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黄柏霖讲安士全书 >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5集)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5集)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4月11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二十二,【孝亲】。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一百一十五页,我们看经文:

【孝亲】

【(发明)甚矣。孝之难言也。诗曰。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之所以致于亲者。其能胜于天乎。古今劝孝书。所在多有。姑述其罕见罕闻者。】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昊天罔极』,「昊天」就是苍天,辽阔广大的天空。「罔极」就是无穷。「昊天罔极」就是苍天无穷,比喻父母恩德如苍天广大,无以回报。那么这个「昊天罔极」是出自《诗经·小雅·蓼莪》篇里面,「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那么再来我们看下面,『所以』,「所以」是用此、用来。

我们再看『致』,「所以致于亲者」,这个「致」是奉献、献纳。

那么这一篇我们在探讨『孝亲』。这个「致」字它是出自《论语·学而》篇里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这里面这一句,这个「事君能致其身」,这个「致」就是奉献、献纳。那么在《论语》里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什么叫真正的学呢?我们常常说学人、学人,简称自己,我们自己自谦的这种称呼。什么叫学?譬如说末学、后学、学讲,我们开始学讲经典的学讲。这个学,学问很大,就学什么?就学圣贤啦。先学贤人,譬如说我们学做君子、学贤人、学圣人,是儒家的说法。那我们佛家来讲,我们最起码要学什么?我们要学阿罗汉,我们学权教菩萨,我们学实教菩萨、法身大士,最后我们要学佛。学佛就学什么?学觉,我们说佛法僧,皈依佛,皈依觉;皈依法,皈依正;皈依僧,皈依净,学觉正净。所以这个学啊,学字,这个字学问很大,内涵很深啦。

所以这个地方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尽到孝道。「事君能致其身」,事奉君长,事奉长官领导,事奉长辈,能够全力以赴、牺牲奉献。那么这样的话,你跟朋友交,一定是言而有信。虽然你自己自称说我未学,我还是刚学习而已,子夏说,「吾必谓之学矣」。

我们从探讨这一段再继续延伸探讨。子夏他是以文学著称,是孔子门下十哲之一,十大弟子之一,传说《论语》是由子夏与仲弓合撰。这段章句只要理解「贤贤易色」,什么叫「贤贤易色」呢?

我们思考一下「贤贤」,这个「贤」是有品德的、有才华的人。那么第一个字「贤」可以理解为动词或者是形容词,那我个人认为是动词,第一个「贤」字就是要尊敬、要崇尚。所以「贤贤」的意思是说,尊敬贤能的人。

那「贤贤易色」的意思就是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应该得到尊敬,碰到这种人你不能乱来,应该从你心里面表现出你尊敬的形态,这就是「易色」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碰到这种值得尊敬的人,我们就应该要表现出应有的尊敬,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个叫「贤贤易色」的意思。

我们有时候不见得会做得到啊,一方面我们不知道他对方有德行。但是你只要是一个修行人,你都可以从他的道气、他的威仪,你可以感受得出来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譬如说你遇到净空法师,你遇到法师,遇到高僧大德,你都要表现出一个尊敬的样子,先顶礼,顶礼法师一拜啊。这个叫做「贤贤易色」的一个简单解释啊。

所以我们「贤贤易色」,他之后,子夏这样说啦,「贤贤易色」,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尊敬有德的人,尊敬有才能的人,尊敬贤人,你能够表现出恭敬、崇尚的样子,那么你「事父母」一定是「竭其力」,「事君」一定是「致其身」,「与朋友交」一定是言有信。后面他讲这个是结果了。

所以要「贤贤易色」那是因,你能够做到「贤贤易色」,那么「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也都要讲究相应的原则。对父母要孝敬,为国家、为公司办事要竭尽所能,与朋友交往,说出的话要能做到,讲究诚信,那这个人就算是个合格的人才,这样的人如果你说他没有学过文化,我们现在讲说他没有文化气息,那是不可能的,他是一个有内涵的人,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所以孔子以前对弟子的要求是先学会做人。所以孔子教四科里面,第一个是德行,德行就怎么做人啊。再来是言语,言语也是学做人,你不会讲话,得罪人啊。老和尚讲过,你不会讲话,得罪人,造成冲突啊,造成跟人家对立啊。所以孔子教弟子都是要先学做人。懂得人际交往原则以后,有余力,再学文。所以孔子教四科的次第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那个政事、文学就是「有余力,则学文」。

那子夏则进一步说了,做到「贤贤易色」,掌握了人与人交往的原则,就是一个恭敬心,老和尚常讲的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就是先掌握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就是诚敬。你如果能做到这个「贤贤易色」,能做到诚敬了,你说你不学文,都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啊,都是很有德行的人啊。

所以这一段,我们刚好提到这个「我之所以致于亲者」,我们特别提到这个子夏的这一段经文跟大家分享,就是诚敬。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孝的内容真是说不尽啊。《诗经》上说,所要报的恩德,就好像苍天一样无边无际啊。我能送给父母的可以胜过广大的天吗?古今的劝孝书已经很多了,在这里姑且记述那些罕见罕闻的事情。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人而不知有后世。不信有因果。是犹盲而无见。聋而不闻。真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何则。自己不知后世。则亦不知亲有后世。而所以欲致其爱敬者。暂矣。自己不信因果。则亦不知亲有因果。而所以欲去其苦患者。小矣。余见母鸡之伏雏。而尝惕然自凛也。方其舒翼而护子也。子母甚相爱也。曾几何时。而次第被杀。子母各不相顾矣。吾辈为人。亦复如是。父子夫妻。方其聚首时。则难割难舍。一到生死分途。则疾病不能相代。罪业亦不能相代。甚有冥间方万苦千愁。而阳世正欢呼畅饮者矣。锦衾徒在。欲扇枕以无从。双鲤空陈。卧寒冰而何用。古人云。孝子不忍死其亲。正以吾亲实未尝死耳。岂特虚设此想乎。】

这一段它的意涵非常地深,我们来先探讨名相注释:

『无告』,「无告」是穷困痛苦无处投诉。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无告」就是没有依靠啊,穷困、痛苦、无处投诉,没有办法有任何的可以诉苦的地方,这叫「无告」。

『暂』,「暂」就不久、短时间。意思就是说,若不知道有来生后世,对父母的敬爱只局限在当前这一世,非常短暂。

再来,一百一十六页,『欲去其苦患者,小矣』,这个「小」就是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它连贯上文的意思就是说,若不知父母有过去所造的因缘果报,能帮助父母去除的苦患是很少的。

再来,『伏雏』,「伏」就是指禽鸟孵卵,禽鸟孵卵。『雏』就是小鸡,这个是泛指幼禽或是幼小的动物,幼兽。意思就是,「伏雏」就是母鸡孵小鸡。

『惕然』,「惕然」就是警觉省悟的样子。

『自凛』,「凛」就是严肃而可敬畏。

『舒翼』,「舒翼」就是展翅。

再来,『锦衾徒在,欲扇枕以无从』,这个「锦」就是华贵的衣服。「衾」,这个「衾」字就是大的被。《说文》,「衾」是大被。那么这个地方,这个「锦衾徒在,欲扇枕以无从」就是在讲黄香温凊的典故,感叹他的父母死后,纵使有黄香这样的孝心,想为父母扇枕、温被,父母也受用不到了,只徒留锦被让人子凭吊而已啊。

