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8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8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8年10月06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二十五页。

我们上一集讲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的最后,探讨这个轮回的问题。那么周安士菩萨他针对五个问题,有关轮回之说,他给提了五个问题的答复。那我们上一回是讨论到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佛教传来中国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轮回之说”多在汉朝之后,那“唐虞三代”,没有听过。周安士菩萨就提了,尧杀死鲧,还有“卫康叔,见梦于襄公之妾”,还有齐襄公他杀死彭生,还有杜伯现形,挟红色弓箭射杀周宣王,再来就是狐突遇到太子于下国,还有“老人报魏颗以结草乎”,还有“二竖居晋侯膏肓之际,即向所杀之赵同赵括乎”,还有“吴王杀公孙圣于胥山,太宰三呼之而三应乎”,最后一个是“越军祭伍子胥,杯动酒尽乎”。以上这样总共是九件汉朝以前的轮回的故事,还有因果报应的故事。

其中有一件故事,我觉得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就是“不闻二竖居晋侯膏肓之际,即向所杀之赵同赵括乎”,这个公案非常地好,就是在《左传》里面有记载这个故事。“晋侯”就是晋景公,他梦见二竖子,就两位童子,竖子就是童子,附在他自己的膏肓间作祟,就是他所杀害的赵同、赵括。

这个故事大意是这样,晋景公无辜杀害的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赵括。这忠臣是赵盾,被这个晋景公杀害,也杀害他的后代赵同、赵括全部的家族。三年后,晋景公就梦见厉鬼来,梦见厉鬼以后,他就生病了。这个厉鬼就披着长发拖到地上,捶胸跳跃说,你杀了我的子孙,这是不义的,我请求为子孙复仇,已经得到上帝的允许了。那厉鬼就追逐着晋景公,毁掉了宫门、寝门走进来。晋景公害怕,躲进内室,厉鬼又毁掉内室的门。晋景公醒来以后,就召见了桑田的巫人。巫人就说,和晋景公梦见的情况一样。晋景公说,那以后怎么办?巫人说,君王吃不到新收的麦子。意思说,你这个病没治了,你吃不到今年要收成的麦子了,你过不了今年了。

晋景公病重,就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派医生来为晋景公治病。医生还没到的时候,晋景公又梦见这个疾病变成两个小儿童,一个说了,这个医缓,这个良医,就是秦国派来这位医生叫医缓,他说,医缓他是良医啊,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要往哪里逃呢?另外一个就说了,我们躲到肓的上边。我们心脏跟横膈膜之间有一个薄膜,那个地方叫肓。我们躲到肓的上边,膏的下边。心脏下面有一小块脂肪,这叫膏。他拿我们没办法,他拿我们能怎么办呢?这个膏肓啊,我们讲说膏肓之病,这个成语就这样来的。那么医生来了以后就说了,他说,这个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灸不能用,针达不到,就针灸扎不到,药物的力量也达不到,不能治了。晋景公说,真是良医呀,就送给他们礼物,让他们回去了。

到六月六日的时候,晋景公想吃新麦子,就请这个管食物的人送上麦来,厨师就要烹煮了。晋景公就召见桑田的巫人来,把煮好的新麦给他看,表示说,你看我可以吃啊,不然你说我没办法吃到今年的新麦啊,然后就杀了这个巫人了。那晋景公将要进食,要吃麦的时候,突然间肚子发胀,上厕所跌进粪坑死掉了。所以这个病,赵同、赵括被晋景公杀死,而且是忠臣的后代,忠臣赵盾的后代。所以晋景公得了这个不治之症,叫病入膏肓,就是神医来也没办法,秦桓公派的这个良医,派了这个良医叫医缓,来都没办法。这个就是莲池大师说的“病由业起,业由心造”。

那这个地方,我们就来探讨,疾病怎么来的?疾病的六种因缘。因为现在的人,现在的人造的杀业也很重,口业也很重,贪瞋痴也很重,所以现在的疾病非常地多,而且怪病很多。你看餐厅也客满,同样情形,医院的急诊室、病房也是供不应求,客满。我上次到上海去讲课,因为上海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医院也很多,新建的医院很多,上海莲友就跟我讲,他说,事实上,到礼拜一、礼拜二,那个医院都是客满的。所以我们今天要来探讨,疾病怎么来的,疾病的六种因缘。

那病有三种,疾病大概从佛经上,这样来给它归类,有三种。

第一种叫生理病。生理上的病,这个就是像一般的感冒,这个胃肠病等等,突然间吃东西所招感的,这个用药物治疗,病就会好。

那么第二种叫冤业病。就冤亲债主附在你身上,病重的时候夺取你的性命。刚才晋景公这个故事,就是冤业病,有冤亲债主,那两个冤亲债主就是赵同、赵括。赵同、赵括变成小精灵,附在他膏肓之际,针灸也扎不到,药效也达不到,就算神医来也没办法,所以一般形容叫做病入膏肓,没救了。这叫有冤亲债主附体让你生病,这个叫做冤业病。病重的时候夺取你的性命,医生治不好,因为它跟医药没有关系,它跟冤业有关系,尤其是很重的杀业。那晋景公杀死忠臣赵盾,还有他的后代全家族赵同、赵括,就跟这个冤业有关。这种病在宗教上里头求化解,来调停,如果对方接受,他离开了,病就好。他不离开,病没办法好。所以有时候像这种病,你鼓励他拜忏,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没有效,就是冤亲债主不愿意和解。那有些冤亲债主愿意和解,有些他不和解,他不是只有一个冤亲债主。这是第二种,冤业病。

第三种,业障病。这是最麻烦的,自己造的罪业太深了,感得这个疾病。自己罪业感应的病,这是最难治的,宗教祈祷没效,医生治疗也没效,这叫业障。譬如说,先天性的心脏病,先天性的胃病,还有这个肺结核,或者是这个气喘病,这叫业障病。这种病没有办法医治,只有一个办法,真正忏悔。要认真忏悔改过,害过哪些人,真正忏悔,改过自新,改邪归正,能够治好。

以上是三种疾病的大致的分类。

再来我们就要探讨,疾病的来源跟六种因缘。

《佛光大辞典》里面讲,“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此乃罪过之所招,殃咎之所引,非药石所能治愈”。那我们来解释这一段的意思。这个就是业病,业病就是业障病,宿业所感召来的疾病,是过去生中,或者这一生当中,年轻的时候无知,造了许多恶业自己不知道,或者忘了,那么缘成熟了,病就发了。“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个就是什么?治不好,在病床上痛苦万般,“苦楚万般”,卧病在床。那这个病从哪里来呢?“此乃罪过之所招,殃咎之所引”,这是说病的原因,“罪过”、“殃咎”。“罪过”、“殃咎”就是罪业,就是身口意十恶业,尤其是杀业。“非药石所能治愈”,这个医药没办法治,因为它跟医药无关,跟这个业障有关。这个是心病,造的罪太多了,太重了,才发这个病。

好,我们看第二段经文,“惟须忏悔业障,读诵书写经典,供养赞叹诸佛菩萨,布施法界众生,以其功德消业除病”。那这个病要怎么治呢?必须要忏悔业障,“惟须忏悔业障”,要真诚忏悔,认错改过自新。最好能够发露忏悔,什么叫发露忏悔?你把你的过错讲给别人听,讲给越多的人听越好,你的罪就消了。如果你不敢讲给别人听,这叫覆藏之罪,那罪上加罪。所以如果你的罪过让大家都知道了,每一个人骂你一句,就消你的业障了,大家瞪你一眼,就帮你消业障了。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业障消得快。这个是“忏悔业障”,发露忏悔。

