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7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7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20年05月23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六十二,“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二百九十页,最后一行,我们今天继续探讨第六十二句的经文,“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我们看经文:

“见善人。不独自己当亲近。即教其子弟。亦当亲近。岂惟教其子弟亲近。凡系一切亲戚知交。可以与之一谈者。皆当教其亲近。见恶人。不独自己当远避。即教其子弟。亦当远避。又岂惟教其子弟远避。凡系一切亲戚知交。苟能进以忠言者。皆当教其远避。何则。善恶两途。不容并立。人若不近君子。必近小人。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每见里巷小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有以酗(xù)酒撒泼。而致破家亡身者。有以好勇斗很。而致破家亡身者。更有溺于赌博。耽(dān)于声色。而致破家亡身者。此种招灾酿祸。举目皆是。原其弊。始于二三知己。一时高兴。转相效学而然。初不料其祸之遂至于此也。假令以亲近匪类之心。亲近善类。以结交匪类之财。结交善类。则其进德修业。转祸为福。正未有艾。夫何计不出此。乃以父母妻子甚爱之身家。不思慎于保守。徒供匪类之丧败。良可痛惜。则与其悔之于后。不若慎之于始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名相注释:

“知交”,“知交”就是知心朋友。

再来,“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以身作则,以德行来治理天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智慧,向老祖宗学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老祖宗的智慧之言。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从善之道,要爱护人民,要负责尽职。就像出家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样,一句佛号持到底。

那我们现在就来谈这个“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善”就是善良,善心,善举,善行,善事,好的行为。从善,乃依从十善,我们讲十善业道,依从善道,听从善言,我们说,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你如何去做一个善人,他的方法、规则、道理,你要从善之道,走向善道的方法,成为一个善人,以达到修道的目的。

先哲有言,就是我们《尚书》经文里面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是必然的因果,它这个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必然的因果关系,毫无二致,只不过一个是有形的,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种是无形的,我们的道德标准,“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因果。因果定律在这个世间有法律,在佛门里面有戒律,在上天有天律,在地府有阴律。

惟自古迁善难,陷恶易。也就是说,从古代到现在,你要改过迁善很困难,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你要堕落到恶人,做恶事,堕落到恶道的边缘,很容易,一念之差就堕落了,一个境界的勾引就堕落了,禁不起五欲六尘,尤其是金钱、女色的诱惑,很容易堕落。故又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种圣贤智慧的法语。所以我们中国是真的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点都没有错。所以有志于修德者,又怎么可以不见善如不及,而努力勉励自己呢?

古人说,“才敏过人,未足贵也;勇决过人,未足贵也;君子之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你才智过人,没有什么好珍贵的。你勇猛,你比别人神勇,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君子他最珍惜的,最可贵的,就是行善、迁善恐怕来不及,改恶、断恶恐怕还有剩余,断得不干净。

我们来引用《周易》里面的一句,孔子对于这一段“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孔子的开示。“子曰:‘颜氏之子,其殆(dài)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qí)悔,元吉。”’”《周易》卷一。

我们先字句解释一下。“殆”就是大概,揣测。“庶”,“庶”就是差不多、接近、近似。“几”,“几”就是心念、事物变化时的隐微迹象、先兆。事情都有一个征兆。这里是指知几,能洞察机先。也是我们现在讲的,你有预知的能力,我们俗话讲未卜先知,可以料事如神,这叫洞察机先,真有智慧才有办法。念头、事情一发动,便知道结果了。唐代孔颖达先生编订的《周易正义》中说,“几,微也,是已动之微。动,谓心动、事动,初动之时,其理未著,唯纤微而已。”孔颖达先生的《周易正义》解释说,“几”就是很微细的地方,就指我们的念头。“是已动之微”就是,你心已经动了那个念头。“动”,包括心动、事动。你刚开始动的那一刹那,“其理未著”,只是一点点微细的念头而已。这个叫做“几”。“祇悔”就是大灾祸。“悔”就是过失,灾祸。“祇”就是大的意思。“祇悔”就是大灾祸、大灾难要来了。“祇”就是大。“悔”就是过失,灾难。“元”,“元吉”这个“元”,“元”就是大。

我们来解释孔子这一段法语,这一段经文。孔子说,颜渊这个人,差不多接近知几通达的君子了。有了不好的念头或行为,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知道了,他不会再次犯,重犯。就是颜回不贰过,他知道了,他不会再次重犯。《周易》复卦初九爻(yáo)辞说,迷途了,走出去还没有多远,就能适时的回头猛省,所谓我们讲的悬崖勒马,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就是说,就能适时回头猛省,便不至于有太大的灾祸。如果你不回头的话,大灾祸将临头。经此警觉,则有大吉。如果你及时回头,那可以转祸为福,转凶为吉。

孔子的这段话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这一段来诠释“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作一个最佳的注解。

再来,我们看下面的,也是孔子讲的话,“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言不及义”就是只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说到正经的道理。这在《论语·卫灵公》篇,“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说,难哪,难哪。《论语》这段文的白话就是,终日成群相处,不说些有意义的话。一群人整天聚集在一起,讲的都是那些无聊的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小智慧,实在很难走上人生的正道。

我们再来继续延伸讨论孔子这一段开示,孔子除了对“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之流,他说过,难哪,这个难度了。我们现在讲说很难度了,难以登堂入室,也就是很难开智慧,很难回头这个意思,很难步上正道,就是“难矣哉”。在〈阳货·二十二〉篇里面,也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有同样的评语,说他们一辈子一事无成。

那么根据孔子这一段的法语,我们看几位名家的看法。东汉儒者郑玄认为,孔子讲的说,“好行小慧”,这个“小慧”,在郑玄看来,是小才小智,终究无法有成就。

那朱熹的看法,朱熹认为“小慧”是基于私心的智慧,言不及义者必然充满放辟邪侈(chǐ)的念头,只要有机会便会存着侥幸的心理去冒险,最后难免造成祸害。

有人认为孔子讲这段话、这段发言对象是学生,因为尽管孔子有三千个弟子,他虽然是有教无类,但毕竟有些学生不受教,好像自古以来都这样,其中有些学生可能“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两种人,最后让孔子感到无能为力。

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先生,他的看法,顾炎武他有共鸣,因为顾炎武那个年代,明朝都已经很衰败了,快到清朝的时候了,顾炎武先生写了一本书叫《日知录》,〈南北学者之病〉中写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日北方之学者是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今日南方之学者是也。”他意思是说,北方跟南方都一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太难度了。他认为明末南北学者因为受到王阳明学说末流的恶劣影响。其实这个是见仁见智,待会儿我们也会讨论到王阳明的心性之学。顾炎武先生意思是说,这些读书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读书人不真正看书,只会整天聚在一起聊天吃饭,才让明朝覆亡,因此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所以有时候讲说书生误国、学者误国,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空谈。所以顾炎武先生说,希望“挽狂澜于既倒”。

所以孔子讲的这段话,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网路发达的时代,很适合,为什么?名嘴一大堆,上从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来,什么事情他好像都知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都是什么?都是刚才顾炎武先生说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尤其现在的网络世界,八卦当道的现下,这些都是属于“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以及“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经世致用”有什么帮助呢?现在有谁去谈老百姓的疾苦呢?