那这个地方我们就来学习黄香温凊这个《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介绍一下黄香。黄香他是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到延光元年,他字文彊,江夏云梦人,在今天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他是东汉时期的有名的大臣,历任尚书郎、左丞、尚书令,官到魏郡太守,后来被免官。他得到皇帝很高的宠信。他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的主角,就是黄香,也是我的祖先,黄香就等于我的祖先,我们黄氏的最光荣的代表。

我们来先讲扇枕温衾这个典故。黄香九岁的时候他母亲就逝世了,黄香对他母亲非常思念、悲哀,整天都十分憔悴,丧事甚至办到有过礼节,乡里都称他叫孝顺至极。但黄家他家贫,黄香努力工作,尽心尽力照顾父亲。当夏天的时候,黄香用扇先搧凉父亲的枕席;到冬天寒冷的时候,黄香便以身体的温度暖和被席。父亲生病了,黄香就更加照顾得无微不至。

那么黄香他当时得到天下的一个称号,叫「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那为什么叫「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呢?他到十二岁的时候,当地的太守刘护听到他的孝行,就召募他为门下孝子,对他很爱敬。黄香因为这个因缘,学到各种经典,而且也精通道术,他也很会写文章。所以当时他的这个孝名,孝顺父亲的这个名声,传遍了京师、京城,所以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也有说「江夏黄童」。后来皇帝汉章帝就下旨诏请黄香到东观,让他阅览一些没见过的书籍。后来黄香回京,遇上千乘贞王刘伉加冠,汉章帝在中山府这个宫殿下面见黄香,对各王侯大臣说,此「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那么左右对黄香就改变了看法。

后来皇帝都会召请黄香到安福殿讨论政事,而且封他为尚书郎,后来皇帝的赏赐日渐增多。他常一个人在办公室睡着了,日日夜夜都不离开这个省府,汉章帝知道以后大加赞赏。后来他拜为左丞相,本来功绩已满了,应该要迁离,但汉和帝挽留,增加他的俸禄,再迁尚书令。汉和帝也珍惜黄香的才能,所以留任他为尚书令,再增加俸禄二千石,赐三十万钱。后来指派他管理各重要官员,汉和帝十分器重他。这个是在汉朝的时候出了这位孝子。

所以当时他因为遇到皇帝的这个宠赐特别地优厚。当时在东平清河上,有奏妖言告卿仲辽等人,波及了一千多人受罪,黄香特别提出证据向皇帝上奏,结果存活了许多人。每当郡国疑似有罪的时候,总是务求减轻罪行等级,爱惜性命,每次都是忧心、济助。也对这个边防军务事务,军政平衡,他都能够掌握。汉和帝也特别地器重他,再加倍地赏赐跟奖赏,那么遇到疾病的时候,皇帝会问候他,而且赐他医药。所以他在位的时候上荐贤达,宠遇甚浓,有人甚至说他已经宠信太过。

这就是《二十四孝》里面的非常有名的这个扇枕温衾的黄香的故事,我们介绍到这里。

再来,『双鲤空陈,卧寒冰而何用』,这个是指这个王祥卧冰求鲤,这也是《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

我们来介绍王祥。王祥他是琅琊郡临沂县,今天山东临沂,他是历东汉、魏、西晋三代,官当到,魏官至司空、太尉,到晋官,官至太保。他是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鱼的主角。他也是书圣王羲之的四世祖王览的同父异母的兄弟。王览是王祥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个王览对王祥非常照顾,王览的母亲就一直要害这个王祥,每一次都是王览把他救起来,所以后来王祥担任官职的时候都带着他的弟弟王览去任职,两个兄弟的感情非常地好。

王祥作为《二十四孝》之一,最为人家称颂的就是他的孝道。所以我们这一章讲这个「孝亲」,其实以黄香跟王祥来做代表是非常地恰当。王祥他生母很早就死了,他的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常常向他的父亲,王祥的父亲王融,中伤王祥,希望王祥会失宠,甚至他的后母、他的继母叫王祥去清理牛粪,王祥都还非常恭敬。那他父母生病的时候呢,他更是衣不解带,照顾得非常地周全,而且调制汤药。曾经有一次他的继母叫他去,要求王祥去守护那个丹柰树,因为丹柰树要结果了,继母叫王祥要守住那个果子不能掉下来。王祥每一次看到风雨来的时候,因为风雨一吹,那果子就会掉下来,王祥都会抱着大树哭啊,希望果子不要掉下来,说水果不要掉下来啊。王祥就这样供养他的继母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等他继母死掉的时候,王祥更是在居丧期间伤心得十分憔悴,还要木杖撑着才能站起来。可见他的孝道毫不计较继母如何地亏待他,如何地苛刻地对待他。

那么王祥最为人家熟悉的就是他卧冰求鲤鱼的行为。有一次在寒冬,非常严寒的冬天,他的继母想吃鲤鱼,当时外面都结冰了,那她叫王祥去,你去帮我抓鲤鱼。都结冰了,去哪里抓鲤鱼呢?遍地都是冰块、都是寒冰。这个时候王祥他出去以后,在冰湖上面脱衣尝试以体温来融化那个冰块。因为冰块一融化,那个鲤鱼就会跳出来啦。这很奇怪,这个孝子,我们在《感应篇》里面都有提过,这个孝子,毒蛇猛兽都不敢去侵害他,这凶猛的野兽,鸷鸟野兽,都不敢伤害这个孝子,甚至都会有龙天护法在保护他们,就像大舜一样,有大象、小鸟帮他耕田一样,这王祥也是不例外。王祥的孝心,就是说的也奇怪,他想要求去鲤鱼,他才一刚躺下去而已,那冰面突然间就裂开了。这就是什么?就是至孝感动天地,就是真的是「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啊。这冰面忽然间裂开了,有两条鲤鱼跳出来,王祥就可以带回来给他继母享用了。这是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当时的人都认为是王祥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我看如果换现代,如果是继母这样欺负他,现在小孩都已经跑掉了,都已经在外面流浪了,不回家了,今夜不回家了,都已经找不到这种孝子了。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动画,尤其是儿童看了这个动漫画,应该多画这个《二十四孝》的故事。学人现在就在编辑、在制作《孝道因果故事》,还有《杀生的故事》,我现在已经在进行中,那么将来即将要推出这种专门给小孩子看的动漫画,弘扬孝道的故事。因为地藏就讲孝道,《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孝经,就弘扬孝道嘛,所以地藏菩萨表法孝敬。