再来,“读诵书写经典”,这也是消业障的方式,回向。譬如说,我们读诵《地藏经》,或者我们读诵《无量寿经》,因为有些人,我们净土行人他也很坚持,他说,我不读《地藏经》,我要读《无量寿经》,也可以。读诵经典或是抄写经典回向。“供养赞叹诸佛菩萨,布施法界众生,以其功德消业除病”。那么这里面老法师说,哪一部经最快?他说《地藏经》最多,读《地藏经》最多。什么原因?因为跟饿鬼、跟地狱造这种罪有关。还有《十善业道经》,也都很有效果。

那这个地方老法师讲个公案,就是新加坡居士林前林长。那时候老法师在新加坡居士林讲经,李木源居士请老法师去新加坡居士林。我记得老法师在那边讲经的时候,我也带莲友去参学,大概是在二十年前。老法师在新加坡讲《华严经》《太上感应篇》《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都在那边完成的。那么当时的林长叫陈光别老居士,老和尚说他是大富长者,福报很大,他的住家也非常地大,做企业的。他平常没有什么听经闻法,他只有烧香拜佛。

后来他生病了,不能上班,就在家里养病。那家里人口也多。他就告诉李木源居士说,把净空老法师的讲经带跟录像带拿过来给我看。他每天八小时听老法师的经,他除了听经以外就是念佛。这样总共听了两年,他就跟李木源居士说了,他要往生极乐世界,他有这个本事。老法师说,他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两年不间断。

但是李木源居士听了以后说,不行,你现在不能往生,你走了以后这个居士林会乱,会乱糟糟的,求他多住几年。他答应了。你看,念佛功夫有成就了,可长可短,随众生的要求。那后来他就继续听。就听了四年的经,念了四年的佛。他把这个新加坡居士林人事都安排好了,也把董事长辞掉了,他告诉李木源居士说,我要走了。在他走的前一天,请老法师为他做三皈依,老法师把三皈五戒的证书送给他以后,第二天他就走了,就往生了。往生前在一张纸条上写了八月七日,还有写几个字。他走的那天刚好就是八月七日,可见陈光别老菩萨是预知时至,三个月前他就知道了,预知时至。所以他每天听八个钟头的经,还有念佛,除听经以外就是一句佛号。

那么他在生病期间,差不多最后的三个月,居士林那时候办弘法人才培训班,那刚好弘法人才培训班的这些法师都去他家助念,助念二十四小时。后来居士林有同修打电话跟老和尚报告说,有一个同修被附体,什么人附体?老林长陈光别的冤亲债主,他说他们有几百个人,他们跟着法师来的,法师换班的时候他们来的,他说,居士林的护法神准他们进来。那么老居士往生这个事情,这些冤亲债主他们是来报信的,他说,老居士真的往生了。所以冤亲债主也很高兴,他们不闹事,也不找麻烦,他们要求听经,要求念佛。

那么老法师说,好啊。老法师那时候在香港。他说,好啊,请他们到念佛堂去念佛。但是这些附体的这些灵说,讲堂、念佛堂的光太强了,他们不敢进去。最后商量结果,他们要求在斋堂。确实那时候我也在斋堂,我在居士林斋堂用过餐,斋堂真的有装电视机,听什么?听《十善业道经》,还有《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遍一遍地播放,播了三个月,全部大概都往生了。有些往生是善道,人道、天道,也有少数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老法师说,证明真有鬼神,真有冤亲债主。这是老法师用这一个陈光别老居士的这个公案,来解释这些冤业病,还有业障病,确实是可以解冤释结的。

我们看下面经文,《大智度论》里也有讲二种病。第一种,“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大智度论》里面讲这个病,有两种病,第一种就什么?“先世行业病”,他因为“先世好行鞭杖、拷掠”,就是他拷打他们家里这些众生,还有“闭系种种恶法,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譬如说,老法师说,古代的人家里都养一些什么?一些马、驴,做什么?交通工具。所以古时候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牛车。而这些畜生要耕作,主人要是不喜欢它,狠狠地用鞭子抽它,这个也是造业,这个业都要有报的。

老法师说,有莲友跟他讲一个公案,就有一个师姐,她先生每天无缘无故鞭子抽打她,她被她先生欺负了一辈子,也不想离婚,很怪。后来她遇到一个人,那个人告诉她说,你跟你先生的关系,你前生是个农夫,你先生是那一头牛,它替你耕作,你常常鞭打它。而且还告诉她了,他说,他今天打你,没有关系,你还这个债,再几个月就满了,以后他就不会打你了。他说,这位女士,真的几个月以后,她先生就不再打她了。

所以老法师说,人的一生际遇,要相信因果,自作自受,没有例外的。所以对一切众生要爱护,不但对动物,家里养的宠物,野生的动物要爱护。像我认识一个莲友,也参加我们放生,早期的时候参加我们放生,住在我们新北市的新店。她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她先生养了一只猴子。她因为跟她先生闹情绪,常常吵架,就把这个情绪发泄在这只猴子身上。有一次她先生出去出差,很久没有回来,她就故意把那只猴子活活地饿死,不给它吃东西。那一只猴子被饿死的时候,露出仇恨的眼光,眼不闭目。

后来这位师姐,早期有参加我们放生,后来在去年的时候,在新店马路上被一部车子撞了,昏迷,送慈济医院,她女儿请我去跟她开示。昏迷不醒。她女儿跟我讲,说她妈妈年轻的时候,有造了一个这么大的杀业。这个叫虐待动物,“拷掠”,拷打这些动物,不给它食物吃。尤其现在很多大学生胆大妄为,公然地用网路直播,活杀这些野狗,或是活杀这些宠物猫,非常残忍,这将来都会报仇的。所以真有鬼神,真会冤冤相报。后来这个师姐,她昏迷以后就醒不过来,最后就舍报往生了,我想跟这一只猴子被虐待死亡也有关系。所以苍蝇、蚊虫,赶它可以,不要杀它。从小养成慈悲心,长大才会有福报。你恼害众生,让众生生烦恼,害众生的命,今世会感得多病,而且多灾多难。你看那个师姐饿死那只猴子,她自己在马路上被车子撞,撞得昏迷了,这就是灾难啦。

再看下面这段经文,第二种,“现世失调病,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这个是刚才讲的,《大智度论》里面讲的两种病,一种是“先世行业病”,过去生中所造的业造成的病。那这个病是“现世失调病”,就是我们常讲的生理病。因为冷、热、风、寒,不知道保养身体,而且饮食失调,生活起居不正常,因为这些缘故招感这些疾病。所以现在的人,不懂得卫生以及保健。中国人,这一代的中国人非常可怜,古代中国人他们都怎么样?家里都有老人在教,家家都有在教,基本保健常识都有。因为中国以农立国,大多数人民都住在农村。农村里面没有医院、没有医疗设备,人生病怎么办?是中医,乡下也有医生。

古时候的社会,医生跟老师是很受人家敬重的,他们虽然穷,生活很艰苦,但是受到人民的尊敬,为什么?因为他们发心救人,一个是救人家的慧命,一个是救人家的生命,他不是为了赚钱的。所以,以前的人,家里如果富有的就给他们多一点供养,贫寒的就少一点,实在是没有的,医药都是医生帮助你,不要钱,救人。这个在古代的《因果报应录》里面,也很多这种记载。老师也不要钱,都是什么?用束修,一小条的,半斤左右的腊肉。逢年过节送给老师的礼物,叫束修。礼物是不能少的啦,但是看随缘,你富有的就送多一点,家里穷的就不用送,老师也不会怪你,这个就是师道。那我们这一代,生活在战争动乱的社会,没人教你这个,也没人讲给我们听,变成什么都不知道,在中国过去的农业社会里面没有。

