,什么叫回?什么叫向?印光大师说,用这个回字就可以见到说,我决定不随世间的意思了,“不随世情之意”了。怎么说呢?世间都什么?都回向给自己啊,我自己要得利益啊,我要得福报啊,世间人的想法叫“世情之意”,都是这样的。我们讲我回向给极乐世界,我回向到这个众生,我就不随这个世间、世情之意啊,用这个“回”的意思是这样,就不会再回到你自己了,不回到你身上来了,这个意思啊。那向呢?可以见到“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我决定是怎么样?向一个方向,向西方,向极乐世界,向真理,向自性那个方向,这个“向”的意思是这样。“冀望”就是我决定离开那个三界的轮回,到达西方的那个方向,这是“向”啊。就回跟向,印祖这个解释就非常彻底了。

“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这三个回向,印光大师说,就是刚刚他讲那个意思,不随世情之意,希望出世之方。所作的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的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

印光大师的意思是说,“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就是前面讲那个“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就是“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如果你所作的功德不是这样回向,那是得到人天因而已,你只有得到人天的这个因而已。但是,如果你不回向的话,你只有得到人天福报,但是你一回向就不一样啊,你一回向,你所作的功德就可以怎么样?可以证得涅槃。你那个因只是人天因,可是你一回向以后就变成向什么?回而向涅槃的方向,“涅槃之果”,这叫做回因向果的意思。这回因向果,你如果不回向就是人天因,如果你回向了就是涅槃果。

那回事向理呢?印光大师说,如果你没有回向的话,你所作的功德,所作的这些善事,这都是生灭的事情,都是有漏法,生灭的事情。可是你一旦回向以后,回而向什么?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你就回到那个什么?回向的时候,你本来这个事情是生灭的事情,是有为法,有漏啊,可是你一旦回向以后,它就变成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啊。这个叫回事向理。

那回自向他呢?回自向他就是说,你所作的功德,如果你没有回向的话,你只是自己得到利益而已,“自行”就是你自己可以得到好处、得到利益。可是你一旦回向以后,你就回向给一切法界众生了,那这个心量就不一样了。你回向给自己,你自己还是有量的,你回给一切众生就是无量的。那叫做回自向他。

印光大师对于这三点,他解释得比前面这个还彻底,就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让我们这样一听完他的开示,我们就豁然开悟了。为什么要回向?为什么要回向你就应该要懂的啦。所以前几天大陆莲友来问我,我用这一段印祖的开示来答复你。如果你不回向,你只有人天果啦,但是证不了涅槃果啊,也就是你不能够出三界了生死,这是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如果你不回向,你所做的事只是生灭、有为法,那一旦回向以后,你就证得不生不灭的实相妙理了,也就是说你可以开悟了,这是回事向理。如果你所作的善事只回向给自己,你不回向的话,你只是自行,你自己有用,但是你一旦回向给众生的时候,回向给众生的时候,那就不一样,那就是无量的,那跟无相相应啊,那就是回自向他了。

所以印光大师说,“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印光大师说,回向的方法虽然是有各种不同,但是最后都一定要怎么样?回向净土,回向极乐世界,“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如果你,我要回向,譬如说了,你要回向我将来开大智慧啦,或是我回向将来能够广度众生啦,譬如说啦,你回向其他大愿了,可是你如果不生净土,你这些大愿都不能成就,“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印祖教你说,如果你回向净土,你生净土,那你每一个愿都会兑现,“无愿不成”。

“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印祖说,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你一切所作的功德,纵使你有其他的期待或是其他的愿望,但是你都必须要再回向净土。也就是你可以回向某一个人,譬如说,你读这些经典,你读《地藏经》,你要回向给这个人赶快身体恢复健康,这是你有所期待嘛,但是你最后一定要讲,我也把这些诵《地藏经》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必须又复回向净土”,这个意思。

好,那么这段里面还有一个“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等觉、妙觉,就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圆满无上菩提是说成就佛道的意思。

“无以复加”,就是不能再增加,已经到达了极点。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小施大福。经上又说了,如果菩萨布施时,能够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众生,那么虽然布施不多,但所获得的福报就会无量无边(这两则与前面的“施多福少”“施少福多”是两个意思)。心地到达成佛,就到达最高顶点了。福田到成佛,也就达到最高顶点了。

好,今天我们讲这个“福田心地说”,我们有探讨这个“先富后贫”“先贫后富”。为什么有些人会先富有然后再贫穷?是因为他布施以后,后来有后悔。那为什么有先贫穷而后富贵呢?因为他布施的时候生欢喜心,虽然他布施的不多,但是他欢喜心布施。

那为什么有些人要很辛苦,“劳而致富”,才能够得到富贵呢?是因为他斋僧的时候,他请僧人到家里来接受供养,叫“劳而致富”。那为什么有些人“逸而得富”?有些人很轻松就可以赚到钱呢?因为他常常送饭菜到寺院佛寺去,庵院佛寺去供养众僧,所以他这一世赚钱就很容易得到富贵,叫“逸而得富”。