所以《晋书》中它说王祥「解衣剖冰」,它并没有讲卧冰,是剖冰。

那这是第一个,王祥卧冰求鲤鱼。

他这个继母就是,就不仅是苛刻地虐待他,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后来继母又跟王祥说,我想吃烧黄雀,烧烤的那个黄雀。不久,她大概讲完没多久,不久就有数十只黄雀飞进这个屋内,王祥得以给母亲吃。那邻居也觉得很讶异,这些又是王祥孝道感动上天。

那王祥同父异母的这个弟弟王览与王祥相当要好。所以按照我们佛经解释,这个王祥这个继母是报怨、讨债来的,这个王览是报恩,报恩、还债来的,这是好因缘的,他就跟王祥非常要好。他数岁的时候,他见到王祥被继母鞭打,王览就抱着母亲朱氏哭求停止。那么年纪稍大以后,又劝母亲不要虐待王祥,后来朱氏有一点收敛。那么每一次朱氏要派艰难的任务给王祥的时候,王览都会跟着王祥去做。甚至朱氏还会胡乱指派一些工作给王祥的妻子,王览的妻子,你看她指派任务给王祥的妻子,王览的妻子也会跟她一起做,这个孝悌做得非常好。朱氏看到这样也就慢慢就停止了。

而当王祥渐渐有名声以后,朱氏就非常忌恨,她有点嫉妒了,打算以毒酒毒杀王祥,王览知道以后,就跟王祥要争着要喝那杯毒酒,朱氏害怕毒死她自己的儿子,亲生儿子,就把毒酒夺回来。后来每当朱氏要给王祥吃东西和菜的时候,王览就说,我先吃,我先尝试,他先试吃几口,试吃几口。那朱氏因为害怕一时大意,毒死她自己的亲生儿子王览,后来就不再下毒药了,就打消毒杀王祥的念头了。

所以在《世说新语·德行篇》中有记载,朱氏曾在夜间摸黑地想去斩杀王祥,恰巧王祥这个时候下了床,大概是上净房,上厕所,朱氏只斩了空床。王祥回来看见朱氏要拿刀杀他,王祥当时下跪请死,他说,好,母亲妳杀我好了。这个非常感动人,王祥跪下去说,求母亲说,好,妳把我杀死。朱氏才觉悟,对王祥如亲子般地疼爱。这叫什么呢?这真的是,我们俗话讲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诚做到极致的时候,就跟性德相应了。到跟性德相应的时候,朱氏的业障也消除了,因为朱氏也有这个性德,她也有这个孝的性德,她也有见闻觉知的性德,她也有真如自性。后来朱氏就业障消除了,就对王祥如亲子般地疼爱。

讲到这个地方,让我想到我的好朋友,升恒昌公司的江松桦董事长,他就非常孝顺。所以他今天企业会做这么大,他在公司弘扬传统文化,得到无数的、全世界的这个企业家的这个奖,在台湾企业界都非常地尊敬他,可以讲说实至名归。他就讲他自己的一个亲身的一个孝的故事给我听。在他父亲往生以后,他母亲还在。那么江松桦董事长他们四个兄弟,当时江先生事业上已经稍有成就了,他也有一个弟弟是当教授,那现在有一个弟弟是在他公司当副总经理。有一天江松桦先生去外面应酬回来,晚上,满晚的,他母亲没有睡觉,母亲看到儿子这么辛苦,为了企业这样奋斗,事业有成,担心她这个万一有一天不在的时候,也希望她这个大儿子能够照顾下面这些兄弟。做母亲都是这样,像佛一样。他母亲在客厅等江董事长回来,江董事长一回来以后就看到母亲说,母亲,妳为什么还不休息睡觉呢?她说,他母亲就跟他讲说,有一天我不在的时候,也希望你能够像这样孝顺我这种心去孝敬你的这些兄弟。当时江松桦董事长就跪下去,跟王祥这个意思一样,讲一句话,他说,母亲妳放心,妳在跟不在,妳不在的时候,我一样用现在这个心去对待我的兄弟。

他现在为了尽这个孝道,他母亲已经往生很久了,他成立一个基金会,纪念他的父亲跟他的母亲,一个基金会。所以我们每年万人念佛,我都会帮助他的父亲跟母亲立大牌,感恩他生出这样一个菩萨儿子。他为了尽这个孝道,尽这个孝悌,悌道,他每年过年一定把三个兄弟集合起来,一起聚餐。虽然现在兄弟都各有成就,但是为了尽这个孝悌,珍惜这个兄弟的因缘,每一次聚餐,他一定给他的兄弟每一个人一百万台币,这一个过年就要三百万,年年都这样做。他让兄弟,虽然他现在事业非常有成就了,兄弟都非常地尊敬他。当然兄弟之间有时候也会因为财富的多寡产生一种羡慕或是嫉妒的心,这都是普天下都会发生的事情。江先生用这种善巧方便,让兄弟都凝聚在一起,到现在感情还非常好。这是跟这个王祥卧冰求鲤,跟王祥跟王览这种感情一样,这是孝做到极致。

所以江先生能够在经营企业,能够把传统文化落实,能够感动所有他员工,八千个员工,甚至他员工离开以后还写信跟江先生感谢说,我在你这边学到做人,学到传统文化,也学习圣贤的道理,你不仅给我养家糊口,你养我们全家大小的生活,你也给我的法身慧命,你给我的智慧,你开启我的智慧。这就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孝道做到极致的时候,他是会跟性德相应的,他是会「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的,会感应道交的。

这个地方我们就提黄香跟王祥,我们就讲到这里。

再来我们看,『孝子不忍死其亲』,「古人云,孝子不忍死其亲」,就是指孝子不忍心看到父母亲的死为事实,而时常祭祀缅念,还像父母在世一样。

我事实上,我们也都是这样做,一年三节,我父母在善导寺,我每年都去那边跟他祭拜,已经十几年了,甚至二十年了,父亲已经往生也差不多二十五年了,我每年三节一定到善导寺去祭拜,善导寺一年这个法会,春秋二祭,我一定帮他立牌。这就是什么?就是「孝子不忍死其亲」。

再来,『未尝死』,这是指神识又去投胎了,在六道中舍身受身。肉眼所见,以为肉身坏了就死亡,不知道根本没有生死,就是自性本无生死,我们这个生死只是分段生死,一期因缘的结束而已。言下之意乃是提醒我们需要重视灵性的提升,转迷为悟,解决生死问题,也协助父母解决生死问题,此方为大孝。这是「未尝死」,等一下我们会探讨,这个「未尝死」这三个字很重要,我们等下会探讨。

再来,我们看这段的白话解:

人不知道有后世,不相信有因果,就等于看不见的瞎子,听不见的聋子,他们真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不可救药啊。为什么呢?自己不知道有后世,就不知道亲友也有后世,想要使大家互相敬爱,就很难坚持了。自己不相信因果,就不知道亲友有因果,想要为亲友减轻苦难,只是微乎其微。我看见母鸡展翅保护小鸡,就突然有所警策。在牠舒展羽翼想保护雏子的时候、雏鸡的时候,就想要保护小鸡的时候,母子之间有多么亲爱啊,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一只只被杀死,各自不能相顾了。我们作人也是这样啊,父子夫妻,在一起的时候就难舍难分啊,一到生死的关头,疾病不能相代啊,罪业也不能相代啊。甚至有的在阴间正受尽痛苦,而阳间正在欢乐畅饮。枕席虽在,但是不能重申孝敬了。这个「欲扇枕以无从」,就是枕扇虽然在,但是已经没有办法来重申这个孝敬。双鲤空奉,因为王祥卧冰的事跑出两条鲤鱼,所以双鲤空奉,奉是供养嘛,双鲤空奉,卧寒冰还有什么用呢?古人说,孝子不能忍受亲人的死亡,正因为他的亲人还没有死啊,难道仅仅是空想吗?