所以古代的教学,都是帝王带着做,中国古代帝王怎么教?三公九卿。三公是什么?帝王的老师,太师、太保、太傅。太师教什么?教他智慧、理论、方法;太保教他生活管理,管他的生活起居,就是卫生保健;太傅教他伦理道德,教帝王伦理道德,皇上有三个。太子也有,少师、少保、少傅。所以古代都有这种注重保健,养生的保健,也有这个常识。所以这个叫所谓的教练,我们刚才讲这个,为太子来教授,叫少师、少保、少傅,这三个人,就培养太子,文武百官他们的子弟一起来学,也就是培养下一个朝廷。所以古代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所以老法师说,现在是民主社会,四年、五年选一次,搞得社会动荡不安,选出来新的政府,完全是新的政策,寿命都很短。这一届的不承认上一届,也不喜欢上一届,他搞他自己的。所以民主跟君主两个比较,老法师说,他认为君主比民主好,世代相承,它政策可以不变。民主就不行了,民主他是短暂的,任期有限,他没有长远的考虑,他不受上一届的约束。所以这个是讲到古代帝王的带头做教学,有三公九卿。

好,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的经文,病起来有六种因缘,这个是在《摩诃止观》里面第卷八上所讲的,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我们先把这段《摩诃止观》的经文念一遍,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

第一种,“四大不顺”。

第二种,“饮食不节”。

第三种,“坐禅不调”。

第四种,“鬼神得便”。鬼魅着人而为病者。《止观》曰:“若入四大五藏,是名鬼病”,“良由人邪念种种事,或望知吉凶,兜酰罗鬼作种种变,青黄等色从五根入,则意地邪解,能知吉凶,或知一身、一家、一村、一国吉凶事,此非圣知也;若不治之,久久则杀人”。

第五种,魔神相扰。《止观》曰:“鬼但病身杀身”,“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行者于坐禅中,邪念利养,魔现种种衣服、饮食、七珍杂物,即领受欢喜,入心成病”。

第六种,恶业所起。《止观》曰:“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还约五根,知有所犯”。杀起肝眼病,“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妄语起脾舌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酒起心口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淫起肾耳病,“淫罪业,是肾耳病”;盗起肺鼻病,偷盗“是肺鼻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差。若今生持戒亦动业成病。故云:若有重罪,头痛得除;应地狱重受,人中轻偿。此是业欲谢,故病也。夫业病多种,肿满黄虚。凡诸病患,须细心寻检,知病根源,然后用治也”。

这一段是在《摩诃止观》里面跟我们讲的,病起有六种因缘,“病起六缘”,我们现在来逐条逐条地解释。

这个“病起六缘”,是在《摩诃止观·第卷八·上》所讲的,众生的病都是因为六缘而引起的。

第一个,四大不调,就“四大不顺”。这个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我们这个物质的身体,我们没有把它照顾好,它受到风寒,得伤风感冒一类,这是四大不调。

第二种,“饮食不节”。这个叫暴饮暴食,古人常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养分最充分的地方在哪里呢?你住的这个地方三十里以内的,这个范围生长的东西是养你的,养你们的。有时候,为什么说我们水土不服?我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因为饮食不习惯,就招感肠胃不舒服,这就是老法师讲,这个地方三十里以内的这范围生长东西就是养你们的。所以要吃新鲜的东西,古代人吃东西他还看月令,中国人懂得哪个月要吃什么东西,因为它里面有什么?它里面有这一个会引起肝火的啦,或是食物太凉的啦,都是造成疾病的来源。还有什么?以前是用柴火烧的,它连那个树木都讲究,还要讲究火候,怎么样的烹调,这有学问。这是第二种,“饮食不节”。

第三种,叫“坐禅不调”。这个是指修行功夫,坐禅的时候要调身,而且要调心,如果不懂的话很容易出事情。有时候一入定可能坐个十天、半个月、一个月,甚至坐三个月才出定的,这个也有。像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他一入定,就可以半个月。《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有记载啊,有一次农历初一的时候,虚云老和尚他要煮一锅芋头,芋头还没有煮熟,他就在旁边就入定了,他想说等芋头熟了再来吃,结果没想到入定了。差不多半个月,到元宵节,隔壁山的法师要来跟他拜年,就用引磬,当当当,请虚云老和尚出定。虚云老和尚就把锅盖掀开说,来来来,我请你吃芋头。芋头已经长须了。你看,他入定已经半个月了。这个半个月,就是什么?他在定的状态。这个都怎么样?他在坐禅的时候,他有这些,有调心跟调身,他不需要运动,身心健康,没有问题。

那么第四种,叫“鬼神得便”。这叫做鬼神附体了。“鬼魅着人而为病者”,《止观》曰:“若入四大五藏,是名鬼病”。鬼病从哪里来的?冤亲债主很多。特别是现在人,现在人吃肉吃太多了,我们说吃人家半斤,还它八两,他杀害这些动物,它动物痛恨在心啊,它遇到你当然要报复了。“良由人邪念种种事”,鬼神得其便,因为什么?因为你有贪瞋痴的邪念,所以鬼神得其便。“或望知吉凶”,人有邪念就会有妄想,它知道吉凶祸福,你想要吉凶祸福去找鬼神啊,去找鬼神。“兜酰罗鬼作种种变,青黄等色从五根入,则意地邪解,能知吉凶,或知一身、一家、一村、一国吉凶事,此非圣知也;若不治之,久久则杀人”。这个地方就是说什么呢?说你相信这些鬼神,你去问吉凶祸福,那么它们怎么样?它们也会知道,它们也会有一点神通,它们知道一身,或是一家、一村、一国的吉凶事,但这不是智慧,这个会怎么样?这里讲久久会杀人,会害人。

老法师说,他就举慈禧太后。本来在慈禧太后以前,清朝的皇宫都会诵《无量寿经》,都会请法师去讲经说法。慈禧太后她自己本身作贼心虚,以为《无量寿经》所讲就是她所作所为,所以她就把这个诵经的课程废掉了。她相信什么?她相信驾乩扶鸾,什么事情都向鬼神请教,鬼神得其便了。所以清朝慈禧亡国,亡在什么?她信鬼神不信圣教。章嘉大师告诉老法师说,因为那时候老法师对扶乩有怀疑,降乩扶鸾,老法师有怀疑,他就请教章嘉大师,扶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老法师问这个问题,说扶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章嘉大师告诉老法师说,说佛菩萨降临到乩坛里来,没有这种事情,那都是灵鬼,灵鬼里面程度也有差别,也非常悬殊,有的灵鬼它有修行它就灵,有的没有修行的,它就胡说妄为,你也没办法。所以它所传达的信息,要用智慧去拣别,可以参考,但不能相信,你要照它这样去做,往往就上当。学佛的人要依什么?要依经典的理论做依据,用经典来印证,用经典的般若智慧,用经典上的方法去行事,这是佛弟子,才会得到佛力加持。你把佛放在一边,经典放在一边,去搞驾乩扶鸾,搞这些鬼神,那你就错了。听鬼神的,不听佛菩萨的,那不是佛弟子。

