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士全书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 出言要顺人心

出言要顺人心

【原文】[发明]言行二端,君子立身之要务。作事循天理,则行寡悔矣。出言顺人心,则言寡尤矣。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又曰,仁者其言也讱〖讱ren),说话缓慢而谨慎〗。又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故知立言之道,千难万难。从来道高德厚之人,必不轻于出言。沉机观变之人,必不轻于出言。谦退守己之人,必不轻于出言。轻于出言者,大抵心志浮躁,遇事喜于见长,故其所发议论,但能形之于口,心中未尝三思筹划。纵使得罪于世,贻笑于人,有所弗顾,何暇计其言之当否乎。◎人心者,至公至当之心,即苏子所谓不言而同然之情也。人心所在,即天理所在,故须顺之。然顺亦非谄媚之谓,但须察言观色,质直无欺,出之以详慎,示之以谦和,斯亦慎之至矣。至于大喜大怒大醉之时,必有过情之议论,尤当缄默无言,以防过咎。◎前辈有云,凡宴会交接之时,稠人广众之际,其中人品不齐。或者素行有亏,或者相貌丑陋,或今虽尊显,而家世寒微,或前代昌隆,而子孙寥落,以类推之,忌讳甚多。必须检点一番,不可犯人隐讳,使之愧愤。若不能遍识,最忌妄谈时事,及呼人姓名,恐或犯其父兄亲戚之所讳,常有意外之祸也。昔有一友,于广座中,谈及一贵客,其人因言与彼交谊最厚。未几,贵客偶至,其人不识,与之揖让。因问旁人为谁,旁人曰,此即顷所言与君交谊最厚者也。举座皆相顾微笑。嗟乎。此亦可为轻于出言者之戒矣。

【译白】[发明]言语与行为这两方面,是君子立身处世之关键所在。做事能遵循天理,则行为就能很少后悔。说话能顺从人心,则言语就能少过错。孔子说:“有德行之人必能说出有益于世之话,但是话说得很好听的人,不一定有德行。”又说:“有仁德之人不轻易发言。又说,还未轮到他说话时而忙着发言的,叫做急躁。有人向他请教问题时,他偏不肯直说的,叫做隐瞒。不观察他人脸色而妄发议论的,叫做瞎眼。”可见语言表达要恰当得体的,是千难万难的。从来道德高尚之人,必定不会轻易发言;善于观察事物隐微变化之人,必定不会轻易发言;谦虚退让守本分之人,必定不会轻易发言。凡轻易发言之人,大多是心志浮躁,遇事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因此其所发之议论只是随便从口中说出,心中并没有经过反复考虑。即使得罪于世,贻笑于人,也有所不顾,哪肯花时间思考自己之话该不该说呢?◎人心,就是至公正、至允当之心,即苏东坡《思治论》中所谓的不言而同然之心态。人心所在,就是天理所在,所以必须顺从它。但顺从并非谄媚之意,只是要察言观色,措辞质直无欺,发言周详审慎,语气谦虚和蔼,能如此就算慎重了。至于处在大喜、大怒、大醉之时,必然会有些超越常情之议论,尤当注意沉默寡言,以防过错。◎前辈有人说:“凡在宴会交往之时,稠人广众之场合,其中人品不齐,或者平素品行有亏,或者相貌丑陋,或者现今虽尊显而家世寒微,或者前代昌盛而今子孙寥落。以此类推,应该忌炜的很多。必须检点一番,不可触犯他人隐讳,使人内心惭愧愤恨。若不能完全识别,最忌妄谈时事及指名道姓,恐怕触犯其父兄亲戚之所讳,常会招来意外之祸。”从前有一朋友,于大庭广众中,谈及一贵客,其人说与那贵客交谊最深厚。一会儿,那贵客偶然来到,其人居然不认识,与他作揖推让,还悄悄问旁人来者是谁。旁人说:“这位就是刚才你说与你交情最厚的人啊!”满座人都相顾而笑。唉,此也可供那些轻于发言者引以为戒啊!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出言要顺人心

看网友对 出言要顺人心 的精彩评论