好,这一段的白话解我们就解释到这里。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经文里面有讲,「古人云,孝子不忍死其亲,正以吾亲实未尝死耳。」我们就是来探讨「未尝死」,自性本无生死。

六祖大师的开悟偈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五句偈语是六祖大师开悟偈,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证果开悟的那个偈语是一样的境界。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果讲的,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六祖大师所证的这个境界也是跟佛陀一样。因为佛佛道同,「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所以六祖大师这五句偈语,我们在讲座里面常常提到,老和尚也常常提到这五句偈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是讲我们自性的本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是实相是无相的,这是讲本体,这是讲实相的境界。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是讲我们什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讲它妙有。所以前面这四句是真空,后面这句是妙有,真空、妙有就是这一句,就代表证得实相。

所以我们就来探讨这一句「未尝死」。老和尚开示说,假身有生死。他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够契入?譬如说我们刚才在念六祖大师这个五句偈语,我们会念哪,可是我们契不进去那个境界,我们没办法证入,我们做不到那个境界,遇到这个顺缘来的时候,逆缘来的时候,遇到生死来临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够做到这样呢?譬如说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能做到吗?你真能做到了解说本不生灭吗?自性本无生死吗?你能做到吗?恐怕除了开悟以外,或者是像海贤老和尚、锅漏匠他们这种达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了才有办法。

所以老法师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契入这个境界呢?是因为有我,我们这个我执没有破,我们的见思惑没有破,你有我就跟别人就划成界线了,你就不知道自他不二,自他是一体的,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佛法头一步就教你破身见。所以身见一破,见惑一破,就证初果须陀洹,人天往返七次他就证阿罗汉了,他就出三界、了生死了。所以佛法第一步就教你破身见,你看就是破见惑啊。所以小乘的他也是要先破见惑,破见惑第一个就破身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大乘如果以天台宗的圆教来说,圆教初信位就破身见了,他就开悟了。

所以你不能再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个身是什么?老和尚说,身有生灭,我没有生灭,那个我不是我现在这个假我,这个我是如来真我,我是觉性,觉性没有生灭,就是见闻觉知这个觉性。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楞严会上的功德主就是波斯匿王,当机者就是阿难尊者,当时佛陀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谈这个问题。因为波斯匿王福报很大,他都护持佛法、佛陀,佛陀为了能够接引波斯匿王能够明白自性本无生死,所以佛陀就用善巧方便。因为波斯匿王就有忧虑了,他年纪大了、年岁大了,他那时候已经六十二岁了,跟佛陀同年。所以在楞严会上的时候佛陀是六十二岁,那佛陀是七十九岁圆寂。那么当时波斯匿王六十二岁了,他跟释迦牟尼佛同年,他年纪大了、老了,他就想他会死,会病死,他有这个忧虑啊。

这跟我们这里讲的「未尝死」,佛陀怎么跟我们开示「未尝死」?释迦牟尼佛就问他了,就教波斯匿王,佛陀在经典上,在《楞严经》上是称他说大王,佛陀还称他大王啊,因为他是国王,就问他说,大王,你几岁的时候看恒河水?那个波斯匿王说,我三岁,我母亲带我去恒河旁边有一间神庙,她带我到神庙去拜拜,去参拜,我有经过恒河边,但是我知道那个是恒河水,我知道那是恒河水啊,我看见了。那佛陀就问他说,那你什么时候再去看见呢?他说他十三岁的时候又去见过恒河水。那么三岁见恒河,到十三岁又见一次,佛陀就问他说,那十年过去了,十年以后了,你觉得你的身体比你三岁的时候是不是老了很多呢?老化了嘛。是的。你二十三岁的时候也比十三岁又更老了,又老十年啊,那你今年六十二岁了,你身体不断地在变化。佛陀问他了,你看见恒河水那个见有没有变化呢?这个就在告诉他见性在哪里啊。

我们常常都怎么样?我们常常就是六祖大师说,我们常常这个自性,我们都是觉而不迷。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够见性,你知道吗?我们日用而不知啊,你天天都在用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手在抓、脚在奔,我们天天用它,可是我们怎么样?日用而不知啊,就没有觉悟啊。

佛陀问他说,那你现在见恒河水那个见有没有变化呢?你三岁的见恒河,十三岁又见恒河,那现在六十二岁见恒河,那个见有没有变化呢?现在我们就在找这个见闻觉知这个见性回来啊。三岁见恒河,我见到了,十三岁我也见到了,那个我是什么?那个我是如来真我,见到了啊,那个我不是说我这个姓黄的这个我,就是那个见性见到,那个我。二十三岁我也见到了,那六十二岁你也见到了,你这个见有没有变化?波斯匿王说,这个见没有变化。佛陀就说了,那没有变化就是不生不灭,那个见性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未尝死」啊,它从来没有死过啊。会变化是你这个皮肤、你这个身体、你这个假身,你的皱纹、你的牙齿,你的这个眼睛的视力,你耳朵会重听,那眼睛会看不到,牙齿会掉光,身体慢慢地就老化,老态龙钟了,会变化的是你这个假身。你的假身有生死,那个不生不灭的见闻觉知那个见性,它没有生死啊。

这个见性,我常跟各位做一个比喻就是说,我们现在进到这个房间,因为现在晚上了嘛,晚上你要开灯啊,你看开灯,灯打开了,诶,见到光,等一下要离开这个讲堂了,再把灯关掉,见到暗。我们总是见到光就会感觉光明了,喜欢啊,见到暗,我们会吓一跳说,黑漆抹乌的,会怕啊。其实那个见明、见暗的见性它从来没有变啊,它同一个见性啊。但是相有变化,明跟暗有变化。现在问题是我们就迷在相上,我们执着在相上,我们会攀缘、会执着啊。我们如果能真的开悟了,那见相即见性了,那就性相不二了。现在问题是我们分成两段了,就黄念祖老居士说,我们切成两段了,两段不能合为一,不能变成一体啊。其实是性相是不二的。

所以佛陀就告诉波斯匿王说,你的假身有生死,那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就是那个见闻觉知,见性啊,它没有生死啊。波斯匿王听完以后,突然间就觉悟起来了,他很开心啊,原来身死了,我的灵性并没有真死啊,他就知道他往生极乐有希望了,他见性不会死啊。他就这个色身会有生死,这叫分段生死。