第五个,“魔神相扰”。这个很严重,你越用功,魔就来找你麻烦,来破坏你,破坏你什么?破坏你的法身慧命,它来干扰你。它怎么干扰你呢?它才能干扰你呢?《止观》曰:“鬼但病身杀身”,它让你得长病,让你死亡,魔来破坏你的功夫。如果你修行人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你对佛法、对佛菩萨、对经教信心不足,对它有怀疑,所以紧急的关头你会求神,你不会求佛。所以很多包括我们台湾这些,有一位老修行人,也是以前都听净空老法师讲经的,也帮老法师流通很多法宝,他就是这样啊,他紧急关头,他相信拍打功,他求神问卜,他不求佛,那魔就得其便,冒充佛菩萨来。这个就,“鬼但病身杀身”。

再来,“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鬼是夺命来的,是讨命的,你过去杀它,它来杀你。魔是破人的法身慧命,它让你起邪念,破坏你的修行功德,怎么来?来引诱你啊。“行者于坐禅中”,修行人在用功的时候,“邪念利养”,如果你学坐禅,你的心不清净,还有贪瞋痴慢疑,还有名闻利养,叫“邪念利养”,这样魔就得其便,它就来干扰你了。“魔现种种衣服、饮食、七珍杂物,即领受欢喜,入心成病”。它用这些来供养你,你贪恋这些供养,你的道心就毁掉了。道心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这些杂念,你喜欢这些衣服、饮食、七珍,杂物,这个名闻利养,你喜欢这些东西,这些妄想杂念就污染你了,让你分别,让你起心动念,你的功德就毁掉了。

所以这个就是遭受“魔神相扰”。魔神,神也是魔,魔王波旬,欲界的第六天的天王魔波旬,它福报非常大,它神通变化。它为什么障碍别人成就呢?因为它是欲界最高,它是欲界的这个,你要出离欲界,要出离欲界、三界,魔王就会来干扰。你想要脱离六道轮回,到别的地方去,它这个三界少一个人,它喜欢人多。你要离开六道轮回,它不让你离开,它找你,障碍你。如果你能够突破这个障碍,那它佩服你,它来护你。你怎么才可以突破呢?你没有贪瞋痴慢疑就突破了,没有贪瞋痴慢疑就突破了。如果你没有办法突破,你贪财,它给你财,它无量财宝给你;你贪色,它现美女来引诱你。只要你心里有念头,它就有办法把你摄受住,你走不了。

所以老法师说,净土教给我们方法妙,阿弥陀佛,它没有办法现阿弥陀佛。修净土的人心里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放下,干干净净,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真的这样干,魔佩服你,它也赞叹你。所以老法师说,我们称波旬称菩萨,波旬也是菩萨。怎么样的诱惑我们都不理会,我们也不排斥,见而无见,无见而见,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决定不动摇、决定不改变、决定不退转,那就成功了。所以这个末法时期,你要是领受这些名闻利养,“入心成病”,魔在诱惑,你一生欢喜心就上当了,你就得病了,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第五种。

第六种,“恶业所起”。《止观》曰:“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或专是先世业”是说,你这个是过去生造的罪业。“或今世你破戒”,你这一生当中修行,你破戒了,你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贪瞋痴慢的念头起来,把前世、宿世的罪业引发出来,你破戒以后引发这个罪业出来,这个业力就成病。“还约五根,知有所犯”。

那么下面就举个例子了,“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如果你造杀业太多,容易得肝病,跟眼睛有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你如果喝酒喝太多,心脏、嘴巴容易造成疾病,心脏、口舌就会有疾病。“淫罪业”,如果你淫业造太多,“是肾耳病”,耳朵会有问题,肾会有问题。“妄语罪业”,如果你是妄语造太多了,“是脾舌病”,舌头啦,舌头还有脾容易生问题,会生病。若是偷盗的罪业,那“是肺鼻病”,如果你是偷盗的罪业,那肺部跟鼻部比较会生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如果你毁五戒业的话,那五脏六腑,五脏都会出问题,五根的病都会生起来,叫“五藏、五根病起”。

所以《止观》这一段说得很好,杀盗淫妄酒不是好东西,会引起五脏六腑的疾病。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我们要身心健康,就要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你常常受八关斋戒,身体一定健康,如果你受三皈五戒,也一定会逐渐逐渐地健康,然后再素食跟放生,就保证可以远离疾病,这是保护身体健康的最好的方法。

再来,“业谢乃差”,“差”是什么?病就好了,业没有了,那病就好了。五脏六腑的病你要懂的话,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端正心念,这些病统统就好了。病要好,你找医生,病要真好,你找医生,医生对你的病,效果顶多三分,为什么?医生能医病不能医业。所以你自己的念头转过来,这是七分治病,医药的力量只有三分。所以你的念头就是你的业障,你业障转过来,念头转过来,病就好七分了,再加上医药的力量三分,病就会好。所以你要有很强的自信心,不必用药物也能治好。老法师也有去提过修蓝博士,修蓝博士,他也是不是用药治病的,而且效果非常好,“对不起、谢谢你、请原谅、我爱你”,这完全用意念,修蓝博士他可以用意念在帮人家治病,老和尚说,相距二三千公里也有效啊。

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一切法心想生”。我们要是没有妄想,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存在。六祖开悟的时候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清净了,哪里会有尘埃这些疾病啊?人回归到本来无一物的时候,这个人叫成佛。所以老法师就示现给你看,他心清净,你看他身体健康啊,九十二岁了,还到全世界,英国、法国,去办汉学院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那边弘法利生啊,就是这里讲的,没有妄想,根本什么东西都没有。所以章嘉大师告诉老法师,放下,放下执著,不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了,你放下分别就成菩萨了,你放下起心动念就成佛了,就看你放下多少。

再来,看下面这一句,“若今生持戒亦动业成病”,就是你这一生学佛持戒,你还会起心动念,你还会有分别执著,那你就会有病。这个我们印证的结果是真的,你也有去持五戒啊,可是还有病呢,为什么?因为你还有贪瞋痴啊,你还会起心动念,还会造业。虽然你受五戒,不敢造那么大的业,但是你意业还有啊,你口业还是有时候会去犯。杀生、偷盗,邪淫,或许你不敢,那口业四个,意业三个,你可能还是会犯,所以你就会有病。“故云:若有重罪,头痛得除;应地狱重受,人中轻偿。此是业欲谢,故病也”。这一段很有意思,以前我有这种现象,头会痛,也有莲友跟我反映说,他头很痛。这里也跟你讲啊,一般所谓的重业轻报,你看重罪,头痛就是这个报,重罪轻报,他就是要重罪要轻报的现象。

有一次我要带莲友,那时候我在当副分局长,我要带莲友第一次要到香港见老法师,那天晚上头痛得不得了,非常地难过。后来我起来,跪在地藏菩萨佛像前面,我求地藏菩萨加被,我当时就发愿,我说,我把这次带莲友去香港见老法师的功德,全部都给你们,你们让我赶快头不痛,好起来,好睡觉安眠。很奇怪,透过发愿以后头痛就好了。就这里讲啊,重业轻报。你看,重罪,头痛就是得这个报,重罪轻报了。应该堕地狱的,“人中轻偿”,你在作人的时候就还这个业了,就偿还这个业了,这是什么?“业欲谢”,你的业障快消了,“谢”就是快消了,业快要断尽了,还没有断得干净,快要断净的时候,所以有这种病的病相出现,就是头痛,这是修行中常见的。我也常听到人家这样说。