今天我们就看到一个新闻。因为最近的新冠疫情流行得非常严重,我们台湾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失业在家,她郁郁寡欢,跟家人讲说,她想要寻短,结果今天在日月潭跳水自杀了。这就是什么?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去了解民众的疾苦。

所以接近孔子所说的“言不及义”的成语有“谈玄说妙”,或者“谈玄清议”。所以中国历史上,西晋为什么亡国?一般皆认为亡于知识分子的“清谈误国”。但是因为孔子那个年代也有这种情形,就是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已经二三千年了,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清谈误国”,那时候孔子就讲了,到现在还是一样。

所以史学家陈寅恪(kè)说法最具代表性,他说,“清谈之士若崇尚自然而不仕便罢”。你如果崇尚自然,你不去当官那也就罢了。很不幸他们又是当高官,“很不幸他们又出高仕且崇尚虚无”。你当高官,又崇尚那个虚无的,虚无就是他心性并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现在讲妄谈空性,妄谈般若。“口谈玄远,不屑综理世务之故”,你光嘴巴会说,会谈论,但是你没有办法处理这个世间事务。“否则林泉隐逸清谈玄理,乃其分内应有之事,纵无益于国计民生,亦必不致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也”。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很有远见,他说,如果你是隐居在山林泉水边的,“隐逸清谈玄理”,就是说你是一个隐士,你是一个隐居的德行很高尚的一个修行人,那也罢了,你“清谈玄理”,那我们也没话说吧,那是你分内应有的事。虽然你没有办法对国计民生有帮助,“无益于国计民生”,但也不致于使神州,神州就是中国,百年来,从清末民初都这样战乱不堪。所以清谈之士如果只崇尚自然不当官,那也罢了,再怎么谈,也不会影响国计民生。但是他们却还是一个个当大官,国家怎么不衰败呢?

然而,有人认为孔子在生活上采取“道德严格主义”,必须时时刻刻进德修业,连闲扯淡都不可以,好像说,孔子好像不近人情。其实,孔子这两段话并没有禁止聊天或闲谈,而是不要“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我们用现在的语言说,你要为人民服务,老和尚讲要为众生服务,帮众生做一点事。

好,我们再继续往下看:

“撒泼”,“撒泼”就是举动粗蛮、无理取闹。

“很”,凶恶。

“原”,推究。

“匪类”,行为不端正的人。

“艾”,尽、断绝、停止。

“慎于保守”,“保守”就是有保卫守护、保护,或保藏、保持使不失去等,这个意思。“慎于保守”就是说,小心谨慎,保护守藏自己的身家。

“丧败”就是败落、破落。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看见善人,不仅自己应当亲近,还应该教育子弟也要亲近;不仅仅应教育子弟要亲近,凡是一切亲戚朋友,只要能够与自己谈得上话的人,都应当教育他们亲近。看见恶人,不仅仅自己应当远避,还应该教育子弟也要远避;凡是一切亲戚朋友,只要能够向他们进以忠言的人,都应当教育他们远避。为什么呢?善与恶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它们之间是水火不兼容的。人如果不接近君子,就会接近小人。从善入恶很容易,改恶从善很难。常常看见村落城镇聚居在一起的人,无所事事,从来不谈及有道义的事情。有的人酗酒撒泼,以致家破人亡;有的人好勇斗狠,以致家破人亡;更多的人陷于赌博,沉迷声色,以致家破人亡。因此招来灾害,酿成大祸的,到处都有。追究这些弊病的根源,开始是二三个知己,一时高兴,互相模仿学习,当初也没有预料到会引出这么样的大祸。假使用亲近不正当人的心,亲近好人;用结交不正当的人的钱财,结交好人,那么人就会进德修业,转祸为福,今后的好处真是无穷无尽啊,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父母妻子都爱惜的身家,为什么不去好好保护呢?反而成为不正当人的帮凶呢?搞得家破人亡,一败涂地,实在太可惜了。与其到最后才后悔,为什么不在开头就慎重防备呢?

这一段就告诉你说,假使你用亲近不正当的人的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你来用亲近不是善人那种心来亲近好人;用结交不正当的人的钱财,你去结交那些恶人用的钱财,来结交好人,那么就会进德修业,转祸为福。这一段讲的重点是在这里。

那我们来探讨这一段,“善恶两途,不容并立。人若不近君子,必近小人。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我们来谈悟道跟修道。

我们看《四十二章经》第四章,〈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我引用佛经,佛陀说的《四十二章经》,来对照我们这一篇的经文,是非常恰当的。佛陀告诉你,你怎么去做十事为善,不要去做十恶行。我们来解释这一段《四十二章经》经文的白话解:

佛说,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就是我们讲的十恶十善。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骂、妄语、绮语。意三者,嫉、恚、痴,不信三尊,就是不信三宝,以邪为真。优婆塞行五事,不懈退,至十事,必得道也。优婆塞行五事就是,能够把这个五戒持好。

再来,这里是说,在家居士,如果能够皈依三宝,受五戒,持十善,即可得道。所谓三宝,即佛、法、僧。佛宝是已经修行到智慧福德圆满的人。法宝是佛于成道之后,告诉我们成佛的道理及方法。僧宝是一边修行佛法,一边把自己对修行的了解跟经验告诉世人,也使他人能够修行佛法。僧宝是有凡夫僧,也有圣人僧。凡夫僧是一般的出家比丘、比丘尼。“圣僧”在小乘是阿罗汉,在大乘是菩萨。

身为三宝弟子要持守五戒,勤修十善,才能深得佛法利益。

优婆塞行哪五事呢?“五事”就是五戒,其内容是杀、盗、淫、妄、酒。杀,主要是不杀人,其实应该说,不杀所有一切动物的生命。盗,是不故意偷盗。淫,是不发生非正式夫妇的男女关系。妄,主要是指大妄语,未成佛说自己成佛,未证阿罗汉说自己证阿罗汉,这些都是大妄语,或者说自己已经成就了,已经证得了,以凡滥圣,骗取供养的大妄语。酒,会使我们迷失理性,因为佛教讲智慧,讲理性,所以主张戒酒。