所以用这一段佛陀跟波斯匿王的公案的对话,楞严会上这个公案最好解释,解释这个「未尝死」是最恰当的。这个佛陀非常有智慧,要度一个这么有福报的国王啊,用三言两语,就是见恒河水,三岁见恒河水,又十三岁见恒河,到六十二岁见恒河,他马上就知道了,那就有悟了。

这个是老法师在《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十九集里面作这样的开示。

那同样这个问题,老法师又说了,身体有生灭,受想行识没有生灭。就进一步探讨五蕴啊。我们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请问一下,到开悟了,证法身了,受想行识有生灭吗?那是「照见五蕴皆空」啊,那他有没有用受想行识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老和尚说,受想行识没有生灭,身体有生灭,受想行识没有生灭。所以人死了,断气了,他的神识没有离开,神识有受想行识,神识是讲灵魂了,我们一般人称为灵魂,灵魂有受想行识,所以这个事情就比较麻烦。如果你还有怨恨,你还有嫉妒,还有什么想报复的,那以后这生生世世的冤冤相报就没完没了了。我们才刚探讨过没多久,《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自己「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还有我们前面讨论过的「情动入胎」,祂当如意太子,变成一条率然,就变成一条大邛池龙来报复。老和尚说,你看文昌帝君祂十七世的因果报应多凄惨哪,后来遇到佛法才觉悟、才化解,多么痛苦啊。报复,双方都痛苦,何必呢?

而这些现象虽然在佛眼睛里面都是虚幻,像梦境一样,梦境里面真受苦啊,因为你没有觉悟的话就是真的受苦啊。就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那对佛来讲是「觉后空空无大千」,但是对我们没有觉的众生是真是苦啊,苦不堪言。是悟的人才知道说像梦境,可是没有悟的人,那梦境真的是有酸甜苦辣,真是受苦啊,真有苦乐与虚实,醒过来以后才晓得是空的。

我们现在在做梦,还没有醒过来。在什么时候?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法执着都舍掉呢,不再执着了呢,你心里恢复到清净平等了,那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是染污的。所以老法师也讲过,他说,其实对究竟佛来说,对一真法界的佛来说,譬如说是对法身大士的佛来说,十法界仍然是在梦里,十法界没有离开,还是在无明大梦里面。因为破根本无明才能够证法身,那四十一品无明破尽才能究竟成佛。所以你没有破无明大梦,还在十法界。十法界的佛,老和尚说,那是相似佛,不是分证佛。为什么?因为没有破根本无明。

所以对佛来说,十法界的,包括六道众生,那是迷的最重的,那迷的最重的是三恶道众生。迷的轻一点的,没有离开六道的,三善道。离开六道的阿罗汉还在迷,虽然他已经破我执了,但是他对佛来说他还是在迷位。那菩萨,权教菩萨也是一样啊,缘觉乘,辟支佛也是一样,藏教佛、通教佛也是一样,对佛来说他还是在迷位,为什么?因为没有破根本无明。

那么如果说,对四圣来说,六道是染污的。所以你破了执着以后就离开六道了,你的心就恢复到清净平等了,六道就没有了。你能够觉悟,醒过来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执着都舍掉了。

而四圣法界就没有这个染污了。但是他还是执着。他有分别,他虽然没有执着了,四圣法界虽然没有执着,但是他还有分别,所以他不平等。你再把分别放下来,妄想再放下来,平等觉就现前。妄想放下来,他就离开十法界了。放下分别就平等了,放下起心动念就觉悟了。所以清净、平等、觉,离开六道就清净了,心就清净了,放下执着,离开六道,放下分别就平等了,放下妄想就觉了,清净、平等、觉。简单就是什么?放下执着,破了执着,放下分别,再来,放下妄想。老和尚常讲,妄想、分别、执着造成这个十法界。

所以《无量寿经》的经题给我们讲,这是行门里面三个阶级,清净、平等、觉。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放下执着证得清净,放下分别证得平等,放下妄想证得觉,那放下妄想就破无明,就在修这三个东西。这三样东西都是自性里面本有的,就是清净、平等、觉。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才产生了障碍,那叫业障,那是不知道事实真相。知道事实真相,是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的,是无二的,生佛不二。生是众生,佛是诸佛,佛很谦虚,把众生放在前面,先说众生后说佛,所以叫生佛不二。这佛说出来的,佛把自己放在后面,生摆在前面,众生摆在前面,先说众生,后说佛,生佛不二。这是性德的流露。

以上我们讲这个「未尝死」,我们特别引用老法师这两段开示来说明,我们就报告到这里。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的经文:

【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报。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又使尽世间珍羞。供养父母。经恒沙劫。亦不能报。由是观之。然则佛门之所以报亲者。必有道矣。】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便利』,排泄屎尿。

『珍羞』就是亦作珍馐,珍奇美味的食物。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佛说,父母之恩,累世难报。即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便小便,随之而下,也不能够报答。即使用尽世上所有的珍宝佳供养父母,经过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也不能够报尽。从这里看来,佛门提倡报答父母的恩情,就一定有它独特而确实的方法了。

好,刚才我们有提到「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报。假令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大小便利,随之而下,亦不能报。」这一段是出自《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我们也把这一部经里面有关父母恩重难报的这一段经文,我们再来朗诵一下。

我们看《父母恩重难报经》:

「尔时,如来即以八种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这第一段佛陀,佛陀就用八种深重的梵音,梵音就是清净的这种音,音声,告诉与会大众,他说,你们应该要知道,我今天分别跟你们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亲,右肩担母亲,他们的大小便都流下来,也不能报父母恩。而且你左肩担父,右肩担母,担到什么?「研皮至骨,穿骨至髓」,你这样担着父母「遶须弥山」。须弥山是我们这个小千世界,我们这个三界里面,在欲界里面,须弥山是我们这个地居天里面最高的,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也是地居,四天王天也是地居天,这里面最高的就是须弥山。「遶须弥山」,经过百千劫,你血都流光了,流到这个脚踝了,还是不能报父母的深恩。这是第一点。

再来:

「假使有人,遭飢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再来,佛陀说,假使有人在经过这个饥馑劫,大三灾、小三灾,饥馑劫、刀兵劫还有瘟疫劫,这个是小三灾。你为了父母亲,为了爹娘,你尽你的全身的力量,「脔割碎坏」,把这个身,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吃了,把这个身上的肉都割到剩下微尘一样,经过百千劫,还不能够报父母深恩。

再来: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于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再来,第三种,佛陀说,假使有人为了他父母亲,手执这个利刀挖掉他的眼睛来供养如来,「经百千劫」,因为供养如来、供佛的功德很大,经过百千劫还不能够报父母深恩。

第四种,佛陀又说了: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佛陀又说了,假使有人为了爹娘,为了父母亲,用利刀割掉他的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过百千劫,还是不能报父母深恩。

第五个: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为了父母,「百千刀戟」,插到他身上来,「于自身中,左右出入」,这个刀戟这样出入,这么痛苦,经过百千劫,你还是不能报父母深恩。