再最后,“夫业病多种,肿满黄虚”,这是病的,疾病的样子了。“凡诸病患,须细心寻检,知病根源,然后用治也”。这些生病的现象出现,你要很细心、要反省检讨,这个病的根源到底在哪里,要对症下药。我天津有一个莲友,他的太太以前吃了很多鱼头,因为他做海产业嘛,头会痛。我那次去讲课跟她讲说,你这是造杀业造成的,怎么办呢?要忏悔,要读诵经典回向,要放生。因为她本来就有吃素的嘛。我说,你现在几岁?我就问她说,你现在几岁?她说,四十八岁。我说,好,你每个月都放四十八条鱼,而且要放大鱼,人家去海里面捕过来要卖的活鱼,把它放了,买了就放了,每个月四十八条。那这次再去讲课问她,头痛不痛?她说,不痛了。这是雷久南博士教的,琉璃光杂志雷久南博士教的,一位加拿大的一个得癌症的妇女,就这样把癌症治好,她年纪多少岁,每个月就放多少条,要长年累月的这样做。

这一段就是刚才我们讲说,你肝有病,心脏有病,鼻有病,肾有病,我们刚刚都提了,你就按照这样去端身正意,去对症下药,去忏悔自己的业障,尤其是身口意业,要改毛病习气,要忏悔。最好是放生、吃素,不要再吃肉,要发愿不杀生。如果是心口的病,你就要把饮酒的这个罪断掉。如果你肾脏有病,就要断欲,淫欲要断掉。所以这段经文很重要。总而言之,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心里头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身心总治,这真是能帮助你解决问题,远离疾病。为什么我要讲这一段?因为现在生病的人太多了,所以我就特别把这一段要报告出来。

最后我们总结,老法师这段的开示,我们再把它总结一遍,把它念出来。

病有六缘,《摩诃止观·第卷八》。一“四大不顺”。二“饮食不节”。三“坐禅不调”。四“鬼神得便”。五魔神相扰。六恶业所起。恶业所起者,(一)杀起肝眼病。(二)盗起肺鼻病。(三)淫起肾耳病。(四)妄语起脾舌病。(五)酒起心口病。(六)犯五戒起五脏五根病。七、“持戒亦动业成病”,人中轻报。“此是业欲谢故病也”。业病多种,“须细心寻检,知病根源,然后用治”。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缘。脏腑失调天地变易是一切病果。疾苦短命自然灾祸是一切病报。悲恼伤肺,怒火伤肝,烦恐压力伤肾,恨伤心,怨伤脾胃。以上就是说,悲恼伤肺,怒火、生气伤肝,烦恼、恐惧、压力伤肾,怨恨伤心,怨伤脾胃。恶念不善起灾。贪起水灾,瞋起火灾,痴起风灾,慢起地震,疑起山崩地陷、陆沉地陷。最后,仁义礼智信、五戒十善、六和、念佛,是一切病药。

以上这一段提供给各位参考,非常值得珍惜的一段老法师的开示。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问”三:

“忠臣孝子。自当千古不磨。帝君七十余化。固无足疑。至庸夫俗子。一死之后。魂魄散矣。安在旷劫长存。”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问题的白话:

忠臣孝子,自然应当千古不灭。帝君一十七世轮回转世,当然不必怀疑。至于庸夫俗子,一旦死了,魂魄就散了,怎么能够永世长存呢?这是问题。

答案:

“形有大小灵愚。性无大小灵愚。若一为庸夫。遂尔磨灭。则帝君邛池方化时。不过寸许小蛇耳。散莫易散于此。今日何以复有帝君。”

这段的白话解是这样:

六道众生外形有大小灵愚,他们的本性并没有大小灵愚。如果一做凡夫,就马上磨灭,那么帝君邛池转世的时候,不过是寸长的小蛇罢了,要讲散,没有比这个更容易散的吧,为什么今天还有帝君呢?

问题四:

“历观记载。信知三世之必有。但近见朱子小学。谓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是以生疑耳。”

这一段的白话解:

毫无遗漏地查阅历史记载,确实有三世因果的事实。但是最近看了朱子的《小学》,说死人躯体既然腐朽消灭了,神识也飘散了。因此就产生疑惑了。它这个朱子《小学》讲这一段,看的人就觉得怀疑了,没有前世今生啊,没有来世啊。

“答”四,周安士菩萨就回答了,我把整段都把它念出来:

“小学所引范文正公语。谓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此亦朱子之言乎。客曰。亦朱子之言也。答。然则既已形灭神散。更有谁人羞见祖宗耶。且祖宗亦已散灭。谁复见此不恤宗族之人耶。前后所言。本相矛盾。(此段文义。本于空谷大师尚直编。)夫啖果者。先除其核。食肉者。务去其骨。子读小学。何乃偏取其骨而食之。取其核而啖之乎。且尧舜周孔。儒宗之山斗也。然在虞书。则曰祖考来格。周公告三王曰。予仁若考。能事鬼神。孔子则弹琴而晤文王。梦寐而亲姬旦。明明皆以前人为不散灭也。谓先儒之言当信。则尧舜周孔愈当信。若谓尧舜周孔不足信。何有于先儒。况人死果若散灭。则先儒虽贤。今日亦在散灭之数。春秋二祭。可以不设。若现今尚行春秋二祭。则散灭之说。为后人者先不信奉矣。又何以服天下后世乎。孟子读武成。尚止取二三策。何况小学。”

这一段周安士菩萨讲得非常好。

我们来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范文正公”,我们来介绍范文正公。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他是陕西邠州人,后来移居到江苏苏州市,就古代的吴县。北宋政治家、将领、文学家。少孤贫,学习刻苦,以龙图阁直学士和韩琦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守卫边塞多年。后来任参知政事,力主革新政治,但是被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反对。后来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赴颍州途中病卒。赠兵部尚书。著有《范文正公集》。

我们现在来介绍范仲淹先生。范仲淹,他又叫范文正公,家风福报八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家族里面福报最长的一个家族,就范文正公,印光大师非常赞叹。我们看《岳阳楼记》里面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早亡,母亲因为家贫无力谋生,带着他改嫁。等到他长大,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他就泣别母亲,寄居在佛寺苦读。他信奉三宝,持净戒。范文正公他守持净戒,并且刻苦自励,发奋精进。长大为官,信奉佛法,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当官的地方,他一定怎么?去修建那个地方的寺庙,恭敬僧众、恭敬僧人,并且带动地方的百姓信奉三宝,兴隆佛法不遗余力。

小时候他有去算命。他立志,他说有一天他要当宰相。他就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就问他了,他说,你帮我看一下,我能不能当宰相?他就口气很大。那算命的说,诶,这个小孩子怎么居然开口说要当宰相呢?他吓一跳,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呢?范仲淹后来有点不好意思,就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就有点纳闷了,说为什么一会儿想当宰相,一会儿想当医生呢?他就问他了,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志愿呢?范仲淹先生就回答说,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哎呀,算命先生听完很感动,一个孩子能够念念想要去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个心,你真正宰相的心,乃真正宰相的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你这个心就是宰相的心。

他小时候家里穷,在寺庙里面读书,煮一锅粥,等到粥冷以后,他用刀把它切成几块,一餐只吃一块,这叫划粥为食,生活非常艰难。但是虽然这么艰苦,他还是刻苦用功,在月光之下读书,有时候甚至没有吃饭。寺中的长老,佛寺里面的长老看到,很疼惜他,就拿来一块饼悄悄放在他桌子上,石桌上,当时范仲淹大概是进入读书三昧了,入定了,没有发现。可这个时候,他只听到一只吱吱吱的声音的叫声,才发现一只老鼠叼着他的面饼,就拚命地往前跑,钻到一棵紫荆树下。