“十事”亦名十善,乃从四根本戒——杀、盗、淫、妄演变而来的,五戒中的酒戒则不在十善之中。虽然酒戒不是根本戒,它是遮戒,四个根本戒是杀、盗、淫、妄,是性戒,酒是遮戒。酒虽然不是根本戒,但却可能因此而犯其他四条根本戒。你喝酒以后,酒后乱性,会造杀业,会造偷盗,会造邪淫,会造妄语,所以他犯了酒戒以后,他会犯其他四条根本戒。所以还是应该要留意的。十善之中,还包括身业三种,那就是五戒中的杀生,就杀人杀生,偷盗、邪淫。口业分成四种,两舌是挑拨离间;恶骂是对人恶言相向,包括骂三字经;妄语是未证说证;绮语是讲无聊的话或黄色的话。意业三类是嫉妒、瞋恚、愚痴,就是贪、瞋、痴。嫉就是嫉妒,恚是瞋恚,痴是不信因果、不明因缘。有嫉妒、瞋恚的人是愚痴的人,愚痴是三毒之根本。

能做到五戒十善,佛说,就可以修道了,就可以得道了。得什么道?得人天道,你保住人身;得声闻道,你证阿罗汉;得缘觉道,你证辟支佛;得菩萨道,你证菩萨;无明破,成分证佛;或者无明破尽,成究竟佛,五种道。五戒十善是人天法,是人天修行的标准,从五戒十善、尊敬三宝开始,渐次修行可以出离三界。

以上是我们解释《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的第四章的经文。也有讲第三章,但我们采用是第四章,像圣严法师他是讲第三章。

再来,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刚才讲的,佛陀说从五戒十善、尊敬三宝开始,渐次修行,可以出离三界,而且可以得道。得道刚才有讲过,得五种道,人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那我们现在就来谈了,这一段虽然是谈善恶,“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虽然是讲善恶,但是我们学佛人,我们必须要了解,必须要跳脱善恶对待,契入心性、菩提大道,方为究竟。这是我个人对这段的一个体悟啦,你要跳脱善恶对待,你要开发般若智慧,然后契入心性,证入菩提大道,那才是根本究竟,方为究竟。讲悟道,悟道之后就要修道,我们说悟后起修。

《四十二章经》中,第三十四章讲〈处中得道〉,〈处中得道〉是什么呢?我把这段经文念给各位听: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这一段佛告诉你怎么修道。有一位沙门在晚上,“夜诵《迦叶佛遗教经》”,他的声音悲痛紧迫,大概是痛念生死无常,“思悔欲退”,他有一点想要退道心,可能是做不到这个修行的标准。佛就问他,你在家是做什么行业的?这位沙门说,我爱弹琴。佛说,琴那个弦太松了如何?沙门回答说,那就弹不出来呀,没有音乐,没有声音,“不鸣矣”。佛陀说,那个弦,琴弦如果太紧了,怎么样呢?沙门回答说,那声音就绝啦。那佛陀就说了,弦的急跟缓,如果恰到好处的话,如何呢?沙门回答说,音乐就出来了。

佛说,沙门学道也是要这样呀,你心要先调适呀,道就可以修得啦。如果你“于道若暴”。譬如像我现在去参加告别式,看到生死无常,我马上发愿一天要拜六百拜,一天拜一千拜。要精进也是好事呀,问题是你不能持之以恒。拜了三个月,如果说,刚开始发愿是要一千拜,拜了三个月,剩下五百拜;再拜三个月,剩下二百五十拜;再拜三个月,剩下一百拜;最后不拜了。“于道若暴”。“暴即身疲”,你身体会疲乏。“其身若疲”,如果你这个色身疲倦了,你那个心就会产生苦恼,就会产生烦恼。如果你的心产生烦恼了,你的道行、修行就会退转。那你的罪过势必要增加。所以如果你能够依中道来修,那清净安乐,这个道就不失去了。

所以我们谈悟道、修道,我们要把佛陀刚才那个《四十二章经》的开示,我们要先明白。

除了佛法讲到悟道、修道,儒家也有讲到这个修道的问题。那么我们特别举王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来说明。我们先介绍一下王阳明先生。

王阳明先生,他叫王守仁。他早年学习程颐、程颢跟朱熹的理学,叫程朱理学,他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就想要格尽竹子之理,但一连串格了七天七夜,一无所得,累到病倒。王守仁因此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他产生怀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因为当时他反对宦(huàn)官刘瑾专权,被刘瑾陷害,廷杖四十板,廷杖四十就是打四十板,谪(zhé)贬,贬官贬到贵州龙场驿丞。我们现在孝廉网路电视台,梁玮(wěi)老师在讲的《国学治要》,就有提到龙场,这个王阳明先生在龙场这个地方教学的开示。龙场位在贵阳西北约七十里,就今天的贵州省修文县,当时是一个蛮荒之地。

王守仁被贬官贬到龙场,刘瑾宦官一路追杀,王阳明是躲过这个追杀。我们台湾早期老蒋,很喜欢王阳明的哲学,所以才把我们台湾的草山改成阳明山。如果到台北来观光,都知道有一个阳明山,就是因为崇尚阳明理学。那这个王阳明不远万里到中国西南部的蛮荒地区赴任。当时龙场这个地方,万山丛薄,苗、僚杂居,苗族跟僚族的杂居,非常困难,王守仁对于《大学》中心思想有新的体会。所以以苦为师也有好处,他这个贬官,对他是一个逆增上缘,他要是没有贬到龙场,他就悟不了这个道啊。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世上一切都由“心”推演来的,受“心”的支配。我们讲的万法唯心造,我们佛经上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王守仁先生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成果,在贵州当地大兴讲学,后来影响到整个贵州,很多这些达官贵人都来跟他求学,而当地就开化,有文化了。这段期间王守仁代表著作是《训龙场诸生》,就是这一篇,这一篇我听过梁玮老师讲过,他讲得很好。史称王守仁这段时间内(一般认为集中在公元一五○八年),他的思想活动叫做“龙场悟道”。这个“龙”是龙虎的龙。

王阳明先生有一句名言,“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而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这一句王阳明的名言很有禅意,它表述境界的生灭无常。他说,你未看到这一朵花的时候,这一朵花跟你的心是同样的清净,你心清净,花也美;你心不清净,花没有什么好看的,“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寂”就是清净,境界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再来,如果你看这朵花的时候,“而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所以不管花开花谢,花美花丑,都没有离开你的心。所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算是王阳明先生他已经有体悟到心性了。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这个悟道、修道。儒家学者王阳明先生被贬官到龙场驿的时候,他发愤用功修行,悟道后说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其实他还是在有无的对待里面。我们讲,王阳明先生能体悟到这样也不简单了,到佛法是不二法门,无善无恶,无佛无魔,无修无证。所以在《四十二章经》里面讲,你供一个无修无证者,那功德无量无边。佛法是入不二法门。你还有一个“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你还是在有无对待呀,你还没有跳脱十法界,还没有入一真法界。但是因为我们今天是要讨论悟道、修道,所以我们是引用儒家的王阳明来探讨。