那为什么有些人“贫而能施”呢?就是为什么他贫穷,可是他又很喜欢布施呢?就是因为他过去生在布施的时候,他没有遇到好的福田,所以一直在人道里面流浪生死。他没有遇到很好的福田,所以他果报得到以后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好,得到以后又用完了。但是为什么他喜欢布施呢?因为他过去生中有布施的习惯,这个意思,所以他虽然贫穷,但是喜欢布施。那为什么有些人富有而不布施呢?因为他以前也从来没有布施过,可是他遇到一个善知识教他布施,而且刚好遇到福田,那个福田又很殊胜,所以他这辈子才会富贵,但是他悭贪,这个叫“富而不施”。

那为什么“施多福少”呢?因为他布施的时候没有恭敬心,所以他布施很多,福报却很少,他没有恭敬,而且被布施的也信邪倒见,这个叫布施很多,福报很少。那为什么“施少福多”呢?布施很少可是福报很多呢?因为他有欢喜心、恭敬心、清净心、不望回报的心去布施,所以他布施虽然很少,可他福报很大。

再来,“同忧异果”。说一个穷人跟一个富人碰到、看到乞丐,富人也忧愁,穷人也忧愁,穷人忧愁是因为说他没有钱可以布施。后来死后富人到饿鬼道,穷人到天上去,这就是穷人当天人,这叫“同忧异果”。那“异寿同果”呢?就是说寿命数千岁跟寿命十岁、数十岁的人,他持五戒十善,那果报都一样,这叫“异寿同果”。

好,再来,“为恶善终”,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恶人善报,是因为他福报还没用完,所以他的恶报没有现前,他现在还在享受福报。但是他一旦福报用尽了,他七世杀羊的果报都要一一地偿还。那为什么“为善恶终”呢?善人恶终呢?是因为他今生的善果还没成熟,前世的恶果先成熟了。特别举这个猕猴穿袈裟,跟牧牛小儿采花供佛,最后也是生天,来做例子。

那“身乐心不乐”,就是你有福报,你很享乐,但是烦恼很多,叫“心不乐”,这是因为你不求出世大法,不出离生死。那“心乐身不乐”呢?就是罗汉他内心很安乐,但是因为没有福报,所以身不乐。

那“大施小福”“小施大福”呢?“大施小福”就是说,他舍财宝七珍,可他不发心成佛,所以他经过恒河沙劫,福报还很少。那“小施大福”呢?就是他回向无上菩提,救度一切众生,所以他布施很少,福报很大。

这个是以上我再重复地复习一下我们今天讲的“福田心地说”的这些重点。

好,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老法师开示,来聆听净空老法师开示,如何回向。老法师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学佛必知。

第一点,老法师说,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著,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所以回向干什么?就是执著,还有刚才印光大师给我们开示那三点,也非常地好。

第二点,老法师说,我们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是我们常常在念回向说,“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啊。“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啊。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上报四重恩”的意思啊。老法师说,一个人如果能常常念恩,这个人的德行就会越积越厚,我们常常讲说积功累德,这就是累德。那“下济三途苦”呢?叫我们要看现代的人,造了这个业因,在他还没有堕落下去以前,我们赶快把他救起来,我们帮助他。已经堕落地狱的,到饿鬼道、到畜生道去的,就没法子了。这叫“下济三途苦”的意思啊。

所以你“上报四重恩”,就是你要感恩父母,国家啊,佛菩萨,师长啊,你今天才得到这个福报啊。那你“下济三途苦”什么意思?你现在学佛,你要赶快去救那些快堕落的人,你赶快把他救起来,这是“下济三途苦”。不是一般人所想的说,哦,我回向给现在已经堕落到饿鬼道去的人哪。当然还是有用啦,但是老和尚说,可以看得到,赶快救啊,已经堕落到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那就很难了,就没法子了。这是“下济三途苦”的老法师的解释啊。

第三,老法师说,回向是给我们天天念的,从哪里下手?从“孝亲尊师”下手。你“上报四重恩”,要从“孝亲尊师”开始做起。那“下济三途苦”从哪里做起?从“慈心不杀”做起,从“慈心不杀”做起。

第四,做的善事统统回向,就是还无量劫来一切众生的债。

第五,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统统送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如果你不回向的话,你会增加你的执著啊。如果你回向的话,你就破这个执著啊。

第六,不回向,你所修的福报、功德都是有范围的、有限的,你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都变成无限的。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则功德无量啊。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

第七,我们修行不是为自己修,而是为众生修,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第八,我们以智慧、善巧、方便将佛法传播,推荐给一切大众,这样去做,做了不求人间任何福报,只有一个目标,求生西方净土,这也叫回向。所以老法师他讲这个意思是说,回向,刚才印光大师也说啊,如果你不回向,你只有得人天因啊,可是你得不到涅槃果啊。那老法师讲的意思跟印祖讲的一样,如果能够回向,你就是不求人天果,人天的福报,你只有一个目标,求生西方净土,这就叫涅槃果,那就叫做回因向果。