范仲淹就放下书本,一路追过来,好奇地用铁锹去挖老鼠洞,就看到这个黄土后面有一个石板,他就把石板掀开,石板下面竟然是灿灿的金元宝。谁看到都会动心,旁边又没有人,家里又那么穷。他一分一厘都没有拿,把石板再盖上去,重新又把土埋起来。这只老鼠引他过来的,老鼠钻到老鼠洞,就在那个石板旁边,引他过来,也是上天要考验他的道心还有他的良知良能,果然是清廉。可是这件事情一直放在他心里,藏了十几年,几十年。有一天他当宰相了,他当时在读书的那个寺院,叫醴泉寺。这个醴泉寺我有上网去查,这个醴泉寺很大,而且盖得很庄严,范仲淹曾在那边读过书。

这个醴泉寺,有一次在一场大火中烧毁,寺院的长老就派人来请求范仲淹协助。因为范仲淹已经当宰相了,他就写了一张纸条,派人送给长老,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这什么意思啊?就在紫荆树的那个地方的东边,有一窑的金,紫荆树,“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就指一棵紫荆树。他说,你在紫荆树那个地方挖开,那个石板下面都是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给你们这些出家人。你看这个,他多会修福,多恭敬三宝,他这样就是有福报啊,见金银而不起贪心,这大福报,真的是持戒清净。

后来他请风水家看他母亲的墓地,风水师说,你母亲的墓地是“绝地”,会断子绝孙,请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我也不想害别人,就不应该给别人去受啊,我宁愿自己受,这个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菩萨怎么样呢?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忍人所不能忍的,这就是忍辱波罗蜜。而且慈悲到极处,不忍心别人再去葬到这个绝地。他说,如果我该绝后,那迁坟有什么用呢?诶,你看他就有智慧啦,他从因地下手啊,如果我是该绝后的这个命,也是我这个业,那我迁坟有什么用呢?他就懂得因缘果报的道理,这不是迷信,这是有智慧,这范仲淹这位菩萨,他是真菩萨,他有智慧。菩萨就知道什么?就知道明白因果。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如果没有迁坟,他的意思是说,我来去承受。

那么当时苏州有一个很著名的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苏州本地人很赞叹他、恭敬他,就劝他说,你把南园买下来做住宅,以后都旺你子孙,后代都出人才,做大官。范仲淹说,我一家人富贵,范围太小了,买下来南园盖“苏州书院”,培养出更多人才。结果这块地,现在在苏州叫做什么?一座初中的学校,景范中学,现在叫做景范中学。景是什么?景就是恭敬,范就是范仲淹。你看到现在,北宋到现在,人家还在怀念他。将近一千年,这里出现多少?这里出现了四百个进士,八十个状元。就是他把这个地方改成苏州书院以后,这个地方出了四百个进士,八十个状元,这些人都要感恩范仲淹。这福报才大,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傍水。

所以范家福报八百年,度量大。他在苏州盖的这个义庄、义田,供给义米,救济贫穷族人,并且为科举考生提供资金协助,等到他们将来考上功名以后回馈家乡同族。如果有家族的人任官,则停止供给义米。因为范仲淹这样的义庄、义田的精神,影响到他的好朋友李师中,李师中也购买数千亩,设立了义庄,周济宗族的穷人。范氏义庄的出现,象征中国宗族组织的诞生,影响深远。后来范仲淹往生以后,他的儿子范纯仁才出来当官,他儿子范纯仁也当宰相。而且他生了四个儿子,也就是范纯仁四兄弟,都贵为官卿。人家说富不过三代,范公后世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而且遵照他父亲的教诲,舍财济世之风,后代子孙在朝为官都屡出不绝,这是范公的庇荫。

所以我就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在印光大师《印光法师文钞·与永嘉某居士书》里面,有这一段印光大师的开示。印光大师说,“凡发科发甲”,“发科”是什么?“发”就是产生,“科”就是科举功名,“甲”就是铠甲、盔甲,指文武官员。“凡发科发甲,皆其祖父有大阴德。若无阴德,以人力而发,必有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这一段说什么?凡是他祖父有大阴德的,都能够后代“发科发甲”。如果你祖父没有阴德,因为你用人的关系,譬如说,请托、推荐、巴结、奉承、贿赂,因人力而发的“发科发甲”,当大官的,得到功名的,当上部长的,“必有大祸在后”。譬如说你花钱去买这个官位,那你要不要把这个钱赚回来?就像现在民意代表一样啊,你要不要贪污呢?要不要这个搜刮聚敛呢?搜刮民脂民膏?要啊。那你就有一天会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这“大祸在后”。“不如不发之为愈也”,不如不要发,做一个平常老百姓就好了。

再来,“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印光大师说,看古今以来,这些大圣大贤的产生,都是他们祖父积德所招感的,就像孔子一样啊。我到天津去讲课,弘一大师他的父亲、他的祖父在天津地区从事经商工作,回馈乡里,救济救穷,救济灾民,不遗余力,在地方被称为大善人,就是“大圣大贤之生”的产生,都是他祖父积德所招感的。这个天津弘一大师的祖父,都是施衣、施药、施银、施米,做的非常多的善事。“大富大贵亦然”。

再下来,“其子孙生于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任其贫贱。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能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接下来就讲后代了,怎么富不过三代。印祖说,这些富贵子孙他生于富贵,所以只知道享福造业,忘记他们祖父辈的一番栽培、努力,创业维艰,从此就丧失他们祖先所留下来的德行,丧失祖德,“以荡祖业”,就把祖先所辛苦累积下来的富贵产业全部耗费荡尽。“荡”就是什么?倾家荡产。花费殆尽这个祖业,任他们最后沦落到贫贱的地步。这个就是什么?这个都是富贵人家的通病,富贵人家子弟的通病。

再来,印光大师说,能够“世守先德”,能够守住祖先的德行,“永久勿替”,永远都没有改变这个家风跟家业,跟家学的,“唯苏州范家”,就是苏州范仲淹的这个家,“为古今第一”。

“自宋文正公以来,直至清末,八百余年,家风不坠,科甲相继。可谓世德书香之家。而长洲彭家,自清初以来,科甲冠天下。其家状元,有四五人。有同胞三鼎甲者。而世奉佛法,虽状元宰相,犹日诵《感应篇》《阴骘文》,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这个地方印光大师说了,宋朝范仲淹,范文正公以来,到清末八百余年来,范仲淹他们的家风不变,而且“科甲相继”,就是产生很多状元、进士,“可谓世德书香之家”。“而长洲彭家”,从清初以来科甲也是冠天下,他们家的状元都出了四五个人,有甚至三个兄弟同时都考上鼎甲。就是考上第一名,考上状元,而他们家族都世奉佛法,虽然状元宰相,当到状元、宰相,还是每天诵《感应篇》《阴骘文》,以做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诚意正心”就是修持自己,自觉。那“致君泽民”就是兼善天下,造福人群,造福百姓,利益众生。这个“以为诚意正心、致君泽民之鉴”。

以上是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与永嘉某居士书》,我们在这边做这样的报告。

好,这个是我们介绍范仲淹先生。

再来,“斗”,泰山、北斗的合称。一般称为泰斗,比喻世间人所钦仰的人。那么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为众星中最明亮的星,所以叫做泰山北斗。

“虞书”,《尚书》的一部分。包括《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

还有,“祖考来格”,“祖”就是先祖、始祖,通称为祖。“考”是去世的父亲。《礼记·曲礼》篇,“生曰父”,“死曰考”。在生的时候是父亲,死的时候称他为“考”,我们一般叫显考。“来格”是来临、到来,“格”是至。“祖考来格”。孔《传》,“此舜庙堂之乐,民悦其化,神歆其祀,礼备乐和,故以祖考来至明之”。这个意思是指什么呢?“祖考来格”的意思是说,祖先以及逝世的父母的神灵,因真诚之祭祀,感应而来受享。