第六: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第六个就是,假使有人为了爹娘,为了父母,打骨出髓,为父母亲做事,这个身体都牺牲掉了,「打骨出髓,经百千劫」,还不能报父母深恩。

再来,最后一个,第七个:

「假使有人,为于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佛陀说,假使有人为了父母吞这个热铁丸,吞下去,为了父母要吞下去,经过百千劫,全身都焦烂,都烧烂了,你还是不能报父母深恩。

所以这个《父母恩重难报经》,这佛陀讲得这么清楚,还有人说它是伪经,那真的是障人天耳目,这哪是伪经啊。所以我们以上就把这个《父母恩重难报经》这七段佛陀的开示,「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的佛陀这七段经文,我们来跟大家分享。

再来,我们看下面的【下附征事(六则)】。我们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大概只能讲一则,一共六则,我们只能讲一则,所以大概剩下五则,我们留下一次再继续讲。那我们看第一则的征事,就是公案:

【五母悲哀。《五母子经》。】

【昔有沙弥。年七岁。出家得道。自识宿命。因叹曰。吾之一身。累五母悲恼。为第一世母子时。邻家亦生。我独短命。母见邻子长成。即生悲恼。为第二母子时。我复早夭。母若见人乳儿。即生悲恼。为第三母子时。十岁即亡。母见他儿饮食类吾。即生悲恼。为第四母子时。未娶而死。母见同辈娶妇。即生悲恼。今当第五世。七岁出家。我母忆念。复生悲恼。五母聚会。各说其子。咸增哀苦。吾念生死轮回如此。当勤精进修道。】

好,这段经文比较简单,所以没有名相注释,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五母悲哀。(摘自《五母子经》)。

从前有一个小沙弥,只有七岁,就出家得道,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感叹的说,我这个身体,曾经拖累五位母亲悲哀苦恼。作第一世母子的时候,邻家也生了一个小孩,而我短命死了,母亲看见邻家儿子长大,就生起悲哀苦恼。作第二世母子的时候,我又早死,母亲看到别人给孩子喂奶,就生起悲哀苦恼。作第三世母子的时候,我十岁就死了,母亲一看见别的孩子吃饭像我,就生起了悲哀苦恼。作第四世母子的时候,我还没有娶妻就死了,母亲一看见同辈的儿子娶媳妇,娶妻,娶媳妇,就有了悲哀苦恼。现在正是第五世的时候,七岁就出了家,我母亲非常想念,时时地悲哀苦恼。如果五位母亲相会,各自说出自己的遭遇,都要增加悲哀苦恼。我想,生死轮回这样痛苦,就应该更加努力发奋修道。

那这个部分,这位小沙弥他有神通,他出家得道,他七岁就出家了,他有宿命通,他自识宿命,他能看到五世。这位沙弥也不简单,他七岁出家,他就得道了,而且他知道他宿世里面一共有四世都短命。那他曾经让这个五世的母亲都产生忧悲苦恼,都忧悲苦恼。所以他说,如果这五位母亲,这五世的母亲都今天来聚会的话,都来聚会的话,都『各说其子』,都会增加这个哀苦。所以我们想到这个生死轮回,就应该要更加勤劳精进修道。等一下我们就来探讨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等一下我们再来探讨。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的按语:

【父母一生精血。大半为人子耗尽。而怀胎十月。乳哺三年。以及推燥就湿之苦。则为母者尤甚。自顾不肖形骸。遗累于亲者甚多。报答于亲者甚少。吾从无量劫来。所饮母乳。多于大海之水。大小便利。污及于亲者。多于大海之水。甚至生而不寿。累亲哭泣。所出目泪。亦多于大海之水。凡此皆因生死轮回。展转投胎之故也。纵使世世尽孝。得亲欢心。终不若不累其亲之为愈矣。孔子谓听讼犹人。必使无讼。不其然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的名相注释:

『推燥就湿』就是推燥居湿,把干燥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幼儿便溺后的溼处,自己睡在幼儿大小便以后,溼掉的那个床铺那个地方,这说明抚育幼儿的辛劳。《孝经·援神契章》里面说,「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

「不肖」,谓子不似父。《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这个「不肖」就是,在《史记·五帝本纪》里面,尧知道他的儿子丹朱非常地「不肖」,就是没有德行,不能够学圣贤之道。所以尧知道这个丹朱,他儿子丹朱不能成大器,不能接这个帝位,「不肖」就不能接这个帝位,德行不够,所以「不足以授天下」,所以后来天下就不传给他了,就传给舜了。那么司马贞《索隐》引郑玄曰,「不肖」的意思就是不如他的父亲,「言不如父也」。后来引用称子孙不孝顺,不孝,或者不成材,或谓不成材,或者不正派,我们现在讲叫不学好,吃喝玩乐、成群结党的、打架闹事的,这个都叫「不肖」。在这个《汉书·武帝纪》,「代郡将军敖、雁门将军广,所任不肖,校尉又背义妄行,弃军而北」。所以这个颜师古《注》,「肖」就是像,「似也」,就是像,「不肖」就是「言无所象类,谓不材之人也」。

那么再来,『大海』,大海就是四大海,在须弥山四方之大海也。须弥山在四大海之中央,四大海中各有一大洲,四大海外,则铁围山围绕之。四大洲就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再来,『愈』,「愈」就是较好、胜过。例如孰愈,哪个好,这个意思。

再来,『孔子谓听讼犹人,必使无讼。不其然乎』,这个「听讼犹人,必使无讼」,它语出《论语·颜渊》篇。在《论语·颜渊》篇中,「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我们这个《阴骘文》这里面,《安士全书》的经文,跟这里就有点不同,真正的原文是,「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那这个《文昌帝君阴骘文》是必使无讼乎,就是中间没有逗点。

我们来解释这个<颜渊>,《论语》这段孔子的这个经文。孔子听到这个诉讼的事情,孔子听讼,跟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打官司不是赢就是输,一赢一输,所以孔子的反应跟别人也都是一样的,听讼,与别人无异,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你听取双方,因为打官司,诉讼,有一个对,有一个错,你今天如果讲给孔子听,孔子跟一般人也是一样,一个说有理,一个,他另外一个也是他说有理,但是总是一个一定是有一个道理,一个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现在讲一个原告,一个被告。所以孔子听取双方所诉讼的这个话,所讼之辞,都来跟孔子投诉了,讲给孔子听。所以听取双方所诉讼的言辞,要判定谁曲谁直,判定谁对谁错,孔子说,我跟你们都一样,一个,看证据,法官判案就看证据,我跟法官也一样,我跟大家都一样,判定谁曲谁直。孔子说,我跟人家没有什么不同,「吾犹人也」。

但是不同是什么?孔子的理想,毕竟是圣人,他说,所不同是怎么样?让人家不要打官司那是最好了,使人无讼,那就不用去判断谁对谁错,和谐、和睦相处。不同的都能够使人无讼,所不同就是说,让他们都没有诉讼,使人无讼,这是以德化人。孔子说,让德行来化解双方的纠纷。所以这句话最适合法官来学,你们两个都和解了,好不好?都撤销告诉。这使人无讼嘛,使人无讼是以德化人。