王阳明的四句悟道的这个法语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儒家能够悟到这样已经算不简单了。

好,我们先解释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第一句话说明道的本体。达摩祖师说:“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这什么意思呢?达摩祖师说,你不要看到讨厌的事情就嫌。诶,我们都会犯这个毛病,我很讨厌他,我很讨厌这个人,我不想跟他见面;我很讨厌这个事情,我不想去碰它。我们难道不是这样吗?譬如说,这个人惹你苦恼,或者这个人恼怒你了,或者他对你不尊敬、不恭敬,你是不是觉得很讨厌他?我给你讲,你已经坠入烦恼了,你已经掉入贪瞋痴三毒了。这是达摩祖师说的,“不睹恶而生嫌”,你不要看到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做到,看到恶,你也不生嫌,你是平等心,那你就成功了,“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善,本来就是本分事,应该要去做的,不是看到人家去做,你才去努力去做(不必盲乱跟进),平常心是道,这“不观善而勤措”,你如果是不看到善,你努力去做,这个就是大道,道就在这个地方,“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

《六祖坛经》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他在开导那个惠明法师的时候,因为惠明法师要追衣钵,那个惠明法师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好,六祖大师就跟他讲说,好,你“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你回光返照一下。那个惠明法师一听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在那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我惠明首座和尚的本来面目呢?如果依六祖大师这个境界,“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善念不起、恶念不生,就是达摩祖师这个境界。真正到最高境界是善念不起、恶念不生,善恶同归弥陀性海,同归到我们的极乐国土,叫善念不起、恶念不生。

心一念不生的时候是体,是证入本体,称之为心之体。不思善、不思恶,并不是说你不要善、不要恶,而是指的善恶还未生出的时候,这念心才是心的本体。这个心起了念头,无论是善念、恶念,都是心水当中所起的波浪,已经起波浪了。这个是究竟来说,跟各位报告,我们现在是探讨究竟。当然要起善念,不要起恶念,这是初机的层次,刚开始起行的时候是要起善念,不要起恶念。当你还不到净念的时候,你还是要起善念,不要起恶念。但是这个是谈究竟的时候,起了念头的时候,无论是善念、恶念,都是心中已经起波浪了。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波浪,一个波浪就是一个生灭。我们是要探讨这个究竟的地方。

所以“无善无恶”这个“无”,应该是解释说,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无”,应该用黄念祖老居士的标准,行一切善,离一切相。《金刚经》的标准也是这样。这个“无”应该是离一切虚妄之相,这个“无”,这样才谈得通。不是说没有善、没有恶。很多人怕悟不进去,他变断灭了,没有善、没有恶。应该用黄念祖老居士的标准说,离一切虚妄之相,离一切虚妄的妄想。这样就了解了,这也就是无善无恶。否则的话,不明白的人,他说,那就不要作善了,我不作善、不作恶,就是无善无恶,其实那标准差很多,要离一切虚妄的妄想。这个无善无恶的这念心,才是不生不灭的本体。你离开一切虚妄的妄想,那你就跟本体相应了。

佛法常讲,这念心有体、有相、有用,体大、相大、用大。这念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一念不生,这就是体。时时刻刻安住在这念道心的本体上用功念佛,返本还源,禅宗的参禅,念佛人念佛,都是在体上用功。

所以第一个“无善无恶”,这是“心之体”,它是超越世间一切相对境界。所以我刚才才说,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无”,而是离一切虚妄之相。超越世间一切相对境界,时间、空间,你没有时间的执着,你没有空间的执着,你没有善恶的对待,你没有明暗的对待,没有美丑的执着,没有高低的执着,没有内外的分别,没有远近的执着,这个时候你就超越了。

而这个世间的时间、空间、善恶、明暗、美丑、高低、内外、远近,这都是相对待的境界。你有早就有晚。譬如说,情侣在约会、谈恋爱的时候,在热恋中,这个女生等男生,男生迟到十分钟了,女生说,你让我等得要死,等了快一个小时。其实她只有等十分钟而已,因为她有执着,时间就变成烦恼了。如果你没有执着的话,过去、现在、未来,变一如了。所以你的念头一旦落入相对境界,心就不能与道相应了。所以为什么叫“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就是因为你离一切相对待的执着,离一切虚妄之妄想,你就是可以跟道相应了。但是你一旦落入相对待的境界,落入能所,那心就不能与道相应了。

第二点,“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是其次的,再下来,再其次的。你已经起心动念了,就是心在起作用。那么心在起作用的话,心有善用跟恶用,有净用,这三种。众生不觉,起贪瞋痴,造杀盗淫妄,这是恶用;佛弟子修十善,持五戒,持菩萨戒,修戒定慧,建设道场,护持三宝,普度众生,这是善用,这是净用。

“相”是什么?是这念心作恶,你就会招感地狱、畜生、饿鬼的“恶相”;这念心造善、修善、作善,修六度波罗蜜,将来就是生净土的“善相”。所以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这个心有体、有相、有用,心的本体是无相。但是相是千差万别,森罗万象。

再来,第三个,“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觉性,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心是起善念、起恶念;知道自己现在口是讲佛法,还是讲戏论。戏论就是什么?错误无意义的那种话。知道身体在动,还是在静;是在做善事,还是在造恶。能知的这念心就是觉性。念佛的时候,从心念出来,耳朵听得很清楚,嘴巴念得很清楚,就知道觉性在念佛。觉性一定存在的,良知都是时时存在的。这个叫“知善知恶是良知”。

到第四个,“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最低标准了。所以某个程度来说,依照王阳明先生这四个体悟的道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君子;“知善知恶是良知”,还有“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应该是贤人;那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应该是圣。如果以儒家的标准,圣、贤、君子。那我个人的体悟,王阳明先生他体悟这三个层次,也算是不简单了。

好,最后一个,“为善去恶是格物”,“物”就是一般人的物欲,也就是佛法中讲的五欲。五欲的东西,财色名食睡。当初王阳明在龙场驿参究到仕途险恶,官路不通,唯有学圣、学贤,可以超凡入圣,是修道的根本。于是他选择《大学》的格物之道为入手处。

格物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研究宇宙万事万物,这是属于科学方面的;一种是检讨、反省,除去心当中的欲望,这种“格物”属于哲学范围,也是属于人生的范畴,王阳明就是从格除心中的欲望开始修道。