第九,念佛这个法门,经上常讲说,念佛法门是“不回向法门”。这个以前我也听人家说过,听过法师开示过,也有人疑问过、疑惑过说,为什么念佛法门是“不回向法门”呢?老法师今天终于讲出来了。老法师说,为什么叫不回向法门呢?因为念佛人只有一个目标嘛,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嘛。换句话说,他虽然不回向,他念念都是回向啊。他去西方的意思就是,他全部给众生了,但不回向自己啊。所以这个“不回向法门”就是说,他求生西方净土。换句话说,他虽然不回向,但是他念念都是回向,他念念都是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第十,我们断恶修善不是为自己,破迷开悟不是为自己,成佛也不是为自己,乃至于我们生活、吃饭、喝水也不是为自己,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所以成佛不是为自己,这也是一种回向喔。我们为什么要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吃饭?我们为众生啊。我们为什么要喝水?我们就为众生啊。这也是一种回向啊。

第十一,有恩的,我回向给你,这是报恩。有怨的,我回向给你,这是解冤释结。

第十二,冤业病,是冤亲债主缠身。所以你要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们,这是调解。他如果接受了,问题就解决,他如果不接受,那就有麻烦。所以佛教我们念佛,每天念佛、听经,都把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希望他们明了,我们成就了,就是报恩、就是还债,这样就可以减少冤亲债主的障碍。所以不是说不能回向给冤亲债主,你也可以回向给冤亲债主,这样就是你来报恩,也是来还债啊。那么我们拜佛、诵经、念佛,都希望回向给历劫的冤亲债主,那你更应该要发愿,也就是说,将来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首先就要来度他们,你要发这个愿。所以你回向历劫冤亲债主以后,你还要发一个愿说,我将来去极乐世界以后,我回来会首先度你们,这也是一种回向。

第十三,超度不需要具备什么形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诚心诵经、念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就超度了。就像我们看,我们也常在讲课里面讲过的,《影尘回忆录》,倓虚老法师那个《影尘回忆录》,里面他那个同修刘文化,他们八年寒窗读《楞严》,研究《楞严经》,最后刘文化见到琉璃世界,最后他把这个心得告诉倓虚老法师。倓虚老法师说,你那个境界是破识阴了,色受想行识,那个破识阴了,你虽然在中药店里,可是你见到了琉璃世界的殊胜景象啊。那个掌柜是看不到的。这就是超度啊。所以他在进入那个琉璃世界的时候,他就可以超度它啊,跟他打官司上吊自杀的两位冤亲债主,还有超度他自杀的那位,他的太太跟小孩,闺女,还有超度他的历代的父母,他都把它们超度了。这就是超度不需要什么形式,你功夫成就了,就可以超度它们。

第十四,回向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心才清净。回向的意义就是作而无作,我所作的这个无心,就当作没作一样。

第十五,如果你做件好事,常常念到做多少多少好事,那个功德又没有了,又迷了,越迷越深。回向就是帮助你觉悟,所作一切功德统统不要,统统把它忘掉。

第十六,福报、善行是一切众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给忘掉,这也叫回向。

第十七,人生很短,在这个极短的时光当中,我们要忍受,纵然有福,不能享尽。老法师说,我们要认真修福报,所修的一切善根福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这样才能够保住我们临终的时候清醒。福报享三成就够了,老法师说,福报享三成就够了,七成不要享,其余的统统布施给一切众生,回向,刚才我们讲的,回向无上菩提,那就是小施大福啊,回向给无上菩提啊,这才是求生净土唯一正确的方法。

第十八,老法师说,普贤十愿,实在讲只有七个誓愿,从“礼敬诸佛”,“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这七个。这从“礼敬诸佛”到“请佛住世”,这七条是七个誓愿,后面那三条都是回向。第八个,“常随佛学”,第九个,“恒顺众生”,第十,“普皆回向”,这三个都是回向。“常随佛学”就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就是回向众生。我们刚才讲不是有回向菩提吗?不是有回向众生吗?不是有回向实际吗?不是刚才讲三个回向吗?诶,老法师给你讲清楚了,“常随佛学”,你看我们现在在研讨《阴骘文》,我们在深入经藏,我们研讨《感应篇汇编》,就是“常随佛学”,这些是干什么?回向菩提啊。“恒顺众生”,不管顺缘、逆缘,我们都随顺众生,这叫回向众生。那“普皆回向”呢?就是回向真如实际啊,实际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啊。这个叫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所以“常随佛学”就是回向菩提,菩提就是觉。

第十九,学佛一定要找一个榜样,最好的榜样就是佛。一切诸佛当中,阿弥陀佛是最殊胜的榜样,本师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跟谁学?跟阿弥陀佛学。我们学佛要以佛做标准,我们要跟佛学。佛不在世了,我们依靠什么?我们依靠经典,经典就是佛的法身。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36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