在《论语讲要》里面,这个李老师这么说了,李炳南老师这么说,他说,这个地方「听讼犹人」只是治标而已。孔子听,听这个诉讼的,原告被告双方所诉讼的言辞,跟一般人都一样,这只是治标而已,这法官判案也是治标而已。这个地方为什么「孔子谓听讼犹人,必使无讼。不其然乎」?为什么放在这个孝道里面呢?他一定有他的用意。李老师的意思是说,就比喻在事相上孝敬父母,由于不能够究竟让父母置于安乐之处,也是让父母解脱了,所以不算彻底,你把父母事奉得很好,但是不究竟。父母要到安乐之处,就是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了,父母到西方去了,这样才是究竟,父母到西方去,就是「使无讼乎」,那是治本。

「听讼,吾犹人也」,那是什么?那是治标,父母不能够究竟置于安乐之处,所以不彻底,故不彻底。「必使无讼」就像治本,比喻永绝累亲之患。就是刚才我们讲这位小沙弥,他都一直在悲伤,说让五世的父母都在悲伤,如果「五母聚会,各说其子」,五位母亲都聚会在一起,各说她那一世的儿子,是早死了,早夭了,没有娶媳妇了,都只有增加哀苦啊,这问题没有解决啊,『吾念生死轮回』。所以李老师的意思是说,要让他永绝累亲之患,不要再一直生死轮回了。也就是自己能够超越六道轮回,也帮助他的父母超越六道轮回,这才是大孝,那就没有这个五世父母聚会,「各说其子,咸增哀苦」,就没有这些忧悲苦恼了嘛,全部离开生死轮回了,这样多好呢。所以李老师就是李老师,不一样的境界,不一样的见解,人家李炳南老师真是不简单哪,当时称他是台湾的现代维摩诘居士。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再进一步探讨〈颜渊〉十三,「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听讼,听官司,我跟别人同样的手续,也是审查完毕以后再审判,但是这跟子路有什么差别呢?「必也」这两个字重要,「使无讼乎」,「必也」就是一定要达到那个什么境界?让两个人不要再诉讼了,「使无讼乎」,叫他们争讼的人官司不要打了,这是「必」的意思,不要再打了。李老师说,打官司是一定一个赢,一个输,那就会结怨,就会冤冤相报啊。打官司是一个赢,一个输,孔子要使他们不赢不输,不赢不输。

这个舜在的时候,那个皋陶订了五种刑法,《书经》上有讲过,《书经》云,「刑期无刑」。我们都会讲,你看,我们现在是说,死刑犯要不要判死刑啊?监狱都客满了。我们台湾也一样,全世界都一样,监狱都客满,不是只有台湾,我们国内大陆也是一样,国外也是一样,美国也是一样,监狱都客满了。所以有些国家干脆不判死刑,而且刑罚都一直减轻。我们现在台湾这个刑罚减轻到什么程度?有些低度刑罚干什么?服社会劳役。也就是说监狱不够关了,国家每年编的预算,给这些犯人吃的,就是说这个非常沉重。

其实掌握司法的人,作为一个当政者,最重要是什么?「刑期无刑」。尧舜的时候并没有犯人,尧舜那个年代,他们在当皇帝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犯人,他们的监狱里面都长草了,狱中长草。为什么呢?他那时候有虞、芮两个诸侯在争讼,虞、芮有两个诸侯在打官司,他们就进入那个文王的邦国,就周,这个周文王的邦国,看到人人都礼让,到周文王那边的时候大家都让路,于是他们觉得很惭愧说,我们到周文王那边,人家都让路,我们两个在这边吵架、争讼啊,于是他们就很惭愧,就不诉讼了。

孔子为什么说要使人无讼呢?使人无讼就是国家能够丰衣足食,最重要就是在教育。所以老法师是非常有智慧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他推广《群书治要》,就是要教育。若没有教育,你也达不到「刑期无刑」。如果没有教育,百姓犯法就叫不教而杀,不教而诛。所以大禹治水嘛,大禹他下车泣囚,当时大禹很难过,流下眼泪,看到这些囚犯,他讲过一句话,大禹他看到这些囚犯他讲一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你们都没有罪,我没有把国家治好你们才犯罪啊,「万方有罪」。现在有哪一位领袖,有哪一位总统愿意这样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没有啦。所以现在是乱世,都忽略教育。「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那也有人说了,说一辈子当官,三辈子打砖。或称叫街,那什么意思呢?乞丐在街上要请人家施舍,所以叫乞丐叫叫街。乞丐叫街不上门,上门不叫街,从前当乞丐也都有规矩,今天做官的没规矩了。我们纵使不做官,我们在家当家长,我们在经营一个商店当店长,当店主,我们当家长的,我们能够让家庭和谐,我们经营这家商店,让这个商店生意兴隆,但是我们绝不可说别人不好,怨只能怨自己,就像大禹一样,怨只能怨自己,自己的领导无方。自己为领导之人,若属下不和乐,也要学大禹说,怪罪在朕躬,在你自己啊。

所谓六亲不和出孝子,六亲不和出孝子什么意思呢?舜他的父母亲,他的父母亲跟他的弟弟对他会好吗?那出一个孝子啊。舜居于家,号淘泣于天地,终于感化父母昆弟,舜最后感化他的父母。他的父亲是瞽叟,他的弟弟象是非常地,对舜非常不好。舜居于家,号淘泣于天地,终于感化父母昆弟。所以舜王能够当圣人,他或许不学佛,也巍巍乎高高在天上。就是说,舜他没有学佛,他没有到西天,没有到西方,他的福报也是在天上,位阶也非常高,也巍巍乎高高在天上。这舜的弟弟象则堕地狱,万劫难复。

这一段我们是从探讨,探讨这个「孔子谓听讼犹人,必使无讼。不其然乎」,我们刚才引用李炳南老师的,台中莲社的李炳南老师的教学。他们的教学真是演化到极处,真的把这一句孔子的话演化到极致,到非常究竟。

我们把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我们讲完,再来探讨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白话解:

按,父母一生的精血,大半都被自己的子女耗尽,其中怀胎十个月,乳哺三年,以及推燥就湿的苦楚,作母亲的付出的就更多了。自己看看这个没有出息的形体,花费亲人多少心血。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这个没有出息的这个形体,花费亲人多少心血,而我又报答了亲人多少呢?我从无量劫来,所吃的母乳比大海水还多,所沾污亲人的大便小便也比大海水还多,甚至于生下来短命,母亲痛哭所流下的眼泪也比大海水还多。这些痛苦的根源,都是因为生死轮回,辗转投胎的缘故。即使世世尽孝,得亲人的欢心,终不及不花费父母的心血最好啊。孔子说,判决案件,解除纠纷的能力,我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我要做的是断除产生这些事情的根源。就是这个意思啊。