所以世人称王阳明这一段是“龙场悟道”。所以他应该感谢那个宦官刘瑾把他贬到贵州龙场,要不是那个刘瑾把他贬到贵州龙场,他今天也没有办法悟道,也不会成为这么有名的王阳明先生。所以有时候,老和尚说得没有错,这个“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一个是你自己。所以有时候,我们面对冤亲债主也好,面对我们的家亲眷属,我们过去生的这个善眷、好友,善缘的也好,我们还是要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学会跳脱善恶对待,契入心性,才能跟菩提大道相应,方为究竟。这是我讲完这一段,我个人的省悟。往往在我们这个人世间,人跟人之间的互动,人跟人之间的交往,难免都会怎么样?所谓讲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勾心斗角,人我是非。但是如果你能够像王阳明这样去体悟,哪一法不是佛法?所以要好好从这边去下手用功,去体悟自己的心性,跳脱善恶对待。最重要,刚才跟各位勉励的,达摩祖师说的,“不睹恶而生嫌”,“不观善而勤措”,六祖大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最高境界是善念不起、恶念不生,每一件事情都是佛事,每一件事情都是至善的事情。

所以《大学》里面在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点都没有错。那个“大学”应该是菩萨,用菩萨、大菩萨修六度波罗蜜的这个道理。“在明明德”,那个第一个“明”是开发,在觉悟我们的心性;第二个“明德”是我们的性德。“在亲民”是什么?第一个“在明明德”是自觉,“在亲民”就是为众生服务,在利他,在觉他,自觉觉他。最后一个,“止于至善”,是觉行圆满。

这个是我们以上探讨这一段经文里面,其实它有很深的这个义理在里面。我们引用了《四十二章经》,谈悟道、修道,也就是从“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我们提到最高层次,谈到最高层次的,谈悟道、修道,最后你就证道,成就菩提大道。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讲完这一段以后,我们再看下面,看二百九十二页,“下附征事三条”。我们看第一个公案,经文:

“执贽(zhì)十往(见本传)”

“宋马伸。字时中。弱冠登第。崇宁中。禁元祐学术。其党为诸路学使。专纠其事。程门宿学老儒。皆惧而解散。时伸自吏部。求官西京法曹。锐然往依。先生恐其累彼也。却之。伸执贽(zhì)十往。礼益恭。且曰。使伸得闻道。即死何憾。况未必死乎。自此出入三年。凡公暇。虽风雨必赴。同僚或以非语中之。公悍然不顾。多所进益。”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执贽”就是古代的礼制。去见人家的时候,所携带的礼物相赠,这叫“执贽”。“执”就是持,就是拿着。“贽”就是携带的礼品。《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zhì),夏用腒(jū)。”“腒”就是干腌的鸟肉。汉郑玄《注》:“挚,所执以至者,君子见于所尊敬,必执挚以将其厚意也。”

再来,“崇宁”,就是北宋徽宗的年号。

“禁元祐学术”,“元祐”是北宋哲宗的年号。那当时有个“元祐党籍碑”这个事件。在宋徽宗的时候,他听宰相蔡京的主张,宋徽宗听信谗言,将元祐年间,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旧党三百零九人,包括司马光、文彦博、吕公着、苏辙、苏轼(就苏东坡)等人,列为元祐奸党,由宋徽宗御笔书写,刻碑立于端礼门,示其子孙永不录用。后又下令在全国刻碑立石,以示后世。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元祐党籍碑”事件。我们现在讲叫做什么?全部打入这个黑名单了,用现在的话说。

好,再来,“其党”,是以蔡京为首的,禁元祐学术之党人。

“学使”就是官名。学政。掌一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及贡举之事的官职。“学使”就有点像现在的教育厅长。

“专纠其事”,“纠”就是督察。意思是说专门督察、禁止元祐党人讲学活动。

“程门宿学老儒”,“宿学”就是饱学之士。宋哲宗的时候,旧法党首领司马光死后,旧法党分裂成三派,洛党以二程为首。这就是当时遗留下来的洛派旧党,就是河南洛阳那边。程颢(hào)、程颐,北宋河南人,理学的奠基人,明道学案的代表。

“求官西京法曹”,“求官”就是请求官职。“西京”就是北宋洛阳。“法曹”就是官名。掌刑法诉讼。司法的官衔名称。掌管刑法狱讼事。称法官叫“法曹”。那么“求官西京法曹”的意思就是说,马伸请求调任洛阳,任当地刑狱之官,目的在于亲近洛派学者学习。

“锐然往依”,“锐”就是坚定、坚决。“依”就是依靠、仗赖。就是说坚决的前往依止程门宿学老儒学习。

“却”就是拒绝。

“非语中之”,“中”就是造谣,中伤。“非语”就是我们现在讲就是说,诽谤的话、无根据的话、流言。“非语中之”就是用种种流言中伤马伸。

“悍然不顾”,“悍”就是勇敢。“悍然不顾”就是勇敢地不予理会。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执贽十往(见《本传》)。

宋朝马伸,字时中,小小年纪就考得功名。崇宁年中,禁止元祐学术的传播,禁止一派的人员担任各路学使,专门查禁这件事。程氏门中一些博学的老儒,都害怕而解散了。当时马伸从吏部到西京担任法曹,毅然前往老儒处依附请教。老先生恐怕拖累他,就拒绝他来。马公准备礼物,前后拜访十次,一次比一次恭敬,并且说,只要能够听到大道,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何况并不一定会死啊。从此出入三年,只要马公有一点空余时间,就风雨无阻。同事们有的说他的闲话,马公坚决不退缩,因此在道德修养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按”语:

“是时群议惶惑。同人惧其及祸。伸遂欲弃官往投。人皆闻而壮之。以为有志于学。其为德业之助何如。”

好,我们看这一段名相注释:

“同人”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闻而壮之”就是听闻此举的人,都能赞许且钦佩马伸。

“其为德业之助何如”,“其”就是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德业”就是德行和功业。“何如”就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马伸求学的精神,对于他德业的提升,不是很有帮助吗?

好,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当时议论纷纷,扰乱人心,朋友们都担心他会惹出大祸,马伸就准备弃官前往投奔。人们听到他这样做,很受鼓舞,认为只有立志不断学习,才能在道德进程中有所前进。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遇恶不校(娄东人述)”

“太仓词林王宪尹。讳吉武。康熙壬(rén)子秋。甫(fǔ)登贤书。夜从远道归。将近里门。忽有酗酒无赖。遇之于道。执而问曰。尔是何人。持刀欲斫(zhuó)之。王敛容曰。吾是王某。即新科中式者。其人曰。吾正欲杀新科王某耳。犯之益力。赖邻里狂奔扶救。得脱。归至家。不与家中言其事。明日无赖酒醒。惶恐惧罪。以为必闻之官。将寘(zhì)于法。急同邻里数人。踵门请罪。先生闭户却之。以为吾昨夜并无其事。此辈不知所出。惘然而退。”

好,我们看这一段名相注释:

“娄东”,江苏太仓市。

“校”,较量、计较。

“词林”,明代洪武初年建翰林院,匾额题为词林,故通称翰林院为“词林”。

“康熙壬子”,为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

“登贤书”,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者为登贤书。

“执”,拘捕、捉拿。连贯上文就是指,无礼地抓住王宪尹。

“斫”,以刀斧砍削。

“敛容”,收敛脸部笑容,现出严肃的神色。

“新科中式”,“新科”就是本年度科举中式。“中式”,科举考试合格。“新科中式”就是今年乡试者录取。即中举人。

“犯之益力”,“犯”就是侵害。意思指说更蛮横地侵犯。

“闻之官”,“闻”就是报告上级。“闻之官”就是将此事告官。

“寘”,“寘”就是安排、放置。“寘”就是处置。

“踵门”,脚后跟、鞋后跟,这个叫“踵”。作动词有登临、追随、跟随的意思。“踵门”就是登门,或是亲自到他家,这个意思。

“不知所出”,“出”就是发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惘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遇恶不校(娄东人述)。

太仓县知识分子王宪尹,名吉武。康熙壬子秋天,金榜题名,夜里从远路回来,将近村门,忽然遇到一个酒醉无赖,抓住他问道,你是什么人?拿起刀来就要杀他。王宪尹严肃地说,我是王某,就是新科考取的人。这个人说,我正要杀新科王某。更加疯狂地向他扑来,幸亏邻里人飞奔救护,才得以脱逃。回家后,不与家人说这件事情。第二天,酒醉者醒来,回忆起昨夜的事情,非常惊慌恐惧,认为一定会报告官府,绳之以法。急忙同邻里数人,登门请罪。先生关闭大门,不予接见,好像昨天晚上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些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迷惑不解地退回去了。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按语:

“(按)有德者必能有容。以其涵养之粹也。有福者始能有忍。以其度量之宏也。夫以少年得意之人。猝(cù)遇暴逆于暮夜欲归之际。不惟不与之校。并不露于家庭之内。是非特见恶人而远避。且并忘远避之见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粹”,纯一、不杂。美好。

“猝”,突然。

“露”就是显露、显现在外。这是指吐露出来。

“非特”,“非特”就是不但。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白话解:

有道德的人一定能够宽容,因为他的涵养很深;有福气的人一定能够忍耐,因为他的度量很大。一个少年得志的人,在晚上就要回来的时候,忽然遇到暴徒的攻击,不仅不与他计较,还不使家人得知,这不仅仅是见恶人就远避的事,已经是进入了以平等心待人的很高的境界了。

那这一段,我们就来探讨这一段按语里面讲的,“有德者必能有容,以其涵养之粹也。有福者始能有忍,以其度量之宏也”。

我们知道,我们人人都希望人家喜欢我们,希望人缘好,那么真正的关键因素不是在你外貌上,而是在你内心散发出来的气质,以及你内心所展现出来的风度,以及你的存心,或者你的德行的涵养,这才是重要的,人家就会喜欢你,喜欢亲近你。这样的人,凡事讲理、讲道,不计较、不粗言,言行举止,都能展现他的教养跟修为。就像刚才这里面的这一位新科举人王宪尹一样,他不跟这个无赖计较,就展现他的教养跟修为。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家的尊敬。那么这就是有德者必然能够有容,有容人的雅量,有福的人他才能够忍耐下来。

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眼,怎么样去涵养这个身心呢?

第一个,先要培养德行。有德,人必尊之。这个南宋理学家朱熹说,“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说,如果你是有德行的,纵使你年纪比我小,我还是一样尊敬你,因为你有德行;如果你德行不足,你是一个不肖分子,虽然你年纪比我大,我也必定远离你。《大智度论》也说,“内心智德薄,外善以美言;譬如竹无内,但示有其外。内心智德厚,外善以法言;譬如妙金刚,中外力具足。”这段《大智度论》怎么解释呢?说,你内心的智慧、德能比较不足,稍微薄一点,就你内心的智慧、德能不是没有,但是比较薄一点。你外面也很能言善道,也会讲一些美好的话,就好像那个竹子一样,外表很好看,“譬如竹无内,但示有其外”,只是外面看起来,竹子从看起来很好看,但示有其外。但是如果内心智慧、德行非常深厚,再加上他对外都是开示智慧的法言、智慧的法语,就好像妙金刚一样,“妙”就是不可思议,“金刚”是不坏,“中外力具足”,不管他内心、外面,他展现出来的功德力,都是非常圆满具足的。所以你如果培养涵养的心,第一个,先要培养德行,也是孔子教的四科之一,第一个,德行科要先修好。所以一个人受人家敬重,与他的地位高低、年龄大小没有什么相干,在于他有没有德行。

第二,你必须要有功,有功,人必崇之。常言道,“功不可没”,我们常常讲一句话说,哦,这个人功不可没。一个人在自己的专长领域、本分事上付出了心血,也就是说,你的福德非常的深厚,你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对众生贡献很多,人家一定推崇你。这是讲世间,刚才那个德行是讲出世间。譬如说,我们台湾孙运璇先生,当过行政院长,他一生戮(lù)力从公,他在任内带动台湾整个交通发达、经济起飞,造福人民百姓。虽然他今天肉身已经离开世间了,但是他的功劳却留在史册里面,受到台湾广大群众的尊崇。这就是有功。

第三,有容。有德、有功,再来,有容,人必附之。佛陀提出“众生平等”,《金刚经》里面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说,我们学习,要以无私的心胸容人、容事、容物。你如果能修到有《金刚经》这个智慧,离开四相的对待,你就有办法包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了。所以,佛陀门下弟子成道、发心度众、为佛教奉献,不胜枚举,不论王亲国戚、贩夫走卒,都能够接纳包容。你看佛陀对这些国王的接引,还有贩夫走卒的开示,就是心胸容人、容事、容物。这个就是要有容,我们说有容乃大,那是必须要有智慧,你就能够容人、容事、容物。

第四,要有量。一个有德行,有功、有容,再来,第四个,有量。有量,人必从之,人家一定跟随你的,人家一定服从你的。做大事者,有容人的雅量,则所到之处无不宽广。像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我们来讲楚庄王的绝缨之宴。在春秋时候,诸国战乱,楚庄王靠他的名将养由基平定了一些叛乱后,大宴群臣,他的宠姬嫔妃也统统出来帮忙助兴。那席间丝竹音乐,轻歌曼舞,美酒佳肴,杯觥(gōng)交错,到黄昏的时候还未散,还喝得不亦乐乎。这楚庄王就命令点烛夜宴,就是点蜡烛夜宴,还叫最宠爱的两位美女许姬跟麦姬,轮流向文武百官、将领敬酒。忽然一阵风吹过来,蜡烛熄掉了。这时候有一位将军看到许姬美若天仙,斗胆拉住许姬的手,在她身上摸一下。拉扯中,许姬就扯断了衣袖挣脱,并且扯下那一个人的帽子的缨带。古代那个将军都戴一个官帽,那有缨带,她把它拉下来。拉下来以后,拿到楚庄王那边去告状,让楚庄王点亮蜡烛以后,看哪一个人的缨带断了,查出这个无礼的人。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以后,说,不要点蜡烛。而且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将军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那就把帽缨全部去掉。也就是说,楚庄王不办这个事了。听楚庄王这么说以后,大家都把那个帽缨全部取下来,才点上蜡烛,那不知道是谁被扯断那个缨带。