再来,“三王”,周朝的太王、王季,还有文王。周文王的父亲是王季,王季的父亲是太王。

再来,“予仁若考,能事鬼神”,《书·金滕》篇,“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孔颖达《尚书正义》里面说,“曰我,仁能顺父”。这个“我”是周公。“仁能顺父”,这是指文王。我周公,我可以顺从我父亲周文王的教诲。“又且多材力,多技艺”,周公他非常有才华,制礼作乐,他又周公东征,平定这个武庚之乱,你看他多有才华,而且多技艺。“又能善事鬼神”,周公他会祭祖,他强调祭祖,“善事鬼神”。“汝元孙”,就是武王,周武王,“不如旦”,不如周公啊,不如周公多才多艺。因为周公是辅佐、帮助了周武王,也帮助他的儿子周成王,担任摄政王。不如旦多才多艺,又不能事鬼神。言取发不如取旦也,选周武王不如选周公啊。“言己可以代武王之意”。

那么这一段是讲“予仁若考,能事鬼神”,在周公讲他自己,讲他“祖考来格”。“周公告三王曰”,周公就告诉他的太王、王季跟他的父亲文王,也等于他的曾祖、祖父还有他的父亲,告这三王说,“予仁若考,能事鬼神”,我的慈悲心,我是非常孝顺的,我可以顺你们这些长辈的教诲,我也能遵照父亲的教诲,我把我们周朝,辅佐这个成王、武王,帮助武王,我们的兄弟,还有周成王,希望能把这个周朝的帝业能够维系好,这个就是他讲的意思是这样。

“孔子则弹琴而晤文王”,《孔子家语·辩乐解》里面,孔子向师襄子学琴曲《文王操》,契入乐曲的境界,于弹奏中亲见文王。因为孔子也非常仰慕周文王,所以他在弹琴,入定了,好像在弹琴中亲见文王。

“梦寐而亲姬旦”,“姬旦”是指周公,又称叔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论语·述而》篇说,“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哎呀,我体力衰啦,我很久没有再梦到周公啦。所以我们常说,梦周公是这样来的。“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就孔子想念周公,想落实他的教诲,“欲行其道,故常梦见周公”。

再来,“春秋二祭”,这个我们都知道。

最后一个,“孟子读武成,尚止取二三策”,这个在《孟子·尽心篇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这什么意思呢?这个就是在赵岐《注解》里面讲,赵岐《注解》曰,“《武成》,逸《书》之篇名,言武王诛纣,战斗杀人,血流舂杵。孟子言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殷人箪食壶浆而迎其师,何乃至于血流漂杵乎?故吾取《武成》两三简策可用者耳,其过辞则不取之也。”

这一段白话什么意思呢?武王当时要率兵攻打纣王,伐纣,要诛杀纣王,乃是顺天应人的事情,他是仁义之师。因为当时,据说,古书记载,那时候听说是血流成河。那为什么血流成河呢?因为那时候武王他的部队不是很大,他只是一个诸侯而已,可是因为商朝纣王做得引起天怒人怨了,所以很多这些奴隶,这些仆人,他们都揭竿而起,就拿了家里的这些棒子,什么锄头,都出来当武器,协助武王伐纣。因为战争太激烈了,所以后来整个血流成河里面都有那些什么?“舂杵”,舂米的他也拿出来当武器了,那个“杵”就是兵器,他还拿出来当武器,后来就因为战死,都漂浮在这个水上。这个“血流舂杵”就这样来的。“战斗杀人”。

那有人就说了,他说这样武王去伐纣,他这个杀人,他是杀人无数,怎么会说是“殷人箪食壶浆而迎其师”呢?老百姓都非常仰慕武王,包括这个水、菜都拿出来,“箪食壶浆”就是拿了饭菜出来迎这些王师。怎么会变成“血流漂杵乎”呢?孟子就说,断不可能遭遇到强烈抵抗,而仁师就是仁义之师,也绝不可能好杀、嗜杀,绝不嗜杀,造成血流成河,流到多少呢?还可以漂杵,那些奴隶拿出来的那些舂米的棒子,那些锄头,都漂在水上,足以漂杵。所以孟子读到这一段,读到〈武成〉篇的时候说,“尽信《书》”,全部相信不如没有这本书,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只取〈武成〉篇里面,我取二三篇就好了,我取可靠的部分来做参考,其他我就不想相信了。这个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由来。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的白话解。这段是周安士菩萨的答复,主要根据问题四就是,“历观记载”,就根据记载,相信是有三世之说。但是看到朱子先生所作的《小学》这里面记载说,人死了,身形就朽灭了,身体就朽灭,神识就飘散了,所以我产生怀疑,这样哪里有三世呢?人哪里有前世、今世、来世呢?问题是这样。

那周安士菩萨怎么答复呢?他说,《小学》,朱子先生所作的《小学》这本书里面,它所引用的范文正公说,如果你只有自己独自享受富贵,而不去体恤宗族,不去救济自己的宗族,他日哪里有脸去见祖宗于九泉地下呢?这也应该是朱子的话吧?那个客人就说,对啊,这也是朱子的话。那么周安士菩萨就答了,既然身形已经消灭,神识已经破散了,那还有谁羞愧去见自己的祖宗呢?祖宗也散灭了,有谁又去见这个不体恤宗族的人呢?没有祖宗,哪里还用去见这个不体恤宗族的人呢?所以这个说法前后矛盾。也就是说,说法前后矛盾意思是说,朱子讲的这个“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这个是不成立的。他引用后面的范文正公说,“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乎,这两个说法,朱子讲这句话是矛盾的。周安士菩萨直接讲说,朱子讲这句话是矛盾的。这段文义是在空谷大师《尚直编》。

好,那接下来周安士菩萨说了,吃水果应该先把那核拿掉,吃肉应该把骨头先去掉。你读《小学》,你怎么只挑那个朱子讲是说没有来世,没有三世,人的这个身形都朽灭了,就是“取其骨”,你怎么只挑它的骨头而来吃呢?而取那个核来吃呢?况且朱熹是儒家的吧,那我们来谈尧舜、周公、孔子,这也是儒家的泰斗吧。那在《虞书》里面有记载“祖考来格”,“祖考来格”就是祖先来应供,来受孝敬。周公他告三王,就是他的曾祖太王,他的父亲文王,他的祖父王季,“予仁若考”。因为他的兄弟武王生病,他就告诉他的父亲文王说,我周公能够柔顺巧能,我什么事情都会,我多才多艺,我跟父亲你一样,我也可以代替父亲你这样做,你对祖父的孝顺,我也都能做,我也能够侍奉鬼神。

孔子他弹琴,他在弹琴的时候,他在这个境界里面,他见到了文王,孔子在梦中也见到周公。这三个讲周公,讲孔子,都告诉你什么?明明都有前人,祖先都还在啊,他没有散灭啊。为什么说先儒的话就相信。你先儒的话既然相信了,那尧舜周孔他们讲的这些话你要不要相信?当然应该更该相信了。如果尧舜周孔你不相信,不信,那先儒的话你就不用信了嗎。它这个是用周公、孔子的故事来印证神识是不灭的,来否定朱子讲那个神识是灭的。