我们补充这一段的说明,补充这一段按语的说明。世间的孝,世俗的孝,在于供养父母的色身,不知道物质的利益是暂时的,要真正报答父母的大恩,就必须断除六道轮回的因,要断除六道轮回的因,就唯有学佛。学佛以后能够在今世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能够往生西方,然后超度自己的父母往生西方,这样的学佛人才是真正世上大孝子。就像佛陀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他最后讲完四十九年的经以后,讲完八年的《法华经》以后,入定三个月,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报父母恩。这什么意思?做一个表法,佛陀成佛了,把父母亲超度到西方,这样孝道才做到圆满。

所以我们最后利用一点时间,我们今天就引用印光大师来作结尾。我们在探讨这个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我们引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里面的开示。

印祖说:「树欲静而风不息,子能养而亲不在。」

这一段我们常常用,「树欲静而风不息」,树想静下来,风吹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在,你想孝养的时候,父母亲已经不在了。

印祖说:

「此普天下为子女者,对于父母养育之恩,酬报无从,而抱无限之悲痛者也。然而吾父吾母,躯体虽殁,尚有不与躯体俱殁者在。是何物,曰灵性是。」

第一段印祖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个是所有天下做子女的,对于父母养育之恩要酬报,要报答父母之恩,是永无止境的。刚才我们引用《父母恩重难报经》佛陀的开示,我们就知道。所以当我们要报恩的时候,总是父母亲不在了,所以都抱着这个无限的悲痛。但是我们这个父亲跟母亲,虽然他的身躯、他的躯体已经没有,就是死掉了,但是不跟这个躯体同时生灭的是什么东西呢?是他们的灵性,「曰灵性是」,就父母亲的灵性跟我们的灵性都跟佛无二无别。

再来,印光大师说:

「此灵性者,舍身受身,被夙业所驱,重处偏堕,自难作主。循环往复,三途六趣。从劫至劫,了无出期。吁嗟乎,三界火宅,岂得留恋。善哉莲池大师有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接下来印光大师就说了,这个灵性,就是去舍身受身,被过去生宿世里面的业力所驱使,「重处偏堕」,哪个业障重就往哪个道投胎,他自己没办法作主,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在六道里面总是循环生死,往返六道,了无止期。三途六道,「三途六趣」是三途六道,「从劫至劫」,从来没有结束的时候,「了无出期」,从来没有办法离开。可叹啊,三界犹如火宅,怎么可以留恋呢?善哉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亲可以离开六道轮回,我们孝道,做儿子、做子女尽孝道才算圆满,才有成就。

再来,印祖说:

「是以善报亲恩者,当虔修出世法。使我今生之生身父母,仗我不可思议之愿力,脱离生死苦海,为第一要图。并使我百劫千生之生身父母,现尚滞留于六道中受苦无量者,咸得仗我不可思议之愿力,方便脱离生死苦海,为第一要图。」

这一段印光大师讲得非常好,他说,善报父母亲恩者,懂得怎么去报父母恩的,应该要「虔修出世法」,你要很虔诚的,你自己本身也要修,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要修出世法。你能够修道成就了,修行成就了,你能够往生西方了,让你今生的生身父母仰仗我们这个不可思议的愿力,可以脱离生死苦海,这是第一要务。同时也可以让我百劫千生以来的生身父母,曾经生过我这些父母,就像刚才那个小沙弥那五世的母亲一样,他们还在滞留在六道中受苦无量的,也都能够仰仗我这个不可思议的愿力,也可以方便脱离生死苦海,这也是第一要务。

再来,印光大师说:

「以念多生父母深恩故,作彻底酬报想。以念多生父母沈沦六道故,视六道众生皆父母,作六道众生未度尽时,誓不成佛想。」

这就是地藏菩萨的愿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印光大师怎么勉励我们?他说,你要想到你多生父母这样的深重的恩德,你要作彻底的这个酬报想,要作彻底的报恩想。那你就要想到你多生父母沉沦在六道故,你能够想到多生父母都沉沦在六道,那你就要想到六道众生都是你的父母,六道众生都是你的父母,那六道众生都还没有度尽呢,你一定不能成佛。你要成佛以前要把所有六道众生都全部度尽了,你最后才能成佛,这就地藏菩萨的精神。所以我说这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六道众生都没有离开地狱,都没有度尽,我誓不成佛。

再来,最后,印光大师说:

「无论先觉后觉,人人皆有一亲恩未报之大事因缘在。今求浅近易行故,特别开此荐拔方便门。」

印光大师说,不管是已经觉悟了,或是想要接引后面觉悟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亲恩未报的大事因缘在啊,刚才印光大师说,六道众生还没有度尽,你不能成佛,所以人人皆有一个亲恩未报的大事因缘在。现在想求一个浅近,容易做得到的方法,「求浅近易行」,既简单又容易做得到的,我特别开一个超荐拔度的方便法门,「特开此荐拔方便门」。

印光大师说:

「凡值父母丧亡。或亡后七七纪念。一周年纪念。以至数周年,无数周年纪念。或死期,或诞辰,或冥寿,作诸纪念。皆宜举行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

印光大师说,你现在你还没有开悟嘛,可是你的累世父母怎么超度呢?他说,假如你的父母亲都丧亡了,你在他们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来帮他们做七超拔。或者他们往生一周年,我们现在讲说,台湾话叫对年,他往生一周年的这个纪念。或者他们往生几年了,数周年,或者无数的周年纪念。或者他们往生的纪念日,死期,或者他们的生日、他们的诞辰,或者他们的冥寿,譬如说你父母亲现在往生了,如果没有往生现在大概几岁了,你要记起来啊,或冥寿啊,你要作种种的纪念。印光大师说,是最简单又最容易方便得利益的,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为他们印造经像,印造经典跟佛像,这种殊胜功德,来回向给你累世的父母或是你今生的父母能够离尘垢。

「其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与其他一切平辈幼辈,亦宜作此功德,以资冥福。」

所以学人就有这个因缘,我在讲《感应篇》也好,我在讲《阴骘文》也好,我都有回向给我黄氏历代祖先的,历代祖先父母,都能够仰仗这个佛力超拔功德。

这里印光大师就提了,他说,对于你的祖父母或者你外祖父母,或者你其他一切平辈的、晚辈的,也应该要做什么?「亦宜作此功德,以资冥福」,你也应该要作这个印经印佛像的功德超拔他们,「亦宜作此功德,以资冥福」,增加他们的福德资粮。

最后印光大师说:

「若亲戚朋友丧亡之时,亦宜以此类宏法功德,代却一切无益之礼数。其所获功德,至无限量。」

最后印光大师说,你还有其他亲戚朋友啊,他们丧亡的时候,你也应该用这样的弘法功德,让他们免除一切世间无益的这种丧礼,这些无益的这种世间的习俗,你鼓励他们来做诵经、印经、印佛像的殊胜功德,他们所获的功德就无限量了。

今天我们讲这个「孝亲」,因为时间的关系,后面还有这个五则公案我们还没办法讲完,下一回我们再继续讲。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看网友对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45集) 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