宴席散了以后,许姬就十分气愤,对楚庄王说,男女有别,君臣有义。我代表君王去斟酒受人调戏,君王你怎么不帮我追查呢?怎么能够严君臣之礼呢?男女之分呢?楚庄王说,我请大臣喝酒,是为了让大家玩得尽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我为了这点小事办大臣的罪,那这个宴会就大煞风景了,让大臣觉得羞辱,这不是我设宴的目的啊。喝酒是不能过量,可是我让群臣尽量畅饮,所以错不在他们,是我的责任啊。我怎么可以处罚他们呢?伤了这些将士的心呢?后来许姬就不再追究了。

到公元前五九七年,楚庄王带兵要去攻打郑国,这是有名的邲(bì)之战,也就是晋国跟楚国打一次大战。当时是楚国楚庄王要去攻打郑国,那晋国派兵要保护郑国。战斗一度打得非常胶着,楚庄王被困在阵中,差一点丧命。在那关键的时刻,一位将士率百名壮士直闯重围,舍生忘死,救出了楚庄王。楚庄王脱险。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唐狡。楚庄王决定奖赏唐狡,唐狡跪倒不受,言道,当年“绝缨会”,乃是我酒后失态,捋大王爱姬一把,蒙大王活命之恩,方有今日微臣救主。庄王叹曰,当日孤念众将酒醉,偶有失态之事,不足为怪,方令折去盔缨。不想昔日种因,今日得果,一念之仁,反救自家性命,看来,孤真乃一“幸运”人也。

这一段什么意思呢?这段就是说,楚庄王决定要论功行赏,唐狡他跪地不接受,他说,当年“绝缨会”,就是把那个帽缨脱下来那个“绝缨会”,乃是我酒后失态,我就捋大王你爱姬一把。那大王你救我的性命,才有今天的微臣来救主啊。楚庄王就叹息的说,当年我想到说,让众将酒醉,难免会有失态的事情,不足为怪,才叫你们把这个盔缨拿下来。想不到我过去种的善因,今天得到了善果,一念之仁,反救了我自家的性命,看来我这个人还真是一个幸运的人啊。

所以楚庄王他做到“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心胸开阔、知人善任不无关系。假使没有“绝缨宴”,也许唐狡早就被处死了,楚国伐郑也不一定能够胜,那楚庄王的春秋大业也不一定能够成就啊。

这是刚才提到有量,第四个,有量,人必从之。所以做大事的,要有容人的雅量,则所到之处无不宽广。所以我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在上位者要有量,下位者必从之,必遵从,他一定服从你的。反之,心如窄巷,事事锱铢(zī zhū)必较,如何获得人心呢?所以你要得到人心,一定要拥有大海般的心量。

好,我们谈到以上四点,怎么样涵养身心,有德、有功、有容、有量,我们总结。第一,有德者,人必尊之。第二,有功者,人必崇之。第三,有容者,人必附之。第四,有量者,人必从之。

那么再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公案,我们看经文:

“党恶杀身(昆山共知)”

“昆山甫里镇马继。自恃拳棒。结拜兄弟数人。日事杯酒。邻近有贾(gǔ)人。家本饶裕。二子误入其党。一日马见客人钟聪。在镇收钱数百千。欲劫之。邀其党同行。二子不知其故。舟过莲花墩。尾客船。数人从后钩住。尽劫其钱。钟客登岸号呼。近岸乡民。四起逐之。适遇捕盗船到。协力擒拿。无一免者。马继等先后死狱中。止存陈贵。顾祖。朱二。于康熙十一年七月。枭斩半山桥上。贾人二子。有口难辩。竟陷大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拳棒”,就指武艺。

“日事杯酒”,“事”就是做、从事。“杯酒”就是饮酒。“日事杯酒”就是成日耽于饮酒作乐,不务正业。

“客人”,出外旅游的人、出外经商的生意人。

“莲花墩”,“墩”就是厚而粗大的整块木头、石头或砖砌成的基础。例如桥墩。这个地方应该是指地名或是地标的名字,叫“莲花墩”。

“尾”就是追随、跟随。

“钟客”,此指姓钟的外地人。

“拿”就是拘捕。

“枭斩”,“枭斩”就是斩首、枭首。

“大辟”,古代五刑之一。就是死刑。在西汉前,五刑是指墨、劓(yì)(劓就是刀割鼻子)、刖(yuè)(刖是把脚砍断)、宫、大辟。那隋唐以后,五刑就改成笞(chī)、杖、徒、流、死。《书经·吕刑》,“大辟疑赦。”孔《传》:“死刑也。”孔颖达《疏》:“《释诂(gǔ)》云:‘辟,罪也。’死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释诂》说,“辟”,就是“罪也”,死是罪刑里面最大的,“故谓死刑为大辟”。

好,我们看这一段白话解:

党恶杀身(昆山人共知)。

昆山县甫里镇的马继,凭借自己的拳棒功夫,结拜兄弟,组成团伙。团伙就是结党,拉帮结派,我们台湾叫帮派,我们国内叫团伙。每天喝酒闹事。邻近有一个商人,家里本来比较宽裕,两个儿子交友不慎,误入了这个帮派团伙。有一天,马看见客人钟聪在镇上收了很多钱,计划抢劫,邀集同伙一同进行,两个儿子不知道是干什么事,也跟着去了。乘船过了莲花墩,追上了客船,几个人从后面把船钩住,抢劫钱财。钟聪上岸大喊抓贼,靠岸的乡民,从四面八方跑过来,把这一团伙全部抓住,没有一个人漏网。马继等人先后死于狱中,只存下陈贵、顾祖、朱二,在康熙十一年七月在半山桥上杀头。商人的两个儿子,虽然不知道是去抢劫,但加入了帮派团伙,有口难辩,也被杀头。

我们看下面这段“按”语:

“又有一人。受人所赠之衣。不知其为盗也。后失衣者。执以闻官。竟毙于狱。然则见恶者。可不凛然知惧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凛然”,“凛然”就是恐惧、畏惧。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又有一个人,接受了别人赠送的衣服,不知道这衣服是偷盗得来的,后来因为被失衣服的原主抓住报告官府,竟然死在狱中。如此看来,遇见恶人,怎么能够不提高警惕呢?