再来,他说,何况说人死了以后都散灭,如果朱子这样讲的话说,人死了都散灭了。那这些像孔子、周公这些先儒,他们虽然有德行,他们也散灭掉了。那我们春秋二祭要祭拜什么?祭拜历代祖先,万姓先祖啊,那就可以不用受了,因为连孔子跟周公都不在了,那还祭祀什么呢?这个意思是这样,可以不受了。如果现在还有继续春秋二祭,表示什么?表示这个神识是不灭的,祖先是存在的。

所以这个“散灭之说”,如果后代的人,说人死了就散灭了,什么都没有了,“后人者先不信”,后代的人已经不可信了。如果你不相信,你不相信说这个神识是不灭的,你如果不相信说神识是不灭的,你又怎么可以让天下人信服呢?可以怎么让后代人信服呢?怎么让后代人相信呢?你都不信了,后代人怎么会相信呢?所以你要相信说神识不灭,那个“散灭之说”是不对的,那后代人才会相信。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你要学孟子在读〈武成〉篇里面讲的,我只取里面二三段就好,其他都不相信啊。说武王血流成河,这个我不相信,我只里面的精华二三篇就好。这段意思是说,你何况是《小学》,你就挑什么?挑范文正公这一段就好了,就表示说神识不灭。朱子讲“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这一段你不用取,你不用相信。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段,第五个问题,“问”五:

“神明不灭。还复受生。既闻命矣。若谓以人化兽。以兽为人。吾不信也。”

这一段白话解说:

神识不灭,还会转生,我已经听到指示了。可是如果说,人转生为动物,动物转生为人,这我就不相信了。这个不要说那个时候人不相信,现在的人也不相信啊。佛陀在《楞严经》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我跟你讲,你没有开大智慧,你不会相信的了,你不知道六道是互为眷属,互相轮回啊。

好,我们看下面周安士怎么答复,“答”五:

“形随心变。一念仁慈人天侪伍。一念凶恶鬼畜胚胎。善恶既互为而不纯。则人兽亦迭化而不恒。若云人定为人。兽定为兽。则初分人兽时。不亦偏枯之甚乎。有人问一僧云。人之体何以直行。兽之身何以横走。僧曰。人之前世心直。故今世之身亦直。兽之前世心横。故今世之身亦横。夫心直心横。顷刻变异。其形则为人为兽。岂非颠倒无常者乎。又人惟有惭有愧。故人则有衣。兽唯无惭无愧。故兽独无衣。又人惟有福。故随冬夏而递更裘葛。兽因无福。故历寒暑而止此羽毛。又人于宿世。常发善语。慈和语。利益语。诚实语。尊信三宝语。故今世随心所发。口中能历历道之。兽于前世。常作恶语。妄语。讦人隐私语。斗构是非语。秽语。谤佛谤法语。不信因果语。故今世有口无言。纵饥渴垂毙。而不能索食。白刃刺心。而不容置辩。(此亦格物之学)”

好,我们看名相注释:

“侪伍”,“侪”,“侪伍”就是伙伴。

再来,“善恶既互为而不纯,则人兽亦迭化而不恒”,“迭”就是轮流、更替。这意思是说,众生善恶念头交互混杂,其感果报,亦是人兽交互轮转,善感人天,恶感三途。

再来,“偏枯”就失去平衡,照顾不均。

“递更”就是交替、更迭。

“裘葛”,“裘”就是冬天的皮衣,“葛”是夏天的布衣。

“历历”是清楚明白。

“讦”就是攻击别人的隐私、缺点。

“斗构”,就挑拨离间,相争。“斗”就是相争,“构”就是挑拨离间。

“垂毙”,“垂”就是接近,“垂毙”就是将死之意。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外形随着内心变化,一念仁慈,就转生人天道;一念凶恶,就转投胎做鬼畜。善恶既然互相夹杂在一起,所以人兽变化也就没有固定了。如果人死后一定又是人,兽死后一定又是兽,那么初分人兽时,不是不太公平吗?

有人问一位僧人说,人的身体为什么竖着走?兽的身体为什么横着走?僧人回答,因为人的前世心竖,竖就是正直,所以今世的身体就竖,就是正直,就站得直,人就站得直;因为兽的前世心横手辣,所以今世的身体就横着走。因为心竖心横,顷刻间变化,所以变人变兽,互相颠倒,没有固定的。又因为人有惭愧之心,所以人有衣服;兽没有惭愧心,所以兽就没有衣服。又因为人有福报,所以随着冬夏季节更替而更换冬衣和夏衣;兽因为没有福报,所以不管遇到冷、遇到热,都只有那一身羽毛。又人在前世常说善语、慈和语、利益语、诚实语、尊敬三宝语,因此今世随心所想,口中能够清楚说出来;兽在前世常说恶语、妄语、揭露别人隐私语、斗争结怨语、是非语、谤佛谤法语、不信因果语,因此今世有口无言。即使饥渴待死,也无法讨食。白刃刺心,也不能申辩。(这也是推究事物原理的学问)。

好,接下来剩下来一点时间,我们来报告老法师的开示。老法师说,人要有生死。就没有轮回。

第一点,我们这一集跟上一集,我们在讨论轮回的问题。所以第一点老法师说,你学大乘佛法,你要相信,人没有生死。身体有生死,但是我们这个自性,如来真我,自性没有生死。

第二点,我们佛经上讲,四天王天的一天,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的两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忉利天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而且四天王天的寿命五百岁,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所以你看人都羡慕生天,因为天的福报大。所以人要力争上游,往上去。当然最好是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寿命是无量寿,真把轮回的问题解决了。生天没有办法,它没有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寿命虽然长,时间到,它还是贬坠,还是有生死,还得要去找一个身体。这都是事实真相。

第三,极乐世界,佛为我们证明,佛告诉我们,你到极乐世界就得大自在,时间、空间都没有了。时间、空间没有了,进入甚深禅定,回到过去,也能够进入未来。以前你在哪一道,你所经过的,你也都能看得到。

第四,一般来说,禅定就可以突破空间维次。现在学术界也有在讨论,台大的,台湾大学的李校长,李嗣涔校长也做了这个实验做了十五年,确实相信,他用科学的方法来实验,证明确实有轮回,人有前世今生。他用这个四五岁的小孩子来做一些实验证明,确实他们有些个案都能知道他们过去曾经住过的地方,他们过去的父母在哪里。

第五,这个境界是什么?这个境界是超物理现象,它是真有。现在科学家对这个很热衷,也有兴趣,专门研究这个东西。那催眠是一个方法,催眠它可以知道很多信息。所以宇宙是非常神秘、非常微妙,不是单纯的。

第六个,佛经当中常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叫“不可思议”。佛教我们,你照经典上的理论方法去修行,你自己就能够证得。证得这个什么?等到你开悟以后,你那个六通现前,你得到这个,譬如像阿罗汉他出三界,他就得到第九次第定。第九次第定,阿罗汉的禅定,他就可以能够看到五百世了。所以确实透过修行是可以成就的,你自己可以去证得。所说的境界绝对不是虚妄的,不是想象中的,是真实的境界存在。所以宇宙中有许多不同维次空间,高维次的能够看到低维次,低维次看不到高维次的。我们人是在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称为四维。四维以上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地球是生活在三维空间,但是四维空间以上,他们知道我们。禅定可以突破,禅定是什么?把妄想、分别、执著暂时放下来,这个境界就现前了。佛法鼓励我们去做实验,证明这个东西存在。

这以上是老法师在《净土大经解演义》里面的开示,解释这个轮回,我们身体有生死,自性没有生死。

今天就讲到这里。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8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