好,这一段经文是“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我们来聆听老法师开示,亲近圣贤,走向觉悟。分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亲近圣贤,走向觉悟。第二个重点,有善知识导引非常重要。第三个重点,听老人的话,听圣贤的话。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重点,亲近圣贤,走向觉悟。

第一点,为什么我们变成现在这个状况呢?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轮回到六道来呢?就是因为迷跟悟的问题,我们迷得很深,我们悟得还不够,刚刚开始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觉悟。这小小觉悟是什么呢?我们选择亲近圣贤,我们不选择亲近现在社会的世间法,我们不亲近它,那这是觉悟的开始。我们现在至少觉悟到,我们不接受污染,社会是个大染缸,我在这个染缸里面,我不受染缸的干扰,这就算不错了,就好的开始了。

第二点,这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努力,因为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错误的观念还没有舍弃,毛病还没有改,烦恼还没有断掉。我们没有把这些错误的观念真正的舍弃掉,我们就有能力改变它。现在我们只能说保守在目前的状况,它不能改变我,我也对它无可奈何,我们现在是在这个状态,在拉锯的状态。那我们要继续努力,努力的方法是讲经教学,要多听经,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呢?你要给别人讲经,那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你要不好好的学习,你讲不出来。用这个方法来督促自己、来勉励自己,自己不能不学,不能不天天靠近佛菩萨,天天亲近善知识。

就像我一样,我一个礼拜,目前来讲有四堂课,每个礼拜录一堂《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再录《弥陀要解》玄义讲记,再录《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还有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就《地藏经解义》,一个礼拜要准备四堂课,我就是天天亲近佛菩萨,天天亲近高僧大德,那就是天天亲近善知识,用这样来提升自己。

第三,清凉大师是善知识,莲池大师是善知识,经典是善知识,会集《无量寿经》的夏莲居老居士,注解这部经的黄念祖老居士,都是真善知识,我们天天在读诵,天天在亲近。我们只有这个方法才能保护自己,才不会被世俗或者习气、或是习俗所污染,这才是真正的学佛,我们对经典上所说的深信不疑。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开始。这个叫善人则亲近之,则帮助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德行于身心。我们亲近清凉大师,亲近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净空老法师、印光大师、李炳南老师、黄念祖老居士、夏莲居老菩萨,我们就是提升自己的德行,他们是大善人,我们要亲近他,我们深入他的经典,我们就是亲近大善人。

这是第一个重点,亲近圣贤,走向觉悟。

再来,第二个重点,有善知识引导非常重要。

第四,“又《心地观经》云:‘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系缚”是什么呢?“系缚”就是绑住你不能离开六道轮回的这些烦恼、这些绳索。贪瞋痴就是“系缚”,情执就是“系缚”,爱欲就是“系缚”。你如何离开这个“系缚”呢?你必须要用智慧宝剑。法宝,听经闻法,就是智慧宝剑,它可以斩断这些情执,斩断贪瞋痴,可以斩断生死,“割断生死”,离开这个系缚。这是《心地观经》讲这段经文的意思。

法宝是佛、祖师传下来的一切经论,经论帮助我们、启发我们智慧现前。我们如果没有经论的启示,智慧永远不能现前。实在讲,我们得到这些经论,还要有善知识的引导,没有善知识,我们看不懂。读经是好事,也能开智慧,但是读不下去,会生厌烦心。意思不懂,天天去念,枯燥无味。念上几年,越念越烦躁,最后把它抛开了,甚至去学其他宗教了,这个事情很多。也很多人到后来,觉得读这个《无量寿经》太乏味了,听净空法师讲经,每天好像很多地方都重复了,他去学别的,他不想学了,有啊。

第五点,所以善知识比什么都重要。在今天,善知识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原因,因为真正修学佛法经教的人遇到障碍了。我们讲说,魔强法弱,魔子魔孙全部都到我们这个佛门中来了,大家都追逐名闻利养。所以真正修学佛法经教的人遇到障碍,遇到困难。头一个,风气影响我们。这个风气是什么?没有恭敬心,风气是不尊重。现在的人,社会提倡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特别对于古圣先贤都有怀疑,没有尊重的心,这已经形成一种风气。社会上普遍都是这样的。我们如果对这个经典真正恭敬、尊重,别人看到我们,他们说我们迷信,不但得不到鼓励,而且还被一般人轻视,造成我们对于古圣先贤的信心丧失掉了。现在为什么社会会乱?这个世间会乱,这个地球会乱,为什么会有病毒的流行?就是这个原因,人心不古,世风浇漓。

这是第二个重点,有善知识导引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重点,听老人的话,听圣贤的话。

第六,“代众生苦供养”,这是《还源观》四德里面最后一条“代众生苦”,无论怎么样的辛苦都要给众生做样子。释迦牟尼佛是最好的榜样,一生所做的就是代众生受苦,这个我们不能不体会到。持戒,这件是苦事情,他还要持戒吗?他不需要了,佛陀他已经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了,何必还在事相上斤斤计较呢?用不着。但是用不着还是要做,还是要照做,做什么?要做给初学的人看啊,全是为了摄受众生、为利益众生。他要是不做,怎么去教别人持戒呢?就像果清律师一样,他怎么去教别人持戒呢?他自己先做到啊。他自己要有一点点不善,怎么能够去教别人十善呢?只有自己先做到,才能感化别人。自己没有做到,光说没有用处的,别人看穿了一文不值,你的教学就统统失败了。

第七,世间圣人孔子、孟子教学,他们的成功,没有别的,就是先行其言。先行其言就是先做到他说的。就像以前宗兴律师在佛学院的时候,曾经去见广钦老和尚,讲了很多佛理。广钦老和尚用台语讲一句话,啊,你讲彼济,拢无做彼济。用国语讲就说,你讲那么多,都没有做那么多。宗兴律师每次讲话,开示讲到这一段,他自己都觉得,当时他年轻的时候,也会很惭愧。广钦老和尚毕竟是圣人,他说,你说那么多,你没有做那么多,还说那么多。真是这样,要先行其言。圣人要说的都是先做到,他们的事业一帆风顺,才有那么多人支持他。到后来感动帝王,把他的教学推动到全国,绵延了两千多年。这是大德,没有别的,就是老实、听话、真干,听老人的话,听圣贤的话。

第八,释迦牟尼佛所传的,也不是自己,古佛所教的,世世代代承传,没有自己。清凉大师引用佛的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告诉人,他一生讲经教学,自己没有说过一句话,全是古时候诸佛菩萨所说的,我没有在古佛说法这个经典上多加一个字,古佛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比孔夫子说的“述而不作”还要严格,他连一个字都不加,一个字都不减,完全照讲。我现在就学释迦牟尼佛,圣贤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古德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古佛怎么说,我就怎么说。

第九,这个我们能够信得过,为什么?明心见性,古时候诸佛明心见性,现在成佛也要明心见性,心性是一不是二,自己说的跟古佛说的一样,古佛说的跟自己说的也一样。为什么?因为都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这见性的人才做得到。所以我是在学习,我是在薰习般若,我是在法身薰习,我是在学习,跟大家共同研讨。

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7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